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看完摩西奶奶的畫作和感言,很自然地,書評君想起了梵高奶奶常秀峰,她也是一位農婦,70多歲時偶然拿起孫女的蠟筆,開始畫畫。她畫鄉村,畫根連著土的事物,前幾年火了一把。這種平凡、樸素滋養了多少異鄉人?未可知,如同這平凡本身。
點評梵高的名作《向日葵》時,梵高奶奶說:“向日葵不能擱在花瓶里,沒有水和土,它會死。”看梵高奶奶的畫,內心的某一部分倒活躍起來,就像回了一趟故鄉。2009年,《梵高奶奶的世界》出版,她的兒子江華說:“也許這本書,能讓你的心回到你心的故鄉吧。”嗯,就是這樣。
▲梵高的向日葵
▲梵高奶奶的向日葵
我的母親梵高奶奶
文 | 江華
當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猜也許是這本書的某種東西吸引了你,你開始在某個地方讀它。
此刻,你看看天空,感覺一下身邊風的溫度——不論是春夏秋冬。如果你的父母不在你的城市,那么我希望你回家的時候,把順手發信息和段子的時間,留出來,給他們打個電話,因為你知道,那個地方的氣候和溫度,一定和你這里的不同。
我之所以這么說,是和這本書的作者以及主角有關。
她是我媽。
我媽現在七十多歲了,你可以稱呼她為奶奶、外婆,或者是阿姨。不過,因為她那些簡單的畫,她現在有個了雅號,叫“梵高奶奶”。
我很愿意我和我的媽媽,能夠通過這本書,和你以及你的家人交流,換句北方的話說,叫說說閑話。
▲梵高奶奶常秀峰
這本書要向你的父母問好,并懇求你,能夠在你空閑的時候,想想自己的爹娘。大多數的孩子現在都不在父母身邊,這個社會把我們和父母之間的生活給活生生的撕裂了,這種親情的撕裂麻木而不會疼痛。孩子們永遠不知道母親生下自己的疼痛。
這個世界的生命,是由母親的疼痛開始的,本來也應該以愛結束——可是現在的人生都如電腦游戲一樣,有多種的結局。這令人不安。
用一本書來描述一個人的一生是困難的。蕓蕓眾生之中,普通人的生命太過相似,時間和空間將一個婦人限制在一個狹小的山溝里度過一生。
▲老房子墻上的秋天
一個農村婦女不過是侍夫、養子、度日、生存,度過一生而已,母親的故事在每天重復,了無生趣。農村人沒有城市的人生活豐富,他們中的大多數直接和世界交流的方式,并不是語言,而是眼神和動作。在我的記憶里,我的父親和母親以及他們的兄弟姐妹們,總是沉默地在田野里勞作,很少看到神經質的嘮叨。
而城里人,上帝把語言的功能更多地分配給他們。我很納悶,母親告訴我,我小時候是一個木呆呆的小孩,能夠坐在某個農舍下的石頭上,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地發愣,怎么到了城市,就變成了一個以說話和文字為生的職業人了呢?
▲石頭、豬圈和雞
母親的一生可以這樣描述:1949年以前的年輕女孩,1949年之后的女人,農村婦女,生了六個孩子,沒有一個夭折。
她養大的孩子們,打工的打工,進城的進城,有家庭矛盾爆發仍然爆發。人命不同,母親的最大感受,只好嘆氣認命。
不幸的是,她的老伴早逝幾年,然后她就變老了。
誰會說這樣的人生值得回憶和記錄呢?
▲山上的柞蠶和他們的繭
說實話,我們每個人關注的總是和自己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我,父親去世了五年了,難道我真的在心底里就時時刻刻記著他?按道理說,他才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可是我關注的是什么?也許這種忘本就是無法責怪的事情,換句罪惡無比的比喻:我們吃了美好的蛋,是不會感謝母雞的。
所以,也只有自己有了孩子,才會知道了自己逐漸遺忘的童年模樣;只有永失親愛的人,追悔莫及時,自我譴責才會日漸強烈。
▲芝麻開花節節高
許多年以前,我并不認為母親的一生是值得書寫和記錄的。但現在我改變了想法,正因為母親是一個普通得轉瞬即逝的人,才應該用一本書留存下她的身影。
這是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里面的親和愛會多點。
母親竟然會畫畫,這的確是一個神奇的事情。像母親那樣的人何止她一個?也許在你們的母親那里,也許正藏著一個所有人奉為天才般的才能,它等待著你發現。
母親就是偉大的,只要你學會欣賞。
▲老太太眼中的2006年初冬的圓明園
凡事,皆有可能。
母親不認識字和不會畫畫的先天優勢,造就了她只能通過稚拙的畫來回憶以及記錄。這對于我們來說,是獨特的東西。她這些純樸、發乎自然之心的畫,是獨一無二的。
謹以此書,獻給天下生養我們的父母們。
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制造者,是我們的驕傲,是指引我們走路和生存的神。
我尊敬所有的神,包括我們的父母。
▲秋天的高粱
部分圖片來自梵高奶奶博客,文字來自
《梵高奶奶的世界》(2009年中信出版社出版)。
整理:西門忘我
新京報書評周刊 2015-08-23 08:42:5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