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1919年五四運動開場,娜拉的故事在中國舞臺初演,引起了一場婦女解放的風暴。但《玩偶之家》只是以出走為最終結局,出走后的娜拉會怎樣呢?魯迅曾經給出一個答案——“或者墮落,或者回來”。 時間進入到男女平等成為基本國策的新中國,呼吁娜拉回家的聲音卻一次又一次出現,似乎要驗證魯迅的預言。 自20世紀80年代啟動市場化改革以來,中國發生過四次較大的關于“婦女回家”的爭論。 第一次是在80年代末,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展開,在農村,大量婦女從集體生產回歸到家庭;在城市,國企裁員女工紛紛下崗。女性被判定為低效的勞動力,這種情況下《中國婦女》雜志主動發起了“就業還是回家——中國婦女的出路在哪里?”的討論,要為婦女創造起點平等的社會環境。 第二次是90年代中期,鄭也夫在《社會學研究》上發表“男女平等的社會學思考”,提出婦女解放的“超前論”,引發了學界討論。孫立平隨后發文指出,以減少婦女就業來解決中國就業問題,是一種代價最小、最可行的方法。因為1950-1990年代以婦女大量就業為特征的廣泛就業制度打亂了社會的角色分工,從而導致社會功能紊亂及其他種種社會問題。 第三次是2001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賢才再次提出了“婦女分階段就業”和“婦女回家”的提案。與七年前不同的是,此次影響范圍已不局限于學界,而是全民的大討論。 第四次是在2011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提案倡議,部分有條件的中產階級女性回歸家庭。 此外,當前復興傳統文化的語境下,以秋風、齊義虎為代表的新儒家也提出,要重建家庭,就得改變抹殺性別差異的抽象的男女平等觀,重新回到夫婦有別的內外分工制。 他們的設想是實行女性半日工作制,半天在外上班,半天回歸家庭照顧父母、丈夫和子女。認為這是一舉兩得,既沒有完全斷絕婦女和社會的接觸,同時又兼顧了家庭。 綜合這些爭議,支持女性回家的理由不外乎如下幾種: 一是從傳統觀念出發,認為女性的自然生理決定了其社會性別角色,生育、養育、照料等家務勞動似乎天然就是女性的責任; 二是從個人自由選擇出發,認為“回家”確實是部分女性在面對工作與家庭雙重壓力之下的需求,應該被尊重; 三是從效率的角度出發,認為在市場競爭中女性沒有效率或者比男性效率低,是劣質勞動力。 相對應,反對的聲音有如下幾種: 針對第一點,有很多女性主義的理論指出,社會性別角色并不是天然如此,而是一種文化建構。尤其是進入到商品社會,消費文化對于女人味、對于時尚的理解,都極大塑造和凸顯了女性的自我性別意識。 針對第二點,學者宋少鵬指出,不能只看到婦女要求回家的主體性,而要看到婦女產生回家這個念頭背后的制度性約束。看似“自主”的選擇,實際上都是在某種制度框架約束上做出的選擇。制度框架早已設定好了選項,“自由”僅僅是選擇這個或者那個選項的自由。 針對第三點,學者李銀河指出,一則盡管女子在體力上不如男子,但女子在智力以及創造性工作方面與男性相比同樣優秀甚至略勝一籌。二則女性在某個時期(比如生育期)沒有效率并不等同于女性沒有效率。三則效率并非是人類社會追求的惟一價值。 一般就業緊張的時期,就會出現女性回家的爭論。上述幾次爭論無一不和就業形勢相關。如果就業崗位有限,那么誰來下崗?基于種種理由,女性回家讓出飯碗的聲音一直不絕如縷。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僅僅是感嘆一下“男主外,女主內”這種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在意識中的根深蒂固,卻很少進一步追問其他原因。 首先,女性回家的話題不僅與就業問題相關,還要看到其歷史根源——中國在80年代市場化轉型中逐漸形成了公私領域的分離。 學者宋少鵬指出,此前國家和個人家庭是嵌套的關系,國家鼓勵婦女參加生產勞動,那家務勞動的責任自然就社會化了,歸屬到國家和單位的頭上。 市場化轉型之后,國家和個人家庭不再是大家和小家的關系,生育和養育都被看成是私人的事情,“企業不再辦社會”,家務勞動的責任被推回家庭。在家庭內,由于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沒有得到清理,女性不得不在工作之余依然承担起家務的責任,進而在市場競爭中受到牽累。 其次,就業市場的性別歧視有其制度根源。事實上,現代用工制度的設計思路未能得到充分反思。 學者宋少鵬指出,現代用工制度的一個基本預設是把人視為“勞動力”。勞動力是無性別的抽象的人,是不會生兒育女和不需要照料別人的獨立的存在。這樣看上去似乎是從平等出發的設計,但實際上當抽象平等遇到具體差異時,問題就出來了。 勞動力沒有性別,但是勞動者是有性別的。資本只需要高效的勞動力,在“無性化”設計的勞動力市場中,需要承担照料責任和養育子女的女性就成了不合格的勞動力。 在女性回家的問題上,現代女性主義思潮不僅應該反省和清理傳統性別角色觀念,更應該注重社會基本制度對于女性是否公平,有沒有讓女性回家的隱性設計。
共識網 2015-08-23 08:44:5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