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襠藏雷”,抗日神劇為何越來越“雷”人?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撰文|風青楊

來源|天涯雜談


手撕鬼子、時空穿越、石頭砸飛機……抗日神劇的奇葩橋段已經讓我們見怪不怪了。近日,又一抗日神劇經典情節問世了:“褲襠藏雷”。它出自抗日劇《一起打鬼子》,劇中主角“銀妹”去看望被皇軍關押折磨的愛人“大棒”,一陣纏綿過后,“大棒”從前者私處掏出一枚手榴彈,二人高唱“再爽一次”的自由贊歌,隨后犧牲。這著實令觀眾“大開眼界”。


如今抗日劇越拍越離譜:從“手撕鬼子”,到“被奸女兵起身殺敵數人”,再到“美女裸體與八路軍戰士相互敬禮”的低俗畫面,國產抗戰劇的娛樂化一再成為人們詬病的焦點。不少抗戰劇的劇情之稀奇古怪已經讓觀眾們感到忍無可忍。抗日劇《箭在弦上》的某一集中,某位抗日女俠在被鬼子強奸后突然爆發,原地竄到半空,褲子自動穿好,幾十秒間竟然把二三十個日偽軍全部射死。網以們無法體會到導演想表達的那種憤慨和威武,反而百般無奈的對著屏幕提出疑問“大姐,你早干嘛了?”這樣的劇情別說日本演員不信,就連國人也存疑,才是真問題之所在。


粗制濫造,顛覆歷史,科幻、武俠、懸疑、時尚、性感……一切能夠博人眼球的手段都盡顯于原本應當嚴肅莊重的抗戰劇中。然而,就是如此雷人的荒誕劇情,抗日劇卻正“統治”著中國觀眾的熒屏。造成抗戰電視劇如此泛濫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電視劇市場清規戒律比較多,這不能拍,那不能拍,唯獨抗日題材電視劇門檻最低,且最容易通過審查,讓那些拍武俠、搞玄幻的導演們不得不轉行去拍抗日劇;二是創作成本較低,不需要創作與眾不同的劇本,也不需要多么細致的取景考量,出場人物多以群眾演員為主,劇本情節簡單,只要拼命雷人即可,況且播出以后收益見效最快;三是如今影視制作的門檻過低,影視公司良莠不齊,影視市場秩序浮躁,使得一些低俗劇作和節目有漏洞可鉆。


在如此背景下,日本軍人想不猥瑣都難,所以我們不難看到,抗戰劇中的日本兵常常衣冠不整,留著小胡子,一臉邪惡,見到女人就流口水喊著“花姑娘”,見到好人就喊“八格牙路”。而在英雄們面前,他們不到5秒便抱頭鼠竄,大呼“饒命”。但是過去的六七十年前,大半個中國都淪陷,數千萬軍民傷亡,我們付出10:1的傷亡比例,才贏得最終的勝利。這些到了我們“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導演手里,鬼子軍官成了智商80之內的蠢貨,鬼子兵成了殺了一叢又一叢的僵尸,抗日軍民成了不受重力約束、不怕武器落后的逆天英雄,這樣改寫歷史如何向那些在抗戰中犧牲的幾千萬中國人交待?


對此,臺灣媒體就刊登文章嚴肅指出:娛樂化抗戰劇是對歷史的不尊重,更是對先烈們的不敬。如果日本兵是紙糊的,武俠能比子彈跑的還快,那我們還需要如此長時間的抗戰嗎?把歷史劇當武俠劇,把恥辱當成娛樂,就是對歷史磨難的背叛。


其實“雷”已經不是目前國產影視劇尤其是抗日劇急需解決的問題了,態度和認識才是最應該解決的。抗戰劇首先是歷史劇。盡管文藝創作允許作者或編導有想象和虛構的成分,但這種虛構必須合情合理,經得起歷史的拷問。從神話自己人到丑化敵人,除了聊以自慰以外。可以理解這些身負大任的導演們,扮演著凝聚民族團結,鼓吹抗擊侵略者光輝角色,但這絕非愛國主義,而是愚民主義。因為它既不尊重歷史,也不正視現實。既不尊重先烈,也不看清對手。



天涯觀察 2015-08-23 08:51:39

[新一篇] 白巖松:慶安槍擊案還有四個疑問未解

[舊一篇] 中國最近哪些事讓總理怒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