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憶金斯堡:我看見這一代精英被瘋狂毀掉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他們將自己拴在地鐵

就著安非他命從巴特里到布隆克斯基地做沒有窮盡的旅行

直到車輪和孩子的響聲喚醒他們

——艾倫·金斯堡(1926.6.3--1997.4.5




電影《嚎叫》劇照(詹姆斯·弗蘭科 飾 金斯堡)


艾倫·金斯堡

北島


艾倫得意地對我說:“看,我這件西服五塊錢,皮鞋三塊,襯衣兩塊,領帶一塊,都是二手貨,只有我的詩是一手的。”


提起艾倫·金斯堡,在美國幾乎家喻戶曉。這位美國的“垮掉一代”之父,自五十年代因朗誦他的長詩《嚎叫》一舉成名,成為反主流文化的英雄。他在六十到七十年代席卷美國的反越戰抗議浪潮和左翼造反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他,這半個世紀的美國歷史就會像一本缺頁的書,難以卒讀。


我和艾倫是一九八三年認識的,當時他隨美國作家代表團第一次到中國訪問。在我的英譯者杜博妮的安排下,我們在他下榻的旅館見面,在場的還有他的親密戰友蓋瑞·施耐德(Gary Snyder)。我對那次見面的印象并不太好:他們對中國的當代詩歌所知甚少,讓他們感興趣的似乎只是我的異類色彩。


再次見到艾倫是五年以后,我到紐約參加由他組織的中國詩歌節。剛到艾倫就請我和我妻子邵飛在一家日本餐館吃晚飯。作陪的一位中國朋友用中文對我說:“宰他丫的,這個猶太小器鬼。”我不知他和艾倫有什么過節。對我,艾倫彬彬有禮,慷慨付賬,并送給我一條二手的領帶作紀念。但在席間他明顯地忽視了邵飛。都知道他是個同性戀,誰也沒在意。贊助那次詩歌節的是紐約的襪子大王——一個肥胖而傲慢的老女人,動作遲緩,但挺有派頭。據說艾倫的很多活動經費都是她從襪子里變出來的。艾倫總是亦步亦趨、點頭哈腰地跟在老太太身后,像個貼身仆人,不時朝我擠擠眼。我真沒想到,這家伙竟有這般能屈能伸的本事。


此后見面機會多了,開始熟悉起來。九○年夏天,我們在漢城舉辦的世界詩歌大會上相遇。艾倫總是衣冠楚楚(雖然都是二手貨),跟那些南朝鮮的官員們談釋放政治犯,談人權。讓組織者既頭疼又沒轍:他太有名了。在官方的宴會上,大小官員都慕名而來,跟他合影留念。艾倫總是拉上我,躲都躲不開。有一回,一個地位顯赫的官員,突然發現我正和他們分享榮耀,馬上把我推開。我從來沒見過艾倫發這么大的脾氣,他對著那個官員跳著腳大罵:“你這個狗娘養的!你他媽知道嗎?這是我的好朋友!中國詩人!”官員只好賠理道歉,硬拉著我一起照相,讓我哭笑不得。再碰上這樣的場合,我盡量躲他遠點兒。


我問艾倫為什么總是打領帶。他的理由很簡單:其一,他得和那些政客們談人權;再者呢,他狼狽地一笑,說:“不打領帶,我男朋友的父母就會不喜歡我。”


在漢城,會開得無聊,我們倆常出去閑逛。他拿著微型照相機,像個間諜似的到處偷拍。一會兒對著路人的腳步,一會兒對著樹梢的烏鴉,一會兒對著小販做廣告的粘滿蟑螂的膠紙。走累了,我們在路邊的草地上歇腳,他教我打坐。他信喇嘛教,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去西藏。餓了,鉆進一家小飯館,我們隨意點些可口的小吃。渴了,想喝杯茶,卻怎么也說不清楚。我干脆用食指在案板上寫下來,有不少朝鮮人懂漢字。老板似乎明白了,連忙去打電話。我們慌忙攔住:喝茶干嗎打電話?莫非誤以為我們要找?但實在是太渴了,我們又去比劃,作飲茶狀。老板又拿起電話,嚇得我們撒腿就跑。


晚上,我們來到漢城市中心的夜總會。這里的陪舞女郎纏著艾倫不放。沒呆上十分鐘,他死活拉著我出來,說:“我應該告訴她們,我是個同性戀。”我們迎面碰上一群美國留學生。他們一眼就認出了艾倫:“嗨!你是金斯堡?”“我是,”艾倫馬上問,“這附近有沒有同性戀俱樂部?”眾人大笑。其中一個小伙子為他指路。但我聲明絕不進去,艾倫在門外轉了一圈,只好作罷。


艾倫很念舊。在紐約他那狹小的公寓里,他給我放當年和《在路上》的作者克盧雅克(kerouac)一起喝酒聊天的錄音,臉上露出悲哀。他講起克盧雅克,講起友誼、爭吵和死亡。他嘆息道:“我那么多朋友都死了,死于酗酒、吸毒。”我告訴他,我們青年時代為《在路上》著魔,甚至有人能大段大段地背誦。讓我感動的是,艾倫和死者和平共處,似乎繼續著多年前的交談。我甚至可以想象,他獨坐家中,反復聽著錄音帶,看暮色爬進窗戶。


前車之鑒,艾倫不吸煙不喝酒,除了偶爾有個把男朋友,他過著近乎清教徒的生活。但他是個真正的工作狂。他最忙的時候雇了三個半秘書。他們忙得四腳朝天,給艾倫安排活動。艾倫反過來對我說:“我得拼命干,要不然誰來養活他們?”這純粹是資本家的邏輯。艾倫告訴我,他是布魯克林學院的終身教授,薪水不錯,占他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另外版稅和朗誦費占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來自他的攝影作品。和他混得最久的秘書鮑勃(Bob)跟我抱怨:“我是艾倫的腦子。他滿世界應承,自己什么也記不住。最后都得我來收拾。”


從艾倫朗誦中,仍能看到他年輕時驕傲和野蠻的力量。他的詩是為了朗誦的,不是為了看的。有一次在新澤西的詩歌節上,艾倫和我一起朗誦。他讀我的詩的英文翻譯。他事先圈圈點點,改動詞序。上了臺,他就像瘋狂的火車頭一樣吼叫著,向瘋狂的聽眾奔去,把我孤單單地拋在那里。以后我再也不敢請他幫我讀詩了。


去年他過了七十歲生日。他身體不好,有心臟病、糖尿病。醫生勸他不要出門旅行。最近他在電話里告訴我,他常夢見那些死去的朋友,他們和他談論死亡。他老了。我想起他的長詩《嚎叫》里的頭一句:“我看見這一代精英被瘋狂毀掉……”


摘自北島《失敗之書》


鳳凰讀書 北島 2015-08-23 08:54:46

[新一篇] 烏合之眾: 大眾心理研究 一日一書

[舊一篇] 《百年一瞬》百年一瞬3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