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桑:緬甸的新聞自由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今天,緬甸最大的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季要來中國了,邀請她來華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其實昂山素季這個名號,在緬甸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是不能公然出現在媒體上的。原因不言而喻,因為她是緬甸軍人獨裁政權的強有力反對者,按中國定義也就是個——“煽顛分子”。此類身份不但在緬甸媒體不受待見,就是中國媒體在本月之前也是不受待見的!

但今日卻又另當別論,既然領袖都邀請昂山素季來北京相會,那中國主流媒體總不能不提人家名號吧?呵呵,那咱也就趁機聊聊比較敏感的新聞自由話題。

  

在中國一提起緬甸,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軍人政權。人們會問,在一個軍人獨裁政權下何來新聞自由?是的,在近半個世紀內,緬甸是沒有什么新聞自由的。但,緬甸又恰恰曾經是一個在亞洲范圍內享有最充分新聞自由的國家!

  緬甸歷史上并非是一個新聞不自由的國家。早在19世紀,緬甸就是亞洲新聞的標桿之一。19世紀五十年代起,在緬甸國王敏東支持下,第一份全緬文報紙在緬甸創辦。這位國王還在1873年頒布了緬甸歷史上最早的新聞法,是東南亞第一部本土的新聞自由法。——看官請注意,在緬甸頒布“新聞法”142年后的今天,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硬是沒有這個法哩!

  140多年前的緬甸新聞法確保了國內新聞自由。它鼓勵媒體為國民獲取國外新聞而努力。規定報紙需要“幫助臣民獲得來自歐洲、印度、中國和暹羅(泰國舊稱)的新聞,以豐富臣民的思想并改善與這些國家的貿易以及交流”。法律還賦予了報紙批評政府和評論政事的權利:“如果我做錯了,可以寫我。如果我的后妃做錯了,可以寫她們。如果我的兒女做錯了,可以寫他們。如果法官和市長做錯了,可以寫他們。任何人不得因為報刊敘說了真相而抵制報刊。他們(報刊記者)可以自由地出入王宮”。——140多年前的緬甸國王,對待新聞自由能有如此寬松的觀念,不知今日中國那些“三個自信”的信徒看了后會不會——臉紅?

  1948年,緬甸脫離英國取得獨立。在“第二波民主化浪潮”中,確立了民主政體的緬甸聯邦誕生。1947年頒布的《緬甸聯邦憲法》規定了緬甸人民的基本權利,確保了人民思想、表達、信仰、宗教、結社等方面的自由。

  由于政治上的自由民主,獨立后的緬甸新聞界活躍起來。1948年后,市場上出現的緬文、英文、中文報紙共有56家,它們大多數獨立于政府。政府允許其對國內外新聞進行報道并與其他國外新聞從業者進行交流。獨立后緬甸出現了有影響的報紙。創辦于1957年的《鏡報》最高發行量為9萬份,是當時緬甸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此外,《人民報》《中華商報》《中國報》等中文報紙也具有影響力。從1948年到1962年軍事政變這14年間,緬甸政權踐行了新聞自由這一原則,維持了新聞的多樣性。

1962年,以吳奈溫為首的軍人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并成立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開始了長達48年的軍人獨裁統治。奈溫1962年掌權后,便開始將緬甸國內的主要媒體收歸國有,讓這些媒體牢牢掌控在政府手中。

在新軍人政權期間,軍方曾在1991年通過國家廣播發表講話譴責西方文化對藝術家的影響,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這些公民最基本的權利被高高懸置起來。據非政府組織記者無國界的新聞自由指數排名,2002-2010年緬甸的新聞自由在世界上都處于倒數前五。

軍人威權政權開始前,緬甸公民的識字率水平一直處于亞洲前列。因此,軍人政府對于印刷媒體管控十分嚴厲。官方直接控制所有國內日報,只允許民營周報和月刊存在,并且嚴格限制數量,只給有軍方背景的個人或集團頒發媒體牌照。到1988年新軍人政權開始前,緬甸境內只剩下6份報紙,其中包括2份英文報紙。所有報紙內容都是千篇一律的軍方或政府指令。軍方還創建《前進周報》和《工人日報》充當緬甸社會主義綱政黨的喉舌。

1988年,緬甸國內爆發大規模要求民主抗議活動。緬甸媒體隨之開始呈現復蘇態勢,僅曼德勒就創辦了40多種新報紙。但1988年以蘇貌為首新軍人政權開始后,這些報刊出版物都被查禁,新聞工作者受到迫害。到2010年,緬甸全國性日報只有3份,官方的緬甸通訊社幾乎是緬甸傳媒消息的唯一來源。

1988年新軍人政府掌權后,以《戒嚴法令》取代《國家保護法》。對公共集會、印刷品出版以及言論進行限制,規定出版任何沒有事先登記的文件都是犯罪行為。1996年6月,政府頒布法律:“保護國家責任和平和系統轉移以及國民會議成功履行其功能而不被擾亂或反對”。對任何有損國家穩定、社會安寧的煽動行為、示威、演講以及口頭或書面陳述做出明令禁止。在法律名義下,軍人政府成功地對新聞工作者進行打壓,禁止報刊對敏感話題和人物進行報道,很多記者因此被投進監獄或流亡海外。

1996年,軍政府頒布《電視與視頻法》,規定所有電視、錄像機以及衛星電視擁有者都必須到交通、郵政和電信部注冊獲得執照。同時,視頻審查委員會負責對所有進口和緬甸自制視頻進行審查。官方同年頒布《電影法》,規定所有電影都要經過事先審查才能播出。

在對互聯網實施管控方面,軍政府依然不遺余力。1996年9月軍政府頒布《計算機科學發展法》,規定“所有電腦都需要到交通、郵政和電信部登記備案”并且“一切分發、散布和獲得有害國家安全、統一及民族文化的信息都將觸犯法律”。同年政府還頒布《電子法案》管理互聯網,規定進口、持有和使用調制解調器必須事先得到官方許可,否則會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2000年,《互聯網法》出臺,禁止在網上發布任何有損聯邦利益、政策和安全的作品和內容,違反規定的人會受到處罚。

除了出臺法律以鉗制互聯網上發布批評政府文章外,軍政府還通過其他手段對互聯網進行管制。首先是利用軟件限制網民接觸任何包含反政府內容的網站,這其中包括一些國外網站。在全國12284個IP地址中,只有118個地址可以登錄互聯網。此外,政府還會通過降低網絡連接速度或切斷網絡來管控網絡。

雖然軍政府對新聞有著嚴厲管控,但媒體并沒有一味地順從,而是不斷尋找對策進行抗爭,新聞從業者通常會通過仔細的措辭和圖像將信息和批評隱藏在媒體報道中。在遇到重大事件時,部分印刷媒體更是突破禁令刊登新聞。2010年11月13日,緬甸當局釋放已被軟禁15年的著名反對派、全國民主聯盟領袖、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昂山素季。這一事件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在緬甸國內,官方報刊和大多數民營報刊都按照官方報道框架進行了報道。但是,有9家民營報刊大膽地越過禁區進行了報道。事后,這9家報刊均受到停刊處罚。

隨著互聯網以及新媒體影響不斷增大,新聞工作人員抗爭手段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新聞工作者開始利用網絡和新媒體平臺。2007年,軍政府對示威游行的僧侶進行了鎮壓。一些普通公民將事件用手機拍攝下來傳到網上,或是用博客將所見所聞發布出來,從而成功突破當局對新聞的封鎖,讓世界知道緬甸所發生的一切。

2010年11月7日,緬甸舉行國會大選,最終軍方支持組建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贏得了國會兩院的大多數席位。2011年2月4日,緬甸國會選出聯邦鞏固與發展黨的吳登盛為緬甸總統。自此,緬甸正式開啟政治改革。緬甸新聞變革正是伴隨著政治改革發生的。隨著緬甸民主化改革在2011年拉開帷幕,深受軍人政府管制的新聞界也開始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2011年6月,政府解除了對體育、娛樂和彩票等期刊的審查。

2011年9月,政府解除了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美國之音和youtubet等外國網站的禁令。并表示將解除對新聞網站的封鎖。

2011年10月,總統簽署特赦令,釋放關押的政治犯和新聞記者。

2011年12月,54種商業和罪案期刊以及書籍獲準出版。

2012年2月,政府宣告將推出新傳媒法,解除半個世紀以來的新聞審查制度。

2012年2月,緬甸新聞部宣布:取消對媒體的審查制度,記者即日起不需要在發稿前交由國家審查部門,從而結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新聞審查制度。

2012年8月,政府公布黑名單被解除入境約2000人名單,其中包括一些新聞記者。

2012年9月,改革了嚴格審查媒體的新聞委員會,新成立的委員會以將被解除審查外國刊物和對記者進行刑事和世事起訴的權力,以進一步促進言論自由。

2012年10月,總統吳登盛首次在國內舉行新聞發布會,被視為改革的又一嘗試。

2012年12月,政府信息部在其網站宣布自2013年4月起,緬甸將允許私人辦報,任何想創辦日報的緬甸公民,可在2013年2月份提交申請。

2013年1月,政府召開內閣會義,同意解散媒體審查與注冊局。

2013年4月1日,政府宣布任何緬甸公民 都可以申請辦報的規定開始生效,16家新報紙獲準每晶發行,4家新報紙地當日開始發行。

2013年4月30日,緬甸政府批準美國報紙《國際先驅論壇報》按原版在緬甸印刷發行,系首次批準外國英文報紙在緬出版。

緬甸作為搭乘第三波民主化末班車的國家之一,目前正經歷著由軍人專政的威權管制型社會向更加開放的民主型社會的轉變。新聞界的自由化作為其政治民主化的產物,有著深刻的意義。

首先,作為構建“公共領域”的主要工具,大眾傳媒應當具有開放性、對話性、批判性等公共理性精神。而新聞審查制度的廢除,新的傳媒法的制定,為緬甸新聞界走上自由、法制的軌道提供了可能性,從而將會促進緬甸新聞界朝著更加能夠體現公共理性精神的方向發展。

其次,西方新聞界將媒體稱為國家的“第四等級”,賦予其監督政府行為和守護公共利益的職責。因此,緬甸的新聞變革反過來又能促進政治民主化改革的平穩進行。

本文引用資料來源于中國社會科學網站 2014年05月04日《開明、威權與自由之光——160年緬甸新聞法制史管窺》一文,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展江和黃晶晶。在此特向二人致謝!

編后言:軍人獨裁政權的緬甸,在2011年實行全國大選,緬甸歷史上第一個民選總統吳登盛上臺,自此,緬甸政治改革啟動。當年就廢除了新聞管制,在全國倡導新聞自由,并開始制定新傳媒法。回看“新中國”已成立66個年頭,從1979年啟動的政治改革也有36年。可這么多年,為什么中國的“新聞法”就始終——出不來呢?

我們在理論上,在道路上,在制度上是那么的自信,可為什么就不敢自信的讓老百姓放開喉嚨,暢暢快快地說上幾句話呢?

中國政治家的胸懷,難道連緬甸軍人獨裁者——都不如嗎?

嗚呼!

2015年6月10日  6時


博客中國 老桑 2015-08-23 08:54:46

[新一篇] 曹林:有一種愛無須別人理解

[舊一篇] 超美超夢幻的祕密閣樓(組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