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風暴: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動歐亞大陸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13世紀,一場來自蒙古帝國的風暴改變了亞洲和歐洲的政治邊界,把這片大陸上的人連根拔起然后使其四處流散;它改變了很多地區的人種特點,并且持續改變著三大宗教——伊斯蘭教、佛教和基督教的力量和影響;更重要的是,蒙古人連通了東方和西方,永遠地擊碎了西方看待世界的歐洲中心視角,形成了現代亞洲的政治構架,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首次在歷史上建立了“同一個世界”的觀念。
除了驚人的軍事成就外,成吉思汗及他的繼承者還建立了一套精巧復雜的帝國行政系統,為亞洲帶來了穩定,他們鼓勵宗教和民族寬容,并且使國際貿易空前繁榮。


下載.jpg


一般中國人對蒙古人在東亞大地上的所作所為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作為被征服民族對此看法基本是負面的。該書是西方人站在全球視角對蒙古人的偉業(殘暴而偉大)進行描述,其態度是相對冷靜和客觀的。蒙古人對西方、對穆斯林世界影響中國同類書籍也有提及,但多語焉不詳,且多是作為東方軍事力量強于西方的論據,缺乏全景式的描述及客觀的立場。該書可以補上這一環。


編輯推薦

1.作為BBC最受歡迎的紀錄片,播出后,立即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巨大反響。本書就是根據記錄片整理而來,文字通俗、圖片精美。
2.《東方風暴》區別于以往任何一本蒙古史,注重細節,小中見大。比如每個蒙古士兵必須具備的絲綢內衣,是為了將射進身體的箭頭輕易拔出不使創面變大。
3.《東方風暴》還涉及政治制度、經濟貿易、文化風俗等諸多方面,有不少專業史家也不完全了解的細節。
本書翻譯質量上乘。

媒體推薦

一部引人入勝的蒙古歷史普及讀物。采用獨特的視角,講述了成吉思汗如何率領他的部落從草原上崛起,并且最終征服了大半個世界。除歷史敘事外,還涉及政治制度、經濟貿易、文化風俗等諸多方面,有不少專業史學家也不完全了解的有趣細節。全書配有精彩的圖片和地圖,翻譯質量上乘,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帆

作者簡介

羅伯特•馬歇爾
BBC紀錄片資深制片人。制作過:《時代觀察》系列,包括:《維希法國和猶太人》、《所有的臣民》、《黑暗中的光》、《轟炸中的夏日》。出版過:《所有的臣民》,《制造陰影者》和《利沃夫的下水道里》。

目錄

譯前言 
第一章國家誕生 
韃靼的怒火 
馬上牧人 
早期游牧帝國 
秘史 
鐵木真的崛起 
新蒙古 
第二章從中國到里海 
立法者 
軍隊的新生 
對外擴張 
征服金人 
神之懲罚 
蒙古怒火下的逃亡者 
最后復仇 
第三章承諾實現 
可怕的王者 
黃金家族 
窩闊臺大汗 
廣泛影響:耶律楚材 
游牧民的都城 
向西亞擴張 
進攻歐洲 
第四章進攻歐洲 
預備進攻 
兩支軍隊,兩種戰爭 
進入俄羅斯 
蒙古的對手 
橫掃波蘭和匈牙利 
歐洲騎士的毀滅 
進入大西洋的大門 
第五章從長老約翰到末日決戰 
文明的外來者 
長老約翰的傳說 
教皇與皇帝的斗爭 
被忽視的訊息 
歐洲的驚恐和混亂 
蒙古繼承權的爭奪 
偵察西方戰場 
大汗之死 
第六章出使韃靼 
教皇的使者 
拔都汗的覲見者 
哈剌和林的新大汗 
一位方濟各會士眼中的蒙古社會 
歐洲的樂觀 
蒙古的謊言,歐洲的天真 
蒙古都城新的權力斗爭 
第七章蒙古遠征 
蒙古高原上的間諜和傳教士 
計劃中東戰爭 
魯布魯克返回歐洲 
穿過阿姆河進入波斯 
巴格達的毀滅 
遠征敘利亞 
蒙古懲罚波蘭 
不可想象的勝利聯盟 
第八章忽必烈汗和中國 
中國影響 
汗位繼承權之戰 
改革創新 
新大都 
征服宋王朝的強大海軍 
嶄新大元的文化繁榮 
征日失敗 
第九章衰落和滅亡 
巨大的貿易網 
向歐洲求助 
波斯的伊利汗國 
自然大災難和叛亂 
金帳汗國 
黑死病:來自中亞的“禮物” 
莫臥兒帝國 
蒙古內部的逐步分裂 
大事紀年表 
譯名對照表

序言

以前也翻譯過一些文章,不過翻譯一整本書這還是第一次。生平第一本書,選擇了easy模式,就是這本科普讀物,Storm nom East。雖然也考慮過《東風壓倒西風》這種活潑類譯名,但最后還是很忠實也很沒有創造力地翻譯為《東方風暴》——因為原書名其實實在已經很貼切了。
作者是BBC的一位編劇,額,這樣會不會讓你們一下子不想看這書了。但說實話,這是讓我一氣呵成翻譯下去的最重要原因。一邊翻譯一邊不由地感慨,不愧是BBC的編劇,寫得真好。語言流暢,詞句生動簡潔,讓我翻得欲罷不能,跟以前譯那些晦澀的論文絕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是編劇的手筆,但從序言來看,這位名叫羅伯特·馬歇爾(Roberlt Marshall)的編劇咨詢了很多蒙元史大家,包括David:Morgan以及Peter Jackson等等,從內容來看,還是相當詳細有趣的。而且這部書從歐洲人的視角出發,亞洲部分寫得很多別的名稱,譬如燕京、北平、大興、順天府等等,作為專業的歷史學者,在翻譯書籍時,最好應該能使用文中那個時代所使用的名稱,以便于其他學者在利用這部書的時候能夠和相關史料聯系。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如果翻譯的是一部科普書籍,所對應的讀者是普通歷史愛好者,那么使用這些過去的地名是否還有必要?會不會造成讀者理解上的困難?譬如敘利亞在元朝的時候其實被稱為“苫”,如果把敘利亞地區全都翻譯成“苫”的話,普通讀者大概會一頭霧水吧。還有一些地名,古名和今名翻譯差不太遠,只是用字不同,譬如Tabriz在元朝翻譯成帖必力思,在今天翻譯成大不里士;Khorasan在元朝翻譯成呼羅珊,在今天翻譯成霍拉桑;Maragheh在元朝翻譯成蔑剌合,在今天翻譯成馬拉蓋。還有人名也有類似的問題,著名的Mohammad,在元朝全都翻譯成摩訶末,在今天則譯為穆罕默德。有時候如果全部譯為現代地名,那么讀者看其他歷史讀物的時候,也會出現無法把相同地名相對應的問題。而且整本書的風格也會有點怪怪的(也可能是歷史學者看慣了歷史地名的職業病)。
面對這個復雜問題,譯者的處理原則,嗯,基本就是,看心情……總的來說會用一些大家比較熟的地名,因為是科普讀物,所以就不太考慮當時的地名用字了,有一些跟今天相差太遠的就棄之不用了,譬如苫(敘利亞)、毛夕里(摩蘇爾)、烏滸水(阿姆河)。有些我覺得發音其實跟現代譯名還比較相近的,也會看心情用當時發音,譬如蔑剌合,因為我想譯成馬拉蓋的話也是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Ⅱ巴(其實按說還挺有名的,就在伊朗的阿塞拜疆省,在元代有一個很著名的天文臺)。還有一些很好看的發音就忍不住用下去,譬如有一位修士名叫安德魯,他的出生地是Longjumeau,已有的翻譯各種各樣,但其中有一個實在很好聽,于是忍不住選了它:龍如美。 龍如美的安德魯,是不是很好聽呢?
雖然譯名的選用沒有特別統一的原則,但第一次出現的時候都給出了英文,在最后也有對照表,所以不至于給希望知道原名的讀者造成困難。
翻譯的時候盡量在流暢的基礎上遵從原文的文風,但畢竟是第一次譯這樣整本的書,肯定也有拿捏不好或者過于噦嗦的地方。幸而原作者寫得很好,內容非常有趣,起承轉合又相當老道,對我這樣的翻譯新手而言,就好像有一位球技非常高超的老手在給我喂球,因此往返回合似乎也不難看。
最后感謝漢唐陽光的李占芾編輯給我提供了這樣一本很適合翻譯、很有趣味性,又很適合歷史愛好者和學者閱讀的書。希望這樣的好書能夠越來越多的被譯成中文,獻給讀者。



網載 2015-09-07 19:09:29

[新一篇] 無法掩埋:險些改變歷史的人與事(全彩圖文版)

[舊一篇] 天命之爭:中國歷史上的統一與分裂 朱磊(作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