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在人們討論北京是否適合居住的時候,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遷都設想也不斷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北京作為首都的歷史使命是否已經完結?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提出遷都的設想。但這些民間意見都沒有下文。在北京霧霾最嚴重的時候,網上流傳著遷都河南信陽的謠言。但是信陽人開始担憂:請不要來,我的偉大信陽市不能接受那一切的污染,我們現在被譽為適合居住的城市,這非常好,我不要改變。大家都對首都所代表的生活嚇怕了。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首都如今有了諸多城市病:水要通過南水北調工程運來,首堵比首善之都更加深入人心,城市越來越大,四環、五環一直到了河北燕郊歡迎你。2013年2月28日,在北京參加政協會議的姚明走出駐地酒店時,抬頭看了看首都的天空,皺起了眉頭,這一瞬間被攝影記者抓拍下來。那一天,北京迎來了灰霾、沙塵、大風的三重襲擊,天空從灰白變成了土黃。在此之前,PM2.5制造貢獻了北京咳這一新型城市玻 作為政治中心,北京也在經受每年一次的兩會考驗。北京中心城區的擁堵指數曾經出現過9.9的高位,回家路上的北京市民其實都滯留在停車常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提出遷都的設想。1980年,首都經貿大學的教授汪平提出將首都遷出北京。四年后,中國社科院的黎鳴向中央遞交了遷都計劃書。這些民間意見都沒有下文。2000年,《經濟參考報》發表了方可的《北京城會被迫遷都嗎?》,這是遷都問題在官方媒體上少有的亮相。在那之后,梅育新、胡星斗等學者在網絡上發表了關于遷都的研究成果。遷都不僅要拯救陷入各種城市病的北京城,而且希望通過遷都來解決一些根本性問題。胡星斗在《關于遷都的建議書》中認為,新建一個小型政治首都有助于政治與經濟分開,鏟除政經結盟、錢權結合的腐敗現象。 在理想主義者的設想中,未來的中國首都應該是怎樣的?也許不必是龐大的城市,甚至也不必聲名顯赫。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朱士光在西安生活,他的親身的感受是:西安的霧霾也很嚴重。今年2月份,西安只有一天是適合市民健康出行的,霧霾天氣占了22天。如果北京因為空氣污染要遷都,搬到西安那真是大可不必了。其實中國八大古都西安、北京、開封、鄭州、洛陽、南京、杭州全都受困于PM2.5,連安陽都不能幸免。 湯愛民也認為古都并不適合作為新的都城。近代以來,這些城市人口積聚很大,即便作為一個省會城市,水源、土地都難以承載自身發展的需要。另外,像南京地處東部沿海地區,本來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由它帶動周邊崛起的戰略區位的意義不大。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湯愛民說自己曾經重點考察過湖北、河南、山西、四川、甘肅、重慶,也去了宜昌、襄陽、南陽、信陽、隨州、漢中這樣的中小城市。在他看來,由襄陽、荊州、荊門、宜昌四座城市相圍而成的一片三角地帶可為首選,《管子》中講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高勿近旱而用水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這一帶處于鄂西高地上,有大山:大別山、巫山山脈;也有大河:長江、漢水,水源充足;人口并不密集,城市還沒有被充分開發,可用的土地比較開闊,文化歷史資源也比較豐富;處于東西、南北交匯之處,區位優勢也比較好。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現代國家遷都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中國發展的盲點在西部,根本解決是遷都到中西部,而且成本還不高。建都中西部,也可以很好地解決西藏、新疆問題,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對于前段時間,謠傳甚廣的新首都信陽,湯愛民說,信陽有點缺陷,南面是大別山,北面是淮河,從風水的角度,北面有山,南邊有水比較好。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湯愛民也表示,新首都的選定不是一兩個人拍腦袋決定的,首都的選定至少需要十年時間準備,由最高權力機關設立一個首都發展委員會,組織水文、氣象、地質等方面的專家收集資料,充分論證,就像當初修建三峽大壩一樣。遷都是一個利益的博弈的過程,難免會得罪既得利益者。比如,如果遷都,北京的房價很可能會有所下降,相關的利益集團必然會進行游說活動。如何解決這些錯綜復雜的問題?湯愛民認為需要一個有戰略遠見的政治家協調好各方利益。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北京在過去60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一直是中國的首都。自從1949年共產黨勝利,中國人一直受到了某種引導,把北京尊為中國國力、黨威和光輝歷史的象征。對很多人來說,遷都這種提議簡直就是異端。然而最近幾年,終于有人發出了不同的聲音。2000年,中國當時的總理朱镕基也加入了異端隊伍。他指出,沙漠化問題若不能控制,遲早要遷都。 從那時起,對這些簡直能使肺部堵塞的災害的治理開始初見成效。但與此同時,其他的問題也在滋長。受夠了交通大堵塞的北京人有時在說首都時,會故意換個調子說成首堵,諷刺北京是堵塞最嚴重的城市。一年里多數時候,北京城都為一層滿是污染物的灰色煙霧所籠罩。過去十年里,北京的新生兒出生缺陷率增加了一倍。環境問題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報紙和網上已經有好幾位學者提議,要解決這些問題以及很多其他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遷都。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然而,除了朱镕基,大部分的官員在此問題上都保持緘默。北京理工大學的胡星斗教授說他在2006年給中國政府寫了一封公開信,至今還未收到官方回復。在這封信里,他建議中國應該在中部地區擇地另建新都。胡教授說如果在華中建都,對防范外來襲擊較為有利(他認為北京容易受到來自海上的侵略)。他還說,新建一個更小的首都,也會發出一個積極的政治訊息:共產黨告別大北京封建的歷史,轉而擁抱小政府。胡教授主張把這個新首都叫做中京,意為中部的首都(北京意為北部的首都)。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北京大學教授袁剛認為北京是一個擁有特權的城市,為了自身的發展,毫不客氣地吸干了周圍地區的水資源。中國政府現在正花費幾十億美元從南部調水,以緩解首都周圍干旱的北部地區的水荒。 袁教授說,把錢花在調水上,還不如用這筆錢直接把首都遷到水資源豐沛的地方。此次調水方案一期工程將于明年建成通水,但是它所提供的額外水源仍然遠不能滿足北京的需求。 去年北京的常駐人口,包括郊區和衛星城在內,達到了2000萬。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即使加上增加的外部供水,北京的水資源最多也只能支持1830萬人。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盡管如此,北京的官僚們還是不太可能被說動。他們和所有擁有北京戶口的居民(即非外省進京務工人員)一樣,享有各種特權,包括比其他地區的居民優先享有中國最好的教育和醫療設施。一些被學者們提名為候選新都地址的城市已經開始為自己做起了廣告。但北京的優越條件仍然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難怪中央政府對遷都的提議至今緘口不談。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毛澤東曾想將首都定在哪? 哈爾濱是中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一直是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的所在地,為東北解放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黨中央遷往哈爾濱 考慮到哈爾濱是當時最安全的大城市,與蘇聯最近,便于取得蘇聯的支援和幫助,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特地批準哈爾濱為特別市,非常重視這塊風水寶地,并準備在這里宣布建立新中國。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當時的注意力雖然向東北傾斜,但是哈爾濱畢竟遠離中國腹地,從當時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轉移過去很不容易,中間需要一個中轉地,于是又選定了華北的避暑勝地承德,準備把承德作為黨中央的臨時所在地。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在遼沈戰役前夕,東北野戰軍林彪和羅榮桓曾就黨中央遷往東北之事去電請示,考慮到當時的情況,毛澤東回電說:中央必須留在關內,我亦暫不能離開。 雖然毛澤東和黨中央到東北哈爾濱之事暫時放下,但是黨中央遷往哈爾濱的準備還在加緊進行。 就在這時,東北戰局發生劇烈變化,國民黨在美國支持下瘋狂地向東北增兵,搶占交通要道。毛澤東果斷地決定,黨中央不再遷往承德,中央軍委命令,把中央先行警備團就地改編,隸屬于冀察熱遼軍區。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毛澤東改變了主意 1948年4月30日,毛澤東向全國發出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的號召,得到全國各界人士的熱烈響應。 再說當時國民黨政府仍然占領著中國半壁河山,要把那些著名人士接到大連再轉往哈爾濱,共商建國大事,絕非輕而易舉之事。毛澤東、周恩來親自設想過幾種接送方案,經過幾番周折,在周恩來的精心安排下,沈鈞儒、郭沫若、李濟深等三批民主人士先后經香港安全到達哈爾濱。 黃炎培等第四批民主人士1949年3月14日從香港出發,這時北平、天津已經解放,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中共中央決定新政協會議改在北平召開,黃炎培等于3月25日到達北平。 隨著三大戰役頻傳捷報,毛澤東認為不必再遠征哈爾濱宣布新中國誕生了,但把新中國的首都建在哪里,他還沒有考慮好。 一天,王稼祥和夫人朱仲麗去看望毛澤東,毛澤東欣喜異常,他覺得有了可以很好商量這個重要問題的人了。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北平成為理想都城 我們很快要取得全國的勝利了,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們的政府定都在何處?中央雖有考慮,但還沒有最后定案。 王稼祥對此也有所考慮。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是不是定在北平?王稼祥的想法正與毛澤東不謀而合,毛澤東笑笑問:噢,談談你的理由。 王稼祥首先否定蔣介石所在的南京說:現在國民黨的首都,雖然自古稱虎踞龍盤,地理險要,但是只要翻開歷史就會知道,凡建都金陵的王朝,都是短命的。這樣講,帶有歷史宿命的色彩,我們是共產黨人,當然不相信這一套。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南京離東南沿海太近,從當前的國際形勢看,這是它的很大的缺陷,我們定都,當然不能選在南京。毛澤東見王稼祥如此坦誠,而又言之有理,極感興趣地點頭表示贊許,并又提出問題說:西安如何呢?王稼祥回答說:西安的缺陷是太偏西,現在不是秦漢隋唐時代了,今天中國經濟重心是在沿海和江南。由此看,西安也不合適。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毛澤東又提到有人認為在中國古代曾經做過多朝都城的開封、洛陽應在考慮之列。王稼祥從經濟和交通角度發表意見說:黃河沿岸的開封、洛陽等古都,因中原經濟落后,而且這種局面不是短期內能夠改變的,加之交通及黃河的水患問題,也失去了作為京都的地位。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毛澤東又興致勃勃地問道:稼祥,你認為最合適的建都地點在哪里?王稼祥受到毛澤東的鼓勵,興致更高,頓有江河一瀉千里之勢:我認為作為首都最佳地點是北平,北平位于沿海地區,屬于經濟發達圈內,而且扼守聯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謂今日中國的重心所在。同時,它靠近蘇、蒙,與社會主義蘇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國界長而無戰爭之憂,雖然離海近,但渤海是中國內海,有遼寧、山東兩個半島拱衛,戰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國際上有事,不致京師震動。此外,北平是明清兩代500年帝都,從人民群眾的心理上,也樂意接受。考慮到這些有利條件,我的意見,我們政府的首都應該選在北平。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毛澤東聽了這么痛快淋漓的意見,覺得非常解渴,朗聲笑道:稼祥,你的分析,正合我意。看來,我們的首都就定在北平了,蔣介石政權基礎是官僚資本,因此他定都南京。我們的政權基礎是人民群眾,因此我們定都北平。 北京政府曾定下目標,要在2020年之前將北京建設成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宜居城市。至今這方面鮮有進展。相反,對于北京擁擠的交通、嚴重的污染、極度的缺水和比天高的房價,人們卻是怨聲載道。現在即使是國家控制的媒體也開始提出遷都的建議。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北京在過去60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一直是中國的首都。自從1949年共產黨勝利,中國人一直受到了某種引導,把北京尊為中國國力、黨威和光輝歷史的象征。對很多人來說,遷都這種提議簡直就是異端。然而最近幾年,終于有人發出了不同的聲音。2000年,中國當時的總理朱镕基也加入了異端隊伍。他指出,沙漠化問題若不能控制,遲早要遷都。 從那時起,對這些簡直能使肺部堵塞的災害的治理開始初見成效。但與此同時,其他的問題也在滋長。受夠了交通大堵塞的北京人有時在說首都時,會故意換個調子說成首堵,諷刺北京是堵塞最嚴重的城市。一年里多數時候,北京城都為一層滿是污染物的灰色煙霧所籠罩。過去十年里,北京的新生兒出生缺陷率增加了一倍。環境問題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報紙和網上已經有好幾位學者提議,要解決這些問題以及很多其他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遷都。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然而,除了朱镕基,大部分的官員在此問題上都保持緘默。北京理工大學的胡星斗教授說他在2006年給中國政府寫了一封公開信,至今還未收到官方回復。在這封信里,他建議中國應該在中部地區擇地另建新都。胡教授說如果在華中建都,對防范外來襲擊較為有利(他認為北京容易受到來自海上的侵略)。他還說,新建一個更小的首都,也會發出一個積極的政治訊息:共產黨告別大北京封建的歷史,轉而擁抱小政府。胡教授主張把這個新首都叫做中京,意為中部的首都(北京意為北部的首都)。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北京大學教授袁剛認為北京是一個擁有特權的城市,為了自身的發展,毫不客氣地吸干了周圍地區的水資源。中國政府現在正花費幾十億美元從南部調水,以緩解首都周圍干旱的北部地區的水荒。袁教授說,把錢花在調水上,還不如用這筆錢直接把首都遷到水資源豐沛的地方。此次調水方案一期工程將于明年建成通水,但是它所提供的額外水源仍然遠不能滿足北京的需求。去年北京的常駐人口,包括郊區和衛星城在內,達到了2000萬。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即使加上增加的外部供水,北京的水資源最多也只能支持1830萬人。

北京不適居住:中國遷都選哪?

  盡管如此,北京的官僚們還是不太可能被說動。他們和所有擁有北京戶口的居民(即非外省進京務工人員)一樣,享有各種特權,包括比其他地區的居民優先享有中國最好的教育和醫療設施。一些被學者們提名為候選新都地址的城市已經開始為自己做起了廣告。但北京的優越條件仍然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難怪中央政府對遷都的提議至今緘口不談。



網載 2015-08-26 21:57:47

[新一篇] 蘇州河,黎明來敲門

[舊一篇] 解密真相:看看毛澤東曾想將首都定在哪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