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 五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南明大事年表

崇禎十七年(大順永安元年)公元1644年

三月十三:平西伯吳三桂、遼東巡撫黎玉田撤入山海關。三月十九:大順軍攻克北京,崇禎帝自縊身亡。

三月廿六:吳三桂于玉田縣返歸山海關,拒降李自成。三月廿九:淮安巡撫路振飛塘報北京失守。四月初一:南兵部尚書史可法頒椒勤王。四月初七:史可法率兵渡江北上。四月十三:大順軍出兵山海關。四月二十:清軍到達山海關外。

四月廿一:山海關戰役開始,次日三桂求援清軍,領兵五萬投降。四月廿三:一片石戰役,李自成兵敗。

四月廿六:李自成退至北京,二十九日稱帝西撤。

四月廿九:多鐸、阿濟格、吳三桂率兵西追;福王朱由崧與史可法行至燕子磯。

五月初一:福王入南京。

五月初二:多爾袞進軍北京城。

五月初三:福王就任監國,詔諭天下。五月初六:命漢人剃發,遭遇反抗。

五月初八:清朝順于慶都(今冀州)開戰,大順蘄侯谷英兵敗陣亡。后清軍又于真定獲勝。

五月初十:大同總兵姜壤反動叛亂反順。五月十二:史可法請旨督師淮揚。

五月十五:朱由崧繼位皇帝,年號弘光。五月十八:史可法陛辭。

五月二十:清軍撤回北京;史可法北渡淮揚。

五月廿四:多爾袞撤銷剃發令。

五月廿五:方大猷為清監軍副使招撫山東。

五月廿八:弘光朝冊封吳三桂為薊國公,確定“連虜平寇”方針;吏科給事中章正宸上疏斥責“連虜平寇”。

六月上旬:李自成西渡黃河。

六月初四:王鰲永以清戶、工二部侍郎招撫山東、河南。

六月初六:曾化龍派登州騰胤玉解膠州之圍,擊退山東張大雅等義軍。

六月初七:高杰攻揚州,鄭元勛調停被市民擊殺。

六月初十:多爾袞派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石廷柱統兵收取山東。六月十四:派固山額真葉臣統兵進往山西。六月十九:左懋第與陳洪范請命北使。七月上旬:兵科給事中陳子龍上疏北伐。

七月初五:左悉第進兵部右侍郎,組成北使團。七月中旬:大順軍山西反攻,占井陘縣。七月廿一:北使團從南京出發北上。

七月廿八:多爾袞致信史可法,言語驕橫。

八月初三:濟寧知州朱光、鄉紳潘世良、任孔當等因無南軍支持,

投降清軍。

八月中旬:陳子龍上疏勸阻弘光帝選秀。八月下旬:唐通據保德叛亂,攻榆林李過。八月廿八:劉澤清向朝廷索要軍餉。

九月初五:北使團至濟寧,護送軍馬被遣回。

九月廿九: 青州之變,趙應元殺王鰲永,占領青州; 北使團行至河西務。因順治登基,被停迫留。

十月初三:清葉臣等部攻克太原,大順軍將領陳永福突圍逃走。

十月初四:山西垣曲大順軍兩萬余向東推進;河南蘭陽大順軍欲北渡。

十月初五:北使團行至張家灣,清朝禮部官又奇庫迎。

十月初六:清軍和托、李率泰領兵一萬到達濟南;清朝河南巡撫羅秀錦緊急求援。

十月初八:和、李軍前往青州。李士元內叛,趙應元被殺。

十月十二:北使團從正陽門入,入住鴻臚寺;懷慶戰役開始,大順軍連克濟源、孟縣,清懷慶總兵金玉和全軍覆沒。

十月十三:北使團與清朝禮部官發生爭執。大順軍攻打沁陽,衛輝總兵祖可法團守待援。

十月廿六:左懋第欲拜明陵,被拒絕。

十一月初一:北使團南返至天津,被清朝截回。

十二月上旬:李自成子西安領兵數十萬趨延安,并于洛川停留十日;多鐸、孔有德、耿仲明停止南下,援懷慶,擊敗大順軍;南明“大悲案”。

十二月十五:清軍行至陜州,靈寶縣張有曾部被擊敗。

十二月廿二:清軍推至潼關外二十里;李自成從洛川速奔潼關。

十二月廿五:陳洪范回至南京,散布和平假象,挑唆黃德功、劉良佐叛降。

十二月廿九:潼關戰役開始,劉宗敏先戰失利。

弘光元年(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

正月初二:清軍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圍榆林、延安,李過、高一功與戰。

正月初四:大順軍劉芳亮出戰,又失利;李自成親戰,多鐸全力反擊,大順軍再次失利。

正月初五、六:大順軍兩次夜襲敵營,又失利。

正月初九:清軍紅衣大炮到達。清軍阿濟格迂回包抄西安,留姜壤

牽制陜北。

正月初十:高杰同明河南巡撫越其杰駐睢州,總兵許定國暗結清軍;清軍兵力空虛,拒不發兵。

正月十一:清軍再攻,大順軍堅持抗擊;李自成回援西安。

正月十二:潼關大順軍巫山伯馬世耀假降清軍,密使李自成回攻夾擊;許定國擺下鴻門宴,高杰輕率赴宴,睢州之變發生,高杰被殺;黃得功欲奪高杰地盤,史可法從中調解。

正月十三:李自成到達西安,十三萬軍經藍田、商洛南撤;多鐸截獲馬世耀密信,借打獵屠殺馬世耀及七千大順軍。

正月十六:李過、高一功撤離陜北,西進寧夏惠安堡。正月十八:多鋒占領西安,不久,阿濟格趕到。二月上旬:史可法因睢州之變南竄至揚州。

二月初八:多爾袞命多鐸南下南京,阿濟格追擊大順軍。二月十四:多鐸招降河南府大順軍平南伯劉忠。三月初一:南明“假太子案”、“童妃案”。三月初五:清軍行至歸德府。

三月下旬:大順軍主力到達襄陽一帶,兵力合二十萬。

三月廿三:左良玉借口“清君側”,屠掠武昌東下,躲避李自成兵鋒;武昌被清軍占領。

四月初一:左良玉行至九江,發生九江之變,江督袁繼成被抉持;馬士英調集江北四鎮御左,江北空虛。

四月初二:史可法渡江,反對抽調四鎮,無果而返,慟哭于燕子磯。四月初四:左良玉暴病而死于九江。

四月初五:清軍多鐸部大軍出歸德南下。

四月上旬:左軍逼近池州,弘光帝下令“上游急則赴上游,敵急則

御敵”。

四月初十:更可法方寸已失,對軍隊“一日三調”。四月十一:史可法至天長,聞盱眙已降,冒雨奔回揚州。四月十三:清軍多鋒部行至泗州,當晚度過淮河。四月十四:王鐸請命御左,遭馬士英拒絕。四月十七:清軍多鋒部至揚州二十里處下營。

四月十九:高杰部提督李本深、總兵楊承祖投降多鐸,

四月下旬:阿濟格九江攻大順軍老營,汝侯劉宗敏被俘而亡,宋齡策投降;不久,牛金星及其子牛栓投降,牛栓被任為黃州知府。

四月廿一:張天福、張天祿投降,并參與攻揚;李凄鳳、高岐風入城欲抉持史可法。

四月廿二:李、高出城投降。

四月廿四:夜,清軍用大炮轟開城墻,次日揚州淪陷。

四月廿五至五月初四:“揚州十日”。

五月上旬:李自成經九宮山,遭程九伯地主武裝襲擊,而身亡五月初四:大順軍對當地通山團練給以打擊性報復。

五月初五:多鐸部行至瓜州,黎明張天祿、楊承祖于瓜州渡江,于金山擊敗明鄭鴻逵軍,占領鎮江。

五月初十:凌晨,弘光帝與馬士英等出逃;南京百姓擁假立太子,稱崇禎十八年;趙之龍主張投降。弘光帝在溧水造土兵搶掠,馬鑾與弘光奔太平府。

五月十三:左良玉子左夢庚領兵十萬投降阿濟格部。五月十四:午后,清軍先鋒數十騎至洪武門。

五月十五:多鐸大軍至城郊,南京勛貴開城投降。五月十七:多鐸帶軍入城,驅走東城北百姓。五月廿二:馬士英攜太后至杭州城。

五月廿八:黃得功中暗箭自刎,弘光帝被俘。

六月上旬:英親王阿濟格率兵北歸:大順軍余部迫近長沙。

六月:張獻忠進攻漢中,賀珍部詐稱有清軍重兵,張獻忠退回四川。

六月初三:江督袁繼咸不拜阿濟格,被送往北京就義。

六月初五:多爾袞命多鐸令江南剃發。六月初七:杭州請命太后,潞王監國。六月初八:潞王就監國位。

六月初九:潞王派陳洪范去往清軍講和。

六月初十:潞王命黃道周入閣,馬士英扣檄不發。

六月十一:清軍進至塘西,馬士英逃入鄭鴻這兵船;潞王在陳洪范誘導下決定降清;唐王朱聿鍵前往福州籌辦監國。

六月十四:清軍占領杭州。嘉定淪陷。

六月十五:多爾袞諭禮部剃發謬論;大順軍余部逼近長沙,欲與何騰蛟聯盟。

六月十五:多爾袞諭禮部剃發謬論;大順軍余部逼近長沙,欲與何

騰蛟聯盟。

六月十七:唐王在衢州閱兵,公開接受監國一任。

閏六月初一:江陰生員許用等人于孔廟明倫堂集會拒絕剎發。

閏六月初二:江陰知縣方亨被百姓逮捕,推陳明遇為首,正式反清。陳明遇請前任典史閻應元入城擔任守城將領。

閏六月初五:江陰義民于秦望山擊退常州知府宗顥的三百兵丁。閏六月初六:安南伯鄭芝龍迎唐王入福州。閏六月初七:唐王就任監國。

閏六月初九:孫嘉績起兵于余姚反清。閏六月初十:鄭遵謙起兵于紹興反清。

閏六月十一:太湖義軍吳日生等攻入吳江縣,殺知縣朱延佐。閏六月十二:嘉定知縣張維熙頒布剃發。寧波抗清運動爆發。

閏六月十七:嘉定鄉紳侯峒曾領義民入城反清。閏六月十八:張國維迎魯王朱以海出任監國。

閏六月下們:劉良佐部圍江陰城,屢攻不利。多鐸派孔有德助攻,

又派尼堪、博洛前來。

閏六月廿七:唐王即皇帝位,改福州為天興府。七月初一:李成棟圍嘉定,義民出戰失利。

七月初四:清軍攻破嘉定,侯、黃等人陣亡,李成棟下令屠城。七月初六:清軍再次攻破嘉定,王佐才被殺,清軍再次屠城。七月十六:伊民興部自涇縣合兵,攻宣城縣,射傷知府朱錫元。七月十八:魯王就任于紹興監國。

七月廿二:黃道周請督師北上,僅有民兵三千人;施瑯為黃道周缺計直取贛州,黃不聽;李錦、高一功等九營會攻荊州,半月未克

八月初三:靖江王朱亨嘉自稱監國。

八月十二:伊民興部圍攻宣城失敗。靖江王于梧州拘捕廣西巡撫星式耜。

八月十六:清軍張天祿等攻涇縣,次日,屠殺三千守城軍民。

八月廿一: 清軍用大炮轟塌城墻,江陰被破。陳明遇戰死,閻應元遇害。清軍屠城三日。

八月廿二:兩廣總督丁魁楚突攻梧州,靖江王大敗。

九月:豫親王多鐸率兵回北京;云南武定土司吾必奎發動叛亂,當月即失敗。

九月初五:瞿式耜聯絡焦璉反正,擒獲楊國威等。九月十一:張天祿兵分兩路進攻徽州。

九月十三:魯王退回藩王,辭去監國,返回臺州。九月二十:張天祿兵至績溪。

九月廿二:徽州府降清,屬縣相繼投降。

九月廿五:明軍攻桂林靖江王府,活捉朱亨嘉。

十月初一:張國維、熊汝霖拒收隆武詔書,重新迎回魯王。十月十三:皖南吳應箕被俘身死。

十月十八:皖南金聲、江天在南京遇害。十一月:清黃州總兵徐勇進兵英霍山區。

十一月十五:徐勇進抵白云寨,王光淑統兵與戰。十一月十七:徐勇詐擒王光淑,攻占白云寨。

十一月廿四:方國安、王之仁領兵二萬進攻杭州,明軍大敗。十一月廿八:清陜西總督孟喬芳與漢中降將賀珍矛盾激化。十二月初一:蒙自土司沙定洲在昆明城內叛亂,沐天波逃亡。十二月初三:徐勇部進抵蘄水縣斗方寨,陳福充當內應。十二月初四:斗方寨被焚毀,寨主被殺。十二月中旬:英霍山區盟主張縉彥降清。十二月十五:賀珍反清進攻鳳翔縣。

十二月十六:隆武帝離開福州,前往贛州。

十二月下旬:賀珍合兵七萬進攻西安,清朝震驚。

十二月廿五:清軍張天祿部攻駐于婺源的黃道周,黃全軍覆沒。十二月廿六:隆武帝到達建寧府。

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

正月初五:固山額真何洛會部清軍于西安西郊擊敗賀珍義軍。正月初十:勒克德渾到達武昌,決定對岳州明軍及忠貞營用兵。正月十二:南京城外義軍密謀攻城,遭洪承疇逮捕鎮壓。正月十五:太湖義軍再度攻入吳江縣。

正月十八:潞安王、瑞昌王朱誼涉攻打南京遭鎮壓,三萬人俱敗;

南京等地清軍兵力空虛。

正月廿九:湖北清軍攻克岳州,進至石首縣;荊州被清軍解圍,大

順軍戰股,明清湖北戰役失敗。

二月初二:黃道周被押解至南京,洪承疇親自勸降。

二月十九:清朝命多羅貝勒博洛為征南大將軍,進軍漸閩。三月:大順軍劉體純部與賀珍合兵。

三月初五:黃道周不屈而死,隆武帝追謚忠烈。三月廿四:清軍金聲桓部攻克江西吉安。

三月廿五:太湖義軍佯攻吳江,吳勝兆派汪恐功領兵堵剿。三月廿六:太湖義軍擊敗汪悉功,淹死清軍數千人。五月十五:清軍博洛部經蘇州行抵杭州,錢塘江大早。五月廿五:清軍趟過錢塘江。

五月廿九:清軍進攻,明軍方國安部迅速瓦解;魯王朱以海在張名

抓等人護送下逃往舟山。

五月三十:劉體純、賀珍、孫守法攻興安州。肅親王豪格統大軍入陜。六月初一:清軍圍攻贛州城。六月廿三:清軍前往占領紹興。

六月:吳日生在嘉善赴宴,被清朝抓獲而犧牲。魯王在張名振保護下前往舟山,黃斌卿拒絕收容。

六月初八:清軍金聲桓部抵全華,圍之。

六月廿八:魯王部下王之仁乘船獨往松江府,被李成棟轉送南京,罵洪承疇不屈而死。

七月十六:金華城破,朱大典引家屬自爆于火藥庫,壯烈殉國;清軍發動金華之屠。

八月十三:清軍博洛、張存仁、佟國鼎進軍福建。

八月十五:清朝命孔有德、佟養和、尚、耿等部南征湖廣、兩廣,

次年二月方抵岳州。

八月十八:清軍未遇任何抵抗,越過仙霞嶺。八月廿一:隆武帝自延平起身往贛州。

八月廿三:金聲桓部偷襲贛州明軍羅明受水軍。羅明受慘敗,逃回廣東。

八月廿七:隆武帝抵達汀州。

八月廿八:金聲桓攻破贛州廣營,多數將領逃竄;清軍抵汀州,隆武帝君臣遇難。

九月初二:郝永忠(郝搖旗)部抵達郴州觀望,并不援救贛州。九月:何騰蛟、堵胤錫各率軍從岳州、江陵北伐,西路堵部大勝。九月十九:清軍長驅占領福州。十月初三:清軍大舉攻贛州城。十月初四:贛州淪陷。

十月初十:桂王朱由榔就任監國。

十月二十:永歷朝廷由肇慶逃往廣西梧州。

十月廿五:鄭彩、周瑞等攜魯王出舟山,往金廈。

十一月初二:蘇觀生等奉唐王弟朱聿鑰(金粵)據廣州任監國。十一月初五:唐王弟朱聿鑰正式稱帝,改元紹武。十一月十二:桂王東返肇慶。

十一月十五:鄭芝龍前往福州降清軍博洛。十一月十八:桂王即皇帝位,改元永歷。十一月廿四:鄭彩、魯王等抵達廈門。

十一月廿九:紹武、永歷兩軍于廣東三水開戰。

十二月:張獻忠在四川西充犧牲,清軍豪格部入川;山東謝遷起義,次年克高苑、新城、長山、淄川,殺漢奸孫之獬。

十二月十五:李成棟、佟養甲奇襲廣州,紹武政權覆亡。

十二月廿六:永歷帝逃離肇慶,往廣西而去。

永歷元年公元1647 年

正月初一:大西軍集中于蔡江,后攻克貴陽;永歷帝至格州,又北遇桂林。正月十六:李成棟部西進肇慶。

正月廿九:梧州不戰而降,李成棟占領之。

二月初十:陳邦彥率義軍攻廣州,在江上大敗清軍,焚其船百余艘。二月十一:義軍進攻廣州失敗,退去。

二月十二:大西軍攻克定番州,按察使張耀被處死;豪格部因后勤不支,貴州殘破,被迫班師回京。

二月十五:永歷帝逃離桂林,往湖南投武岡劉承胤。二月十八:清軍孔有德部進遙湘陰,湖南震動。二月廿五:清軍占領長沙,何騰蛟等南逃。

三月至十月:張玉起事,攻克粵東數十城,緩廣西局勢。三月初七:湖廣駐瀏陽總兵董英率部降清。三月廿五:大西軍占領云南平彝(富源)。三月廿八:大西軍攻克交水,次日移軍曲靖。

四月十三:舟山水師張名振在崇明遭遇臺風,損失巨艦百艘。四月十四:衡州失守,何騰蛟、章曠逃永州一帶。四月十六:清蘇凇提督吳勝兆反正歸明。

四月十八:沙定洲放棄昆明,逸回老家阿迷州(今開遠)。四月廿四:云南巡撫吳兆元開城迎大西軍孫李劉艾四軍入城。四月廿九:山東謝遷義軍攻破長山縣。四月廿九:鄖陽王光泰等人反清。

五月十三:陳子龍遇難。

六月十四:山東謝遷義軍攻破淄川,殺漢奸孫之獬。八月初八:章曠病死于永州。

八月:孔有德軍進逼武岡、永州;劉承胤剃發降清,永歷帝秘密逃往柳州。

八月至九月,福建鄭鴻逵攻打泉州。

九月十八:鄖陽王光泰部攻河南浙川失敗,后清剿軍至,放棄鄖陽,退入夔東。

九月十九:李成棟俘陳邦彥;洪承疇據南京大肆搜捕抗清義士,并集中處斬四十四人。

九月廿九:陳邦彥被寸磔于廣州。

十月初十:廣東義師張玉攻增城,被李成棟射傷,投水自盡。十一月十三:郝永忠部于全州大敗清耿仲明部。十一月:李成棟部重新占領梧州。

十二月:浙東君子華夏等人密謀收復寧波,失敗,次年五月不屈而死。十二月初五:永歷帝移駕桂林。

十二月十二:全州留守軍投降清軍,廣西門戶大開。

永歷二年公元1648

正月廿七:金聲桓、王得仁在江西南昌反正歸明。三月:甘肅回民米喇印、丁國棟發動反清起義。三月初十:永歷帝逃往南寧。

三月十六:金聲桓部南下再攻贛州,曠日持久而不下。三月十七:李成棟在廣州反清歸明。

四月初十:鄭成功率軍進攻福建同安縣。

四月十五:靖州陳有龍宣布反清,圍攻靖州。四月廿四:堵胤錫部忠貞營收復常德。

五月:清軍固山額真譚泰部至江西,破九江、撫州。七月初一:李過部出差東,克湖北彝陵。

七月初十:清軍包圍南昌,金聲桓部固守待援。

八月初五:湖南陳有龍軍攻克寶慶府,后遭何騰蛟部偷襲,潰不成軍。九月:李過、高一功部進抵常德。

九月十一:清朝以濟朗哈爾為定遠大將軍,進軍湖廣。十月初一:李成棟第一次攻打贛州失利,后退回廣東。十一月上旬:何騰蛟部重新攻克永州、寶慶二府。十一月十一:忠貞營李過、高一功部包圍長沙。

十一月十六:李過、高一功部被迫被何騰蛟調離長沙,攻打長沙失敗。十二月初三:姜壤在山西大同反清。

十二月:濟爾哈朗部行軍至湖北安陸府,準備大舉入湘。

永歷三年公元 1649 年

正月初四:清朝派尼堪前往山西平姜壤起事之亂。

正月十八:南昌城外清軍猛烈攻城,次日城破,金聲桓、姜曰廣等人自殺殉國。

正月二十:濟郎哈爾迅速包圍湖南湘潭,次日,俘何騰蛟。正月廿六:何騰蛟被清軍殺害。二月:多爾袞親自率軍進攻大同。

二月下旬:李成棟二進江西,兵臨贛州。

三月初四:清軍與李成棟部交戰,李軍敗漬,李成棟落水而死;清豫親王多鐸病死于北京。

四月初六:云南楊畏知至肇慶,請封孫可望為秦王。

四五月間:阿濟格、尼堪圍困大同而無進展,山西全省幾乎被反清勢力占領。

六月:多爾袞再次親征大同,八月無功而返。

七月:山東曹州榆園軍起義,劉澤清以謀反罪被斬。

七月初七:贛南梅嶺戰役,明軍閣可義部戰敗,閻身死。八月:多爾袞下令湖南的濟郎哈爾急速班師回京。

八月廿八:姜壤部下楊振威變節,大同城破,反清失敗。

九月下旬:焦璉部及滇營趙印選部收復全州;忠貞營主帥李過因病去世。

十一月初二:耿精忠駐吉安,尚可喜駐臨江府。十一月廿六:堵胤錫病逝于廣西潯州。

十一月廿七:耿精忠在吉安府因藏匿逃人而自殺。

十二月三十:清軍尚可喜部偷襲南雄府,并行南雄之屠。

永歷四年公元1650 年

正月初六:清軍不戰而取韶州。正月初八:永歷帝逃離肇慶。

二月初一:永歷帝未由榔逃至廣西梧州。

二月:清軍尚可喜、耿繼茂部進抵廣州城下。四月廿六:廣州珠江水師梁標相等剃發降清。

六月:鄭成功軍隊占領潮州府,包圍潮州府城,郝尚久一怒投降清軍。八月十五:鄭成功襲擊廈門,火并鄭彩等部。

九月十二:孔有德命董英等進攻灌陽,繳獲武器馬匹甚多。九月:清軍固山額真金礪進入浙江四明山進剿。

十月下旬:清軍尚可喜部始全力進攻廣州城。十一月初二:清軍攻破廣州城。

十一月初五:桂林守將得知清軍孔有德部遇近桂林,紛紛透竄。十一月初六:孔有德部占領桂林,瞿式耜與張同敞被俘。

十一月十一:永歷帝逃離梧州,逃往南寧,慶國公陳邦傅決定降清,刺殺宣國公焦避。

十一月廿四至十二月初五:廣州之屠。

十二月:大西軍孫可望行至銅仁,清除貴州全省軍閥,準備東征。十二月廿一:永歷帝真封孫可望為冀王。

永歷五年1651 年

正月:鄭成功軍至廣東南澳,意欲攻打潮惠二府。

三月:清福建巡撫等偷襲廈門,鄭成功留守軍及家屬損失嚴重;清軍自柳州南下,南寧岌岌可危;孫可望派賀九儀、張明志往南寧護衛永歷帝。

四月:孫可望遣軍由黔入湘。

四月十五:大西軍馮雙禮部攻克沅州。五月二十:鄭成功下令逮捕施瑯

七月:施瑯逃往大陸,鄭成功處死施瑯家屬。

七月廿四:四明山首領王翊自舟山返回四明山被捕。八月十二:王翊在定海英勇就義。

八月中旬:浙江清軍云集定關,舟山戰役即將開始。十月:山東榆因軍起義失敗。

十二月初十:清軍占領南寧,永歷帝西逃至貴州境。

永歷六年公元1652

正月:鄭成功同意魯王進駐廈門。

正月初三:鄭成功率艦隊航漳州府海澄港二月初二:鄭成功軍圍攻漳州府城。

二月初六:孫可望將永歷帝安排至安龍府(安隆千戶所)。二月初七:清軍吳三桂、李國翰部進抵四川保寧。

二月廿二:清軍抵成都,孫可望屬明將林時泰不戰而降

三月:魯王決定放棄監國名義,向永歷帝上表;吳三桂、李國翰東攻重慶。

三月十三:鄭成功與清軍援軍陳錦部戰,敗之。

三月十八:永歷朝廷大學士王化澄被清軍捕,不屈而死。四月下旬:四川清軍攻取敘州。

五月中旬:大西軍李定國部會和馮雙禮攻克靖州,大敗清軍。六月:湖南各州縣清軍紛紛北逃,湖南幾乎光復。六月廿八:李定國率軍攻克全州,全殲全州守軍。

六月廿九:孔有德親率大軍扼守興安,被李定國擊敗,倉皇而逃七月初四:明軍李定國部攻克桂林,孔有德自焚與靖江王府七月十八:清朝以謹親王尼堪為大將軍,統八旗精兵南下。八月初九:明軍劉文秀部入川,克敘州,守城清軍全軍覆沒。八月十五:明軍攻克梧州,廣西全境基本收復。

八月十八:永歷朝廷大學士朱天麟病逝于云南廣南府。八月廿五:明軍白文選部反攻重慶,復之。

八月廿八:白文選追擊逃跑清軍,清將白含真被活捉。

九月:臺灣赤嵌地區一村長郭懷一發動反荷起義,失敗被殺。

九月初五:清軍重占梧州。

游覽指庫

九月十一:吳三桂部退至廣元。九月十九:圍山額真金析趕到泉州。

九月廿八:清軍金礪部到達漳州,鄭成功軍被破解圍。十月初三:鄭成功與全析開戰,鄭軍失利。十月初八:保寧戰投開始,劉文秀圍困保寧。

十月十一:保寧戰役失敗,劉文秀退田貴州,四川新復之地損失殆盡。十月三十:李定國部北上進抵衡陽。

十一月:永歷朝延秘令李定國勤王,解除孫可望兵權。

十一月廿二:清軍尼堪部行至衡州北三十里;是夜,尼琪驕兵冒進,中李定國設伏,大敗身死;孫可望親往湖南,攻克辰州。

永歷七年 公元 1653 年

正月十九:清軍趁廣西空虛復占桂林。

二月下旬:李定國率軍放棄永州,搬入廣西,不再與孫可望相見;李定國軍克賀州、梧州,東出廣東。

三月十七:孫可望與清軍戰于寶慶府周家鋪,明軍失利(寶慶之敗)。

三月廿二:潮州郝尚久部再次反正歸明。

三月廿五:李定國部進抵肇慶,次日開始攻城。

五月初七:清軍金礪部進攻海澄失敗,鄭成功固守海澄(海澄戰役)。

五月初十:清朝下詔書招撫鄭成功部。

六月:清朝命金礪部撤離福建,八月返至浙江:永歷帝見密詔李定國無消息,再派朝臣聯絡。

七月廿一;李定國再攻桂林,未能攻克。七月:清朝以洪承疇經略西南五省。

八月:鄭成功派兵前往福建、廣東沿海征收賦稅;張名振、張煌言

部率艦船三百余艘北上江口,圍崇明達八個月。

八月十三:清軍耿繼茂、哈哈木部包圍潮州府城。九月十四:清軍攻陷潮州,郝尚久及其子自殺。

十月十五:廣東清軍哈哈木部領兵回京,廣東余兵不足兩萬。

永歷八年公元1654年

正月:劉文秀被孫可望重新起用,領兵東伐,配合會師長江計劃,正月初六:孫可望派親信至龍安,盤查密詔事由。

正月十七:張名振、張煌言部再入長江口,是為一入長江。

正月廿一:明軍張名振、張煌言部抵達瓜洲。

二月:明軍李定國部再出廣西,連克廉州、高州。

二月二十:清朝招降詔書至福建泉州,鄭成功拒絕剃發,和談陷入僵局。三月初二:明軍李定國部攻克高州,次日李定國親往高州,各地義師紛紛響應。

三月初六:明軍張名振、張煌言部在揚州府境擊敗清軍,不久撤回海上;孫可望因密詔勤王逮捕永樂朝臣二十余人。

三月二十:孫可望處死永歷朝臣十八人,是為“十八先生案”。

三月廿九:張名振率舟艦六百余艘第二次入長江,進至儀真不久東返。五六月間:孫可望返回昆明,意圖黃袍加身。

六月伊始:明軍李定國部始攻打廣州新會。

七月初六:劉文秀駐兵貴州天柱,此后半年未出兵入楚。

九月初六:張名振部進抵上海城下。

十月初三:李定國親往新會督戰。

十二月初一:漳州守軍劉國軒為內應,與鄭成功共克漳州城。

十二月十四:清軍滿兵攻新會李定國部,激戰四日,李軍潰敗。

十二月十八:張名攝部三入長江進抵南京燕子磯,與清軍激戰,次年

東返。

十二月廿四:明軍李定國部撤至高州。十二月廿六:明軍李定國部撤回廣西。

永歷九年公元1655年

八月初五:鄭成功部將包圍潮州府揭陽縣。

十月:孫可望令親信白文選將永歷帝轉入貴陽,置于自己控制之下。十月廿二:鄭成功部將進抵舟山,次日圍城。

十月廿六:清軍副將把成功反正,明軍攻克舟山城。十二月某某:孫可望再派親信前往安龍,督促白文選。

永歷十年公元1656年

正月:李定國軍迫近安龍,永歷朝廷大喜。正月初十:清軍趁廣西空虛,占領潯州。

正月十六:葉應禎逼迫永歷帝遷往貴陽,遭白文選呵斥。

正月十八:清軍占領衡州。

正月廿二:李定國軍至安龍,葉應禎逃回貴陽。

正月廿六:李定國與白文選商議,決定遷永歷帝往昆明。二月:鄭成功部將西征廣東隊伍與清軍尚可喜部交戰。二月初四:清軍占領廣西南寧府。

三月十三:鄭成功軍黃廷放棄澄海、揭陽、普寧,渡海而去。三月廿六:永歷帝到達昆明。四月:永歷帝封李定國為晉王。

六月廿四:鄭成功部下黃格、蘇明等據海澄城降清,海澄失守。七月:明軍鄭成功部攻克福州閩安鎮

八月廿二:清軍宜爾德部再次進攻舟山群島。

八月廿七:清軍攻克舟山,盡毀舟山房屋田地,遷居民入內地,開遷海之先河。

十二月:鄭成功水軍自梅溪登陸,攻羅源、寧德,大敗清軍阿克善部。

永歷十一年公元1657年

二月:駐四川雅州劉文秀奉命召回,率主力回云南;孫可望私自封王,為攻打昆明做準備。

八月初一:孫可望在貴陽誓師,親率十四萬兵馬向云南進發。九月十四:清軍大舉進攻福州閩安鎮,鎮守數千明軍全部陣亡。九月十五:孫可望、李定國雙方軍隊對峙于曲靖交水。九月十九:孫李二軍開戰,眾將倒戈,李定國大勝。九月下旬:孫可望奔回貴陽。

九月三十:孫可望致書信與清方,以獻滇黔二省作借兵之資。十月:劉文秀建議永歷帝遷都貴陽,便于東伐進取。

十一月:李定國得知劉文秀建議皇帝遷都的消息,大為不滿,遷都一事廢置。

十一月十五:孫可望攜妻兒到達寶慶,欲投降清軍。十一月廿八:洪承疇親往湘鄉,與孫可望見面。

十二月初三:孫可望隨洪承疇到達長沙,洪承疇向清朝請封孫可望為

義王。

十二月廿五:清朝下達三路進軍西南的詔諭。

永歷十二年公元1658年

二月:吳三桂部奉命從漢中南下四川。

三月:李定國以永歷帝名義召回貴州前線的劉文秀;湖南清軍西攻

貴州,湘西明軍節節敗退。

四月:清軍占領貴陽。

四月初三:吳三桂部占領重慶。

四月廿五:劉文秀病逝于云南昆明。四月三十:吳三桂部占領貴州遵義。

五月初二:孫可望由麻勒吉陪同,到達北京。五月初三:吳三桂部與清軍羅托部會師。

五月:清軍趙布泰部與定南王會師占領貴州南部獨山、都勻。六月初十:明軍張煌言部攻溫州瑞安縣。

七月:永歷朝廷以李定國出師北御;夔東明軍三譚與劉體純部進攻重慶,吳三桂率主力返回防守。

八月:明軍張先壁部兩次反攻貴陽,皆因兵力單薄而失敗。八月初九:鄭成功率大軍由舟山進抵羊山(崎嶇群島)。八月初十:鄭成功艦隊遭遇海上颶風嚴重損失。八月十四:鄭軍返回舟山。九月初旬:鄭成功軍南返。

十月初五:清軍各路將領齊集貴陽,商討進軍云南事宜。十一月:川東明軍再度商議進攻重慶。

十二月初二:吳三桂部繞開七星關,直插天生橋,明軍守將白文選被迫放棄關隘;川東明軍合攻重慶。

十二月初九:李定國向永歷帝建議遷徙,朝野爭論不斷。

十二月十五:永歷君臣放棄昆明,移駕西行;激戰中的川東明軍發

生內變,譚詣降清,攻打重慶失敗。

十二月下旬:清軍吳三柱部入滇,經沾益州、交水向昆明通近。

永歷十三年公1659年

正月初三:清軍未遇任何抵抗即占領昆明。正月初四:永歷帝到達永昌。

正月十五:永歷帝再次移駕,撤離永昌。正月廿六:永歷帝進入緬甸境內。

二月廿一:清軍吳三桂部渡過怒江,逼近騰越州(騰沖);明軍李定國部設伏于磨盤山,因盧桂生投敵,伏擊失敗,雙方損失慘重。

閏三月:清臣揭發孫可望放貸取利,清帝借機嚴厲斥責。閏三廿四:清軍撤回昆明。

四月廿八:明軍鄭成功、張煌言部進抵浙江定海,經兩日激戰,全

殲守軍。

五月初七:緬甸當局方才為永歷帝修建草城避難。五月十九:明軍鄭成功部由吳淞口進入長江。六月初一:鄭成功進抵江陰,久攻不下。

六月十六:明軍鄭成功部進抵瓜洲,斬左云龍,破敵數千,清江防工事全部瓦解。

六月十八:荊州清援軍到達南京,防御加固。六月廿二:鄭成功在鎮江銀山大破清軍援軍。六月廿四:鄭成功占領鎮江。

六月廿六:張煌言率部進抵南京城下。六月廿八:鄭軍商討進軍南京事宜。

七月初九:鄭成功水軍方到達南京城下。

臨指店

七月十二:鄭成功都署圍城扎營

七月廿二:清軍援軍陸續至,遂與鄭成功交戰,清軍初戰告提。

七月廿五:鄭成功領敗軍返回鎮江

七月十八:鄭成功主動放棄鎮江、瓜洲,退出長江口,獨張煌言不激。

八月初七:張煌言部在繁昌與清軍遭遇,互有傷亡

八月十七:張煌言部行至英山縣,當地陽山寨主拒不接納。

永歷十四年 公元 1660年

四月:吳三桂請兵進攻永歷帝。

五月:清軍大舉進攻廈門,鄭成功組織廈門保衛戰。六月:孫可望被迪辭去義王封爵和冊印。

七月:白文選欲將永歷帝從阿瓦迎回,緬甸王擊退之。八月:四川雅州守將郝承裔反正,不久敗死。十一月二十:孫可望死于北京,死因不祥。

永歷十五年公元1661年

正月初六:緬甸王莽達喇遺使至昆明,提出交出永歷帝換取清軍進剿明軍余部的條件。

二月初三:鄭成功率領艦隊出金門料羅灣,次日到達澎湖。二月初八:鄭成功艦隊從鹿兒門進入臺江海灣,登陸臺灣島。

二月:李定國、白文選欲再次迎回永歷帝,進駐大金沙江,為緬向軍擊退。

三月初十:赤嵌城守將瞄南實叮投降明軍,僅安平城荷軍固守。三月:清朝遷同安縣十八萬人于內地。

五月廿三:緬甸王弟弟發動政變,自立為王七月:緬甸王殺永歷帝從臣四十余人

八月:李定國、白文選在緬向境內要求交還永歷帝;清朝派官員往各省骨促遷海。

八月廿四:吳三桂兵分兩路西進

十月初三:清朝將鄭芝龍及其子世恩、世蔭斬首,余口流放寧古塔。十月:吳三桂進攻緬甸,

十一月初九:清軍由姚關推進到木邦,致書于緬甸王,要求緬方交出永歷帝。

十二月初一:清軍逼近緬甸阿瓦,永歷帝被獻出,

十二月廿三:荷蘭守軍獻出熱蘭遮城,向明軍鄭成功部投降,并簽訂協議。

永歷十六年公1662年

三月十二:永歷帝被押回昆明。四月廿五:永歷帝被吳三桂處死。五月初一:鄭成功染病,身有不適。

五月初八:鄭成功病逝于臺灣,享年三十八歲。

六月廿七:李定國病逝于景線,大西軍抗清運動就此結束。七月:清四川總督李國英建議對夔東發動三省會剿。十一月十三:魯王朱以海病逝,享年四十五歲。

公元 1664 年

六月:張煌言解散其部眾,全發歸隱于荒蕪的舟山群島。

七月十七:清軍突襲舟山,活捉張煌言。八月:夔東抗清基地失陷。

九月初七:張煌言在杭州英勇就義。


2022-12-08 19:00:19

[新一篇] 南明史 四

[舊一篇] 明末農民戰爭史 第一章 明末農民戰爭的背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