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正清中國新史 第三卷 中華民國(一九一二——一九四九) 第十七章 內戰與國民黨在臺灣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十七章

內戰與國民黨在臺灣

國府為何失敗

    一九四五年八月和平到來之時,國府的兵力至少有共軍的兩倍之多,而且占了美國裝備補給的優勢,還有美國海軍幫忙調運部隊,美軍陸戰隊駐守北京、天津一帶。中國所有重要都市與大部分領上這時候仍在國民政府管轄之下。冷戰意識正在美國抬頭,美國的支持顯然會持續下去。蔣介石和國民黨在這樣的條件下竟然輸掉了內戰,也是不尋常的表現了。他們戰敗的原因既在前線的錯誤,也在后方的無能。
    蔣介石調度兵力的時候,持續用他那過了時的戰略策劃。只要占得一省的省會,他就把守住省會視為要務。他不以華南的長江流域富庶地區為進攻華北共黨的根據地,反而以占據省會的象征性控制力顯示自己統御全局的地位。如此一來,可用資源延展得太廣遠,而這些省會大都很快就失守,可見蔣認定的控制中國的辦法已經不合時代了。他把最精良的美式訓練部隊直接派入東北,卻不先控制住橫亙其間的華北地區,簡直就是存心要吃敗仗。
    國府在戰場上表現之差,與后方的管理不善是一般無二的。問題從經濟開始。通貨膨漲跟著紙鈔發行量猛升不止。沿海大城從日軍手中接收過來以后,資產多被侵吞,少有投資企業的意圖。消費用品始終不敷需求。“自由中國”地區的工業生產既已中止,光復地區的都市接過相當多的工業發展担子,以避免造成大量失業。手上有超估價值國府通貨的人,按不公平的兌換率收購日軍占領區發行的通貨,大撈了一筆。鄉間許多地方都是饑貧交迫與投機牟利齊頭并進,國府軍隊回到這些被解救的淪陷省分——也許用”解救“已不恰當,反而將征稅需索變本加厲了。
    除了經濟之外,國民政府對待百姓之失策,更是立刻就激起民怨。日本剛投降,國府就利用日本人及日本操縱的中國軍隊去打共軍。在人人高呼和平期望和平的時候,讓中國人去打中國人,全然與民意背道而馳。原來在占領區跟日本人合作的人,在日據時期有其功用,而且這些人也在盼望光復接收,不料都被國府視為通敵漢奸而不予撫慰。同樣的,占領區內的學生和教職員也都遭到申誡,必須接受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思想改造。這樣做無非是認為經歷日本人統治的學生有罪,就動員學生對國府的向心力而言,是適得其反。此外,政府對百姓施以重稅,同時卻任由投機奸商和做官的人逍遙于稅責之外。這等于是讓公職人員假公濟私的最惡劣形態的“官僚資本主義”(bureaucratic capitalism)。
    國府的另一失策是,對民眾的反內戰和平運動不理不睬或是施以鎮壓。這些行動普遍存在,而且是真心誠意的,并不是如國府指稱的全是共黨的陰謀。學界人士希望政府把作戰的行為轉向民間發展,要求國府不要再藉美國之助擴大內戰。政府以強力鎮壓學生,導致學生走向與政府敵對的立場,正如笨拙的經濟政策促使都市中產階級與企業界也對政府不表友善。
    就是這樣,國民政府喪失了民心,而且看來似乎比共產黨更像存心挑起內戰的一方。顯然國府已經變得高度軍事化,以至于只想到要用軍事方法來解決內戰問題,卻未顧及政府為百姓服務的職責。自由派中國人批評國民黨政府時,指其任由共產黨漸漸壯大成為一個比較能得民心的政權。國民黨得自有錢人的支持力,也在一九四八年實施貨幣改革時化為烏有。按此政策,任何人持有的銀元硬幣與外幣一律強制兌換新發行的“金元券”,藉以穩定物價并遏止通貨膨漲。然而,半年之內物價上漲了八萬五千倍。有錢人上了一次大當。國民黨把統治國家的機會全都糟蹋了,此時正在全力演出中國歷史上“末代昏君”應扮演的角色。自由中國地區內一般受過現代思想熏陶的自由派領袖們并沒有投共,而是對國民黨心灰意冷了。
    中國共產黨一九四六年以后的勢力鞏固,先從華北鄉村的農民展開。自一九三七年統一戰線開始時就擱下的土地改革,現在又成為共黨政府的積極方針。土改的意思是,將地主與地方富紳的經濟社會影響力剝奪、抵除、消滅,同時提高鄉村貧農中激進分子的地位,藉共黨的扶植使他們成為操控大權的人。富農消除或變窮之后,共黨才可領導更進一步的改革。這種群眾行動的目的是,維系華北各地鄉村對共軍的支持。

國府攻擊與共黨反攻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國府的戰略與日本當初侵略中國時的攻勢類似。國共三年相爭的頭一年將結束時,國軍控制了所有的大城市和鐵路線,而且火力仍遠優于共軍。共軍卻撤退了,不肯決戰,也藉此避免傷亡。因此,共軍用典型的游擊戰略,使國軍把戰線拉得太過長遠。共軍只在握有絕對武力優勢時才肯和國軍一戰。
    國府控制住延安與共黨臨時首都張家口后,乘勝追擊逃亡在陜北的共黨領袖。江蘇北部和東北主要戰場中國的縣治所在,大都重回國府控制之下。共黨未料到國軍會搗毀其基地區而進占鄉下。蘇北共區基地被破壞之后,被逐的地主返鄉,對原來在共軍羽翼下的百姓施以或殺或虐的報復手段。
    東北之戰的共軍統帥是機動戰能手林彪。一九四七年間,林彪隊伍撤退過了松花江以后,卻十幾度過江發動奇襲,將國軍切得零零碎碎,使野戰部隊變成駐守在各個城市里的孤軍。
    史蒂芬·李文(Steven Levine,1987)的研究指出,共黨大致按照在華北的模式,藉動員鄉下百姓而贏得東北。有狂熱干勁的華北共黨干部,一旦滲透進入東北,就實行了地方生產整頓、鄉村思想灌輸、土地改革、新干部思想改造、征募軍隊和百姓團結加入愛國之戰。在強迫征召之外配合運用社會操縱策動技術,成績十分可觀。東北人早巳不堪日本人統治欺凌,聽了共黨的民族主義與社會改革口號,便欣然響應支持。
    國民政府照例又助了共黨一臂之力。從南方來的國民黨對東北的領袖是不放心的。東北原是軍閥張作霖父于倆統治的,之后又被日本占領十五年。因此,國府來接收的時候,帶了自己的人來主持東北政權。共黨卻迎合東北本地領導階層的意愿,動員東北人抵抗華南來的闖入者。國府不重用東北人之余,還縱容外來的人在東北作威作福,大大喪失東北民心。結果,國府軍遭受到以前困擾日本兵的一切難題:親共的民眾不肯透露當地的情報、隊伍被重裝備拖得行動遲緩、行軍太慢而躲不掉伏擊與零星的側翼攻擊。此外,國軍在與百姓培養感情、夜間作戰、迅速移防的方面,都不如共軍那么訓練有素。
    共黨于一九四七年中開始反攻之后,其武力不但很快就攻占山東,而且奪回了黃河與長江之間的一片地區,西避有平漢鐵路,東邊是北寧鐵路。這個戰略要勢足以威脅整個長江流域。此一大勢轉變,更有利于共黨搶奪美式裝備,并吸收投降部隊為新的共軍力量。
    國府方面,蔣介石不肯在還來得及撤軍的時候撤出各大城市,以至于最精良部隊被包圍、孤立,繼而帶著全部裝備一起投降。共軍由于戰術戰略都高一籌,不但今國府軍隊無力抵擋,而且令國軍士氣盡喪。一九四九年一月共軍包圍北京,國軍的指揮官索性率全軍投降,后來還在新政權中取得要職。
    毛澤東進入北京的時候,共軍在美制裝甲車前導下乘著美國卡車一同進城。美國給蔣介石硬件軍援之外,也有專業軍事顧問隨行。但蔣只要了前者,卻不接受后者。美國顧問主張戰線不要拉得過長,蔣卻這么做了。顧問們主張派飛機坦克上場,不要只擺著做強大火力的象征,這個策略蔣也沒有運用成功。顧問們勸委員長讓各地指揮官自行決定戰術,委員長卻始終親自下命令指揮師以上的各級行動。
    內戰必是在鄉間進行,共黨因而占盡地利人和,在情報和后勤上都居優勢。因此,一九四九年在南京以北的淮海地區之戰(徐蚌會戰),國府保留為最后決戰實力的裝甲部隊被包圍在深溝之內動彈不得,這些深溝都是鄧小平等領導指揮數以百萬計的農民挖掘成功的。
    美國人投資了大量軍事訓練、裝備、補給,看到這種后果甚感不快。幸好馬歇爾將軍先前曾在重慶和南京進行調處,花過一年時間來防阻內戰,所以很清楚真相。一九四七年他以國務卿的身分返回美國,攔住了美國的行動,才不致把干預中國變亂演變成威力比越戰還大的戰爭。美國的補給持續送到,但是派至華北抵擋蘇聯的美國陸戰隊卻撤離了。共黨后來戰勝,用的是投降的日軍繳給蘇聯的武器,以及國府軍隊投降時繳的美國供應的武器。到了一九四九年,沒人能再否認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已經征服了中國。
    研究歷史的人評估國民黨在中國的成敗得失,采用了大量由中國自由派人士發表的批評和中國共產黨的宣傳言論。共黨宣傳人員千方百計要贏取自由派人士支持,因此不放過國民黨的任何腐化行為與侵犯人權之事。事實上,當時的國民黨雖然在用兩條腿走,卻是左右腳各走各的方向;一邊前進,一邊反動。因此,國民黨有什么壞事,都會被半獨立的新聞界和有時不被檢查的外國記者宣揚出去。至于秘密警察系統,由于并沒有全權,常常只是給他們自己幫倒忙。雖然蔣介石下面有積極主張極權主義的人,他們卻不能像后來上臺的中共極權主義控制得那么嚴密。所以,國民黨政府和共產黨政府的形象源于極不相同的資料根據,實在是不能做比較的。例如,中共處死的人數有多少,當時的局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現在回顧當時的蔣介石,大家都肯定他的扎實外交成就。在一九三〇年代初,他藉談判退讓拖延了日本的侵略行動,同時又取得納粹德國之助來建設軍事與工業。一九三七至一九三九年間,他爭取蘇聯軍援以抵抗日本。一九四〇年代,他讓新疆脫離蘇聯勢力,同時取得美國依“租借法”的補給。而且,如柯偉林(William Kirby)提醒我們的,他迫使莫斯科“以對待一個‘強國’的態度支持中國”。蔣介石在歷史上的評價,還要隨著臺灣的中華民國一同上升。

日本殖民地的臺灣

    中國的各個省分之中,臺灣因為曾受日本統治五十年(一八九五——一九四五)而與眾不同。東北雖曾被日本人占領,但僅十四年(一九三一——一九四五),而且是藉傀儡的滿洲國間接統治。此外,臺灣最初的居民是馬來波利尼西亞的(Malayo-Polynesian)的原住民(一八九五年的總人口數為十二萬)。十六世紀末葉以后才有漢族人移民至此。遲至一八八五年,清政府才將臺灣建為福建省的一個府。臺灣成為一省是在一八八五年,當時人口只有三百萬。清朝的自強運動期間便以臺北為首府了。但是,日本人于一八九五年因戰勝而獲割讓臺灣之時,接管的卻是一個尚未開始現代化的亞熱帶地區。
    由于臺灣是日本開始躋身近代強國之列的第一個殖民地,一些有才干的日本官員便著手要把臺灣建設成一個經濟繁榮的模范島。日本人與其它在東南亞有殖民地的歐洲人的處境不同,因為日本文字與臺灣的中國人用的漢文相似,而且日本人也受儒家和佛教思想影響,又因為稻米文化、政府部門、專制統治的相同,生活上差異不大。此外,近代的中國民族主義也未發展成功。
    本來居住在臺灣西半邊沖積平原上的原住民,被迫移居比較不便出入的東半海岸山脊。漢族移民就在西半邊開墾稻田,在縣官的治理之下建立宗族社會,由于地界等利益競爭,騷亂與械斗不斷發生。中國官吏管制一向不嚴,但一八九五年起日本人就開始懲治盜匪,設置警察廳,以征募臺灣人加以訓練而組成臺灣人占大多數的警力。從此警察就成為地方政府的主要力量,負責登記戶口與財產、監督鄉村里鄰的互助連坐、執行衛生保健的規定、征收稅賦、調解紛爭。
    地產權益種類各有不同,包括土地使用權、底土所有權、佃戶分租權等等,使土地的利用與稅收極為復雜不便。日本人因此做了土地調查,繪制了地圖,并且于一九〇四年用政府債券收購了非自耕地主的土地,令這些地主投資都市企業,促成了自耕農階級的出現,而且使土地稅成為原來的三倍。
    日本人提倡包括孔孟思想、科學、日語的小學教育,又培養農會組織,以促進農藝科技改良。但是日本人不愿制造知識分子,遲至一九一五年才設中學,到一九二八年才有一所大學。
    另外,一九〇三年修筑成聯絡南北的鐵路。公路建設的全長大約為九千六百余公里。日本國營的制糖廠產銷免稅蔗糖回日本,為主要工業。科學化的農耕與和平的繁榮有助于提高臺灣人民的素質,但一九四五年以前的臺灣人的政治活動都遭到日本人的鎮壓。大體而言,臺灣在日據時代的進步發展成效,比軍閥時代與國府統治下的大多數省分都較為顯著。臺灣人居住磚造屋,有電可用,已經是中國大陸一般生活水平之上的了。

代表中華民國的臺灣

    國府于一九四五年接收臺灣時,情況和當初治理大陸沿海都市一樣,釀成一場大災禍。臺灣人民不但末獲得“解救”,反而被當作通敵者對待;只圖私利的國府軍人和政客劫取物資剝削經濟。一九四七年二月,未武裝的示威者抗議國府的腐敗政風,軍政府卻開火射倒了許多示威者。隨后又向大陸求派支持,接著便發生了歷時數天之久的謀害臺灣人的行動。按不夸大的估計,遭殺害的人約在八千至一萬之間,其中包括許多人才菁英。這乃是中國落后舊風的一次勝利,其原則無非是:假定不受約束的專制即是維系中國政治秩序的首要法則,反對政策的人都是不忠者,應該殺盡。蔣介石于一九四九年退守臺灣時,發現身處于經濟政治崩潰之中。此后的四十年,世人眼見中華民國從這個境地逐步走向驚人的成功。
    成功的諸多因素之中,首先應當提及的是,蔣介石為了滌清并激勵黨政系統而任用的大陸來臺的自由派人士。國民黨到了臺灣以后,實行以前“國家資源委員會”曾在大陸推行的策略,即社會主義傾向的重工業國營政策。資委會于一九四二年派往美國各大工業公司深造的三十一位工程師,其中二十一人決定留在大陸的共黨新政府里工作,只有七個人到了臺灣。后果十分富于教育意義。二十一位留在大陸的高級技術人才,沒有一人能夠入閣或是担任重要行政官職。而臺灣的這七個人之中,三人成為國營工業主腦,兩人成為經濟部長。這兩位担任部長的人,一位后來又成為全面經濟訐畫開發的主持人,另一位則做到了行政院長。
    教育也是重要建設項目。北京大學來的傅斯年以及其它學術機構教授合力主持臺北的國立臺灣大學校務;從事研究的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重新展開其學術工作;美國的傳教團也創辦了一所教會學院。大學畢業生赴美國深造者,起初極少返回臺灣,后來返國的比例就愈來愈高了。
    美國傳教士關注中國人民達一個世紀以后,遭到一九四〇年代“喪失中國”于共黨之手的創痛,致使冷戰時期的美國以支持中華民國而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要務。美國的援助與保護有益于臺灣的發展。臺灣的中華民國一直保有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席次,至一九七一年為止。聯合國的大多數會員國都承認臺灣的中華民國是“中國”。北韓入侵南韓而引發韓戰(一九五〇——一九五三),美國海軍便被派至臺灣海峽守衛,以防中共攻打臺灣。一九五四年間,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共同防御條約”,成為美國對中共“圍堵”(containment)政策的一部分——穩定臺海局勢——美援計劃持續到一九六八年才截止,此后又有軍援。
    以日本人消除遙領地主的施政為基礎,美國國會于一九四八年成立“中美農村復興委員會”,支持全面消除佃農的計劃。中華民國政府用公債收購了其余地主的土地,創造出只有自耕農的安定農村。
    一九五〇年代的促進工業建設中,一九四五年自日本手中接管的企業計劃都改為私人經營。起初的目標是要加強輕工業中的消費用品生產,以取代進口。至六〇年代,目標轉向出口生產。技術高而價格低的勞工投入了電子消費用品生產,同時也爭取美國的與日本的投資。越戰一度是經濟發展的刺激力。鄉村勞動力雖然涌入新興都市,仍是供不應求。因此,經濟計劃轉向鋼鐵、石化等資本密集工業,八〇年代又擴大至計算機、汽車、軍事硬件方面。到了一九八八年,臺灣的國民生產毛額約為九百五十億美元,外匯存底數字龐大,國民平均所得為四千八百美元左右,是中國大陸的十倍。締造這些成績的當兒,中華民國在一九七一年被迫退出了聯合國,華盛頓于一九七九年承認了北京政權。美國的對臺關系也就和日本對臺關系一樣,在外交以外的范疇接續下去。

    臺灣的經濟繁榮使政治改革成為難免的下一步發展。國民黨獨裁的政府仍然宣稱是全中國的合法政府,只是治理范圍暫時限于臺灣一省和福建省的沿海島嶼。蔣介石與他自南京遷來臺北的中央政府,地位在臺中的臺灣省政府之上。臺灣人對于占領臺灣的兩百萬“大陸人”的仇恨,很慢地漸漸消退。臺灣人也終于成為國民黨與軍隊里的大多數。無黨無派的從政者開始當選重要縣市的首長。原來被禁止的小政黨,終于準許參加競選。蔣介石于一九七五年逝世后,黨政元首由他的兒子蔣經國繼任。蔣經國于一九八八年逝世之前,先后解除了戒嚴法(已實施四十四年)、開放到中國大陸旅游、使國內政治自由化。他的繼任是一位受過日本及美國教育的臺灣人。臺灣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多元化。
    由于臺灣和大陸的大小太懸殊,做比較是欠缺說服力的。中共的任何一省若有了臺灣的有利條件——如美日密集投資及其它外資、高衛生水平、高公共教育水平與技術水準,以及運輸、銀行、通訊等現代基本設施,都可以有同樣的好成果(廣東省即是最有希望的候選者)。只有一項地理事實是例外的;臺灣是一座島嶼,受過英、日、美各國海軍的妥善保護。自一九四七年起,臺灣就未受過外人侵略,也不必負担為供給他省需求而課的重稅。蔣介石長期主政,重的是開發,不是革命。相對的,我們隨后將論及,大陸受到不計任何代價的中央控制,同時又遭到主張行動而要求嚴苛的意識型態挑起群眾運動的翻騰。分布在遼闊次大陸上的從五億至十二億的人口,也是比不甚大的島上二、三千萬人口沉重得多的統治担子。想要拿臺灣和大陸做比較的人應該記住;做不出什么意義重大的比較,因為事實上的差異太多了。


費正清 2013-08-22 11:01:25

[新一篇] 費正清中國新史 第三卷 中華民國(一九一二——一九四九) 第十六章 中國的抗日之戰(一九三七——一九四五)

[舊一篇] 費正清中國新史 第四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1991) 第十八章 確立政府與鄉村控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