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與寧波水利文化 孔凡生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它山堰與寧波水利文化

孔凡生

孔凡生,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寧波市水利規劃、設計、施工工作,歷任寧波市水利勘測設計室副主任、主任,寧波市水利局局長。寧波市八至十屆政協副主席,現為《寧波市水利志》主編。

寧波市水系由甬江流域和象山港、三門灣地區組成,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其中甬江流域5573平方公里,象山港、三門灣地區3792平方公里。

甬江流域由姚江、奉化江兩大支流在寧波市三江口匯合后由甬江干流在鎮海游山出海。

它山堰位于奉化江支流鄞江的鄞江鎮。它山堰以下稱鄞江,長69公里,它山堰以上稱樟溪,流域面積348平方公里,它山堰正處于山區和平原的分界點。

一、修筑它山堰的動因探討

據文獻記載:東晉隆安四年(400)在小溪(又稱光溪,今鄞江鎮)建立了句章縣治。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并句章、鄞、郾、余姚四縣為旬章縣,設治小溪,成為寧波平原的政治中心。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分越州,立明州。明州始于越州分離,州下設貿、奉化、慈溪、翁山四縣州治、娜縣縣治均設于小溪,

彈丸之地的小溪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視,一是這里有樟溪的溪水得以灌養,二是數百年的經營,使得這里成為寧波平原的主要產糧地,成為歷代政權的經濟基地。

寧波歷史文化二十六講

人口的驟增、經濟的發展,偏于山麓一隅的小溪已不適合作為行政中心,自唐代初年已經把發展的目光關注到寧波三江口地區。唐高宗武德四年至八年(621-625),唐政權曾在三江口建立短暫的鄞州,因開發實力及水資源不足,后又退回小溪。直到150年后,即唐代宗大歷六年(771),明州的鄂縣才正式移治三江口。唐穆宗長慶元年(821),明州治才正式遷至三江口。

但人口的急劇膨脹,吃水成了問題,“水難蓄而善泄,小旱則池井皆竭”、“涸民渴甚,至穴窳下濾穢滓以飲”,這絕不是一座新興的城市所能容忍的,12年后,作為酂縣縣令的王元瑋不能不著手實施它山堰工程。

二、王元瑋

生卒已無從查考。山東瑯琊人,唐大和中以朝儀郎行縣令。他為官的評價在《加封遺德廟孚惠王公碑記》中說:“以阜俗為本,務勤儉,尚效補,戒游惰,懲暴貪,民返于淳境內大治”。

王元瑋不僅是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而且創建了一座世世代代為寧波人民造福的豐功偉績--它山堰。他在治水理念上沒有采用單一的浚湖、筑堤老套套,而是“歷覽山川,相地之高下”。在掌握第一手材料后,提出了“筑堰截流,阻咸引淡”的治理思想,在提出這一思路的同時,亦顧及到即將產生的負效益--洪澇災害。他用礱糠測算潮位的高低,來確定堰體的高低,既能擋咸潮,又能在山洪暴發時,“七分之水人外江(鄞江).三分之水人內河(南塘河)”,干旱時,“七分之水人內河,三分之水入外江”。但洪澇時進人內河的水量還是過大,他把木鵝放人內河,測量水流走向,在木鵝停留處(即地勢最低點),建造烏金、積瀆、行春三碶,旱時關閘蓄水,澇時開閘排水,“王令放木鵝”成為千古美談,許多文人墨客都歌頌了這個故事。

鄞縣人民深感王元瑋之德,在它山堰旁建王元瑋生祠,北宋咸平四年(1001)在生祠原址建它山廟,宋寶慶三年加封善侯,乾道四年(1160)賜額遺德,淳祐七年(1249)加封靈匯侯,清嘉慶十年(1805)封孚惠侯,這樣加封晉級,官越封越大,隨之人亦逐漸神化了。

三、它山堰水利系統的布局和效益

根據王元韓治理鄞西水利系統的思路,它山堰工程布置可分為

它山堰、配套工程和城市供水系統三部分。它山堰

它山堰渠首工程包括它山堰、官塘、回沙閘等。(見它山堰渠首示意圖)

滿水灣理

鄞江橋

它山堰渠首示意圖

它山堰,長113.6米,溢流段107米。堰身結構是一個有歷史爭議的問題,迄今可查最早記載它山堰的文獻是宋淳祐年間(1241一1252)魏峴的《四明它山水利備覽》,這離建堰已400多年了。文中記載"堰脊橫闊四十有二丈,覆以石板,為片八十有半,左右石級各三十有六”,還有一段"堰身中空,擎以巨木,形如屋宇,每遇溪漲湍急,則沙隨之其中,俗謂護堤沙,水干沙去,其空如初,土人以杖試之,信然”。

魏峴的記載,使日后的水利學家嘆為觀止:一是"左右石級,三十有六”,根據目前露出地面的二級石級,每級高75厘米,如有36級,推算稱整座堰體高度為27米,這在世界古代水利史上可稱一大奇

寧波歷史文化二十六講

跡。二是“堰身中空,擎以巨木”,這可稱水利史上少見的木石結構。也可稱空心壩。1973年中國水利代表團參加在西班牙舉行的十一屆國際大壩會議上介紹,公元833年,在浙江大溪河上修建了高約27米的溢流砌石大壩--它山堰”,使它山堰不但揚名國內,亦揚名世界。魏峴這段文字近千年來無人懷疑和論述,但到近代有不少科學家提出了質疑,認為在古代不可能有這樣的技術造如此高壩。實際上魏峴在備覽的序文中有一段很誠實的說明,他說"自向鑄來歸,閑居十余年,日與地夫野老話井里閑事”,說明,他也是途聽道說來論述它山堰,并沒有什么根據。為了弄清它山堰的高度和結構,1991年因為它山堰維修需要,進行了地質勘探,勘探結果說明,一是實測基巖面為八五國家高程基準-8.7米,測時堰頂高程為3.05米,因此壩體高度即使從基巖算起也不會超過11.75米,這就否定了堰高27米的推測。二是堰體并不是直接筑在基巖上,占孔表示堰底高程-1.95米,也即堰體實高5米,其下為河床沖積層。三是堰體內并未發現木樁,上游側有木樁,推斷是宋代加固堰體時所筑。但盡管如此,在1000多年前,王元瑋能在感潮河上攔江筑壩,筑成后能承受300多平方公里的山洪沖擊,在既無測量儀器,又無地形、地質資料情況下能做到三七分水,這一切都是了不起的科技成果。志書記載:“水從匯入江,下歷石級,狀如噴雪,聲若震雷”“十里猶聞震地雷,海神驚懼勒潮回”,可見當時工程的壯觀。

官塘,塘長80米,寬3.5米,其左為光溪橋。建于明嘉靖年三年(1524),其作用有:一、雍高水位,提高它山堰排洪能力;二、阻沙入港以免淤積南塘河;三、溝通南北交通。電影《難忘的戰斗》即在官塘和光溪橋上拍攝。可惜這項古代水利已拆除,由現代的活動堰所替代了。

回沙閘,現存它山堰前150米溪流中有四根石柱,其中西首第二根刻有“則水尺”,第三根刻有“回沙閘”三字。四根石柱的高度為

2.63-2.83米,柱中嵌有11x11厘米門槽,中孔寬3.57米,邊孔各寬

3.02米,現在去游覽的人不明何意,這就是宋朝郡守陳塏所建的回砂閘。當時由于水土流失,洪水時挾帶泥沙,不但淤積堰上,連引水渠內也大量淤積。為了使淤積范圍集中在堰上一帶,清淤時只需發動民力在淤積區清理,所以建了回沙閘。后因水流條件改變,加之年久失修,回沙閘也就失去了作用,僅存四根石柱,作為歷史的見證。

配套工程

王元瑋置堰后,慮及暴雨時泄流不足,又續建烏金、積瀆、行春三碶,亦稱上水、下水、石碶。澇時泄暴流以出江,早時取淡潮以人河,平時則為河港之積。它山堰歷經配套,至清末民初,已有9碶、5堰、13塘之數,使鄞西水系水利設施更臻完善。(見它山堰灌渠示意圖)

人海

張豐場

都西平原

布政

學村

建香

行春場

櫟社

它山

它山順部江鎮山

它山理灌渠示意圖

城市供水

寧波市有自來水最早是1926年,裘天寶銀樓主獨資經營,主要以地下深井為源頭,供應東門口一帶商業鬧市區,后因深井淤塞,加上設備簡陋,水源枯竭,被迫停業。寧波城市供水1000多年來主要靠它山堰供應水源。

它山堰引水線路主要靠它山堰官塘出光溪橋,人南大河,經橫漲,注櫟社,歷石碶、段塘,自南門南水關人城,蓄日、月兩湖。當今南郊水廠還是用這個水源。

寧波城區自唐宋以來,河道縱橫,以平橋、縣前縱橫干河為骨架,有支河40余條,分布全城,沿河修路,跨河筑橋,奠定了江南水鄉和寧波水文化的基礎,遺憾的使這些河大部分已被填埋。(見寧波城

寧波歷史文化二十六講

市水利圖)

寧波城市水利圖

效益

它山堰的效益主要是阻咸蓄淡、三七分水,早則七分入河,三分入江,解決鄞西平原的農田灌溉,同時通過南大河人城區南水關,蓄它山堰日、月二湖.解決城市生活用水。這一工程經1200年的歷史,至今仍發揮著它的作用。

1988年1月,它山堰經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居于古水利工程的僅有靈渠鄭國渠、都江堰和它山堰4個,它山堰較之都江堰是毫不遜色的。

(本文為作者講座提綱)

參考資料:

《它山堰研究》 周時奮

《它山堰考題》 繆復元

《它山堰暨浙東水利史學術討論會文集》 鄞縣人民政府


2022-12-08 19:00:46

[新一篇] 寧波外灘與近代寧波社會的變遷 孫善根

[舊一篇] 月湖建筑的人文主義 裘燕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