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

>>>  小樂的精彩夢想  >>> 簡體     傳統

采用FrontPage/Photoshop軟件,根據提供的圖片與文字描述等素材,以《中國古典園林》為主題,設計制作靜態網站。可圖文混排,插入背景圖片、音樂,嵌入Flash影片等。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其造園手法已被西方國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國家掀起了一股“中國園林熱”。...

 

頤和園 避暑山莊 拙政園 留園

 

 頤和園       頤和園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 

評分要點:

(1)、藝術字、形狀的運用

(2)、靈活運用PS,裁切縮放圖片

(3)、頁面導航,鏈接跳轉,新頁打開,郵箱格式鏈接

(4)、書簽的運用(跳到頁尾、回到頁頭)

(5)、版面布局,表格運用,單元格拆分組合,背景顏色與圖片

(6)、水平線的應用,邊框設定

(7)、頁面背景顏色、背景音樂

(8)、Flash嵌入效果

(9)、個人頁面描述清晰別致

(10)、網站整體美觀新穎

 

文字素材

中國古典園林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其造園手法已被西方國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國家掀起了一股“中國園林熱”。在中國漢族建筑古典中園林是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建筑。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旨趣。它深浸著中國文化的內蘊,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是一個民族內在精神品格的生動寫照,是我們今天需要繼承與發展的瑰麗事業。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在其園林文化隨筆集《雨打芭蕉落閑庭·嶺南畫舫錄》中,對嶺南古典園林亦有詳盡記述。

 

悠久的園林歷史園林是人們為了游覽娛樂的方便,用自己的雙手創造風景的一種藝術。由于各民族、各地區人們對風景的不同理解和偏愛,也就出現了不同風格的園林。歸結起來,世界上的園林可分為三個系統——歐洲園林、西亞園林和中國園林。我國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那“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原則,那熔傳統建筑、文學、書畫、雕刻和工藝等藝術于一爐的綜合特性,在世界園林史上獨樹一幟,享有很高的地位。

 

我國的園林藝術,如果從殷、周時代囿的出現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園林藝術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園林史上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極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園林是人們為了游覽娛樂的方便,用自己的雙手創造風景的一種藝術。由于各民族、各地區人們對風景的不同理解和偏愛,也就出現了不同風格的園林。歸結起來,世界上的園林可分為三個系統——歐洲園林、西亞園林和中國園林。我國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那“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原則,那熔傳統建筑、文學、書畫、雕刻和工藝等藝術于一爐的綜合特性,在世界園林史上獨樹一幟,享有很高的地位。

 

我國地域廣大,東西南北的氣候地理條件及物產各不相同,因而園林也常常表現出較明顯的地方特性。歸總起來,我國南方江南地區、廣東沿海地區和四川一帶的園林較富特色,于是便有了所謂江南園林、嶺南園林和蜀中園林的稱謂。而北京四周及山東、山西、陜西等地的園林風格較為相像,便統稱之為北方園林。

 

江南園林常是住宅的延伸部分,基地范圍較小,因而必須在有限空間內創造出較多的景色,于是“小中見大”“一以當十”“借景對景”等造園手法,得到了十分靈活的應用,因而留下了不少巧妙精致的佳作。如蘇州小園網師園殿春簃北側的小院落,十分狹窄地嵌在書齋建筑和界墻之間,而造園家別具匠意地在此栽植了青竹、芭蕉、臘梅和南天竹,還點綴了幾株松皮石筍,這些植物和石峰姿態既佳,又不占地,非常耐看。

(1)、拙政園

 

拙政園位于古城蘇州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占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因官場失意而還鄉的御史王獻臣,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意,名為“拙政園”。中亙積水,浚治成池,彌漫處“望若湖泊”。園多隙地,綴為花圃、竹叢、果園、桃林,建筑物則稀疏錯落,共有堂、樓、亭、軒等三十一景,形成一個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廣袤二百余畝,茂樹曲池,勝甲吳下”。嘉靖十二年(1533),文徵明依園中景物繪圖三十一幅,各系以詩,并作《王氏拙政園記》。

 

拙政園自蘇松常道署裁撤后,漸散為民居,先由王皋聞、顧璧斗兩富室分得,后總戎嚴公偉亦居于此。乾隆初,園又分為中部的“復園”和西部的“書園”兩部份。至此,原來渾然一體、統一規劃的拙政園,演變為相互分離、自成格局的三個園林。中部的復園歸蔣棨所有。當時園內荒涼滿目,蔣氏經營有年,始復舊觀。“不出城市而共獲山林之性”。園中藏書萬卷,春秋佳日,名流觴詠,極一時之盛,曾有《復園嘉會圖》傳世。袁枚、趙翼、錢大昕等相繼來此,流連賦詩。袁枚有句云:“人生只合君家住,借得青山又借書”。但蔣棨歿后,園就逐漸荒落了。

 

隨著以武昌起義為發端的辛亥革命爆發,起義浪潮迅速波及全國各省。江蘇巡撫程德全于1911年11月5日宣布獨立,自任都督。1911年11月21日,在拙政園成立江蘇省議會,原諮議局議員55人到會,程德全親自蒞會,宣布開會宗旨。諮議局議員搖身一變,成為省議會會員,遂由會員公推議長,張謇選為會長,蔣炳章為副會長。此時八旗奉直會館已改稱奉直會館。由于八旗奉直人游宦于蘇的日益減少,會館經濟不佳,于是對外開放,收取游資。園中開辟茶室,并曾辟娛樂場,以唱滑稽戲、說書等招攬游客。日常只數十人入游,唱戲時可增至二、三百人。

 

民國五年(1916),奉直會館由水警長仇翼南派人管理。民國八年(1919)左右,奉直會館房宅(現蘇州市博物館)曾辟作時疫醫院。民國十三年(1924)9月江浙戰爭爆發,蘇州云集大批軍隊。民國十四年(1925)1月27日,奉軍第一軍軍長張宗昌率所部第一梯團約1500余人到蘇,總指揮部設于奉直會館。民國十七年(1928)九月與廿三年(1934)十月間,又二度被借作戒煙所。之后,還曾做過區公所(為老人口述材料)。現園林博物館老館房宅在民國九年(1920)左右,售與李鴻章之侄、清末云貴總督李經羲。經李以巨款翻修,甚為精致。李不久即歿,子孫無人居蘇,房屋后曾抵押與某銀行。“一·二八”。

 

 

(2)、留園

 

留園是中國著名古典園林,位于江南古城蘇州,以園內建筑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并稱中國四大名園。一九六一年,留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一九九七年,包括留園在內的蘇州古典園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二零一零年,留園作為蘇州園林(拙政園、虎丘、留園)擴展景區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留園的面積約2公頃,分西區、中區、東區3部分。西區以山景為主,中區山水兼長,東區是建筑區。中區的東南地帶開鑿水池,西北地帶堆筑假山,建筑錯落于水池東南,是典型的南廳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東區的游廊與留園西側的爬山廊成為貫穿全園的外圍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變化。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并有長廊與各處相通。建筑物將園劃分為幾部分,各建筑物設有多種門窗,每扇窗戶各不相同,可溝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內觀看室外景物時,能將以山水花木構成的各種畫面一覽無余,視野空間大為拓寬。

 

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廳、林泉耆碩之館、還我讀書處、冠云臺、冠云樓等十數處齋、軒,院內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云峰,兩旁為瑞云,岫云兩峰;北部具農村風光,并有新辟盆景園;西區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筑。留園內的建筑景觀還有表現淡泊處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萊)”以及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

 

留園以其獨創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藝術而享有盛名。層層相屬的建筑群組,變化無窮的建筑空間,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虛實相間,曠奧自如,令人嘆為觀止。占地30余畝的留園,建筑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全園分成主題不同、景觀各異的東、中、西、北四個景區,景區之間以墻相隔,以廊貫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門使兩邊景色相互滲透,隔而不絕。園內有蜿蜒高下的長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一進大門,留園的建筑藝術處理就不同凡響:狹窄的入口內,兩道高墻之間是長達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園家充分運用了空間大小、方向、明暗的變化,將這條單調的通道處理得意趣無窮。過道盡頭是迷離掩映的漏窗、洞門,中部景區的湖光山色若隱若現。繞過門窗,眼前景色才一覽無余,達到了欲揚先抑的藝術效果。留園內的通道,通過環環相扣的空間造成層層加深的氣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復折、小院深深是接連不斷錯落變化的建筑組合。園內精美宏麗的廳堂,則與安靜閑適的書齋、豐富多樣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涼臺燠館、迤邐相屬的風亭月榭巧妙地組成有韻律的整體,使園內每個部分、每個角落無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輝輻射。

 

 

(3)、頤和園

 

頤和園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景點。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動用448萬兩百銀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游樂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后,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清朝道光年后,由于國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陳設,清漪園逐漸荒廢。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大火燒毀。 1884年至1895年,為慈禧太后退居休養,以光緒帝名義下令重建清漪園。由于經費有限,乃集中財力修復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圍墻,改名頤和園,成為離宮。1900年園內建筑及文物遭八國聯軍破壞,1902年修復。頤和園盡管大體上全面恢復了清漪園的景觀,但很多質量上有所下降。許多高層建筑由于經費的關系被迫減矮,尺度也有所縮小。如文昌閣城樓從三層減為兩層,樂壽堂從重檐改為單檐,不過也有加高的建筑,如大戲樓。蘇州街被焚毀后再也沒有恢復。由于慈禧偏愛蘇式彩畫,許多房屋亭廊的彩畫也由和璽彩畫變為蘇式彩畫,在細節上改變了清漪園的原貌。

 

1898 年,光緒帝曾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頤和園被后人稱為最豪華的監獄。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洗劫,翌年,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動用巨款修復此園。1924年,頤和園辟為對外開放公園。

(4)、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區北部。始建于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頤和園、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熱河行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時期,每年大約有半年時間要在承德度過,清前期重要的政治、軍事、民族和外交等國家大事,都在這里處理。因此,承德避暑山莊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個政治中心。乾隆在這里接見并宴賞過厄魯特蒙古杜爾伯特臺吉三車凌、土爾扈特臺吉渥巴錫,以及西藏政教首領六世班禪等重要人物,還在此接見過以特使馬戈爾尼為首的第一個英國訪華使團。清帝嘉慶、咸豐皆病逝于此。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清帝咸豐逃到避暑山莊避難,在這座房子里批準了《中俄北京條約》等幾個不平等條約。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辛酉政變”亦發端于此。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避暑山莊日漸敗落。

 

承德避暑山莊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天雖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環山,阻滯了來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襲擊,故溫度要高于其他同緯度地區;夏季涼爽,雨量集中,基本上無炎熱期。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宮殿區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湖泊區在宮殿區的北面,湖泊面積包括州島約占43公頃,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蕩漾,富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特色。東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熱河泉。平原區在湖區北面的山腳下,地勢開闊,有萬樹園和試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風光。山巒區在山莊的西北部,面積約占全園的五分之四,這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眾多樓堂殿閣、寺廟點綴其間。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平原區西部綠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風光;東部古木參天,具有大興安嶺莽莽森林景象。在避暑山莊東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著宏偉壯觀的寺廟群,這就是外八廟,其名稱分別為:溥仁寺、溥善寺(已毀)、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須彌福寺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外八廟以漢式宮殿建筑為基調,吸收了蒙、藏、維等民族建筑藝術特征,創造了中國的多樣統一的寺廟建筑風格。

 

山莊整體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勢,分區明確,景色豐富,與其它園林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山莊宮殿區布局嚴謹,建筑樸素,苑景區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山莊融南北建筑藝術精華,園內建筑規模不大,殿宇和圍墻多采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樸適度,與京城的故宮,黃瓦紅墻,描金彩繪,堂皇耀目呈明顯對照。山莊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園林的風格、結構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襲北方常用的手法,成為南北建筑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避暑山莊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園林,按照地形地貌特征進行選址和總體設計,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勢,因山就水,順其自然,同時融南北造園藝術的精華于一身。它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杰作,享有“中國地理形貌之縮影”和“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譽。


2022-12-12 16:02:09

[新一篇] Ihave a dream

[舊一篇] 三國春秋的世界 歡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