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麗敏:茅于軾不幫助國家團結嗎?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83歲的中國經濟學家茅于軾近日獲得了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頒發的“米爾頓·弗里德曼自由獎”。這一來自國外的獎項,引起了國內某些論者的担憂。
 某報一篇署名評論員文章就寫道:“茅于軾先生是朝著‘自由’方向猛跑并不太顧及其他的代表人物之一。從歷史的宏觀面上看,今天中國有這樣的人大概是必要的,但茅和同伴跑得越猛,影響越大,牽制他們的力量就越需要出現。否則中國就會是在山區下坡路上制動失靈的危險卡車。”
 一介學者,一個手無實權的知識分子,難道會因為他的立場和觀點,因為他批評的尖銳,而對國家構成危脅?或者說,一個國家會因為一些知識分子既不違反憲法和法律規定、亦不突破文明底線的言論而面臨失控?這樣的言論不僅杞人憂天,而且混淆視聽。
 該報評論文章還認為,“中國知識分子大概都懂得團結對這個國家的重要性,茅于軾先生以其80多歲的見識,體會應更深。做到尖銳,在今天的中國已很容易。幫助國家團結,卻常常又累又落埋怨。希望茅先生敢于攜自己對公眾的影響,加入到這個行列。”
 照這樣說來,“做到尖銳”的茅于軾先生是不“幫助國家團結”了。
 這恐怕是對“團結”的深刻誤讀甚至偏見。只有相似的聲音、相近的立場不叫團結;有不同意見卻不讓充分表達也不叫團結。事實上,有共識是團結的基礎,而共識要形成,需各種意見各種聲音自由表達、互相碰撞,并最終達成平衡。不讓各種意見經過充分討論、爭論的“團結”是偽團結。
 既然該評論也認識到“茅于軾等自由派促進了中國多元化的形成,很難說中國今天的繁榮和強大里沒有他們的一份貢獻”,那不妨再多些雅量,承認并相信大多數發表不同意見、向著自己認為對的方向“猛跑”的人,也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國家和社會謀福益。
 理性的批評者,何嘗不是理性的建設者?理性的批評過程,同樣也是建設的過程。對于一個學者、一個知識分子而言,基于其專業素養而進行批評和建言,不僅是他的天職,也是他愛國的主要方式。
 茅于軾等人的言論當然需要制衡,但制衡并不意味著不讓他充分表達,哪怕是以“尖銳”的方式。在言路暢通的環境下,各種聲音、各種立場,無論溫和,無論激進,只要遵守憲法和法律,不挑戰文明底線,不侵害他人私域,總能達成平衡。而從另一個角度想,茅于軾等人的言論,何嘗不是另一方向言論的制衡者?
 沒有誰可以宣稱自己是愛國的一方,而將異議者貼上不愛國的標簽;同樣,也沒有誰可以宣稱自己是“幫助國家團結”,而持不同意見者則是不幫助國家團結。將尖銳的批評和不同立場的觀點,歸入“不團結”的隊列而加以排除,其實才真正有害共識,傷害團結。
 茅于軾多年來倡導個人權利和自由市場理論,作為一個不懈的批評者和建言者,他的價值自然無需一個外國獎項來突顯。他的價值,不必因為獲了獎而放大,更不該因為獲了獎而貶低。
 

包丽敏 2012-04-27 03:24:28

[新一篇] 劉海影:數據透視下的重慶模式

[舊一篇] 吳敬璉: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