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若輕與舉輕若重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簡體     傳統

看一個帖子,原來的題目是:歷史上最搞笑的戰役

認真看下來,絲毫沒有感覺到搞笑,只感覺到沉重。

舉重若輕,力大者皆能為之。唐太宗舉輕若重,非一般人所能為。

歷史其實是在不斷的重復。隋征高麗,宋征西夏,元征日本,每一次都是面對弱敵,大軍遠征,卻未能完勝。可見強者雖強,要想取勝,也來不得一絲大意。

兵法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大軍一動,舉國動員,可謂國之根本。以十分的準備,方能立于不敗之地,方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請欣賞原帖:
http://bar.lifeall.com/tie-2815407-1.ahtml

高昌是一個古地名,具體的位置就是今天新疆的吐魯番。這是一個地處西域的漢族地方政權。為什么高昌最后會和唐朝兵戎相見?為什么一個只有三萬人口的高昌小國,唐朝會如此重視,竟然發兵二十萬去攻打?而這場遠征,最后的結果讓人倍感意外,啼笑皆非。

唐太宗時期的高昌國,國王叫麹文泰。麹文泰開始跟中原的唐朝中央政府保持了一段良好的關系。貞觀四年,麹文泰還偕同夫人一起去了長安。唐太宗高規格地接待了麹文泰,冊封了他的夫人為公主。從那以后,雙方的關系迅速進入蜜月期,西域所有的動靜,麴文泰都及時地向唐朝匯報。
但是,一個巨大的陰影在西域的上空擴散,誰也想不到,這會影響到高昌與唐朝的關系。那是什么呢?問題出在西突厥身上。
西突厥首領統葉護病逝后,他的繼承人彼此不服氣,終于分成兩派展開戰爭。這戰爭一打就是經年累歲,從貞觀二年打到貞觀六年。所有的西域各國也不能幸免,他們必須面對西突厥內部的兩派做出選擇,當然更多的是無法選擇,哪一派控制了自己就只能跟著哪一派走。
西突厥的兩派,同時都在爭取唐朝的支持。到了貞觀十二年,唐朝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發生了。唐太宗支持的那一派西突厥,勢力越來越小,唐太宗不支持的那一派,反倒越來越強大,其領袖欲谷設不僅擊敗了對手,而且大有統一整個西域之勢。欲谷設一派在勢力大增的同時,逐漸與唐朝發生嚴重摩擦。畢竟此前唐朝支持的是自己的對手。欲谷設控制了高昌,并聯合高昌一起攻打焉耆。焉耆位于天山南部,跟高昌只隔了一道天山。與此同時,欲谷設阻斷了西域與唐朝的往來,這就是所謂的阻斷貢道。一些中原人過去逃亡西域,現在他們想返回都不允許。攻打焉耆這件事,對唐朝震動很大,因為焉耆和高昌都是唐朝的附屬國,唐太宗派使者前往調節,要求高昌把焉耆的人放回去。
但是高昌不同意,因為高昌受控于西突厥欲谷設。欲谷設派了一個手下在高昌就近監督,叫阿史那矩。他名義上是高昌的一位將軍,實際就是代表欲谷設控制高昌。唐朝看來也了解情況,唐太宗就點名要阿史那矩到長安來。高昌當然無能為力,只好派個使者到長安來解釋。
雙方使者的往來,其實就是溝通雙方的立場,了解彼此的底細。唐朝的使者到達高昌,麹文泰的立場很強硬。使者問他為什么攻打焉耆,麹文泰的回答是:“鷹飛于天,雉竄于蒿,貓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豈不活耶!”這個回答的意思是誰也管不著誰。這顯然是沒有把唐太宗的中央政權放在眼里。
  高昌王麹文泰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膽量,敢于對抗天可汗唐太宗呢?
  麹文泰曾經對他的親信說,他到過隋朝,也到過唐朝,他一直認為隋朝比唐朝強大,而強大的隋朝也沒有力量出兵西域;唐朝即使出兵,也不會太多,因為發兵多則軍需供應會很困難;如果發兵三萬人以下,力量不足以打敗高昌;唐兵要過莫賀延磧(著名的戈壁灘),會讓唐軍疲憊不堪,高昌以逸待勞。當然,對于麹文泰而言,他還有一個重要的靠山,西突厥的欲谷設駐扎在可汗浮圖城(唐朝的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與高昌互為犄角。西突厥才是高昌最重要的砝碼,是高昌抵抗唐朝中央的決定性力量。
  與此同時,唐太宗的朝廷呢?唐朝應該怎么辦?
  一切和平的努力都失敗了,唐太宗面臨是否戰爭的考慮。
  唐朝內部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主戰派認為,唐朝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西域的問題不能再任其發展下去,從長遠的戰略考慮,出兵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另一派反對用兵西域,他們的觀點是長途出兵,負担太重,為西域付出這么沉重的代價不值得。后一種觀點的主張者沒有留下清楚的記錄,但是從觀點上看,符合魏徵的一貫思想。
  那么遠征軍隊,是出還是不出?不出,這些問題解決不了,后果嚴重。出,麹文泰所說的問題確實存在,勞師遠征,困難重重。自然環境惡劣,軍隊供給艱難。出兵少了,可能解決不了問題;出兵多了,國家財政負担更重。
  是繼續忍讓還是迎接挑戰?唐太宗決定堅決迎戰。
  這場戰爭的關鍵,不是唐朝討伐不臣,如果僅僅是高昌,那就太簡單了。關鍵是高昌后面的西突厥,唐朝必須認真考慮的是能否堅決與西突厥開戰。如果迎戰,就必須做好西突厥參戰的準備。西突厥的欲谷設剛剛取得連續勝利,西域的多數國家都被他征服。唐朝平定高昌,要做的最大準備就是全面與它開戰。不論是從總體戰略,還是從國際政治出發,都要考慮這一點。不戰則已,戰則必須保證完勝。對于高昌背后的西突厥,尤其不能心存僥幸。
  唐朝出兵了。唐太宗發布的《討麹文泰詔》,全篇都是歷數麹文泰的罪行,提到西突厥也僅僅是說,麹文泰挑撥了西突厥的內戰,結論還是要懲罚麹文泰。這表明,討伐麹文泰是中國的內政,是皇帝對喪失臣節的麹文泰的討伐,不是對外戰爭。言外之意,是不希望外人插手。
  但是,如果外人插手,唐朝害怕嗎?當然不怕。唐太宗做了打大仗的準備。
  吏部尚書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牛進達、薛萬均等為副大總管,還有總管多名。參戰的軍隊除了府兵外,還有多民族的兵種參戰,有打先鋒的薛延陀軍隊,還有阿史那社爾率領的突厥兵以及契苾何力統率的鐵勒兵。不一而足。唐朝到底出兵多少人?根據《舊唐書·高昌傳》的記載,總數大約有二十萬。
  高昌有多少人口呢?三萬七千七百三十八人。這顯然不是唐軍的主攻目標,唐軍的龐大軍隊是給西突厥欲谷設準備的。結果呢?欲谷設偵察到了唐軍的力量,也知道了唐太宗的決心。最后在唐軍到達之前,欲谷設提前跑了,一口氣向西跑了一千里。西突厥駐扎在可汗浮圖城的將軍投降。麹文泰聽說唐朝大軍已經越過大戈壁出現在伊吾,緊張萬分,一口氣沒上來,死了。
老國王去世了,新國王麹智盛給侯君集送來信件,說得罪上國的是先王,現在已經遭受懲罚去世了,我是新國王,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請可憐可憐我。侯君集回信:只要投降,一切好說。但是,麹智盛不想就這么投降,于是侯君集展開進攻。在侯君集的大軍中,專門有一批能工巧匠,他們先到達哈密,用天山上的樹木作材料,制作了很多攻城器械,現在終于用上了。麹智盛沒有還手之力,只好投降。
歷史有時就是這么荒誕,唐王朝不遠萬里浩浩蕩蕩的出兵,竟以這樣輕輕松松、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形結束。

唐太宗,一直發大兵,去攻打遠方國家,對國內的壓力會不會太大了呢。


thelight 2012-06-11 04:23:23

[新一篇]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

[舊一篇] 十二星座的心是什么做的,感動死人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