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華最古老圖畫太極看中華美學特征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中華民族的老祖宗伏羲氏給中華子孫留下的就是一張畫,一桢圖:太極。圖畫比文字内涵更豐富,筆者不揣愚鈍,和同胞們作一探讨,以求指教。

外形:老子和黑格爾理解的反者,道之動就是這個圖外形的園。這是一個極大的園:這個圓形是宇宙中一切粒子的外形。電子、原子核、原子;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從更大、極大以至極小極小(比如中微子)概莫能外;同時園也是一切物質運動的普遍形式:無論多大的質量,太陽繞一周兩億五千萬年,軌道也是園,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宇宙中沒有絕對直線,無限延長到大尺度就會彎曲成弧,最後如黑格爾所說端末銜接;直線到無限小的尺度也會彎曲, 根據廣義相對論,大尺度、有界無限的宇宙,時間和空間也會優美的彎曲。

初唐詩人陳子昂少年得志,前程遠大,但遊曆到古幽州,登上高高的古幽州台卻吟出這樣的《登古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和太極囊括的大宇宙一樣,他時間上想到無限,空間上大到天和地,爲眼界的有限而哭泣,爲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看不到古人和後人而怆然涕下不是爲人世的愛情、前途、苦難,請問全世界有哪一個民族的詩人爲此而痛苦流涕?沒有!這個無限的磅礴大氣的園便是中華美學的第一個特點,是博大的文化所養育的結果。

白發三千丈這是怎樣的形象!怎樣的巨人!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這時是站在怎樣的高度所看到的擎天動地的景象!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如雪!這是多麽漫長的時間而如一瞬,這是神仙的眼界,巨靈神的眼睛,難怪老詩人賀知章見李白一詩就擎爲谪仙人!而李白在《與韓荊州書》中借頌揚對方,表白自己的襟懷:君侯制作牟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正如漢代司馬遷所說不但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還要用筆參加宇宙的造化。何等闊大!唯中華,唯李白!

論頂尖詩人意大利但丁,英國莎士比亞,俄國普希金,德國歌德,天賦都很高,有這樣大氣嗎?這個大實實在在是爲中華美學所獨有。

反者,道之動又是個嚴酷的真理: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壞滅,即使神佛在巨宇宙中存在也有與宇宙同盡之一日。如宋初聖哲邵雍所說雖天地亦有盡也。

靜!用靜止以停止運動,這便是佛道修煉家的方法,讓反者,道之動——新陳代謝緩慢,讓心處于恬靜,不是占有,而是放棄,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爲清靜爲天下正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複照青苔上這是怎樣的靜!這是身心淨化至極的道德修養!這是沖淡到何等地步的襟懷!其他民族:日本人、法國人、美國人、黑人、白人、黃種人有這樣的詩境嗎?這樣的純潔的靜便是中華藝術的第二個特點,這樣的純靜産生的詩與畫如宋文豪蘇東坡所評價的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但這已不限于外形,更進入了太極的内涵:太極兩儀:黑魚與白魚,他們是怎樣的關系?這靈動又莊嚴的形象代表了萬物負陰而抱陽 ,冲气以为和!背朝阴,心向阳,这是一切粒子、行星、恒星的形象,都朝着更大的能量中心在运动,大到银河系、总星系;小到电子围绕原子核在运动。难解的是冲气以为和的冲字,上世纪五十年代大陆社科院哲学所的几位前辈把冲定义为原子,是学西方的思路:德先生的《原子论》。按中华文字学,《说文·中部》:冲,虚也老子《道德经》中反复形容这个虚:谷神不死象空谷那样虚,才能永恒!又有许多比喻:车轮中间是空的,车轴才能转!器皿是空的,才能装东西;屋子是空的才能住人。范宽的山水画虚静得有如王维的空山;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多么巨大的虚空,象原子核与原子之间的巨大空隙,有如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虚空。虚是宇宙空间的特点,也是反映宇宙之美的中华美学之特点,也是中华人士的风度,气质。虚才能和。以艺术论,神韵艺术团成功在于和,而和也源于虚:每位艺术家不论年纪大小都那样谦虚,从内心而出的谦虚,没有妒嫉,没有芥蒂。其他群体难以企及,缺在这一虚字。和依《说文·禾部》和者,应也,从口读第四声:入声。从口,源于发声,此呼彼应,当源自《乐经》。如阳春白雪,和者数十人,下里巴人,千人和之便是这和的生动景象。诗和画互映,因为太极图既是文,又是图。中华的歌与舞,从最古也是和在一起的:昔葛天氏之民也,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是集体舞,投足的同时又唱歌。即使在远古也是诗画相和,音声相合。如《易经》中狩猎之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八个字,时间上涵盖了:砍竹作弓,续弦,飞土扬尘,追逐中箭的猎物;空间上:茂密的竹林,有力的臂膀,飞扬的沙尘,狂奔的野兽,追逐的猎人。竹、竹、土、肉(读入)都是叠韵,有音乐之美;又是一幅画,象太极一样精练。再如《易经·系辞》屯如,毡如,乘马,斑如;匪(非)寇,婚媾十二个字,又是一幅画:毡房前,五花马,迎亲的礼仪。如与如,寇与媾都是叠韵,和得自然!又精致又洗炼,体现了中华美学表达之精,它绝不是恩格斯强加于我们祖先的野蛮部落。更典雅的古诗收入《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佳宾,鼓瑟吹笙!鸣、萍、笙叠韵,大自然中悦耳的鹿鸣与人间的笙瑟此呼彼应,奇趣之至。鹿群悠然食野之萍与人间宴客遥遥相对,多有野趣,出于天然!《诗经》赋、比、兴在中华诗学中成为传统: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开头以自然界徘徊周转的美丽雌雄孔雀作比喻、起兴,与古希腊悲剧不同,结尾却是举身赴清池写得如此干净,纯洁,宁为玉碎于清池,不为瓦全于浊世!这个和便是中华美学又一特点,尤其在音乐歌舞艺术上,歌与舞相和,乐与歌相和,处处相应,默契配合。这个和是中华美学的中心,毫无暴力氛围。哲理与诗情交织更是中华艺文的特点,骈文上承汉赋,下启律诗,如唐初王勃《滕王阁序》中写尽天时、地利、良辰、美景,体现锦绣中华之博。笔锋一转:天高地廻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知盈虚之有数!上下句中天与地,高与迴,知和觉,处处对仗工允,无穷对仗于有数,尤为严谨。至宋代发展转为对联,历代不绝,在1949年之前,大学入学国文考题中仍有考对联一项,显示中华民族的哲理思维,宇宙万物和阴阳一样都是成双作对而出现;显示太极的图画思维源远流长。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贾谊之才,梁鸿之德都处于明君盛世,可就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诗情中包含豁达的宇宙观哲理。在卷末诗中表现更美更为明彻,体现了中华文化之深: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長江空自流!真似兩條阳鱼、阴鱼游于上下句之间,处处应对,如太极图般完善,美轮美焕,好个槛外长江空自流写尽屈原,李白,王勃,苏轼的哲理思维。今钟最新哲学探索系列目录: 1. 钱钟书论黑格尔 见:http://fireofliberty.org/article/5994.asp,沖氣以爲和!背朝陰,心向陽,這是一切粒子、行星、恒星的形象,都朝着更大的能量中心在運動,大到銀河系、總星系;小到電子圍繞原子核在運動。

難解的是沖氣以爲和的沖字,上世紀五十年代大陸社科院哲學所的幾位前輩把沖定義爲原子,是學西方的思路:德先生的《原子論》。按中華文字學,《說文·中部》:沖,虛也老子《道德經》中反複形容這個虛:谷神不死象空谷那樣虛,才能永恒!又有許多比喻:車輪中間是空的,車軸才能轉!器皿是空的,才能裝東西;屋子是空的才能住人。範寬的山水畫虛靜得有如王維的空山;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經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多麽巨大的虛空,象原子核與原子之間的巨大空隙,有如行星與恒星之間的虛空。

虛是宇宙空間的特點,也是反映宇宙之美的中華美學之特點,也是中華人士的風度,氣質。虛才能和。以藝術論,神韻藝術團成功在于和,而和也源于虛:每位藝術家不論年紀大小都那樣謙虛,從内心而出的謙虛,沒有妒嫉,沒有芥蒂。其他群體難以企及,缺在這一虛字。

和依《說文·禾部》和者,應也,從口讀第四聲:入聲。從口,源于發聲,此呼彼應,當源自《樂經》。如陽春白雪,和者數十人,下裏巴人,千人和之便是這和的生動景象。

詩和畫互映,因爲太極圖既是文,又是圖。中華的歌與舞,從最古也是和在一起的:昔葛天氏之民也,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是集體舞,投足的同時又唱歌。即使在遠古也是詩畫相和,音聲相合。如《易經》中狩獵之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就八個字,時間上涵蓋了:砍竹作弓,續弦,飛土揚塵,追逐中箭的獵物;空間上:茂密的竹林,有力的臂膀,飛揚的沙塵,狂奔的野獸,追逐的獵人。竹、竹、土、肉(讀入)都是疊韻,有音樂之美;又是一幅畫,象太極一樣精練。再如《易經·系辭》屯如,氈如,乘馬,斑如;匪(非)寇,婚媾十二個字,又是一幅畫:氈房前,五花馬,迎親的禮儀。如與如,寇與媾都是疊韻,和得自然!又精緻又洗煉,體現了中華美學表達之精,它絕不是恩格斯強加于我們祖先的野蠻部落。

更典雅的古詩收入《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佳賓,鼓瑟吹笙!鳴、萍、笙疊韻,大自然中悅耳的鹿鳴與人間的笙瑟此呼彼應,奇趣之至。鹿群悠然食野之萍與人間宴客遙遙相對,多有野趣,出于天然!

《詩經》賦、比、興在中華詩學中成爲傳統:孔雀東南飛,十裏一徘徊開頭以自然界徘徊周轉的美麗雌雄孔雀作比喻、起興,與古希臘悲劇不同,結尾卻是舉身赴清池寫得如此幹淨,純潔,甯爲玉碎于清池,不爲瓦全于濁世!這個和便是中華美學又一特點,尤其在音樂歌舞藝術上,歌與舞相和,樂與歌相和,處處相應,默契配合。這個和是中華美學的中心,毫無暴力氛圍。

哲理與詩情交織更是中華藝文的特點,骈文上承漢賦,下啓律詩,如唐初王勃《滕王閣序》中寫盡天時、地利、良辰、美景,體現錦繡中華之博。筆鋒一轉:天高地廻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知盈虛之有數!上下句中天與地,高與迴,知和覺,處處對仗工允,無窮對仗于有數,尤爲嚴謹。至宋代發展轉爲對聯,曆代不絕,在1949年之前,大學入學國文考題中仍有考對聯一項,顯示中華民族的哲理思維,宇宙萬物和陰陽一樣都是成雙作對而出現;顯示太極的圖畫思維源遠流長。

屈賈誼于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賈誼之才,梁鴻之德都處于明君盛世,可就是時運不濟,命運多舛;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詩情中包含豁達的宇宙觀哲理。在卷末詩中表現更美更爲明徹,體現了中華文化之深: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鸾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真似兩條陽魚、陰魚遊于上下句之間,處處應對,如太極圖般完善,美輪美煥,好個檻外長江空自流寫盡屈原,李白,王勃,蘇轼的哲理思維。


今鍾 2010-07-15 08:32:48

[新一篇] 中華曆史總綱《陰符經》

[舊一篇] 從中華文化藝術層次性探讨中華文明之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