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血紅》作者:張正隆 自序 歷史是什么?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作者:張正隆
  制作:Icefire
  自序
  歷史是什么?
  一篇報告文學,當然不僅要客觀地記錄下已經發生的事情。但它首先應該做到這一點。
  做到這一點很難,特別是對于幾十年前發生的事情。當事者視野有限的掛一漏萬的回憶,各種各樣只鱗片甲的傳

聞,顯然不無偏見,甚至有意隱諱了事實的文字資料。后人只能在這樣的基礎上綴合歷史,充滿主觀意識地綴合歷史

。你可能接近了它,但休想復原它。
  能做的是不諱過,不溢惡,不夸飾,不虛美,像老祖宗教導的那樣“秉筆直書”。
  這其實更難。
  對這本書尤難。
  主要難在有個叫“林彪”的人。
  很多人問:寫不寫林彪?
  又問:怎樣寫林彪···再問:這樣寫行嗎?
  在關東最后那場戰爭中,家鄉那個小鎮經常“開仗火”(黑土地老人話,即“打仗”)。母親抱著剛來到這個世

界的小小的我,趴在炕沿下哆嗦。
  40年后,我感到了母親的顫栗。
  有人說:寫現代史難于宇宙史。
  一位參加撰寫當年3縱戰史的老人,被公認為“記憶力特別好”。
  老人對此也很自信。寫完親身經歷的四保臨江的小荒溝戰斗一節,再去當年戰地一看,地形、地物及敵我兵力配

置,幾乎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兒。
  主要還不難在這里。
  有的老人說:這事你不用記,記了也不能寫。
  不服不行,有的真不能寫。
  有的老人說:你問的這些我都是知道。但不能說,現在還不能說。
  望著老人,你會想到飛機失事后千方百計尋找的那個黑匣子。你找到了,卻打不開它。
  治史者講“潛心研究史料”。可這些不能披露的和鎖在“黑匣子”里的史料如何“研究”?還有那些經常變臉兒

的“史料”可信嗎?
  一部《遼沈戰役親歷記》,應該說是關于國民黨方面最有權威的資料了,而且好像也沒怎么“變臉兒”。可是,

那些能夠勾勒出國民黨戰略框架的原始電文,一份也沒有。對照本書實錄的共產黨方面的大量文電,就會知道這是一

個怎樣的缺憾。僅憑回憶“大意”是不夠的,甚至是不可靠的。而且,文章中的“我”(或主人公),字里行間盡力

和蔣介石劃清界限,就像另一些回憶錄竭力和林彪劃清界限一樣。對于跑去臺灣的人,遣詞用句比較尖刻,無所顧慮

。對于留在大陸的敗軍之將,以及后來從海外歸來的人,就有情有面,客氣多了。
  40多年了,史實的回憶不盡相同是正常的。一忽兒吹捧,一忽兒批判,叫人難辨真偽,倒也能提供個信息,扯

出根線頭。最難辦的,是那么只字不提,好像根本就未曾發生過,且往往是比較重大的事情,叫你無跡可尋,連個判

斷真偽的機會都是沒有。
  已經成為歷史財富的關東這場戰爭,一切都是已知數。這里,除了臺灣去不得外,只是調查采訪的多寡;是正視

,還是回避;是實事求是,還是指鹿為馬;是搶救這筆財富,還是聽任早已不是朋友的時間,年復一年地蝕逝。
  時間是個保密大師,是個去偽存真的大師。是個息事寧人的大師,若干年后,當我們可以輕松地打開這支銹漬班

班的“黑匣子”時,厚厚的塵封中,可能只剩下些干澀枯燥的檔案資料,而沒了生動活潑、有血有肉的形象了。
  外國人似乎比我們還急。
  從街頭書攤,到國家領導人家中的書架,一部《長征--前所未有的故事》,使索爾茲伯里在中國大出風頭。另

一位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看這姓名好像咱們龍的傳人)先生,在完成主編《劍橋中國史》六卷巨制后,1986年

出版一部新的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偉大的革命:1800--1985》。
  10億人口的泱泱大國,那么多作家和史學家在做什么?不是祖宗的家譜外人碰不得,實實在在,這本來理所當

然就是我們的事情,而且理所當然應該寫得更快,更好!
  有治史者說:寫中國現代史之難,就難在我們是中國人。
  1988年7月8日《青年參考》報道:因為教科書內容有誤,蘇聯取消中學畢業歷史考試。
  真的,當身體和世界觀正在成熟中的學生們,經過一場從精神到肉體的緊張勞作后,發現學到的東西許多不是真

的,該多悲哀?
  關東最后那場戰爭糟蹋了黑土地,后來糟蹋的是什么?大人把家譜搞亂了,叫孩子怎么續?
  人們都喜歡孩子。因為孩子是明天,是希望,是祖國的花朵,是我們的生命的延續。
  還因為孩子天真,爛漫,真誠,心地純潔,不說謊。即使說謊,也說得那么天真,爛漫,真誠,自然,能給生活

增添一些喜劇色彩。
  為人,為文,當然需要成熟,需要對人生和世事的深刻的透視和理解,可首先需要的難道不是真誠嗎?要孩子誠

實,大人難道不首先需要誠實嗎?
  有時就想:人為什么要“長大”呢?
  采訪中還有個體會和感覺:驚駭,惶惑,激動,興奮。
  很多作家走到歷史中去尋找“避風港”。這里卻似乎是一片禁臠,險象環生。
  有時簡直想掉頭就跑。
  有時又想留在那里不回來了:歷史中的新聞太多了,有些去處簡直就像從未開墾過的處女地。那令人反思的天地

也太廣闊了。
  于是,至今縈繞在腦幕上的一個問號,就是:歷史究竟是個什么東西?
  一位搞歷史的朋友說:歷史就像個婊子,誰有權勢誰就可以弄它一下!
  這話與他的西服、領帶不相稱,卻不乏形像。
  不管歷史是個什么,也不管100個觀眾心目中有多少個“哈姆雷特”(一位名人說:100個觀眾中就有10

0個哈姆雷特),要想把關東最后這場戰爭比較圓滿地畫個“0”,恐怕還要到可以進出臺灣檔案館那一天。
  而且,連跑帶顛,只吃不到一年的面包和方便面(有人說這篇東西是用腳、面包和方便面寫出來的),是遠遠不

夠的。
  所以,這篇東西只能算是一篇草稿,或征求意見稿。
  感謝所有給予采訪方便的單位(幾十家,恕不一一列舉了)。
  感謝本書中所有寫到姓名的老人。
  感謝沈陽軍區和本集團軍的領導和同志們。
  感謝所有給予鼓勵和支持的朋友們。
  作者
      1989年舊歷除夕夜


劉家駒 2013-08-20 09:38:34

[新一篇] 劉家駒:《雪白血紅》蒙難記

[舊一篇] 《雪白血紅》作者:張正隆 一、熱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