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第三講 (始)計第一
(始)計第一(1)
今天,我們進入正題。在以下各講中,我將帶大家,一篇一篇,讀《孫子》十三篇。
首先,我想講一下今本《孫子》的結構。《孫子》的特點是言簡意賅,道理深刻,章與章的劃分,篇與篇的排列,井井有條。魏武帝曹操說,他看過的“兵書戰策”很多,但要說道理深刻,還得屬《孫子》(《孫子略解》序)。宋歐陽修也說,“其言甚有次序”(《孫子后序》)。但大家要知道,先秦古書和后世古書不同,很多都是由片言只語、零章碎句拼湊而成,好像“文革”期間的首長講話,或我這樣的隨堂講授,原話語無倫次,記錄漫無頭緒,不經整理,讀不下去,整理得好,條理強一點,整理得差,條理弱一點,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自己動手,一邊想,一邊寫,一邊改,按起承轉合,一口氣寫出來的文章。《孫子》古本,內容接近今本十三篇的本子,可能形成很早。銀雀山漢簡本,和今本大同小異,司馬遷也提到《孫子》十三篇(《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但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本和宋以來的本子,篇與篇,順序不一樣。今本排列這么好,肯定是后人進一步調整的結果,我猜,正是曹操整理的結果。因為今本的最早來源,就是曹注本。曹注本就已如此。當然,這話也不能講死。沒準兒,曹注以前,就有好幾種排列,今本這樣的排列已經存在。
今本《孫子》和簡本《孫子》,篇次排列不同,哪個更早?當然是簡本,但要說哪個更有條理,還是今本。過去,研究校勘學的人經常說,好的本子,應該是匯集眾本,校其異同,擇善而從。這種看法并不對。因為很多人講的好不好,主要是指文章的條理。其實好不好和早不早,完全是兩回事。要講條理,今本多比古本強。
我們這門課,重點是講今本,當然是按今本的順序。我覺得這個順序,比銀雀山漢簡本要好得多,更有條理。
銀雀山漢簡本是分上下兩部分,從篇題木牘看,似乎前六篇為一組,后七篇為一組,其排列情況,我分析,可能是以《計》、《作戰》、《勢》、《形》、《謀攻》、《行軍》為一組,《軍爭》、《實虛》、《九變》、《地形》、《九地》、《用間》、《火攻》為一組。古書著錄,《孫子兵法》的傳世本,曹注本有一卷本、兩卷本和三卷本,一卷本是不分卷,兩卷本是分兩半,三卷本是分三部分。其他各家的注本也是分屬于這三種。銀雀山漢簡本,可能是兩卷本。今本,三大版本,都是三卷本。
古人編書,常把道理最深、內容最重要的部分編為內篇,其他編為外雜篇。我也把《孫子》分成內、外篇,參考上面的兩卷本,把它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再各分為兩組:
(一)內篇。
(1)權謀組。包括《計》、《作戰》、《謀攻》三篇。
(2)形勢組。包括《形》、《勢》、《虛實》三篇。
(二)外篇。
(1)軍爭組。包括《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五篇。
(2)其他。包括《火攻》、《用間》兩篇。
這是從內容上劃分,不是按篇幅大小,一切四份。要說篇幅,軍爭組最大。
上面四組,內篇兩組,側重軍事理論,權謀組以戰略為主,形勢組以戰術為主;外篇兩組,側重應用和技術,軍爭組是講如何帶領軍隊開進敵國的各種具體問題,如協同、地形等問題;其他組,是不好歸類的兩篇,也可視為雜篇。
我們先講第一組。
這一組是講權謀,即兵書四種中的第一種。權謀是從戰略角度,統觀全局,講軍旅之事中最大最大的大道理。這些大道理,放在第一組的三篇,不是從概念到概念,而是選擇比較直觀的描述,即“戰爭三部曲”,先講廟算,再講野戰,再講攻城,用過程描述來展開其想法。廟算是出兵前的事,野戰、攻城是出兵后的事。軍隊開進敵國,先野戰,再攻城。這是全過程。
第一組和權謀有關,我先講一下權謀的概念。
班固《漢志·兵書略》的解釋是:
(1)“以正治國,以奇用兵”。這段話,語出《老子》第五十七章。意思是說,治國要用正常手段,不能用陰謀詭計。什么事才用非常手段?那是用兵。這是老子的話。它抓住的東西,是戰爭中最本質的東西,即克勞塞維茨給戰爭下的定義: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戰爭是以政治為前提。政治是“正”,戰爭是“奇”。“奇”是以“正”為前提,“正不獲意”,才用“權”(《司馬法·仁本》),“權”就是“奇”。戰爭后面的政治,它的意圖,都是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戰而屈人之兵,不戰而屈人之兵,都是要讓你受委屈。屈,當然不可能是心甘情愿。你費盡口舌,好話壞話都不聽,軟硬不吃,只好動粗,先禮后兵、以劍代筆。這是第一點。
(2)“先計而后戰”。這是概括自《孫子》。《孫子》第一組講“戰爭三部曲”,就是廟算先于野戰、攻城。《兵書略》以權謀為第一,權謀類以《吳孫子》為第一,《吳孫子》以《計》篇為第一。《計》篇之后,繼之以《作戰》、《謀攻》,就是這樣安排。這是第二點。
(3)“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即權謀類還有綜合性,這也是《孫子》的一個特點。兵書四種,權謀第一,它不光講大戰略,還講戰術應用和軍事技術,有理論性,也有綜合性。其他三類,形勢、陰陽、技巧,《孫子》都有。《孫子》十三篇,《計》、《作戰》、《謀攻》講權謀,《形》、《勢》、《虛實》講形勢。《軍爭》等五篇講地形,《火攻》講時日,則與陰陽有關。《孫子》佚篇和孫臏的兵法,也是四種內容都有。
李零 2013-08-21 15:25:3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