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裁到民主 解放運動的概念框架 第二章 談判的危險性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二章 談判的危險性

面臨第一章里所探討的,同獨裁政權相對抗的嚴重困難,有些人可能退縮到消 極的屈服。另一些人,看不到實現民主的前景,可能得出結論,他們必須接受看來 是永久性的獨裁統治這個現實,同時希望通過「和解」、「妥協」和「談判」,也許能 夠挽回某些正面的東西并結束暴行。表面上,在缺乏現實性的選擇的情況下,這種 想法有一定吸引力。

同獨裁政權進行認真的斗爭不是愉快的一件事。為什么需要走這條路呢?難道 大家不能講理性,想辦法談,談判出一條逐步結束獨裁統治的途徑?難道民主派不 能訴諸獨裁者的一般人性,說服他們一點一點減少他們的統制,而最終也許完全讓 位于建立一個民主社會?

有時有這樣的主張:真理不都是在某一方這一邊。也許民主派誤解了獨裁者, 后者可能是在困難的條件下出于善良的動機而采取的行動?也許有人會想,只要給 予一些鼓勵和誘因,獨裁者會很高興從國家所面臨的困境退出來。可能有主張說: 可以向獨裁者提出一個「雙贏」的解決辦法,讓每一方都得到一點。也可能有主張 說:只要民主反對派肯通過談判(可以在某些老練的個人甚至另一個政府的幫助下進 行),和平地解決沖突,就有可能避免繼續斗爭所帶來的風險和痛苦。這不比艱苦斗 爭,即使是非暴力斗爭而不是戰爭,來得好嗎?

談判的優點和局限

談判是解決沖突中某些特定爭議的一個很有用的工具,恰當的談判不應忽視或 拒絕。在某些場合,當沒有根本性的爭議,因而可以接受妥協時,談判可以是解決 沖突的重要手段。為爭取更高工資而進行的罷工,是談判在解決沖突中扮演恰當角 色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談判取得的和解可能提供介于爭議雙方原來提議的數字之間 的某個工資增加額。合法工會進行的勞資沖突是一回事,關系到一個殘暴的獨裁統 治繼續存在還是確立政治自由的沖突則是另一回事。

當涉及的問題帶有根本性,影響到宗教原則、人的自由或整個社會未來的發展 問題,談判不能提供達到一個互相滿意的答案的途徑。對于某些基本問題,不應當 有妥協。只有權力關系的改變有利于民主派,才能充分捍衛那些帶根本性的爭議問 題。這種改變只有通過斗爭,而不是談判,才能達到。這并不是說絕對不應當用談 判。而是要指出,沒有強大的民主反對派,靠談判的辦法來除掉一個強力的獨裁政 權是不現實的。

當然,談判有可能根本行不通。根深蒂固的獨裁者,感到自己地位牢固,可能 拒絕同他們的民主反對派談判。也有可能,談判開始以后,民主方的談判者會失蹤, 從此下落不明。

通過談判的投降?

反對獨裁者而贊成談判的個人和團體往往有良好的動機。尤其是經年累月同殘 暴的獨裁者進行了軍事斗爭而不能取得最后勝利,全體人民,不論政治見解如何, 都會要和平,這是可以理解的。當獨裁者具有明顯的軍事優勢,民主派這方遭到的 破壞和傷亡又達到無法忍受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民主派內部特別有可能提出談判 的問題。這時候就會有很強的誘惑,去探尋任何其它途徑來挽回民主派的某些目標, 同時又結束暴力和反暴力的循環。

獨裁政權提出通過同民主反對派進行談判而給予「和平」的提議,當然是相當 狡猾的。只要停止對自己的老百姓發動戰爭,獨裁者自己就能立即結束暴力。他們 不需要任何討價還價,可以主動恢復人的尊嚴和權利,釋放政治犯,停止刑求,終 止軍事行動,退出政府并向人民道歉。

當獨裁政權強大但有惱人的抵抗力量存在的時候,獨裁者有可能希望在「和平」 的幌子底下通過談判讓反對派投降。談判的呼吁聽起來動人,但談判室里可能暗藏 著嚴重的玄機。

另一方面,當反對派特別強大,而獨裁政權真正感到受威脅的時候,獨裁者可 能尋求談判來挽救他們盡可能多的控制和財富。不論是哪一種情況,民主派都不應 當幫助獨裁者達到他們的目的。

民主派要注意獨裁者在談判過程中故意設置的圈套。當涉及政治自由的基本問 題的時候,獨裁者呼吁談判可能是企圖誘使民主派和平地投降,而獨裁政權的暴力 卻在繼續。在這類沖突里,只有在決定性的斗爭的末尾,獨裁者的力量已實質上被 消滅,他們想拿到通往國際機場的安全通行證的時候,談判才是恰當的。

談判里的力量和正義

如果說上述判斷聽起來是對談判過于嚴酷的評語,那么也許需要對伴隨談判的 某些浪漫主義潑一點冷水。需要清楚地想想談判是怎么回事。

「談判」并不意味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坐在一起,交談和解決造成他們之間沖 突的那些矛盾。必須記住兩點事實。第一,在談判里,決定談判所達成的協議內容 的,不是互相沖突的各種觀點和目標的相對正義性。第二,談判所達成的協議內容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方的能量。

必須考慮以下一些難題。如果一方不能在談判桌上達成協議,另一方今后為達 到其目的能做些什么?達成協議以后,如果一方不守信用,不顧協議而利用它所擁 有的力量奪取它的目標,另一方能做些什么?

在談判中達成和解不是通過對所涉及問題的是非進行評價。盡管對問題的是非 可能討論得很多,談判的真正結果來自各個對立集團的絕對和相對力量地位。民主 派為了保證自己的最低要求不能被拒絕,能做些什么?獨裁者為了保持控制,抵消 民主派,能做些什么?換句話說,如果有協議,比較可能的是各方估計雙方的能量 對比,然后計算正在進行的斗爭會如何結束,而得出的結果。

還必須注意各方為了達成協議愿意放棄些什么。成功的談判里包含妥協,分攤

分歧。每一方得到它所要的一部分,而放棄一部分目標。

對于極端獨裁者來說,支持民主的力量應當向獨裁者放棄什么呢?民主力量應 當接受獨裁者的哪些目標呢?民主派是否應當在未來的政府里給獨裁者 (不論是一 個政黨還是軍事小集團)一個由憲法確定的永久角色呢?那還叫民主嗎?

即使假設在談判里一切都順利,仍需要問:結果的和平是個什么樣的和平?日 子會比民主派開始或繼續斗爭要好還是壞?

「能接受」的獨裁者

獨裁者之所以要統治,可能有各種動機和目標:權力、地位、財富、改造社會 等等。要記住,如果他們放棄他們的統治地位,這些目標一個也實現不了。如果談 判的話,獨裁者們會力圖保存他們的目標。

無論獨裁者在談判達成的和解里提出什么保證,千萬不能忘記獨裁者為了得到 他們的民主對手的屈服,可以做出任何承諾,然后毫無忌憚地違反這些協議。

如果民主派為了暫緩受到鎮壓而停止抵抗,他們可能會很失望。停止抵抗很少 帶來減少鎮壓。一旦國內和國際的遏制力量消除了,獨裁者的暴力和鎮壓可能比以 前更野蠻。群眾抗爭的瓦解,往往取消了原來限制獨裁政權的控制和暴行的抗衡力 量。暴君就能為所欲為,生死予奪。克里希納拉爾·奚里哈蘭尼(Krishnalal Shridharani)寫道:「因為暴君有能力施加于我們的,只是我們無力抵抗的。」5

當沖突涉及根本性問題時,抵抗,而不是談判,才是變革的必要條件。在幾乎 所有情況下,必須繼續抗爭,才能打倒獨裁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成功不是取決于 談判達成協議,而是通過明智地使用現有的最恰當和有力的抗爭手段。我們的論點 是,政治反抗,或稱非暴力斗爭,是為自由而斗爭的人們所擁有的最強有力的手段, 這一點下文將詳細探討。

什么樣的和平?

如果獨裁者和民主派非要討論和平的話,必須要有極清醒的思維,因為這里有 危險。不是每一個使用「和平」這個詞的人要的是具有自由和正義的和平。屈服于 殘暴鎮壓和消極默認對千百萬人民犯下暴行的無情獨裁者,不是真正的和平。希特 勒常常號召和平,他的意思是屈服于他的意志。獨裁者的和平往往只是監獄或墳墓 的和平。

還有其他的危險。有些善意的談判者有時混淆了談判的目的和談判過程本身。 此外,民主派的談判代表,或受命協助談判的外國談判專家,可能大筆一揮就給獨 裁者提供了由于他們奪取國家政權,侵犯人權和實施暴行而喪失的國內和國際正當 性。沒有了那個迫切需要的正當性,獨裁者不能無限期統治下去。和平的鼓吹者不 應該給他們提供正當性。

5 Krishnalal Shridharani, War Without Violence: A Study of Gandhi's Method and Accomplishment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39, and reprint New York and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1972, p.260.

有希望的理由

如前所述,抵抗運動的領袖可能出于對民主斗爭感到絕望而覺得不得不追求談 判。然而,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是可以改變的。獨裁政權不是永存的。生活在獨裁 政權底下的人們不必永遠軟弱,也不必讓獨裁者無限期保持強有力。亞里士多德很 久以前就指出,「......一切政體中最短命的就數寡頭政體和僭主制了。......一切 地方的一切僭政大多數都是短命的。」6 現代獨裁政權也是脆弱的。它們的弱點是可 以加重的,而獨裁者的權力是可以瓦解的。(我們將在第四章里更詳細探討這些弱 點)。

近代歷史表明獨裁政權的脆弱性,也揭示它們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里崩潰:在 波蘭,使共產黨獨裁政權倒臺花了十年時間──1980-1990年,而在東德和捷克斯 洛伐克,在1989年,幾個星期里就發生了。1944年在薩爾瓦多和危地馬拉,反對 牢固的殘暴軍事獨裁者的斗爭各花了大約兩周。伊朗沙(Shah,國王)的軍事上強 大的政權在幾個月里就被顛覆了。1986年,菲律賓的馬科斯(Marcos)獨裁政權面 對人民力量在幾周內就垮了:當反對派的力量變得很明顯時,美國政府很快就拋棄 了馬科斯總統。1991年8月蘇聯強硬派企圖發動政變,幾天內就被政治反抗所阻。 之后,長期受其支配的許多加盟國在幾天、幾周和幾個月里紛紛獲得獨立。

認為暴力手段總是收效快而非暴力手段總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成見顯然不成 立。雖然根本的情況和社會發生變化可能需要長時間,以非暴力反對獨裁政權的實 際戰斗有時發生得相當快。在持久的殲滅戰和投降二者之間,談判不是唯一的選擇。 上面剛介紹的,以及第一章里列出的例子,說明對于既要和平又要自由的人們,存 在著另一個選擇:政治反抗。

6 Aristotle, The Politics, transl. by T.A.Sinclair,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England and Baltimore, Maryland: Penguin Books 1976[1962] ), Book V, Chapter 12, pp.231 and 232.(中譯,亞里士多德著,顏一、秦典華譯,《政治 學》,第5卷第12章,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3年12月,頁211-212。)


吉恩·夏普 (Gene Sharp) 著 直言 譯 2013-08-22 12:46:00

[新一篇] 從獨裁到民主 解放運動的概念框架 第一章 現實地對待獨裁政權

[舊一篇] 從獨裁到民主 解放運動的概念框架 第三章 力量從哪里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