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經濟學 25.美國經濟為什么會衰退?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25.美國經濟為什么會衰退?

正如許多人都會騎自行車,但很少有人想過為什么兩個輪子的車不會跌倒一樣;大家都會用錢到市場上去選購商品,但很少有人想過,為什么用錢可以選購任何一種商品。也許很多人認為這個問題不成其為“問題”,可是實際上這是貨幣經濟要解決的最基本的問題。

在以貨易貨的市場上,如果我要用羊去換別人的斧,首先必須找到市場上有斧的人。其次要知道他是否正需要羊,最后才談得上以什么比例來交換。有了鈔票,買賣雙方都大為方便,但鈔票并沒有改變一個基本事實,即消費者用掉的每一件商品沒有不是生產者生產出來的;而且生產出來的每一件商品都應該被消費掉。所以每一種商品的生產和消費在數量上必須保持平衡,而且要有一條渠道使這種商品供需的雙方能互相找到對方。

在完全是計劃經濟而沒有市場的國家,可以安排生產襯衫的工廠生產一萬件“最優”牌襯衫,同時將一萬張分配券發出去,這樣不會發生供需數量上的不相等。可是在消費者有權選擇商品的市場經濟中,要使每一種商品供需相等便遠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撇開許多市場調查和預測,在市場經濟中解決該問題的基本方法就是讓價格起傳遞信息的作用。企業和消費者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價格就可以起到平衡供需的作用,這就是我們熟悉的價值規律:供過于求的產品價格下跌;供不應求的產品價格上漲。根據美國的經驗,價格的信息作用和激勵作用可以解決在錢的持有者有選擇自由的條件下,每種商品保持其供需相等。雖然在這個調整過程中需要社會付出一定的代價:有不少企業莫名其妙地破產倒閉,大致也有同等數目的企業莫名其妙地發財致富。總的看來,這一現象并沒有成為市場經濟運行的大障礙,相反,它倒成為市場經濟運行的正常機制。錢可以選購任何一種商品,保證有錢就有東西。不會發生“雖有資金卻缺乏物資”的現象。

可是,如果消費者拿了掙來的錢不到市場上去選購商品而是將它儲蓄起來,問題的性質就起了變化。此時不再是個別商品的供需失衡,而是總量的失衡。即總的購買量少于總的生產量。

要理解儲蓄引起經濟問題的關鍵點,在于懂得在市場經濟中每個為社會創造了財富的人都從社會獲得了大體上相當于他所創造的財富的錢。所以當他雖然參加了生產,但生產出來的產品不能轉變為財富時,或者說他雖然制造出了產品,但消費者因為把錢儲蓄起來而不去購買時,他將得不到收入。在一個由中央控制的經濟中,情況完全不同。因為社會成員得到的收入與他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無直接關系。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在一個由領導分配購買力的社會內,領導負責每個成員的衣、食、住、醫療、教育等,另外再給一點零花錢,每個社會成員的收入與他創造的財富無關。如果社會成員把零花錢存起來而使購買總量小于生產總量時,領導可以增加每個成員的貨幣收入(例如增加“薪水”),從而注入額外的購買力,使供應總量和需求總量保持平衡。日后一旦人們將儲蓄重新投向市場時,主管可以用各種方法約束購買力,包括限制百姓的貨幣收入(降低工資或裁員),提高物價水平,從國外進口商品以增加供應等等。在一個由千百萬個消費者和生產者分散作決策的市場經濟國家內,政府也作為分散決策者之一參加市場中的買賣,但它既不能控制工資,也不能決定物價。當消費者因儲蓄而減少購買時政府無權命令雇主增加工資。相反,如果產品賣不出去,雇主只會減少雇傭,或降低工資,使社會上的總購買力進一步消弱,造成惡性循環。衰退便由此產生了。

然而不論在何種社會制度下儲蓄原是每一個家庭都在從事的經濟活動。因此從全社會來講,家庭消費掉的產品價值永遠比生產出來的價值小。這里的差額是生產出來不用于家庭消費而用于基本建設的產品。因此我們發現,家庭的貨幣儲蓄總額必須等于全社會的投資總額。當這二者相等時,社會上生產出來的商品總值全部都消耗掉,或者用于家庭的日常消費,或者用于基本建設。可是問題恰恰在于家庭儲蓄總額未必等于社會投資總額。家庭的儲蓄總額是由各個家庭獨立決定的,而社會的投資總額是由各個企業家獨立決定的。家庭將儲蓄的錢存入銀行,企業家作出投資決定后從銀行借錢去搞基本建設。但存進銀行的錢未必等于從銀行貸出去的錢。在計劃經濟國家里就不會發生這樣的間題,因為計劃中的基建項目由國家決定,他可以做到投資額等于儲蓄額(再加上國家代替家庭儲蓄的錢,也就是國有企業的利潤,它也可以分配給企業的主人,即全體人民)。僅當投資部門不遵守國家計劃決策,例如各工業部投資超過計劃指標或少于計劃指標時,儲蓄才不等于投資。即使發生這樣的情況,國家也可以及時調整基建規模而使二者保持平衡。

在美國這樣的市場經濟國家里,要使由家庭決策的儲蓄恰好等于由企業家決定的投資,確實是難上加難。一直到20世紀20年代,經典的經濟學理論認為:存貸款的利率也是一種價格,當存款超過貸款時利率降低,減少了家庭儲蓄的積極性,同時卻增加了企業家貸款辦企業的積極性;銀行里的錢供不應求時則發生相反的過程,因此和其他任何一種商品一樣,利率的浮動可以使儲蓄與投資保持平衡。雖然這個理論在19世紀已經不太經得起事實的檢驗,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地經歷了衰退和繁榮的交替,但經濟學家們拿不出更有力的理論來解釋,只能說價格的調整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起作用,經濟的波動只是調整的過程而已。

可是1929年美國發生的大蕭條證明了上述的經典理論不足以解釋資本主義經濟動蕩的原因。因為在那次大蕭條中美國的社會總產值連續三年急劇下跌,直到10年以后,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生產才恢復到原來的水平。這次大蕭條損失的財富大體上等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全部戰爭開銷。美國有1/4的勞動力失業,許多家庭受凍挨餓,流離漂泊。在那次蕭條中利率降得很低,但投資仍非常微小。因為老百姓沒有錢買東西,企業家不會為了生產賣不出去的產品借錢開廠。換句話說,投資的積極性不僅取決于利率的高低,而且取決于市場的興旺。只要產品賣得快,建廠的成本即使高一點,仍舊有利可圖。1990年秋季以來美國發生的最近一次經濟衰退再次證明了利率對經濟的促進作用相當有限。布什總統相信降低利率可以刺激經濟,所以政府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相當于中央銀行)合作,接連五次降低利率,利率已經低到近20年來的最低點,但投資仍未明顯上升,整個經濟仍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或者說,生產出來的總價值大于百姓的消費加投資;更確切他說,企業家眼看生產出來的產品難以銷售,干脆減少生產。國民生產總值不但沒有上升,反而連續幾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美國在1929年10月開始發生的令人談虎色變的大蕭條還不僅僅是因為投資低于儲蓄。如果僅僅由于這一點,它只不過是一次比較嚴重的衰退,這種衰退在美國歷史上早已發生過許多次。由衰退演變成為大蕭條主要是另外兩個因素促成的,第一是百姓聽信謠言,紛紛到銀行里擠兌,第二是美國的中央銀行減少了貨幣供應,使資金更短缺,物價降低,企業家更不愿投資(存錢獲利比辦企業獲利大)。最近(1991年)國際商業信托銀行因發生巨額貪污,資金不足以抵債,造成存戶的存款不能兌現。如果存戶有靈通的消息,就可以事先將存款提出來避免損失。1930年12月初,群眾在經濟衰退造成的恐懼心理影響下,聽信謠言,到美國銀行(事實上是一家普通的商業銀行,不過起了一個大名稱似乎是美國政府開的銀行)去擠兌。美國銀行因此倒閉,結果引起一連串小銀行雪崩似地跟著倒閉。銀行倒閉給工商業和儲戶雙重打擊,經濟進一步收縮,給衰退雪上加霜,當時美國銀行界未能挽救這家殷實的兄弟,據說是因為人事糾紛,歧視猶太人的偏見,再加上同行的忌妒心理所造成。按照銀行界的慣例,任何一家銀行受到擠兌威脅時,只要他在經營中信用良好,他有權請其他銀行借錢給他對付一時的周轉困難,其他銀行也有義務這樣做,因為這對大家都有好處。可是當時這種慣例并未成為一種制度,結果導致衰退發展為大蕭條。后來有鑒于擠兌對金融界造成威脅,美國法律規定大多數銀行必須對儲戶的存款保險。萬一銀行倒閉,存戶不會吃虧,這就消除了擠兌的根源。

當時這家美國銀行破產后,將它的資產拍賣清理,拍賣所得顯然低于資產的真實價值,何況在經濟蕭條的背景下。最后對儲戶的每一元錢償付了92.5分。這說明如果儲戶不去擠兌,他們一分錢也不會損失。小結:當購買總量少于生產總量時發生經濟運轉的障礙,這是由于投資少于儲蓄所引起。利率的波動可以調整投資和儲蓄,但所起的作用很有限。30年代的大蕭條是兩個額外因素所誘發,即擠兌銀行和減少貨幣供應。


茅于軾 2013-08-23 15:20:55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4.美國人一年生產多少財富?(下)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6.美國如何對付經濟衰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