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暉文集 學術論文 從右派的“保守療法”到左派的“休克補課” ——論匈牙利轉軌(之一)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一、“匈牙利保守主義”的由來
在東歐的轉軌國家中匈牙利的道路一直令人注目,它先是以搞“漸進改革”著稱,后來又以左派政府“激進”的“休克補課”叫世人瞠目。在私有化行動中,匈牙利人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了他們認為適合自己的方式——國際融資與產權改革合二而一,面向外資全部“賣”光,以此來表示匈愿意主動接受國外資本為主導的國際分工,又一次地顯露出它的經濟體制轉換的獨特之處。
匈牙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比較發達的農業國家,在蘇軍解放以后,靠蘇聯扶植起來的拉科西等親蘇派,緊跟蘇聯的指揮棒轉,在匈牙利實行全盤蘇化。他們不顧自己自然資源貧乏,基本原材料和能源全部依賴進口的實際情況,大搞“鋼鐵國家”,實行“重重輕輕”(重視重工業,輕視輕工業)、“兩高一低”(高投資、高積累、低消費)。其結果使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國民收入下降,人民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以第一個五年計劃為例,工業每年以18%的速度遞增,而職工工資卻連續3年大幅度下降(分別為17.7%、13%和10.3%)。職工人均收入1955年比1949年下降22%,積累率由5-6%一下子跳到30%,投資從原來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5%一下子提高到50-55%,其中基礎設施投資比例從50%下降到30%,農業投資只占總投資的13%。 [1] 這種狀況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他們要求改變現狀,變革現有經濟體制的呼聲日漸高漲,于是就有了1956年匈牙利事件。
蘇聯的坦克把事態鎮壓下去后,強大壓力使擬議中的改革中斷。此后幾年中,“指令性計劃成為不可更改的唯一形式”。但從骨子里匈牙利人一直認為自己的追求更符合本國特點。到1962-1965年,蘇聯經濟學界展開對利別爾曼有關企業放權和經濟自由觀點的公開討論,匈牙利抓住這個相對寬松的氣候,迅速展開初級市場化試驗,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取消國家下達給企業的主要指令性指標,取消物資統包統撥統配,建立社會生產資料市場,擴大企業的經營自主權;發揮各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加強企業內部的民主管理,經營決策實行廠長負責制等。從1968年起,通過在計劃經濟的框架內引入市場機制,匈牙利成為東歐最早實行經濟改革的國家。在長達20年的改革過程中,在商業、手工業、服務行業和中小企業中普遍實行承包制、租賃制,使人們易于接受市場經濟,這為后來的經濟轉軌奠定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匈牙利在過去的經濟改革中還制定出了比較完善的經濟法律和法規,使之成為當時東歐國家中與西方法律最接近的國家之一。同時,也培養了一批熟悉市場經濟的專業經濟人員,可以說,早年的經濟改革為劇變后的私有化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60-70年代改革使匈牙利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指令性行政干預和過分集中的束縛生產力的體制模式,經濟出現了顯著的增長。這段時間國民收入比50年代翻了4番,工業總產值比50年代增長了7倍,農業躋身世界最發達國家的行列,人均產值名列世界第4位。從開始改革到1981年,居民消費每年平均以5-6%的速度遞增。所有國民一律享受勞動保險、免費醫療和8年義務教育等各種福利待遇。當時匈牙利被西方記者稱為“東方樂園”、“消費者的天堂”。每年旅匈的外國游客達4千萬,是匈本國人口的4倍多。
但好景不長,7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能源危機和外貿環境惡化、蘇聯的干預加大等原因,匈牙利的改革陷入停滯,國家經濟體制又重新回到指令性計劃的軌道上。
80年代末蘇東劇變后,匈原執政黨發生分裂并在大選中敗北,她的兩個后繼者,“傳統派”社工黨因得票未達到4%無法進入議會,“改革派”社會黨雖進入議會,但任何一個政黨都不愿與它聯合組閣。于是民主論壇聯合獨立小農黨、基督教民主人民黨組成右派聯合政府。在這個聯合中,民主論壇是由“人民—民族傳統派”、古典自由主義派和基督教民主派三種力量組成的陣營,其中居于主流的人民—民族傳統派屬于典型的右翼民族主義保守派,其盟友獨立小農黨更是二戰前曾經執政的“歷史黨”,基督教民主派與另一盟友基民黨則是“基督教保守主義者”,這兩支右派基本上決定了政府的姿態。而民主論壇中的自由主義派只是支流。另一方面,這屆國會中最大的反對黨自民盟則屬于典型的自由民主主義,主張“全球化”的市場經濟,用西歐的觀點看屬于中右政黨,它與當時已成為中左派的社會黨后來漸漸接近。
可見當時的匈牙利政治是一種右(兩種保守主義)—中(中左、中右)對峙格局。執政的右派除一般也承認市場化、民主化外,還以民族主義、強國主義與宗教責任這類“歐洲式保守”理念為特色。如所周知,民族主義在俄羅斯可能具有親左的政治譜系,在東歐則相反,歷史上東歐民族主義都與反蘇、因而也就是與“右”掛鉤,甚至具有激進反蘇也就是激進“右派”的特點。但這種情況下的“激進右派”并不是“激進市場派”,他們關于改革的目標模式與其說更多地受當代美國或西方的影響,不如說更多地受共產黨以前(二戰以前)匈牙利舊傳統影響——這—傳統顯然與美國式自由市場距離甚大。他們雖然如現今歐洲左中右各派都承認的那樣承認市場化的必要,但他們更愿意看到的與其說是“全球化”的市場經濟,不如說是更帶有保護主義色彩的匈牙利本位的市場經濟。而在這劇變后第一屆政府中,民主論壇是主導,因而形成在當時東歐極為典型的“右派政府”,——但卻不是激進市場改革政府——就成了邏輯的必然了。
匈牙利的“保守療法”除了與右派政府的執政理念有關外,還與匈牙利當時的政治經濟形勢乃至反對派的狀況有關。匈牙利在劇變前素以靠借債發展經濟著名,1991年時匈外債總額積累已達226億美元,人均2300美元。與之相比,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聯邦人口比匈牙利多57%,外債總額卻只有67億美元,人均負債僅427美元。波蘭外債雖達480億美元,但人均也只有1250美元左右。 [2] 匈的人均外債在東歐是最多的。這種債臺高筑的狀況決定了匈牙利在產權改革中必須考慮變現國有資產以還債的問題,把國有資產無償分配給全體國民的捷克式做法因而行不通。十年來匈牙利不管左派還是右派執政,搞的是“保守”療法還是激進改制,始終都堅持了“只賣不分”的原則,國家需要私有化收入來還債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在匈牙利主流理論界看來,只要國有資產的出售能夠實行公正的代理交易原則,做到公開、透明、公平競價,那么以變現國有資產所得來用于公共開支(公共服務、社會保障乃至歸還國債等),與把國有資產分配給國民的性質是一樣公正的。
另一方面,匈牙利的經濟學傳統與非官方立場的態度也是一個條件。由于劇變前匈與波、南均為“體制內市場取向改革”歷有年所的國家,本國的轉軌經濟學較發達,以科爾奈為代表的匈牙利學派在劇變前居于主流,劇變后仍很有影響。科爾奈本人在劇變后“市場取向”更加發展,不但對原體制徹底否定,而且對西方經濟學中強調國家作用的凱恩斯傳統也持否定態度。在所有制方面他不僅一般地主張私有化,而且主張要形成“有血有肉的私有者”、“人格化的私有者”。 [3] 他反對公眾持股、法人持股、雇員持股等“人民資本主義”觀念,強調私有化就是要把企業交到自然人企業家手中,而不贊成“所有權分享”。這樣他自然對捷克式的全民平分資產或波蘭式的雇員集體持股不以為然,而主張把企業直接賣給自然人。但另一方面,科爾奈又對國有企業的“可改造性”持悲觀態度,認為不管是賣是分很多企業肯定是搞不好的。市場化改革不能把重點放在存量上,而應當放在增量上,即不是著重于如何把現有國企私有化,而是著重于在體制外培育“新的”私有經濟——在實踐中這基本上就是指引進外資。以科爾奈為代表的這種主張對右派政府的影響主要是前一方面,即促進了不同于波、捷的“保守療法”,而它對社會黨政府的影響則主要是后一方面(科爾奈本人劇變后未加入政黨,但因歷史淵源他仍然與社會黨關系較深),因而促進了“面向外資全買光”的做法。
二、右派政府的“保守療法”
由于以上原因,劇變后產生的匈牙利第一屆政府雖然是整個東歐最典型的右派政府,其政策卻與其說是自由主義不如說是保守主義的,在經濟上即具有較濃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色彩。這一屆匈牙利政府不象波蘭政府那樣受到強大的工會影響,不象捷克政府那樣受到知識分子“68年人”和“七七憲章理想主義”的影響,也不像羅馬尼亞與獨聯體各國政府那樣基本上仍然是“前共產黨人”執政。以民主論壇為主的安托爾政府中清一色是與劇變前政權沒有“瓜葛”的人,其年齡結構在東歐新政府中屬最大者之一。它受戰前匈牙利舊式精英傳統影響較深,有強烈的民族保守色彩。在對外方面,這屆政府咄咄逼人的“大匈牙利主義”令四鄰側目,不僅共產黨時代、甚至凡爾賽體系下奧匈帝國瓦解時的舊案也重被提起,鄰國的匈族地區(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南斯拉夫的伏伊伏丁那與斯洛伐克東南部)因而成為匈牙利外交的困境,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匈的孤立。在對內方面,這屆政府熱衷于按匈牙利舊傳統的標準來“恢復公道”,除在政治上忙于翻歷史舊案外,在經濟上則積極推進“重新私有化”,即把共產黨時代沒收的東西“物歸原主”。雖然由于時代的因素,在成熟的民主制下右派的“反功倒算”實際上走不了多遠,但這卻妨礙了政府建立一種向前看的市場經濟制度。由于二戰前匈牙利的經濟就具有國家統制的色彩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這種經濟保守主義便顯得十分“漸進”了。
在激進戰略所主張的穩定化(以緊縮反通脹并建立宏觀均衡)、自由化(放開物價)、私有化三者中,匈牙利這屆政府只在價格自由化方面與其他東歐國家、主要是與其鄰近的波、捷兩國大致同步——但在能源等價格上也更為謹慎,而在其他兩個方面就顯得十分特殊了。
以財政、貨幣雙緊縮削減財政赤字、壓抑通貨膨脹、恢復財政預算、國際收支、市場供求的相對平衡,本是所謂休克療法的狹義或本意內容。而在這方面,匈右派政府與波、捷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匈、波、捷三國轉軌初期宏觀經濟指標 [4]
    (占GDP%)
  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
財政收支
盈虧匈牙利0.4-2.9-6.8-5.5-8.4
波蘭3.1-3.8-6.0-2.8-2.7
捷克-1.8-1.9-3.10.5-1.2
財政支出
總額匈牙利53.555.459.460.660.9
波蘭39.849.050.450.549.6
捷克___41.943.3
國際收支
(經常項目)
盈虧匈牙利0.40.80.9-8.9-9.4
波蘭1.2-2.61.1-0.72.5
捷克-2.91.2-1.00.3-0.1
外債匈牙利_67.857.563.668.7
波蘭_61.556.454.945.6
捷克_26.423.724.726.9
外債/
出口匈牙利_244.5213.8303.4374.6
波蘭_375.0340.0347.1248.2
捷克_80.883.865.476.3

 
上表提示:1990-1994年間匈牙利的貨幣-財政政策明顯具有“反休克”特征或財政擴張特征。5年間匈牙利從財政盈余發展到財政赤字占GDP總量的8.4%,而波、捷雖在轉軌頭一年出現了開支失控,從1992年起兩國便成功扭轉了赤字擴大趨勢。到1994年波蘭赤字總量占GDP由6.0%降至2.7%。捷克由3.1%降至1.2%,基本上實現無赤字預算。
匈牙利財政赤字增加是與政府開支失控分不開的。這5年匈這項開支占GDP比例持續擴大,從53.5%擴大到60.9%,而波、捷從1991年以后便基本穩定了這項指標,1994年波蘭此項指標比匈牙利低11.3個百分點,捷克低17.6個百分點。
由于財政膨脹,匈牙利的國際收支狀況也明顯惡化,從前三年的貿易盈余轉為后兩年的明顯赤字,1994年國際貿易赤字已占GDP總量的近一成。而波蘭此期間基本是盈余,捷克則基本持平。
同一時期,匈牙利債務危機加劇,波蘭債務危機明顯緩解,捷克則一直處于相對低外債狀態,基本無債務危機。尤其在外債總額與出口量的比率上,波匈兩國在這幾年間的地位正好掉了個個:匈牙利的外債從占當年出口總值的2.45倍劇增至3.75倍,波蘭則從3.75倍降至2.48倍。
在這幾年間,由于成功實行了緊縮政策,波蘭在劇變前就存在的通貨膨脹危機基本消除,消費價格從1990年末的年增249%降至次年的60.4%,此后逐年下降到1995年的21.6%。捷克則從1991年的52%降至1995年的7.9%。而匈牙利1990年末為33.4%,1993年已回落到21.1%,但由于財政擴張失控,1995年又升至28.3%,喪失了大部分“穩定”成果。
由于右派政府靠擴張財政、增加開支來維持經濟、促進“復蘇”,各企業在國家補貼下沒有出現波、捷頭兩年那樣大幅度的滑坡。按當時的說法,1990年匈牙利經濟只下降了3.3%,而波蘭則下降了11.6%(當年捷克只下降了1.2%);1991年匈牙利再下降11.9%,而捷克則下降了14.2%(當年波蘭只下降7%)。于是這兩年里匈牙利作為實行“漸進改革”成功的例子受到不滿波、捷做法(據說那就是所謂的休克療法)的人的高度評價:在1990年他們拿匈與波蘭相比,而1991年則與捷克相比。然而就是在那兩年,如果綜合比較這三國,則匈牙利的滑坡幅度實際上并不比波、捷低多少,以后的回升卻明顯地慢于波、捷。
匈波捷經濟增長(GDP增長率%) [5]
A、 世界銀行報告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5為6年前
匈牙利-2.5-7.7-4.3-2.3-2.5-2.080.40
波蘭-1.6 [6]-7.02.63.85.57.0110.02
捷克-1.2-14.2-6.4-0.52.65.085.05

B、 科沃德克 [7]
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5為6年前的
匈牙利-3.5-11.9-3.1-0.62.91.585.52
波蘭-11.6-7.02.63.85.27.098.56
捷克-1.2-11.5-3.30.63.26.490.51

C、 波蘭國家統計總局 [8]
GDP(億美元)
  199019951995/1990
匈牙利357.80437.00122.13%
波蘭589.761263.48214.24%
捷克274.00504.00183.94%

以上三個不同的統計依據得出的表格都證明了同一個趨勢:匈牙利的“保守療法”雖然使它在滑坡最劇烈的一年經濟跌幅比波、捷小,但由于整個滑坡期拖長,匈牙利總的滑坡幅度反而更大,而且回升乏力。因此在轉軌前6年它的總體經濟狀況明顯差于波捷兩國。C表是由國際金融機構測算了各國“灰色經濟”并以之修正了經濟增長狀況后得出的結果,這種統計大大減少了滑坡值而使三國經濟這6年都表現為總的大幅增長,但匈僅增長22.13%,仍遠小于波蘭的114.24%與捷克的83.94%。可見,無論按哪種統計方式,無論以“正式經濟”看,還是加上官方統計沒有反映的隱形經濟成份,“保守療法”時期匈牙利的轉軌業績都比波、捷兩國要差。
 
三,“邊緣私有化”的困境
匈右派政府在產權改革上也實行“保守政策”。安托爾政府1990年上臺伊始便宣布把“現代化的歐洲福利市場經濟”作為目標,由于右派要與歐洲社會黨傳統拉開距離,因此這屆政府從來不用“社會市場經濟”的提法,而要講“福利市場經濟”。但實際上這種“福利市場經濟”要比社會黨的社會市場經濟更帶有國家主義色彩。除了“只賣不分”政策為左右派政府一直延續下來外,右派政府時期的特點是:
第一,對“小私有化”與“重新私有化”比較積極。1990-1994年間,一萬余家國營小商店、小飯館、小旅館與服務網點基本全部售出。并向1948年后被“非法沒收財產”的人及其繼承人發放了賠償券。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匈與前東德及其他實行過退賠政策的東歐國家一樣,并未一律否定共產黨時代的沒收。一般來說主要帶有反法西斯與反封建性質的1945-1948年間的沒收繼續得到承認,以1948年以后劃線意在只否定主要針對本國平民資產者與小私有者的社會主義改造。第二,匈牙利的退賠并不是給還原來的有形產業,而是發給“賠償券”,數額為財產原值乘以歷年通貨膨脹系數,而不考慮利息與積累。賠償券只能用來購買法定許可其購買的有限范圍內的國有資產,由于數額有限、職能狹窄,退賠政策對新的產權配置格局影響很小。相對于立陶宛、保加利亞等搞了實產退賠的國家而言,匈牙利的退賠并未造成明顯的負作用。
第二,民族主義趨向明顯。這一時期右派政府雖然也表示歡迎外資,但與歐洲各國的古典保守主義一樣對于歐洲一體化進程心存戒心,對外開放程度實際并不大。在一些領域,右派政府的政策對外資的開放度甚至還不如劇變前的“體制內改革”時期。私有化進程雖然一開始就允許外資參與,但劃了許多領域作為戰略性部門拒絕外資染指,同時在出售資產時對國民與外資實行明顯區別的傾斜政策。這樣,外資參與私有化的程度便呈明顯萎縮狀態。劇變之初的爭先恐后到右派政府末期已變為躊躇不前。外資參與的收縮從以下數字可以看出:1990年僅有的最初兩宗大私有化交易全部為外資購買,1991年28宗交易賣給外資的占22宗,1992年外資卻只參與了94宗交易中的41宗,即不足半數,1993年254宗中只有30宗、1994年242宗中只有12宗外資參與,五年間外資參與交易的比率依次為100%、78.6%、43.6%、11.8%、5%,持續而明顯下降。 [9] 而外資購買企業的絕對數量自1992年起也連續三年下降,從41例降到8例。
對于外資在匈直接設立新企業(而不是購買國有企業),右派政府倒是樂意促成,這使得外資進入匈牙利的規模在參與國企私有化受阻的情況下仍一度增長較快,從1990年的3億美元、1991年的15億美元增長到1993年的23億美元。但由于“保守療法”導致的宏觀經濟形勢惡化壓抑了投資意愿,1994年外資流入便銳減一半,只有11億美元,吸引外資出現停滯局面。
第三,在各經濟部門中,安托爾政府傾向于在基礎部門(運輸、水電煤氣供應、電信、石化與金融服務等)保持國家控制,而在農林等第一產業領域則希望完全私有化。這顯然也是一種“回到共產黨以前”的保守思維在作怪,因為戰前匈牙利就是基礎部門國家統制程度較高,農業卻完全是私有的。但匈農業經過社會主義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中東歐最發達的出口型公司化農業,不同于沒有搞過集體化的波蘭、南斯拉夫,如今要全面恢復家庭農場是不太現實的。相反地,在基礎部門一味強調保持國家控制,卻是一種過于“保守”的想法。
第四,在私有化管理體制上右派政府也顯得三心二意。1990年該政府開始轉軌時便設立了國有資產托管局(SPA),1992年又設立了“匈牙利國家控股公司”(HSHC),這樣匈便成了前東歐轉軌國家中獨一無二的設有兩套產權改革管理機構的國家。兩套機構職能分工不清,導致相互扯皮、沖突現象嚴重。尤其是HSHC的職能本身就是矛盾的:它一方面被看作組織私有化工作的政府部門,另一方面卻象個龐大的國企托拉斯,負責經營大約160個公司,其中100多個是前計劃經濟時代的重點企業,1992年立法將其劃為“將長期保留部分或全部國有產權”的單位。于是正如匈私有化部門首席經濟學家彼特.米哈里所言:成立該組織給人的印象是,劃給它的這部分資產“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卷入私有化”。 [10]
第五,這個時期由于拒絕捷克式的資產分配、外資的購買受阻、本國國民的購資能力又很弱,因此盡管說是“只賣不分”,但實際上已私有化資本的半數不是通過出售、而是通過破產清理來進行的。結果導致了嚴重的資產流失。在輿論批評下,政府自1993年秋起明顯放慢了這種“自由放任的”私有化,改而使企業在國家補貼下“勉為其難地維持”國有狀態。當時有評論說:“如果與要么淹死、要么學會游泳的艱難選擇相比,隨波逐流可能更容易些”。 [11] 于是在右派政府后期,私有化進程出現了明顯的停滯,企業售出案例由1993年的254例減至242例,私有化收入從13.11億美元降至11.35億美元,破產清理資產由14.01億美元降至7.17億美元。實際上,整個安托爾政府執政期間的幾個私有化計劃都執行得很糟。大私有化頭一年上市的19個企業中,有18個的股票銷售未按期完成,SPA在1990年9月第一個私有化計劃中列入21個企業,但這些企業直到1995年SPA解散時私有化也未完成(其完成要到1996年,即在左派推進的加速私有化階段中)。1991年第二個私有化計劃又列入85個企業、350億福林資產,但這個計劃不久就無人再提,“悄悄地流產”了。
截止1995年中,按P.米哈里的說法,匈牙利私有化計劃所列入的大私有化資產160億美元中,有一半(80億)仍在國家手中,其余一半中,售出的與破產清理的各占50%,即各有40億美元。而這個時期所謂已私有化的企業,大部分股票仍然是被全部或部分為國家所有的公司買下的。到了1993年以后,由于可以購買資產的國民資金瀕于枯竭,國有資產出售的市場更加疲軟,不僅賣出的案例減少、私有化收入下降,而且資產的成交價格也由于缺乏買者而下跌了。同時,已私有化的企業又多屬匈經濟中的非核心部門或曰“邊緣部門”,因此有人認為:1990-1994年間匈牙利的私有化可以稱為“邊緣私有化”。“到目前為止,私有化尚未能動搖那舊的、蘇聯式的經濟體制的支配地位”,“經濟中的核心部分仍為國家所有”。 [12]
四、左派政府的“休克補課”
正如捷克的克勞斯右翼政府由于其福利政策被歐洲左派稱贊為“歐洲最大的社會民主主義者”一樣,匈牙利這個劇變后東歐最“右”的政府因其“沒有采納‘大爆炸’方案(按:即通譯的“休克療法”)”也被我們亞洲的“新左派”稱贊為東歐轉軌中“經濟上最成功的國家”。 [13] 1994年,在右派政府財政擴張政策刺激下匈牙利經濟按官方統計出現了劇變后首次增長。然而正是在這一年,對匈現狀極不滿的選民把這個政府趕下了臺,以“前共產黨人”易幟組成的社會黨以54%的選票大獲全勝并得到了單獨組閣的權利。然而社會黨人卻不愿行使這個權利,而是把匈牙利的“中派”即典型的自由主義政黨自民盟拉來做伙伴,組成了“社會自由政府”(或曰“左派-自由派聯合政府”)。這個政府的盟主與絕大部分成員、包括主管經濟的各部長都是社會黨人,因此把這屆政府的經濟政策稱作左派的政策是沒有問題的。然而耐人尋味的是:這屆左派政府卻在風險更大的情況下實行了“右派”政府也沒有實行的“休克”式激進轉軌政策。事實上,號稱“休克療法”三原則的“穩定化、自由化、私有化”中,右派政府只實行了一定程度的價格自由化,而以緊縮求穩定的宏觀政策和快速大私有化政策都是由左派政府實行的。無怪乎人們把這屆政府的政策稱為“休克補課”。
盡管有人(包括社會黨內的非主流派)說這屆政府的經濟政策是過于遷就自民盟這個自由主義伙伴的結果,甚至說這幾年是自民盟有權、社會黨有責,自由派拿主意,左派為其背黑鍋。但這顯然不是事實。“左派”政府的經濟政策比“右派”更自由化,是有其原因的:
其一,是早在因劇變而改名易幟前,匈牙利原來的執政黨已經在意識形態上接受了私有化。劇變前的內梅特政府文件中已經有“私有化”的提法。而更早的1988年,前社會主義工人黨總書記、國家總理格羅斯.卡洛伊就表示,匈牙利準備將最大的國有企業賣給外國人,此話一出輿論嘩然。司法部長立即表示,這與當時的法律是沖突的,按照現行法律國有企業不可以出售,更不能賣給外國人。于是,政府便出臺了一系列新法規,并大造輿論,為國企出售創造條件。
1988年的第6號法律,即《公司法》,宣布私人可以成立公司,并允許外資進入。1989年第8號法律規定了所有制改變的細則。同年第14號法律明確了對外國投資者的保護:禁止對國外投資企業實行國有化;外匯可以自由匯出,利潤允許返還投資者所在國;可以由外國財務公司進行財務評估,等等。1989年的憲法修正案在法律上對所有權、國家的所有制結構、企業自主權等方面都做了新的規定,尤其是宣布各種所有制結構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匈牙利經濟學家認為,在1989-1990年就已消除了私營經濟發展的法律障礙,使匈的社會制度在變革前就與其他東歐國家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尋常的良好開端”是早在共產黨時期就奠定了的。1994年的“左派重新上臺”,不過是把這個“開端”延續下去而已。
其二,事實上在經濟開放、全歐一體化問題上,歐洲各國社會黨比保守黨更積極也是一種久已有之的常態,英國工黨、法國社會黨與德國社民黨都比本國的“右派”黨更熱衷于歐洲統一事業。在西歐,民族主義、國家主義通常并不是與“左派”而是與“右派”相聯系的旗號。匈牙利社會黨作為劇變后第一個被社會黨國際接納的“新社會黨”,比本國右派更遠離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應當說并不奇怪。1994年匈牙利社會黨“重新”執政時,歐盟15國中有11國也是社會黨(社民黨、工黨)執政,因而它比右派更迫切地希望融入“粉紅色歐洲”實在是很自然的。
但當然,決定性的因素還不是社會黨信奉什么“主義”,而是經濟的現實與邏輯使然。1994年下半年,安托爾政府“保守療法”的惡果已經十分明顯,雖然當年經濟出現“復蘇”,但這個復蘇卻是以擴張財政、增加補貼而導致嚴重的宏觀經濟混亂為代價的。在野的社會黨也曾與當時東歐所有的在野勢力一樣批評休克療法,認為右派政府還是太“休克”了,并許諾要大搞社會福利。然而到社會黨上臺接任時,卻發現銀根太松所結下的酸果必須由自己來啃了。社會黨總理霍恩驚呼:如果不采取緊急措施,匈今年的財政赤字將比去年翻一番還不止(從1997億福利到4000億福林)!他一連說了三個“沒想到”:“我沒想到匈牙利財政狀況是如此之壞,沒想到儲備是如此之少,更沒有想到國庫是如此空虛。”國民經濟已到了崩潰的邊緣。新政府的財政部長、社會黨人博克洛什更警告說:如果不大力緊縮財政,“那么到1995或1996年,匈牙利就會成為喪失支付能力的國家!” [14] 于是左派執政的匈牙利不得不在劇變五年之后進行“休克療法”的補課,實施以這位財政部長命名的“博克洛什緊縮綱領”,以“令人不快和不受歡迎的”“強制性措施”,實行空前嚴厲的財政緊縮,停止右派政府時期一直維持的撥給虧損國營企業的財政支持,削減社會福利、凍結工資、放開物價、貶值福林以促進出口、讓企業破產、增加失業。為此,左派政府聲稱已準備“和工會將有激烈的斗爭”!而最終解決這種困境“只能靠加速私有化” [15]
于是,以批判“休克療法”爭取民心而“復興”的左派上臺伊始,就已準備充當比其右派前任更嚴厲的主治大夫,實施更猛烈的“休克”。然而在民主體制下要人民忍受這一切是需要一種精神支撐的。在1990年的東歐,這種支撐的資源來自所謂“反對派的道義感召力”與“人民的信任及耐心”。而1995年的社會黨政府自然不會有這種道義資源的支持,至于人民的耐心,如果可以無限使用的話,右派政府也不會被趕下臺了。正是因為人民已無耐心才得以重新上臺的社會黨,難道能對這種耐心再寄予奢望嗎?
社會黨政府看來完全明白這一點,因而它唯一可以強調的就是“從自己做起”,以清廉公正、身先士卒的形象感召全國人民共渡難關。上臺伊始的社會黨,立即宣布“休克”的第一針首先扎向政府,立即中止機關基建投資,“徹底停止”購買小汽車(甚至報廢的也不準更新),不準大宗采購,凍結行政人員工資,并實行裁員撤衙、縮減編制。政府說它知道“這一切從財政角度看意義不大,因為這省不了幾個錢”,但卻可能以此激勵士氣,使人民相信它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決心。
以社會黨人財政部長得名的一攬子“休克”計劃——“博克洛什緊縮綱領”就這樣出臺了。這個綱領在許多方面與波蘭的“巴爾采羅維奇綱領”十分相似,只是時間晚了幾年。根據這個綱領,政府解雇了13%的公務員,停止了給農業和虧損企業的補貼,社會福利收縮,實行高校收學費。由于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凍結工資,使匈全國平均工資水平在1995年劇降12.2%,降幅之大超過右派政府執政期間的任何一年(1990-1993年匈平均實際工資四年分別下降1.8%、1.7%、4%、5.1%,1994年由于財政擴張,實際工資首次上漲了5.5%),1996年又降了5%。 [16] 與此相應,1994年右派政府下臺前的財政擴張造成GDP年增長2.9%的虛假“復蘇”,在左派政府的休克補課時期也泡沫破滅,年增長率又跌到1.5%(1995)和1.3%(1996)。社會黨人、財政部國務秘書德勞什科維奇坦率地聲稱:“我們在謀求社會市場經濟,但首先還得放棄社會福利。” [17] 博克洛什這種強硬緊縮使得議會中的反對黨大罵:“匈牙利現在沒有政府,只有財政部”。
社會黨政府為此也付出了很大代價。黨外抗議、黨內分裂,僅1995年一年便有7名社會黨人部長辭職,緊縮政策的制定者財政部長博克洛什更是眾矢之的,因議會作梗、緊縮綱領的許多細節又被憲法法院幾次判為違憲,他幾次提出辭呈。雖然社會黨人總理霍恩幾次挽留,但到1998年大選前,社會黨人為了贏得選民支持仍不得不將他拋出作替罪羊。社會黨內原有左翼聯合體、保護工人利益派等反主流派,“休克補課”期間又出現了“豪約什派”(因幾十名社會黨要人經常在豪約什鎮開會批評政府政策而得名)。匈牙利工會全國聯合會主席納吉.山道爾原為社會黨內定的第二號人物,此時也成了豪約什派首領。1995年內匈國營企業職工多次游行、示威、罷工,有的就是議會中社會黨議員組織的,恰如波蘭團結工會政府時期的反“休克”示威往往就是團結工會人士組織的一樣。在這種難堪的局面下,左派政府實際的回旋余地十分有限,只能硬著頭皮在民意聲望劇減的條件下寄希望于“快速闖關”。在1995年12月召開的社會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上,霍恩明確表示:“匈牙利正在進行發達資本主義的建設,社會黨站在長遠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實行緊縮政策的路子是走對了”。博克洛什說得更明確:“現行經濟政策是唯一的在保持社會黨左派價值的同時使國家擺脫危機的政策” [18] ,民粹主義的、不負責任的許諾和虛假的目標到頭來只能使自己吃虧。
得罪人的“休克補課”使社會黨聲望劇降,1995年的民意測驗中霍恩總理的得分在26名政治家中從第二位降到了倒數第二位。1997年后隨著緊縮綱領正面效應顯現,經濟好轉,社會黨的威望也回升。然而到1998年大選時,盡管博克洛什已去職,政府又加大了社會福利開支,社會黨還是以32.25%的得票告敗,再次讓位于“右派”政府。
社會黨雖然下臺,緊縮綱領卻使匈牙利的經濟發生了根本的轉折。在博克洛什綱領實施兩年后,匈牙利財政赤字已從1994年占GDP8.4%降為1996年的3.5%,年末消費價格上漲率由1995年的28.3%降為1998年的14.2%,國際收支逆差(經常項目)從1994年的39億美元降至1997年的10億美元,占GDP的比例也從9.4%降至2.2%。外債總額由1995年的317億美元降至1997年的263億美元。當年還債支出占經常項目收入的比重從1994年的54%降至1997年的23.3%,外債占出口值之比也從374.6%大降至123.7%。 [19] 其中匈牙利的凈外債從轉軌之初的159億美元、右派下臺時的189億美元顯著回落,到1998年春已減至100億美元左右,自80年代以來,匈牙利第一次從東歐債務危機之首的陰影中走出,成為只有中等外債的國家。
隨著宏觀經濟的改善,匈牙利的經濟增長勢頭也逐漸加強。1996年增長1.3%達到“休克補課”的最低點后,從1997年開始GDP轉入持續增長,1997年增長4.3%,1998年增5.4% [20] ,1999年增4.5%,2000年增幅預計將超過上年。連續四年增長4%以上,這在匈牙利不僅是轉軌以來、也是進入80年代以來僅見的。與此同時,1999年通貨膨脹率已降至10%,也為80年代以來最低。隨著經濟增長與宏觀穩定的實現,匈牙利的消費、工資、投資也從1996年起走出了“休克”狀態。固定資產投資1996、1997、1998三年分別增長6.3%、8.2%、12%,增速逐年加快。平均實際工資1997年增4.9%,1998年增6.4%,失業率則從1996年的10.7%降至1998年的8.7%。 [21]
1999年,匈牙利經濟(不計灰色部分)已超過1989年劇變前的最高水平。這雖然比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為遲,但對匈牙利來說它不僅是走出了劇變后的滑坡與蕭條時期,而且也走出了自80年代以來一直持續的高債務、高通脹、低增長狀態 [22] ,因而是有特殊意義的。
五、國際融資與產權改革二合一:“面向外資全賣光”
左派政府上臺后,在宏觀經濟領域厲行緊縮的同時,在微觀經濟領域也大大加快了私有化的步伐。新的私有化負責人聲稱要改變右派政府時期“只吃肥肉不啃骨頭”的保守態度,提出要把“邊緣私有化”深化為“核心私有化”,并疾呼:“現在該啃骨頭了”! [23]
為了推進“核心私有化”的“啃骨頭”戰略,左派政府上臺伊始,便大幅度地改變了右派前任的許多政策:
首先,為了統一私有化工作事權,尤其是為了搬開已成為私有化絆腳石的“國家控股公司”(HSHC),左派政府于1995年撤銷了SPA與HSHC兩個機構,并將其合并為“匈牙利私有化與國家控股公司”(APVRt)。這個機構不僅事權集中,而且職能也更單一:它卸除了原HSHC那種大托拉斯的取向,成為一門心思搞“全賣光”的機構。新政府規定APVRt的機構不能得到財政撥款,全部經費只能從“私有化收入”中提成。這不僅促使它加快私有化工作,而且激勵它盡量提高賣價,在有效捍衛國民(賣方)利益的基礎上爭取自己的代理收益(經費)。這種私有化收入提成除了APVRt本身的開支外,APVRt還可把它用于不良資產的“拍賣前增值改造”,即把一些沒人要的爛攤子企業先貼錢進行初步的設備更新,再投入拍賣以提高變現能力和要價。據說這辦法不僅解決了虧差企業賣不出去的問題,而且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資產損失和增加了總的私有化收入。
其次,重新進行私有化立法,大幅度縮小了右派政府劃定的私有化禁區。1994年11月左派政府提出“第39號議案”,經激烈辯論后于1995年6月16日作為新的私有化立法生效并取代了右派政府搞的“126號文件”(即1992年私有化法)。新的立法大大縮小了1992年擬定的“將長期保留部分或全部國有產權的公司”名單:HSHC名下的174個公司只保留了90個;各部委辦名下的62個公司只保留了60個,合計原先236個,只保留150個,資產總額20億美元,比右派政府規定的減少2/3。但以后在私有化進程中這個禁區又被突破,到1998年,國家保留全部、部分產權的公司只剩下116個。
第三,明確了“核心突破”的方向,改變前政府追求“共產黨以前”的目標,按現代市場經濟的趨向重新定位私有化。1995年立法保留國有產權的企業名單不僅比1992年縮減,更重要的是其構成也發生了更大變化:原先右派政府要保留的“核心”經濟部門被大幅度地開放給了民間,而原先安托爾政府一心要恢復私有的農林部門這次則增加了保留國有的比重。文教、環保和公交等公共事業或非競爭領域保留的國有份額也有增加。在“核心經濟”中,原先要保留的22個能源公司如今減為2個,其中規定國有股占51%以上的由17個減為1個。原定保留的12個制造業公司如今只保留1個,其中原定有一個國家持股51%以上,如今全部取消。原定保留的銀行及其它金融公司有11個,如今只保留兩個,其中原定國家持股51%以上的有3個,如今一個也沒有。與此相反,國營農場原定保留26個,如今增為28個,其中國家持股51%以上的由19個增為26個。地區公交公司原定全不保留,如今保留29個,而且全部為國家持股51%以上。
在部委辦屬企業方面,運輸、電信及自來水經濟部原定保留32個企業,如今減為11個,司法部保留企業由12個減為1個,國際經濟關系部保留企業由2個減為0個。與此相反,農業部保留企業由3個增至16個,工業、環境與地區發展、文教、內務四部原無保留企業,現在則分別列入16個、2個、2個和1個。總之,新的私有化綱領規定國家從包括金融、能源、運輸、電信在內的幾乎全部基礎產業退出,只在公共事業與農林方面保留份額。這與右派政府的政策相比,的確是大大“激進”了。
將長期保留部分或全部國有產權的公司數目 [24]
 
國有產權的
權利執行者 根據1992年立法
(政府文件126號定義) 根據1995年立法
(第39號議案定義) 附錄:擁有特別股權
(“黃金股份”)的
1、HSHC(1992)或APVRt(1995)名下: 5-100%
國有股權 國有股權
51%或更多 25-100%
國有股權 國有股權
51%或更多  
能源部門 22172120
國際運輸 4221 
地區公共
汽車公司 002929 
自來水工業 5500 
基礎服務部門 2242 
制造業 12110 
國營農場 26192826 
林場 21201919 
R+D公司 33200 
文化機構 20411 
銀行與金融 11320 
其他領域 18822 
總計 17483908120
2、運輸、電信、
自來水經濟部 32311111 
3、司法部 12 12 1 1  
4、國防部 9 9 9 9  
5、社會事務部 1 1 0 0  
6、財政部 3 3 5 5  
7、國際經濟部 2 2 0 0  
8、農業部 3 3 16 13  
9、工業部 0 0 16 14  
10、環境與地區
發展部 0 0 2 2  
11、文化教育部 0 0 2 0  
12、內務部 0 0 1 1  
13、總理辦公廳 1 1 2 1  
部委辦總計 62 61 60 55  
總計以上13部門 236 144 150 136 20

 
第四,明確地把國際融資與產權改革合二為一,實行“面向外資全賣光”政策,使匈牙利經濟完全“國際化”,而私有化企業則“一步到位”地進入西方式公司治理結構。應該說,在左派政府的全部招數中,這一“面向外資全賣光”之舉是意義最重大的,它不僅一舉改變了右派政府末期國內資本購買力枯竭、私有化瀕于停滯的狀況,而且開創了東歐乃至世界經濟史上一個獨一無二的先例。
從1995年起,左派政府連續發動了幾次國有資產拍賣“大行動”,基本順序是能源、通訊、軍工、銀行、媒介。匈牙利東部的煤氣公司首當其沖成為修改后的私有化法的第一個實踐對象,它的全部股份分別賣給了意大利的Italgas和Snam兩家公司,緊接著,地方煤氣公司又陸續賣給了法國、德國、奧地利等國的公司。售出的企業根據協議快速拓展業務,僅1996年一年就擴大用戶12%,并允諾在下個世紀初再擴展用戶100萬。另外,還開辟了一條從久爾到奧地利的煤氣管線,擬將全匈煤氣管道與歐洲煤氣管道連網,從而使匈牙利徹底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同年,電信私有化也大舉展開,僅從出售全國電話公司37%的股份中就獲取了1170億福林、相當于8.52億美元的進帳。與此緊接著,8個發電廠的股份也為德、法等西歐各大公司瓜分。國家還對9個軍工企業進行私有化,這些企業除國家保留相應的股份外,其余敞開競價拍賣,最后共得到43億福林的總收入。到1995年底,匈牙利的私有化成份已達65%,其產值占國民總產值60%以上。
1996-1997年主要是加速銀行私有化的步伐,全匈第六大銀行布達佩斯銀行60%的股份被歐洲復興銀行和通用電氣公司購買,匈牙利外貿銀行25%的股份歸德國一家銀行控制,另外18%的股份被歐洲銀行買斷,此外被拍賣的還有匈牙利信貸銀行和商業信貸銀行,到1997年底,全國最大的15個商業銀行中有9個已被外國銀行取得絕對控股權。全國銀行業的總資產構成中,外國資產已占61.4%。銀行以外的其他金融領域也出現類似進程,90%以上的保險公司已貼上了“外籍”標簽。僅1996年前7個月,銀行拍賣的私有化總收入為734億福林。向國庫上繳貨幣一年就收入2000億福林,超過1990-1995年向國庫上繳的總和。
1997年開始的傳媒拍賣是匈牙利大私有化進程的壓軸戲,隨著媒體私有化的完成,匈的整個私有化步驟基本結束。
至此,在能源動力部門私有化、軍工私有化、銀行私有化和傳媒私有化這幾輪“大行動”后,私有化最終在1998年春宣告完成。在轉軌之初規定要私有化的全部1857個大中國企中,右派執政的五年(1990-1994年)共賣出了620家,其中107家賣給外資,而左派執政的1995-1996年夏一年半時間就賣出679家,其中絕大部分賣給外資。右派時期出售企業回收的有一部分是賠償券與“生存貸款”債權,現金只占私有化全部收入的63%,外匯(來自外資購買者)約居其半。而左派政府在1995年的私有化收入中,現金占95%,其中外匯占93%。僅這一年的私有化收入就達4739億福林,比右派執政五年總計還要多539億福林,而外匯收入則比那五年總計多出一倍以上! [25] 1857家企業至此已賣出1299家,其余大多數實行了關停并轉。到1998年初即左派下臺前夕,匈牙利大私有化目標企業2263個(比原定增加400多個),其中全部私有化的1125個,基本私有化的282個,出售托管資產50%的136個,破產清理716個。保留國家產權的116個(其中27個實行了公司化,1個實行股份制),而全部產權仍為國有的只有3家。
  從上可知,匈牙利這場史無前例的國有資產大拍賣基本上是面向西方各大公司,從第一個被“大私有化”的匈牙利東部煤氣公司之出售給意大利資本,直到“大私有化”的壓軸戲兩大電視臺之拍賣給跨國財團,匈牙利的大中型經濟基本上外資化了。為競購國有資產而流入的錢也使匈牙利成了蘇、東國家吸引外資的冠軍,到1996年匈獲得的外資就達143億美元,已占整個東歐吸收外資總額的一半。大量的私有化收入穩定了財政,使匈得以渡過轉型期危機并應付過渡時期社會保障、債務等諸項負担,而外資的流入也有助于匈牙利經濟的復興。但另一方面,外國資本控制了匈牙利大部分經濟領域。老百姓中一直有“(蘇聯)坦克走了,班克(Bank,銀行,特指西方投資)來了”的說法。在私有化過程中,匈牙利人均吸引外資1268美元,是東歐國家平均水平的13.8倍。可以說匈牙利所有制結構的徹底改變,主要依賴于大量的外國資本。到1997年私有化基本結束時,匈原有的國有企業已有4/5落入外國資本之手,在全國最大的200家企業中,110個已被國外資本完全控制。在外國對匈牙利的投資中,德國的份額最大,占37.11%,美國占21.66%,法國占13.27%,奧地利占7.23%,比利時占4.53%,意大利占3.71%,英國2.65%,荷蘭2.63%,獨聯體國家1.41%,瑞典1.35%,瑞士1.05%。據統計,至少有20家以上大的跨國公司已在匈牙利立足。
 

 

[1] 闞思靜、劉邦義主編:《東歐演變的歷史思考》當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114-130頁。
[2] 徐葵主編:《1996年俄羅斯和東歐國家年鑒》當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208頁。
[3] J.Kornai,‘Transformational Recession. A General Phenomenon Examined through the Example of Hungary's Development'. Economic Applique.46:2(1993), pp.181-227.
[4] 格澤戈爾茲.W.科沃德克:《從休克到治療:后社會主義轉軌的政治經濟》,上海遠東出版社2000年,459-461、469、492-493頁。
[5] 徐葵主編:《1996年俄羅斯和東歐國家年鑒》,280頁。
[6] 原文如此,疑為-11.6。若是,則1995年GDP應為6年前的100%左右。
[7] 科沃德克前引書,468、492、459頁。
[8] 《1998年波蘭統計年鑒》華沙1998年。
[9] Peter Mihalyi, Privatisation in Hungary: Now Comes the’Hard Core’.Communist Economics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8:2(1996),p.206.
[10] Mihalyi,p206-207.
[11] Mihalyi,p207.
[12] Mihalyi,pp205-213.
[13] 《香港社科學報》1995年底7期,112頁。
[14] 貝凱希.拉斯洛:《擺在我們的面前的是沉重的過去》(匈)《人民自由報》1994年8月18日。
[15] 同上。
[16] 科沃德克前引書,468頁。匈政府原先預計該年要降15%,見(德)《商報》1996年12月21日通訊:《布達佩斯要求居民本著崇高精神犧牲社會福利》。
[17] (德)《商報》1996年12月21日。
[18] (匈)《人民自由報》1995年11月26日。
[19] 科沃德克前引書,468-470頁。
[20] 科沃德克前引書,
[21] 科沃德克前引書,
[22] 80年代前五年匈牙利經濟總共只增長10%,1985年后至劇變前年均增長更降至1%左右。而外債卻在1973—1989年間增加20倍,年均增加達21%!(敢思靜、劉邦義:《東歐演變的歷史思考》,當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116—126頁)。
[23] Mihalyi, pp.205-212.
[24] Peter Mihalyi, Privatisation in Hungary: Now Comes the’Hard Core’.Communist Economics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8:2(1996),p.210-211.
 
[25] 邱莉莉:《匈牙利私有化的特色與得失》,《東歐中亞研究》1997年第6期,53-56頁。


秦暉 2013-08-23 16:16:13

[新一篇] 秦暉文集 學術論文 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秦暉教授與網友交流錄

[舊一篇] 看房產大亨馮侖野蠻生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