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探索在歷史進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定變化關系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逃避自由》
E.弗洛姆著
  作者簡介:弗洛姆出生于1900年,原籍是德國法蘭克福,曾經先后在海德堡大學、法蘭克福大學、慕尼黑大學研究社會學。1922年在海德堡大學得到博士學位。其后,專攻心理分析學。他有時被稱為“新弗洛伊德派”,但實際上他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論。他認為雖然饑餓和性是由生理要求產生的人類共同需要,但人的特征、人的思想動作和人格卻是文化的產物,始于兒童和父母在一種主要由社會確定的家庭環境中的相互作用。1932年弗洛姆赴美,以客座教授名義執教芝加哥大學心里分析學院。隨后,即定居美國,并且改入美國籍,先后執教于華盛頓心理學院,紐約科學學院,且為國家心理分析學會會員。弗洛姆除本書外,還著有《愛的藝術》、《自我的追蹤》、《健全的社會》、《心理分析與宗教》、《禪與心理分析》等著作。
  版本說明:北方文藝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
  
  目錄
  ◇第一章  個人之出現與自由之曖昧
  ◇第二章  宗教改革時期之自由
  ◇第三章  現代人的兩種自由觀念
  ◇第四章  逃避的心理機構
  ◇第五章  自由與民主
  ◇附錄

《逃避自由》由Routledge(英國) 出版于1941年,是精神分析和社會理論家艾瑞克·弗洛姆的著作中較為出名的一本。在本書中弗洛姆主要探索了在歷史進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定變化的關系。

1941年出版。作者在書中從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性結構三者相互影響的總體探討了自由對現代人的意義。
書中作者是這樣認為的,人類在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體系中實現個性化,社會歷史條件及其環境決定了人的性格結構和特點。一方面,由于人的個性化日益加強,獲得越來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則由于人們之間的關系日益殘酷和敵對,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獨和不安,人們由于忍受不了這種隨自由而來的孤獨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逃避這種社會的自由。作者指出,對孤獨的克制,對世界的憎恨和使個性喪失都是消極的逃避方式結果是失去個人的自我。他認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發的愛和工作,從而使個性得以完善的發展。他分析了自文藝復興以降,資產階級文明是怎樣通過新教、道德、政治、市場競爭等各方面手段將人置于彼此孤立的境地,逐步培養人們的權威主義性格,并以此確立服從外在權威的資本家性格對社會無意識的長久統治;而當代的法西斯納粹主義正是資本主義制度下人類意識和人類關系異化的頂點。

弗洛姆 2013-08-23 16:57:37

[新一篇] 個人人格的幻覺——《逃避自由》/弗洛姆

[舊一篇] 《逃避自由》第一章 個人之出現與自由之曖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