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以最小代價取得的最大成果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實際上,當蘇聯紅軍越過中蘇邊境向日本遠東軍大舉進攻之前,日本的失敗和投降就早已成為定局了。在太平洋戰場,1945年6月23日沖繩島日本守軍全軍覆沒,7月7日美軍攻陷塞班島,在8月1日當天關島的戰斗中,據美軍戰果初步報告,擊毀日機114架,擊傷101架,擊沉擊傷日艦41艘。[1]
  到7月底,由于盟軍海軍和空軍的殲滅性打擊,日本的海上運輸船隊已從每天的40支減少到零,日本除兩三艘航空母艦和巡洋艦外,“連一艘還能作戰的戰列艦都沒有了”,“除了日本海的小規模活動外,日本人已被迫停止海上一切活動”。正像丘吉爾說的,“日本海軍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在東南亞,英國軍界首腦在波茨坦會議報告說,英軍正在緬甸和暹羅進行大掃蕩,日本艦隊只剩下一些殘余力量,而英美空軍則對日本空軍擁有絕對優勢。[2]在中國戰場,中國軍隊也開始進入全面反攻,華北、華中和華南廣大敵后地區的日軍已經基本上被逼退到鐵路沿線和一些主要的公路線,5月18日收復福州,5月27日收復南寧,6月29日收復柳州,7月28日收復桂林。接替史迪威職務的魏德邁中將對六個省巡視了十天之后說:“迅速結束對日作戰更為樂觀了”。[3]
  此時,蘇聯面對的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和驕橫。據東京審判時關東軍參謀長笠原幸雄的證詞,到1944年底,由于精銳師團調往前線或防衛日本本土而由一些戰斗力弱、裝備差的后備師團接替,關東軍已沒有一個受過高度訓練的師團,坦克和飛機很少,軍火和燃料儲存也很有限。[4]
  到1945年8月9日蘇聯進攻時,日本在滿洲只有24個師和11個旅,在朝鮮有7個師,在庫頁島和千島群島有3個師和1個旅。關東軍總兵力787600人(加上滿洲國軍隊和內蒙仆從軍總共100萬人),坦克1215輛,飛機1800架,大炮和迫擊炮6700門,而且其中四分之三的部隊,即33個師(旅)是7月1日以后才組建或調來的,在滿洲的關東軍中有15個師(旅)只是在蘇聯進攻前10天才拼湊起來的,而且連步槍等武器都尚末發下。總之,日本方面認為這時真正有戰斗力的部隊只有關東軍的7~8個師和朝鮮駐軍的2個師。[5]
  所以,日本大本營給關東軍的作戰計劃是把防御重點放在南滿和朝鮮邊境沿線。[6]
  處于進攻一方的蘇聯遠東軍在兵力、裝備和武器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據1980年蘇聯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1939~1945)》一書提供的資料,蘇聯進攻時擁有150萬軍隊,29000多門大炮和迫擊炮,5200多輛坦克和自行推進炮,近5200架作戰飛機。[7]
  兵力相差如此懸殊,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正像斯大林對哈里曼通報的:蘇軍在“各條戰線都沒有遇到重大的抵抗”。[8]
  以下材料也可以說明雙方交戰的狀態:1944年12月至1945年4月蘇聯從歐洲運到遠東的炮彈320萬發,輕武器子彈41000萬發,但在戰斗中僅消耗炮彈36.1萬發和子彈102.37萬發。在很快結束的戰斗中,蘇聯俘虜日軍59.4萬人,此外擊斃的只有8.3萬人(日本資料統計約2.1萬人),而蘇軍陣亡則僅僅8219人。[9]
  還有一個情況應該說明,上述資料是截止到8月底的統計結果,而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在8月14日夜便接到了陸軍大臣和總參謀長關于停戰的電報。由于8月15日天皇宣讀了投降詔書,關東軍在16日午夜接到正式停戰命令之前,已經決定“謹依圣旨,立即停戰”,并于17日正式向蘇聯遠東軍提出停戰交涉。[10]
  盡管由于種種原因,實際停止戰斗要晚一些,但日本宣布投降對于戰斗進程和結果無疑是有重大影響的,況且,蘇軍拖延停戰還另有目的。
  蘇聯遠東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對于日軍提出的停戰交涉的回答是,關東軍應于8月20日12時以后停止戰斗行為。這種沒有要求日軍立即停戰投降的反常舉動,顯然表明蘇軍對當時戰斗的推進和戰果還不滿意,[11]
  而一旦宣布日軍投降,就有可能招致中國和美國介入受降。蘇聯希望利用達成停戰協議以前的時間,加速擴大在滿洲的占領區。事實上,蘇聯正是在8月18日到20日之間短短的兩三天里,依靠空運部隊和地面快速先遣部隊相繼搶占了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長春、沈陽、承德、旅順、大連和平壤。[12]
  這樣,蘇軍便以最小代價取得了輝煌戰果并占領了整個東北。
  蘇聯的勝利還不僅僅體現在戰場上。蘇軍緊急出兵東北,迅速擴大戰果,對于正在莫斯科進行的中蘇談判的結果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在波茨坦會議期間,美國由于阿拉莫戈爾試驗場的原子彈爆炸成功,對蘇態度開始強硬起來,不僅在保證滿洲門戶開放的問題上對蘇聯施加壓力,而且也對中蘇條約提出干涉,“反對把大連港劃歸蘇聯軍事區或把它作為蘇聯海軍基地”。[13]
  有了美國的支持,蔣介石的腰桿也顯得硬朗起來,他甚至在8月13日指示中國代表團停止談判并堅持要在下列幾點達成明確的一致意見:(1)劃定外蒙的邊界;(2)旅順海軍基地成立中蘇軍事委員會;(3)為大連委派一名中國港務員。[14]
  在這種情況下,杜魯門甚至對中蘇恢復談判能否達成協議已經“不抱太大的希望”了。[15]
  但是,比起原子彈的威懾力量,蘇聯向東北迅速推進給予斯大林在談判桌上的優勢更為現實,而對于蔣介石來說,個人的權力比中國的主權更重要,中國共產黨發展的威脅比蘇聯在東北奪取的權益更使他痛心疾首。這時,中國代表團最担心的問題是,在蘇軍已經開始進軍東北的情況下,如果不馬上簽約,以便在條約內對蘇軍的行動有所限制,那么一旦蘇聯占領整個東北,后果可能更壞。斯大林抓住了問題的要害。他在8月10日不無威脅地對宋子文說:“中國最好快些達成協議,不然的話中國共產黨將要進入滿洲……”[16]
  面對蘇聯150萬大軍在東北的迅速推進,中國代表團在談判桌上已經沒有選擇的余地。8月14日,蔣介石無可奈何地批準簽約了。正是這一天,日本政府決定無條件投降。
  戰爭已經結束,《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也基本上按照蘇聯的意愿簽訂了,但是斯大林對于條約所保證的在遠東的權益還不滿足。在條約即將簽訂前,斯大林曾提出了“戰利品”問題。當宋子文詢問這指的究竟是什么時,斯大林推諉過去了。[17]
  現在,當蘇聯已經占領了整個東北三省之后,蘇軍的實際行動回答了宋子文的詢問——什么是“戰利品”問題。據杜魯門的私人代表鮑萊在“1946年6月關于日本在滿洲財產致美國總統的報告”中說;“蘇軍抵達滿洲的工業區后,就開始有系統地沒收糧食與其他存儲的物資,并且在9月初就開始有選擇地搬運工業機器。”[18]
  顯然,蘇聯沒有忘記攫取更直接、更實惠的利益。在中蘇條約的補充記錄中,斯大林保證蘇軍在日本投降以后三個星期內開始撤退,并最多在三個月內撤退完畢。[19]
  然而撤軍期限將至時,蘇聯又提出了新問題。1945年11月24日駐東北蘇軍總司令馬利諾夫斯基的顧問斯萊考爾斯基向國民黨接收東北的經濟特派員張家正式提出一項建議,要求中蘇聯合經營東北80%的重工業。當張家答復說,中蘇在東北的經濟合作問題,只有在蘇軍完全撤退后才能開始討論后,斯萊考夫斯基于12月7日通知國民黨當局,所有東北的工業企業均為蘇軍的“戰利品”。馬林諾夫斯基則在稍晚一些時候聲稱如果留下這批設備,蘇聯要求得到這些企業的股票,并在重工業股份中占51%,在輕工業股份中占49%,甚至要挾說:經濟合作方案未獲協議前,不能預料蘇軍撤退的確切日期。[20]
  于是,中蘇之間又展開了關于東北經濟問題的拉鋸式的談判。東北地區的經濟戰略地位勿庸贅述,而蘇聯在1946年2月9日宣布戰后第一個五年計劃這一事實,就充分說明了蘇聯此時提出東北經濟合作問題的目的所在。后來,雖然在國際干預和中國輿論的壓力下,蘇聯軍隊于1946年5月撤出中國東北,但在這個期間,蘇聯還是運走了大批的工業設備和其它資產。對于這批資產的估計,有很不相同的統計數字。據當時國民黨接收官員尚傳道回憶,1946年3月國民黨當局曾編制了一份統計材料交給聯合國調查團,該材料估計蘇軍運走的全部資產總值約100億美元。[21]
  但1947年初蘇聯《消息報》聲稱,蘇聯從滿洲運走的設備價值僅有0.97億美元。統計數字相差如此之大,恐怕是雙方從不同的立場出發,在設備估價、匯率計算、統計范圍等方面存在極大的差別。比較可信的是聯合國調查團1946年12月報告的估計:蘇聯占領期間滿洲的經濟損失達8.58億美元,而恢復和重建這些企業的費用則達20億美元。[22]
  或許可以用一些更形象的材料說明問題。據蔣介石得到的報告,蘇聯運走的資產,占東北電力設備的65%和鋼鐵工業設備的80%,而撫順、本溪、阜新、北票的煤礦則“都被劫掠”。[23]
  總之,蘇聯依靠軍事占領,在東北攫取了談判桌上沒有得到的利益。
  最成功的外交,莫過于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果。蘇聯通過出兵東北,實現了在遠東的政治目標。就其結果而言,戰后蘇聯在遠東獲取的勢力和利益,不僅全部恢復了沙皇俄國40年前之所失,而且超出了雅爾塔秘密協定和中蘇條約的規定。同時,蘇聯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比它在歐洲戰場付出的要小得多。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認為這一時期蘇聯在遠東的舉措,是自推翻舊政權以來一次最成功的外交。
  本文是作者參加1993年9月滿洲里中俄(中蘇)關系史學術討論會時提交的論文,后載于《歷史研究》1994年第5期。
  [1] 《在波茨坦的會晤》,第281頁。
  [2]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6卷,第934頁;《在波茨坦的會晤》,第217~218頁、281頁。
  [3] 《在波茨坦的會晤》,第281頁。
  [4] 《1942~1946年的遠東》,第203~204頁。
  [5] 《中蘇軍事關系》,第63頁。蘇聯材料對日軍的估計較高,認為1945年春關東軍有120萬人。見ф.д.沃爾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戰內幕》,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第358頁。
  [6] 《1942~1946年的遠東》,第204頁;《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第180頁。
  [7] 轉引自奧·鮑·鮑里索夫和鮑·特·科洛斯科夫:《蘇中關系(1945~1980)》,三聯書店1982年中文版,第11頁。日本參謀總部當時對蘇軍的估計與此相差不多,只是飛機略多一些。見《關東軍與蘇聯遠東軍》,第1167頁。但也有蘇聯材料說遠東軍總兵力達174.7萬人。見《國際關系和蘇聯對外政策史》,第441頁。
  [8] 《杜魯門回憶錄》第1卷,第364~365頁。
  [9] 《中蘇軍事關系》,第69頁;并參見《蘇中關系》,第15頁;《第二次世界大戰內幕》,第379頁。
  [10] 《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第190頁。
  [11] 《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一書詳細描述了當時東北各戰場的進展情況,并得出結論:“到8月15日為止,日本關東軍的主力尚未同蘇軍交戰,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見該書第190~191頁。
  [12] 《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第192、195頁。
  [13] 《1942~1946年的遠東》,第159~160頁;《1945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內幕》,前引書第240頁;《杜魯門回憶錄》第1卷,第362頁。而在中蘇談判前,杜魯門曾拒絕了蔣介石要求美國干預中蘇談判的建議。
  [14] 《1945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內幕》,前引書第238~239頁。
  [15] 《杜魯門回憶錄》第1卷,第363頁。
  [16] 《1942~1946年的遠東》,第178頁。
  [17] 《杜魯門回憶錄》第1卷,第363頁。
  [18] 《戰后世界歷史長編》第2分冊,第347~348頁;《1942~1943年的遠東》,第310~311頁。
  [19] 《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資料選輯》下卷第1分冊,第275頁。談判中莫洛托夫曾口頭答應蘇軍將于1945年12月3日以前撤出滿洲。見《1942~1946年的遠東》,第300頁。
  [20] 《蘇聯的政策與中國共產黨人》,第235頁;鄒讜:《美國在中國的失敗,1941~1950》,轉引自《戰后世界歷史長編》第2分冊,325頁;《蔣經國傳》,第139頁。這不由得使人們想起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對解決芬蘭問題的態度:如果芬蘭人不付賠款,俄國就要占領芬蘭的一部分地區,如果他們償付,俄國人就會在當年以內撤走。《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5卷,第609~610頁。
  [21] 尚傳道:《參加接收長春、吉林的經過》,載《文史資料選輯》60期,第109頁。
  [22] 《蘇聯的政策與中國共產黨人》,第235頁注118。日本方面的計算與聯合國的調查相差不多,據東北日僑善后連絡總處和東北工業會的詳細調查計算,“蘇軍進駐期間東北產業設施損失”為12.33億美元。見山本有造:《戰后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中國東北地區經濟》,載《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6輯,第35~36頁。
     [23] 《蔣經國傳》,第139~140頁。


華譜 2013-08-28 10:02:22

[新一篇] 實力外交——蘇聯在中國謀取政治權益

[舊一篇] 戰后中蘇關系的走向—兼論意識形態在國家關系中的作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