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藝術—第一章 自我意象:美好生活的關鍵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一章 自我意象:美好生活的關鍵

近十年來,心理學、精神醫學和醫學界正在悄悄地進行一場革命。

有關“自我”的新理論和新概念,在臨床心理學家、實用精神醫學家、美容師和所謂“整形外科醫生”的成果和發現中逐漸形成。這些發現提供的新方法,使人的個性、健康、甚至基本能力和才能都發生巨大的變化。往日的失敗變為成功。“不及格”的學生幾天之內未經輔導就一下子變成“最優秀”的學生。羞怯、畏縮、內向的個性突然變得快樂和開朗。

T.F.詹姆斯1959年將許多心理學家與醫學博士的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理解自我心理學就能區別成功與失敗、愛與恨、痛苦與歡樂。發現真正的自我,能挽救瀕臨破裂的婚姻,能重振一噘不振的事業,能改造‘個性失敗’的犧牲者。另一方面,發現真正的自我,可以決定你保持自由還是屈就順從。”

美好生活的關鍵

本世紀最重要的心理學發現是“自我意象”。不管我們認識與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幅心理的藍圖或者說自我的肖像。它對于我們意識的專注來講也許是模糊或者混亂的。

事實上,也許它根本無法有意識地進行認識。但它卻是存在的,既完整又詳細。這一自我意象就是“我屬于哪種人”的自我觀念,它建立在我們的自我信念上。但是,絕大部分自我信念都是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我們的成功與失敗、我們的屈辱與勝利、以及他人對我們的反應,特別是根據童年的經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根據這一切,我們在心理造成了一個“自我(或者一幅自我的肖像)。”就我們自己來說,一旦某種與自己有關的思想或信念進入這幅肖像,它就會變成“真實的”。我們不會去懷疑它的可靠性,只會根據它去活動,就象它的確是真實的一樣。

這一自我意象之所以能成為開戶美好生活的一把金鑰匙,是因為兩個重大的發現:

(一)      人的所有行為、感情、舉止,甚至才能,永遠與自我意象相一致。

簡而言之,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按那種人行事;而且,即使你做了一切有意識的努力,即使你有意志力,你也根本不能有別的行為。把自己想象成“失敗型的人”,就會想盡辦法失敗,盡管他有良好的愿望,有意志力,甚至機遇也完全對他有利。把自己想象為不公正的犧牲品,認為“注定要受苦”的人會不斷地尋找各種環境來證實自己的觀點。

自我意象是一個“前提”,一個根據,或者一個基礎,人的全部個性、行為,甚至環境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舉例來說:一個孩子要把自己看成“不及格型”學生或者“算術上不開竅”的學生,就總會在自己的成績單上找到證據。一個自以為沒人喜歡的女孩子會發現自己在舞會總是沒有人理睬。別人的排斥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她那種愁眉苦臉、低三下四的態度,急于取悅于人的焦慮,或者對周圍的人的下意識的敵意,都會把她本來能迷住的人拒于千里之外。一個推銷員或者商人抱有同樣的態度,他也會發現自己的實際經驗能夠“證明”他的自我意象是正確的。

由于有這種客觀的“證據”,很少有人會發現問題出在他的自我意象或者自我評價上。可是我們后面將會看到:一旦說服他們改變自我意象,學生的成績和推銷員的收入就會發生奇跡般的變化。

(二)      自我意象是可以改變的。無數病歷說明, 一個人不論年紀大小,都來得及改變他的自我意象,并從此開始新的生活。

一個人難于改變他的習慣、個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這樣一個原因:幾乎所有試圖改變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謂自我的圓周上而不是圓心上。很多患者對我這樣說過:“你說的‘積極思維’我已經嘗試過了,但它對我不起作用。”然而,進一步追問就不難發覺,這些人運用或者試圖運用“積極思維”,要改變的是特定的外在環境或者特定的習慣或者性格缺陷,卻從來沒有想到改變造成這些狀況的自我認識。

已故的普萊斯科特.雷奇是自我意象心理學的先驅之一,他在這個問題上做過最早的也是最有說服力的實驗。雷奇認為個性是“一套思想體系”,思想與思想之間必須一致。同這個體系不一致的思想受到排斥,“不被相信”,也不能引導人的行為;與這個體系一致的思想則被采納。這套思想的中心——也就是它的基石——就是個人的自我理想“,即自我意象,或者他的自我觀念。雷奇是一個教師,他有機會利用幾千個學生來驗證他的理論。

雷奇的理論認為:如果某學生學習某科有困難,可能是因為(從學生的眼光看)他不適于學習這門學科。然而雷奇相信,如果改變學生這種觀點體現的自我觀念,那么他對這門學科的態度也就相應改變。如果引導學生改變他的自我定義,他的學習能力也會改變。這種理論得到了驗證。一個學生在一百個單詞中拼錯了五十五個,而且很多課程都不及格,所以喪失了一年的學分;但第二年各科成績平均九十一分,成為全校拼寫最優秀的學生。另一個男孩因為成績太差被迫退學,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卻成為全優生。一個姑娘拉丁文考試四次不及格,同學校的輔導員談過三次話后,以八十四分的成績通過了。一位男生被一個考核機構斷定為“英語能力欠缺”,卻在第二年榮獲學校文學獎的提名。

這些學生的問題不在于他們遲鈍或基本能力的缺乏,而在于他們的自我想象不恰當。他們“確認”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不是說“我考試失敗了”,而是認為“我是個失敗者”;不是說“我這門不及格”,而是說“我是個不及格的學生”。

我自己的檔案中也有不少有說服力的案例:有的人特別怕見生人,過去很少出房門,現在卻以公開演講為生;有一位推銷員曾認為自己“不是搞推銷的材料”而寫了辭職信,六個月之后卻成為一百位推銷員中的佼佼者;一位牧師因為“神經緊張”承受不了每周一次布道的壓力而考慮過退休,現在除了每周布道一次外,平均還有三次“外出約談”,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緊張”。

整形外科醫生如何對自我意象心理學產生興趣

表面上看,外科醫學和心理學之間似乎沒有什么聯系。然而,正是整形外科醫生的工作首先提示出“自我意象”的存在,提出一定的問題,使心理學得出重要的成果。

多年以前,當我開始從事整形外科的實踐時,對改正面部缺陷之后人的性格和人格所發生的戲劇性突變感到驚訝不已。在很多情況下,改變肉體形象可以造就一個嶄新的人。我手中握著的手術刀一次又一次地變成一根魔杖,不僅改變了患者的外表,而且改變了他的人生。膽怯畏縮的人變得大膽勇敢;一個“低能”、“愚蠢”的男孩變成一位機警開朗的青年,后來成為一家著名公司的管理人員;一位喪失了自信心的推銷員成為典型的自信型人物;最令人驚奇的是一名“無可救藥”的慣犯,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從毫無悔過之心的囚徒成為模范犯人而得到保釋,后來還在社會上担任了要職。

這些成功很容易解釋。那個孩子耳朵長得太大,別人說他象是兩扇車門大開的出租汽車。他一生遭到別人的嘲弄,有時這嘲弄十分殘酷,與同伴們來往就意味著侮辱與痛苦。為什么他不該回避社會活動呢?為什么他不該變得害怕別人,獨自隱居起來?這種畏懼使他無法以任何方式表現自己,難怪別人要說他低能。當他的耳朵被整形之后,使他狼狽和受辱的原因自然就不復存在了,他應該恢復生活中正常的面貌——事實也的確如此。

再想想那位推銷員的情況。他在一次車禍中受傷,臉上留下了傷疤。每天早晨刮臉時,他總是看到面頰上那道可怕的破壞了面容的疤痕,以及延伸到嘴角的扭曲的肌肉。他一生中第一次產生了痛苦的意識,他自慚形穢,認為自己的面容必定令人厭惡。那傷疤成了他心中的負担,使他覺得“與眾不同”,開始“猜疑”別人對他的看法。不久,他的自我變得比他的面容更殘缺不全,他開始喪失自信心,感到痛苦,對別人充滿敵意。后來,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他的最主要目的變為保護自我,避免受辱。我們很容易理解,這個人為什么在矯正了臉部缺陷,恢復正常面容之后,會在一夜之間就改變整個態度、舉止和自己的感情,并最終在工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但是,那些改變了面容卻仍保持原來個性的人,又該怎樣解釋呢?那些堅持認為整形手術對他們的外表不造成任何異樣的人所做出的反應又該如何解釋?每一個整形外科醫生都曾有這種經歷,而且可能象我一樣感到困惑。不管面容發生了多么巨大的變化,總有一些患者堅持認為“我看起來同從前一模一樣,你沒有達到任何效果”。患者的親友可能會認不出他們,可能熱烈夸獎他們重新得到的“美”,然而患者本人卻堅持說看不出絲毫改善,或者干脆否認外表有任何變化。拿“從前”和“今后”的照片加以比較也全無作用,只會招致患者的敵意。出于某種奇特的心理偏見,患者可能強詞奪理地說:“當然,我看不出來鼻子上的隆起沒有了——但是我的鼻子看上去并沒有什么變化。”或者說:“疤痕也許顯不出來了,可是它依然存在

傷疤帶來榮耀而不是恥辱

了解自我意象還有另一條線索,那就是并非所有的疤痕或缺陷都會帶來恥辱。當我還是在德國學習的年輕學生時,看到很多當地學生以臉上的“刀疤”為榮,就象美國人以掛榮譽勛章為榮一樣。那些參加決斗的人大都是學生中的精華,他們臉上的刀疤象征著他們卓越的身份。對于這些學生來說,臉上增添一條可怕的傷疤,同我那位推銷員想除去傷疤的心理是一樣的。

幻想式丑陋的癥結

對于一個真正屬于先天不足的殘疾人,或者確實因為車禍而造成面部畸形的人來說,外科整形確實能創造奇跡。從這類案例中可以輕而易舉得出結論:所有神經官能疾病、不幸、失敗、恐懼、焦慮和缺乏自信等等,都可以靠外科整形填補身體的缺陷而得到根治。然而,根據這個理論,具有正常或者說得過去的面容的人完全應當避免心理上的缺陷。他們理應是快樂、幸福、自信和無憂無慮的人;但是我們知道得很清楚:其實并不盡然。

這種理論解釋不了:為什么有些人到整形醫生的診室來要求“整容”以治療純粹幻想式的丑陋。有些三十五或四十五歲的婦女以為顯得“太老”,雖然她們外表完全正常甚至有些還具有非凡的魅力;還有些年輕姑娘,她們自以為丑陋僅僅是因為嘴、鼻子或胸圍同當時走紅的電影明星稍有幾分差距;有些男子自以為耳朵太大或鼻子太長。對這些人,正經的整形外科醫生不會給施行手術。但不幸的是,有些庸醫或醫學協會不予承認的所謂“美容師”卻不具備這種醫德。

這類“幻想式的丑陋”絕非少見。最近對男、女分校的學生所做的調查表明,百分之九十的人對自己的外表有所不滿。如果“正常”、“平均”兩個詞還有意義的話,那么我們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在容貌上顯然不會是“不正常”或“與眾不同”或“有缺陷”的。然而,類似的調查說明,我們人口總數中有將近同樣比例的人出于某種原因而自慚形穢。

這些人的反應就仿佛是他們真的為身體的殘疾而苦惱一樣。他們同樣地感到羞恥、恐懼和不安。他們的充分享受生活的能力,受到同樣的心理障礙的攔阻和抑制。他們的“傷疤”雖然是心理的和感情的而不是肉體的,卻也同樣的脆弱。

自我意象——真正的奧秘

我們上面討論的所有矛盾都可以由自我意象的發現來解釋。自我意象是公分母——是一切成功的或失敗的病歷中的決定性因素。

真正的奧秘是:要想真正的“生活”,也就是使生活得到合理的滿足,你必須有一個適當的現實的自我意象伴隨著你。你必須能接受自己。你必須有健全的自尊心。你必須信任自己。你必須不以自我為恥。你必須隨心所欲地、有創造性地表現自我,而不是把自我意象隱藏或遮掩起來。你必須有與現實相適應的自我,以便在一個現實的世界中有效地發揮作用。你必須認識自己——包括你的長處和弱點,并且誠實地對待這些長處和弱點。你的自我意象必須合理地近似于“你”本人,不能多也不能少。

當這個自我意象完整而穩固的時候,你會有“良好”的感覺。如果它受到威脅,你會感到憂慮和担心。當它適應于你而且可以引為自豪時,你會感到自信。你會自由地作為“你自己”而存在,并且表現你自己,你會適當地發揮作用。如果它成為恥辱的對象,你就會把它隱藏起來、不讓它有所表現,創造性的表現也就因此受到阻礙,你就會心懷敵意,無法與人相處。

如果臉上的傷痛能夠加強自我意象(比如愛決斗的德國學生),自尊和自信也會隨之增強。如果臉上的傷疤損害自我意象(比如那位推銷員),自尊和自信也隨之消失。

開創新的事業

這些觀察使我開始從事一項新的工作。大約十五年前我就相信:求助于整形外科醫生的人需要的并不僅僅是整形,有些人甚至并不需要整形。我如果把這些人看作患者,看作一個人,而不是把鼻子、耳朵、嘴、胳膊或腿看作我的工作的對象,那么我就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東西。我需要告訴他們如何獲得精神上的美容,如何消除情感上的傷痕,如何在改變外表的同時轉變他們的態度和想法。

這項研究是最有收獲的。今天,我更加確信: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所真正需要的正是更豐富的人生。幸福、成功、寧靜,或者你心目中的崇高目標,在本質上都是從豐富的生活中體驗到的。我們體驗到幸福、自信、成功的飽滿的感情時,我們就是在享受豐富的生活。當我們落魄到壓制自己的能力、浪費我們的天賦本能,使自己蒙受憂慮、恐懼、自我譴責和自我厭惡的程度時,我們就完全扼殺了我們可以利用的生命力,背棄了造物主所賦予我們的才華。到了棄絕生命的財富時,我們也就該投入死亡的懷抱了。

制訂豐富人生的計劃

依我看,過去三十年來的心理學,對于人類的偉大和人類改變的可能性變得過于悲觀了。因為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涉及的是所謂“不正常的”人,文學也就隨之把注意力幾乎全部都集中到人的種種反常傾向上。恐怕很多人讀過不少這類作品,所以把憎恨、毀滅、罪惡、自責,以及一切消極的東西都看作“正常人的行為”。為了身心健康和幸福,要用人的弱小意志來對抗人類天性中的消極因素,有一半的人想到這種前景就會覺得自己無比的軟弱無力。如果人性和人的條件確實如此,那么“自我改善”就必然是一場徒勞。

然而,我所相信的又為我的許多患者經驗所證實的事實都是:你絕不是一個人孤身奮斗。我們每一個人心里都有一種“生命本能”,它永遠指向健康和幸福,永遠以為個人創造更豐富的生活為目標。這種“生命本能”通過我所說過的“創造性機制”為你服務。當這種機制運用得當時,也可以稱之為每一個內在的“成功機制”。



獨眼易龍編輯整理 2013-08-28 12:57:38

[新一篇] 人性藝術—序 你將從本書中找到改變生活的秘訣

[舊一篇] 人性藝術—第二章 發掘你內在的成功機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