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悲情才子駱賓王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于易水送人一絕》

戰國末年,群雄割據,秦國大肆征戰,眼看就要吞并六國,原本在秦國做人質的燕國太子丹,從秦國逃回燕國,眼看秦國大軍已經兵臨易水,著急萬分,便和太子太傅商議該怎么辦。經過深思熟慮,太子丹最后決定派荊軻和秦舞陽去刺殺秦王。而這首《于易水送人一絕》前兩句所描述的,正是太子丹在易水邊送別荊軻的場景。

駱賓王用這首詩送友人,并沒有講述與友人間的依依惜別,也沒有說送的是哪位友人。他只是借送友人這件事,來借題發揮下,用易水寒的激昂,來抒發下自己郁結的情感。

駱賓王的一生可謂歷經磨難,他七歲便寫下名篇《詠鵝》,讓世人驚嘆。二十二歲時參加第一次的科舉考試,卻以失敗告終。

又過了幾年潛心苦讀的生活,他終于踏上了仕途,并被道王李元慶賞識,道王對他另眼相看,委以重任,讓駱賓王著實過了一段舒心日子。

因為唐朝的官員制度規定,一位官員在王府任職不能超過四年,期滿后駱賓王從道王府出來,又陷入了茫茫宦海,他一度迷茫,不知所措,他的性格太過于正直不阿,無法參與到官場上那種爾虞我詐的爭斗,那這種勾心斗角的日子也覺得厭倦,便選擇了逃避,逃回了自己老家。

躲在家中的日子過的雖然閑適,卻日漸困頓,沒有了經濟來源,一家人吃飯都成問題,迫于無奈,駱賓王只能以四十九歲“高齡”再度出仕,被拜奉禮郎,為東臺祥正學士。咸亨元年,因事被謫,從軍西域,戍守邊疆。

從西域返回后,他担任武功、長安兩縣主薄,寫下了著名長詩《帝京篇》,這首詩描述了京城的繁華景象、宮闕殿堂的豪華、權勢貴族的奢侈、官場的傾軋和黑暗,世事的反復無常,個人的失意等,氣勢磅礴、蕩氣回腸,當時傳遍了京城,被譽為“絕唱”。

吏部侍郎裴行儉看到了他的詩,將他提升為明堂縣主簿,又因為他性格耿直,從來就不向旁門左道屈服,又經人推薦做上了侍御史,多次上書討論天下大事,并且語帶諷刺,觸怒了武則天,被誣陷以貪贓罪名入獄。

在獄中,他寫下了名作《詠蟬》

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詩的一開始便用秋蟬高鳴來點題:秋天的蟬聲喧鬧不已,我卻在獄中思念著故鄉,現在看到的秋蟬,還是兩鬢烏玄,看到這不禁想起自己歷經折磨,已經生出了白發。

因為露水過重,蟬無法飛行,風聲太響而聽不到蟬鳴聲,我也是如此想飛飛不出去,想說話卻沒人會聽,沒有人相信我是清白的,更不會有人來替我伸冤。

這是詩人發自內心的吶喊,他明知自己是清白的,是遭人陷害的,卻沒有辦法伸冤,以蟬自喻,表現自身的高潔。

他的牢獄之災沒有多久,第二年便因為高宗立英王為太子大赦天下而釋放,出獄之后去臨海縣做了一個縣丞。

臨海傍山依水,一條大江婉蜒流過城外,山明水秀,風景十分優美。它雖是臺州州治所在地,屬大縣。但因地處東南邊隅,遠離中原,當時交通不甚方便,軒冕冠蓋少有經過。倒是一批文人學土、高僧隱逸,被這美麗的山水形勝所吸引,經常遠道來這一帶探幽獵勝,有的甚至結廬長居。駱賓王與他們暢游山水,飲酒聯詩,時常斗酒拼詩,寄情與山水,毫無煩憂繞心。

但是駱賓王并沒有就此沉迷,他依然關注著朝廷的變化。高宗駕崩,皇太子李顯即位,號為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但武則天不甘心就此成為皇太后,在李顯即位還不到三個月,就把他廢為廬陵王,另立小兒子李旦為皇帝,號為睿宗,最后還是覺得不過癮,索性在嗣圣元年自立為王。

駱賓王在臨海任上因事進京,述職結束后,他沒有回臨海,而是取道揚州,與李敬業等人密謀,武裝討伐,推翻武則天統治。

駱賓王深受儒家學說的影響,自然認為武則天稱帝是一種倒行逆施的行為,堅決站在李唐宗室的一邊。九月,李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稱帝,駱賓王為其幕屬,掌管文書既要,并寫下了著名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十一月李敬業兵敗被殺,駱賓王也下落不明,有傳言說他也在起兵中被殺;也有說他投水自盡;更有傳言說他去了靈隱寺出家。

不管怎么樣,駱賓王雖然仕途坎坷不盡人意,但是作為文學方面的貢獻卻是空前巨大的,作為“初唐四杰”之一,他留下的詩篇最多,風格各異、格調高美,文采斐然,帶動了寫實主義的新詩風。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鈥斺敱椴拋勇姹鐾


珠玉在側 2013-08-31 18:54:07

[新一篇] 既能解佩投交甫,更有明珠乞一雙——鄭德璘的羅曼史

[舊一篇]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