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小學作文教學中得到的啟示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美國從小學一年級起就開始了作文教學。它雖然沒有統一的大綱和教材,但有關教學指導書一般都列出了符合學生實際的具體教學目標。以曼杰利爾和他的同事提出的小學作文認知目標為例,我們來看看美國小學的寫作教學目標:
  一年級:第一,寫詞語;第二,寫一個完整的陳述;第三,寫兩個完整的陳述;第四,圍繞話題,學生口述,教師寫,學生抄和讀。
  二、三年級:第一,用完整的句子表達完整的意思;第二,擴展中心句子;第三,在初級水平上恰當地運用標點;第四,選擇恰當的詞語;第五,寫短的段落;第六,給朋友寫信。
  四、五年級:第一,以個人的經歷和他人的經歷寫作;第二,選擇適合交際目的和讀者對象的寫作內容;第三,運用簡明清晰的語言,多樣的句子,常用的組織材料的方法寫作;第四,進行寫作準備、起草、修改的完整的寫作過程的訓練。
  從以上可以看出,美國小學作文的教學過程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它大致符合兒童語言的發展規律。兒童首先學會聽,進而理解語言,再后才有可能通過說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兒童先會說后來才會寫,寫作能力依賴于前一階段所獲得的口頭語言能力,能通過說表達完整的意思是兒童寫作的基礎。由此看來,美國從一年級就開始進行寫作訓練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我國小學作文教學從三年級開始,一開始就搞命題作文,許多學生感到生疏而沒法下筆。為了完成作業,有的不得不東湊西拼,這樣循環往復,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困難。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何在呢?與美國小學作文教學相比,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第一,起步晚。我國小學作文教學比美國晚三年,不符合兒童語言發展的基本規律。
  第二,坡度大。我們小學的作文教學,一開始就搞命題作文,坡度大,難度也就大。
  第三,無嚴密計劃。小學作文教學沒有單獨的大綱和教材,盡管課文里都設計了作文訓練,由于銜接性連貫性不足,每個教師各有教法,自行其事。
  第四,量不足。常規安排學生每周一次作文,也往往得不到保證。
  要想徹底改變目前這種狀況,小學作文教學就必須從實際出發,科學地、循序漸進地安排訓練。初步設想如下:
  一年級對學生積極進行說的訓練,可讓學生復述感興趣的故事;看比較簡單的畫面,然后讓他們說出里面的內容等。然后再讓他們寫,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例如把某些說的內容寫出來,或寫自己喜歡或厭惡的事,或寫自己參加過的活動,不要求成篇,不講究開頭結尾,就象兒時學畫一樣可以隨意涂抹,幾句話就行,語句不連貫也可以。
  二、三年級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想象。觀察身旁事物,如風雨雷電、花草蟲魚、山川樹木等,積累寫作材料;培養他們初步的想象能力,如吃飯時想到農民伯伯的辛苦,開拓思路。在此基礎上,逐漸培養學生寫短文。
  四年級以定向觀察為主,由教師確定觀察對象,教給學生如何觀察,作簡單的觀察日記;還可指導學生寫簡單的讀書心得。
  五年級以命題作文為主,命題密切結合學生的實際。也可以讓學生讀與他們生活接近的短文,進行摹仿寫作。或讓他們給老師、同學親人寫信,寫自己心里想說的話。要堅持多練,改變過去兩周一次作文的做法,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寫日記。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寫作教學應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示范作用。學生寫前教師應進行提示,如題目是《最喜愛的一個人》,教師要啟發學生為什么喜愛他,喜愛什么,甚至告訴學生自己若寫這個題目的基本思路。教師的示范能使學生具體了解寫作的過程,這比講一些空泛的寫作知識有用得多。在指導學生寫作時,還要抓住文章的特點。如寫人的文章,應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示人物思想品質;寫記事文章,可引導學生在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基礎上,認識事情所反映的意義……等等。
  
  
  
語文函授曲阜35-36G39小學各科教學趙忠瑜/程相鐸19961996 作者:語文函授曲阜35-36G39小學各科教學趙忠瑜/程相鐸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49:54

[新一篇] 從素質教育看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舊一篇] 從近年高考題談大語文教育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