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年高考題談大語文教育觀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四川 李關懷)
  “大語文教育”是近幾年語文界的熱門話題。大語文教育觀實際上是語文的素質教育,它要把師生從語文知識的微觀教學中解放出來,升華為語文能力、語文智慧、人類文化以及科學文明的審美教育。從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試題看,我們不難發現,大語文教育思想一年比一年更加充分地顯現出來。
  第一,試題的語言與生活實用語言更貼近了,試題的內容也更富有時代特征。首先我們發現近兩年基礎知識題的例句,多數是取自現實生活中人們耳聞口述的常用口語,口語所表述的內容又多是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這些熱點問題又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試題一反前些年文縐縐的書面語言,摒棄了落后于時代的來自課本內容的“死知識”題型。例如1995年第3題“③他們學習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決心統籌安排……推進農村教育的綜合改革”這就涉及了教育政策的實施問題;第4題中,“A.這些年輕的科學家……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又歌頌了新一代科學家的探索精神;第5題“B.證券交易所那些穿紅馬甲的人……這是全世界統一的”,這是引入股市的概念,股市又是目前世界關注的社會熱點。1996年的基礎題中這樣的內容也不少,例如第3題“③改革后,產品質量提高了,款式新穎了,——包裝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眾的歡迎”,第5題“他們上午在家里給我打了一次電話”,第7題“在專業研究,實驗方面有優勢的單位,……提供幫助的義務”,等等。這些題,又反映了黨和政府重視商品內精外美的質量,反映了家庭現代化的設備,反映了富幫窮同富裕的現實生活的最新內容。一句話,試題語言更加生活化,試題內容更貼近生活,試題更富有時代特征,使考生更有一種親近感,通過做題更了解現實生活。這些試題的導向不是很明晰嗎?
  第二,試題中知識的跳躍性與縱橫聯系更充分地顯示出來。一份小小的語文試卷,既是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知識的大檢閱,又把全世界人文知識串連起來。我們現代漢語中的每個字每個詞都與古代文化有淵源關系,我們現代社會的每種物每件事,都與“地球村”文明有機結合。因此,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以中華民族的傳統語言為考試形式,既考漢字的形、音、義的準確把握,又考詞句的合理運用;既考文句中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又考句群的自然銜接;既考古典文學作品,歷史典故常識,又考世界文學名著,人類文化的背景知識……這些題,多是在1—10題中出現。考題既涉及語文知識的實際運用(如修改便條,修改亂辦學的招生廣告,從表格的數字中歸納出一個結論),又涉及詩詞的鑒賞以及漫畫的審美評析(前者多在第11題出現,后者是1996年高考大作文)。
  近年的科技文閱讀材料,或者是反映現代高科技領域中探索宇宙的信息,把數學、物理、天文等科技知識貫穿起來;或者是反映改進生產技術,節約能源,提高效益又保護環境的最新科技成果,把化學、生物等與實用技術貫穿起來。以此設計試題,考學生對原文內容的正確理解,文章準確把握的閱讀能力,又考學生正確分析題干題項并作出正確選擇的辨識能力。目前,考生的閱讀理解力差,分析思辨力弱,因此做這些題失分較多。這說明我們大語文教育——培養學生思辨力方面還是薄弱環節。
  第三,試題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正確思維的智力題的比重增大,更側重于考查學生的語文素質。1995年的高考試題,取自初高中語文課本的題僅第1、2題和第10題的部分內容,涉及詞語的形、音、義,古人稱謂常識,不超過7分;1996年取自課本內容的題份量更少,不超過5分。其余的題,就需要考生用淵博的語文積儲用靈活的解題技巧來解決,這非要有深厚的語文功底不可,非要有正確的思維過程不行。例如1996年的大小作文就是考思辨力的好題型。小作文既要求介紹兩幅漫畫的內容,更要求有重點地說明:既要說得清楚,又不許編故事;既要求內容的完整準確,又要條理清楚、語言簡明。而大作文標題中的那個“更”字,又是對考生比較、分析、思辨力的檢測,不僅考查思維的結果,更是考查思維的過程,這也必然是以后語文試題的導向。鑒此,我們在向學生講析能力題時,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訴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解題方法和解題的基本思路。學生解題的思路正確了,語文解題能力才可能真正提高。
  第四,試題在政治觀念上充分肯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注意德育滲透,重視道德修養與自身人格的完善。從近幾年高考試題所選的古文看,德育因素是很突出的。1995年那段古文,既歌頌了鄭母“性賢明,有節操”,勤儉而自食其力,又表現善良孝順,在官清廉,行事公允,勤于民政;1996年的古文則表現了郭永“剛明勇決”,剛直不阿,為民謀利而深得人民擁戴的史實。這些文質皆美的古文選作試題,不是對考生含蓄,生動,具體而又深刻的品德教育嗎?再如,1995年試題中呂先生的論文,間接談到語文教育需要發展學生的知能,運用所學知識為社會服務,“使社會間接蒙受有利的影響”,這既是道德教育的好材料,又是大語文教育觀的好論文。而1996論文是對巴赫·莫扎特、貝多芬音樂的評論,更使考生從音樂家的藝術中受到感染,從而達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第五,試題從內容到形式都顯示著創新精神,為中學大語文教育作出正確的導向。這兩年的高考題都把科技文閱讀放在第一卷,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這就使閱讀題更規范化科學化,相應的也降低了解題的難度,避免了答題的隨意性;社科論文閱讀放在第二卷之首,多選題只有一道,更多的是轉述題,概念題,歸納題,并以表格的形式來加以字數限制。這樣考點也更集中,有效地避免了考生“攔河捕魚”歪打正著的猜答現象,考測的信度更高,評分也更趨客觀。更有創意的是,1995年的31題,用表格的形式設計出兩組數據,要求考生按指向將數據蘊含的意思概述出來:1996年的論文閱讀和大作文,從閱讀到寫作形成“一脈相承”,系統地考查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1996年審美鑒賞性試題的題量之多,題型變化之大,試題賦分之多,是以前的考試所沒有的。這就給那些“穿釘鞋走老路”按傳統方式教學的語文老師敲響了警鐘:語文教學,非轉變觀念不可,必須把“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的八字教學法提升為全方位立體化的大語文教育體系。總之,近幾年的高考題一年比一年好,有份量,有容量,有深度,合實際,既體現高考命題的穩定性連續性時代性,又體現出命題的靈活性新穎性創造性導向性。*
  
  
  
語文教學通訊臨汾53-54G31中學語文教學李關懷19971997 作者:語文教學通訊臨汾53-54G31中學語文教學李關懷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49:55

[新一篇] 從美國小學作文教學中得到的啟示

[舊一篇] 從高考命題改革的特點看中學歷史教學的改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