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的基本模式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所謂成功教育,是轉變教育觀念和方法,通過老師幫助學生成功,學生嘗試成功,逐步達到自己爭取成功。它是追求學生潛能發現和發展的教育,是追求學生自我教育,是追求全體學生多方面發展的素質教育。
  成功教育的“成功”是:①成功的下限是達到義務教育的基本要求;②成功意味著超越自我,超越他人;③成功的本質是不斷發展,不斷提高;④成功總是相對于原有基礎而言,沒有終極意義的,是無止境的;⑤成功的最高境界和目的是主體獲得自己爭取成功的能力。
  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又有改革教育思想的意義。
   一、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及改革教育目標的含義
  成功教育主張:①人人都可以成功,都可以成為成功者;②成功是多方面的,不應局限于少數方面;③在教育過程中,把培養學生的成功心理學習內部動力機制作為教育目標。
  (一)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
  1.學生承認學習困難同其他學生一樣,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他們的困難是暫時的,可以克服的,他們也有獲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教師應對每一個學生的成功持有熱情和期望,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
  2.學習困難學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反復失敗形成了失敗者心態。成功教育主張積極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誘導學生嘗試成功,促使學生主動內化教育要求,啟動和形成學生自身的學習內部動力機制。
  3.成功教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基本特點是“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因此,教育、教學過程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4.成功教育堅持對學生實施鼓勵性評價。其立足點是從學生原有基礎出發,發現和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和成功,促使學生發現自己、發展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
  5.成功教育認為非智力因素既是提高教育效率的手段,也是人才培養的目標。特別重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自信心、意志力、成功動機等成功心理和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學習內部動力機制。以此形成學生自我增值的再生能力。
  6.成功教育追求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個性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通過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成功者,進而為其成為社會的成功者做好基本素質的準備。
  (二)成功教育改革方法的含義。
  成功教育方法的改革,是從外壓式的“加班加點”“管頭管腳”的強制教育轉變為內調式的自我教育。通過幫助學生成功、學生嘗試成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發展學生的積極性,最終形成學生自己爭取成功的內部動力機制,從而大大地提高教育和學習的效率。
  在實踐研究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成功教育也是一種方法,因為:
  1.成功適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兒童天生喜歡成功、喜歡活動,因此,我們才可能借助活動來幫助學生成功;兒童喜歡稱贊,成功教育的第3個要素就是強調以鼓勵、表揚為主的鼓勵性評價,適合其心理要求。
  2.反復成功可提高人的成就動機,因此需要提高兒童的內在積極性。這是被許多經典心理學實驗證明的。
  3.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對于學習困難學生,成功的積極意義要遠遠大于失敗,因為新的失敗往往不能成為差生的成功之母,恰恰成為他們更大的失敗之母。
  4.教學過程的本質是追求成功。教師精心備課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成功,教師的知識和能力之所以能在教學過程中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顯然不是通過失敗實現的,正是通過成功實現的。
  5.成功既是方法,也是目標,兩者完全是一體化的。
   二、成功教育改革基本要素和運行機制
  (一)成功教育的基本要素
  成功教育有3個基本要素:
  1.積極的期望要求。遠景性的期望是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潛能,都能在多方面成功;近景性的期望,在具體教育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實際出發,提出學生努力后能達到的目標和要求。
  2.成功的機會。就是要遵循“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的原則,為學生不斷創造成功的機會。
  3.鼓勵性評價。強調幫助學生學會評價,發現和發展自己,堅持以找優點為評價的出發點,堅持以個體為主的評價標準,堅持以鼓勵表揚為主的評價方式。
  (二)成功教育的運行機制
  成功教育的運行機制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幫助學生成功;第二階段:教師創造條件,學生嘗試成功;第三階段:學生自己爭取成功。這三個階段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其核心就是從教育逐步走向自我教育,從他律走向自律。
  第一階段:教師幫助學生成功。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教師幫助、觸發學生為主,目標是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要求教師對學生的發展抱有積極的期望和要求,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誘導學生參與教育、教學活動,教師對學生實施鼓勵性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通過反復成功,學生的基本學習習慣、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基本成功心理逐步得到形成,于是產生第二階段的循環。
  第二階段:學生嘗試成功。這一階段的特點是教師幫助的成份減少,學生嘗試成功的力度加大,目標是推動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要求教師創造條件和情景,以問題為形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在嘗試過程中,使學生獲得較高層次的成功,使學生爭取成功的能力和成功心理得到高層次的發展,逐步產生自我期望、自我激勵。通過嘗試成功階段的循環,教師進一步發現學生,學生進一步發現自己,于是產生第三階段的循環。
  第三階段:學生自己爭取成功。這一階段的特點是以學生自我開發為主,但仍需要教師繼續給予幫助指導,目標是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要求教師幫助學生產生自我期望和要求,自己主動爭取成功的機會,形成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能自我激勵的機制。通過學生自己爭取成功階段的循環,促使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穩定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機制。
  整個循環的核心是以主體在活動中的成功為中介去作用于主體的自我概念、自信力等,從而實現主體對教育、教學的主動內化,使教育走向自我教育,他律走向自律,學生獲得成功,教育也獲得成功,師生關系得到進一步改善,整個教育形成了師生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環。
  必須指出的是,實施成功教育,也會有失敗。我們反對的是制造失敗,尤其反對讓學生反復失敗。因為對學習困難學生來說,新的失敗不但不能成為成功之母,反而成了他們更大的失敗之母,尤為重要的是反復失敗,導致學生自信心下降,自我概念消極。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早期自我概念消極將會導致學生終身很難以改變,這樣的人在日益競爭的社會中將會一事無成。
   三、成功教育的基本做法
  成功教育首先是教育思想的改革。辦法只有一條,即換思想,而不是換人。我們覺得,教師和學生一樣也是有潛能的,只有轉變觀念,改革方法,才能取得學生的成功,教師的成功,教育的成功。成功教育的內涵十分豐富,其核心思想是教育目標的轉變,學校辦學目標的轉變。義務教育再也不能只培養少數學生僅在分數方面的成功,要立足于面向全體學生,著力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尤其是提高學習困難學生群體的基本素質,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社會的成功者。我們首先抓了3個轉變:變埋怨、責怪學生為相信每一個學生;變教師對學生外壓式的強制教育為學生內調式的自我教育;變片面追求分數的應試教育為爭取多方面成功的素質教育。
  (一)不斷實現教育思想的轉變
  轉變觀念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1.領導帶頭轉變觀奈。把提高學生素質作為辦學目標,勇于承担責任,創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鼓勵教師大膽改革。
  2.學習理論。發掘教師先進的教育思想因素,推動其逐步理論化、系統化、自覺化。
  3.虛實結合。把教育思想的轉變與教育方法的改革結合在一起。
  4.注意把成功教育的思想轉化為常規。通過常規管理再推動教育思想的轉變。
  5.鼓勵教師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提高、創新,使教育思想的轉變不斷深化。
  (二)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強化和適當增加與提高學生素質有關的內容
  我們從學習困難學生相對集中的實際出發,以學生走向社會成功為目標,確立了素質的4個主要內容: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基礎的文化知識;基本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良好的適應心理素質。強調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學習內部動力機制和成功心理方面長足的發展,各學科還增加了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要求。
  (三)以成功心理培養和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為核心,深化德育改革
  我們在加強德育常規工作的基礎上,針對學校實際,逐步形成了這樣的德育改革思路:以班級集體建設為載體,以班級“成功教育”工作6條為抓手,以成功心理培養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為特色,實施“成功教育”中的德育改革。
  我們根據“成功教育”基本思想,整理出班級“成功教育”工作6條:(1)深入了解學生,收集、分析信息,進行針對性教育;(2)重視非智力因素教育,改善學生心態,促進成功心理的形成;(3)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培養自我教育能力;(4)不斷對學生提出積極期望和要求,實施目標引導;(5)實施鼓勵性評價,為學生不斷創造成功機會;(6)重視班集體常規建設,形成良好班風和學風。
  貫徹這一思路,我們主要抓了兩方面的工作:
  1.成功心理的培養。
  我們主要加強了非智力因素培養。其基本要求是幫助學生了解、掌握、認識自我和調節自我的方法,把消極的失敗心態轉化為穩定的成功心理。
  我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影響學生學習生活、班級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障礙,制定了各年級的教育重點:預備班年級重點培養積極的情感,初一年級注重培養自信心,初二年級注重培養意志力,初三年級注重培養成就動機。
  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是一門講座,三個結合:
  一門講座是:心理常識講座,每學期10次左右。講座的基本模式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小結——課后測試、行為作業——配套活動。
  三個結合是:
  (1)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包括團、隊活動)。活動是形成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心理的基石。我們注意與年級教育重點配套,與學生實際結合,著手點小,著眼點大。活動中做到對個體和群體的教育相結合,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機會。
  (2)與教學過程相結合。我們注意在教學這一主陣地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各種進步都注意從非智力因素的角度予以表揚和鼓勵。對學生的各種反復也都從非智力因素角度予以分析和誘導,促使學生自我認識,把偶然出現的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質方面的表現逐步轉化為穩定的成功心理,從而促使學生的認知系統和動力系統相互作用,協調發展。
  (3)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有84%的學生參加學校的26個興趣小組,并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各種學科活動,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發揮各自的特長和潛能,并引導到學習之中去。
  2.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
  我們這類學校,學生的特點之一是自己管不住自己。于是我們的教育往往片面地用外壓式的強制教育強化管理,學生似乎被管住了,一旦沒人這樣“管”,他們又故態復萌。這樣做的結果,扼殺了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最終也阻礙了學生的長遠發展。
  我們覺得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特點,必須在加強正面教育和管理的同時,要立足于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一旦這種素質形成,學生就獲得一種不斷自我增值的能力。我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開展工作:
  (1)在加強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創造有利于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環境。努力把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轉化為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過程,如在制訂班集體、小隊、小組的發展規劃和目標中,在干部隊伍的形成、建設的過程中,都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如試行“今日我當家”干部輪流等制度,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表現和鍛煉的機會。再如經常把學生中的一些問題放給學生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
  (2)通過有計劃的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為了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們強調3個自我:自我設計、自我組織、自我活動。教師則主要在上述3個環節中指導、幫助學生。這些活動,既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機會,又為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四)以幫助學生成功、創設成功機會為核心,改革教育教學方法
  幫助學生成功,創設成功機會,就是要根據學生認知和非認知的特點,從多方面為學生創設成功機會,誘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產生成功體驗,從而激發、形成自我學習的學習內部動力機制。理論和實踐證明:學習上的多次成功,對于學習困難學生,對于未成年的孩子,其積極意義和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反復的成功可以促使學生產生一種內驅力——因為學得好,所以愛學習,可以促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動內化教育要求,可以促進學生的成就動機發展,為其成為社會的成功者創造條件。
  我們幫助學生成功的主要方法是兩條措施:
  1.在過程中調整教學要求和進度。
  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成功創造宏觀方面的條件,保證學生逐步、穩固地達到大綱的基本要求;為學習困難學生創造新的成功機會,全面提高素質。教學要求的調整有調低的,也有調高的;教學進度的調整有調慢的,也有調快的。
  調整的原則是:對基礎的連續的要求,學生有困難,就放慢、抓實。當然一開始,大家也很担心,放低要求、放慢進度后的成功,是不是真正的成功,會不會影響學生達到大綱規定的要求。其實,我們主要是調整過程中的要求,而不是調整最終的要求。在過程中,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經過努力獲得成功,對學生來說是真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正是有了這種一開始相對大綱來說是低層次的成功,促使學生愿意緊跟教師去不斷地爭取高一層次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此,我們的教師才可能逐步誘導學生接近、達到乃至超過大綱的基本要求,這就是調整中的辨證法。我們改革的效果也充分證明了調整的有效性。
  增加和強化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這是提高要求,作為教學的硬要求來抓。如各科教學中都重視了基本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們認為今天作業好的學生,就是明天成績好的學生,就是后天服務態度好的公民。我們是把學生作業習慣培養當作培養學生認真辦任何事的基本素質來抓的。如在語文教學中增加了寫字(鋼筆字、毛筆字)、聽寫、閱讀(包括速讀)、說話等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學中增加和強化了思維、基本運算、珠算、計算器統計等能力的培養;外語教學中強化了運用外語的聽、說能力的培養等。
  2.實行“低、小、多、快”的方法改革。
  “低、小、多、快”是我們教學改革的基本方法。它為學生在學習中成功提供了具體保證,在實施中受到教師、學生的歡迎。
  “低”即“低起點”。摸清學生相關準備知識、基礎、能力和心理準備的實際,把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使新舊知識產生聯結,形成網絡。我們通過問卷、談話、診斷性測試、預習檢查、口頭或書面提問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水平,確定適當的教學起點。
  “小”即“小步子”。根據學生實際,確定能達到的實際進度。教學的步子要小,把教學內容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分解成合理的層次,然后分層漸進,把產生挫折事件的頻率減至最低程度,使學生層層有進展,處處有成功,處于積極學習的狀態,感到自己有能力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動機。
  “多”即“多活動”。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注意力時間短,記憶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點,改變教師大段講解的傾向,使師生活動交替進行。這樣不僅調節了學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大量參與教學活動,自我表現的機會多了,能力的發展也通過逐步積累而得以實現。這種良性的循環,又大大促進了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活動時間一般達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師一次持續性講課控制在10分鐘之內。
  “快”即“快反饋”。在每一層次的教學過程中,既有教師的“講”,也有學生的“練”,還有教師的“查”。這種快速的反饋,既可以把學生取得的進步變成有形的事實,使之受到鼓勵,樂于接受下一個任務,又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乃至調節教學的進度,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避免課后大面積補課。
  (五)從學生水平出發,實施鼓勵性評價
  以唾的評價往往有著這樣的不足,即用一把尺子、從一個方面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分等,這就使學生,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因得不到正確的評價,從而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在這種評價體系的支配下,一再失敗的學生無法發現自己,激勵自己,失去了他們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我們主要實行適應學生起點、鼓勵學生進步的評價。確定評價標準的主要原則是:(1)適應全班大部分學生的起點;(2)適應不同層次學習困難學生的起點;(3)有利于發揮學習困難學生的某些長處。實施鼓勵性評價時的主要做法是:(1)編制適應學生起點的測試;(2)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確定其要達到的最近區域目標;(3)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每一點進步或對某些長處有所發展的,都給予鼓勵;(4)采用教師評價、學生群體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鼓勵性評價的主要原則是:
  1.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分等,是幫助學生學會評價,發現自己,發展自己。
  2.評價的出發點是找優點,找到孩子的優點就找到了孩子的生長點。
  3.評價的主要方式是鼓勵、表揚。鼓勵和表揚的效果最好,這是被經典的心理學實驗反復證明了的。
  4.評價的標準堅持以個體為主。這是由于大班集體授課造成的內部差異較大的實際情況所決定的,只要每一個體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提高,那么,學生一定會達到、乃至于超過社會的標準。
  5.評價宜粗不宜細,以模糊為主。精確的以分等為目的的評價,將導致更多學生的失敗。其實日常的評價只能反映學生大致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并不具備分等的功能。
  6.擴大評價范圍和內容。單一的書面考試既不能反映學生的各個方面的水平,更容易挫傷那些在書面考試中淪為“差生”的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我們在語文中把說話、寫字、速讀等都列為評價的范圍,這就形成了“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應。
  7.多讓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幫助學生學會評價。現實的評價中,教師習慣于評價學生,很少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而評價的根本在于每一個孩子學會在群體中正確評價自己,尤其是進入青春發育期孩子的特點之一是更關注同伴對自己的評價。
  8.幫助學生在失敗時正確評價自己。第一,教師承担一定的責任,以利于改善師生關系;第二,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歸因,找到失敗的真正原因;第三,鼓勵學生,只要繼續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六)要學生成功,必須要有一大批成功的教師
  要擴大成功教育必須把主要的精力、主要的時間投入到研究、提高教師的工作中去,只有培養出一大批具有成功教育思想的教師,才能取得突破。為此,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領導正確認識教師。
  首先要把教師成功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校長和學校領導要把主要的時間,主要的精力,主要的經費投入到提高教師,幫助教師成功的工作中去。
  成功教育要求校長和學校領導對教師做到“三個相信”,即相信每一個教師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潛能,都有可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這就是成功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信念。
  2.幫助教師認識自己。
  蘇聯有一個專門研究科學學的專家講過這么一句話:最可悲的是當一個人走向墳墓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才能。為了形成一種主體想發展的機制,我們首先在領導班子和黨員中召開了“超越自我,爭當成功之星”的自我發展研討會,并逐步推廣到骨干教師和一般教師中去。這個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個體分析,群體分析,確立發展目標和措施,關鍵是找5個點:優點、缺點,潛在的優點、缺點,新的生長點。強調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別人,不要落實到對自己對別人的評價上,核心是發現自己,發展自己。
  3.加強校內教師培訓。
  我們除了支持教師提高學歷和參加市區的職后培訓外,特別重視校內的教師培訓工作。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成功教育等教育基本理論和以教材教法為重點的教育方法。講課的教師有市區的專家、學校領導、本校的優秀教師。我們還提出好教師不準多上課,好教師要帶教師,凡是帶教師的“師傅”,節節課開放,“徒弟”每節課都聽。先模仿后創造,“師傅”還要經常聽“徒弟”課,進行指導,師徒工作考核捆在一起,包括班主任帶教也是同樣嚴格要求。我們把“徒弟”工作量減少一半,“師傅”加6節課工作量。通過幾年的培訓,現已帶出了一批骨干教師。
  4.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提高教師。
  教育教學的特點是充滿創造性,只有通過改革和教育科學研究,才能有所創造,教師才能有更大的發展。因此我們著重從兩方面組織教師開展研究,那就是研究教育的問題和教育的經驗。
  研究教育的問題,就是要找到問題的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對策,預測和爭取教育問題的解決,提高教育的效益。
  研究教育的經驗,就是要幫助教師把經驗理論化、系統化,最后使之自覺化,產生更大的效益。
  我們組織教師參與各課課題研究。我們借錢買了攝像機,進行課堂實錄,然后定格研究教育教學過程,探索教育規律,發動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進行比較研究。這樣,教師對教育科學的認識就逐步加深了。如,教師們對好學生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有顧慮,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不但被幫助的學生有明顯提高,幫助別人的學生也有明顯提高。對此我們進一步要求教師分析背后的原因,于是,許多教師紛紛自覺地擴大這一研究。
  5.在師德建設的過程中提高教師。
  師德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師德是校長的影子,師德的核心問題之一是如何對待差生,面向全體學生。對此,我們主要抓兩個方面的工作。
  (1)抓制度的執行,不斷提高要求。
  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嚴肅處理違反師德的事件。我明確提出,在任何問題上我和教師有分歧,校長可以退讓,唯獨在師德問題上寸步不讓。由于領導敢于抓,發生在這方面的事情也逐步減少。
  (2)抓先進典型的樹立,進行耐心的疏導。
  我們定期評選教學能力強、師德好的優秀教師,樹立先進典型,發揚他們的優秀事跡,定期的組織師德經驗交流,定期的表揚那些在突發事件中善于理解學生、善于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先進思想。同時針對學校存在的矛盾,請專家來介紹與學生談話的藝術、方法、心理矯治的技術等,幫助教師提高教育學生能力的藝術。
  (七)要學生成功必須幫助家長建立成功心理
  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我們逐漸認識到教師和家長是學生發展的雙翼,僅有教師的一翼展翅,學生發展還是不快的。為發揮另一翼的作用,我們首先分析家長狀況,幫助教師建立信念:(1)孩子是能夠提高的;(2)通過我們的工作,家長一定會支持學校,教育好子女的。其次,建立了幾項制度:(1)每月一次的家長會和家長學校制度;(2)班級、年級、學校的家長委員會;(3)教師、家長聯系制度;(4)公布校長電話、設立校長信箱。
  幫助家長建立成功心理的工作分3個方面:
  1.主要幫助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意義,變換各種角度,從家長切身利益、子女發展前途、國家發展長遠目標等多方面去幫助家長提高認識。
  2.通過宣傳閘北區教育、閘北八中取得的成績、教師努力工作的精神和很強的教育教學能力、每一個孩子的變化、典型學生的進步等,讓家長認識孩子提高的潛力,確立幫助孩子提高的成功心理。我們規定家長會必須堅持正面教育,任何教師不得在全班批評家長、學生,有問題可以個別交換。這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信心也增強了,對自身的責任性與壓力也增強了。
  3.加強家長對孩子教育方法的指導。我們對家長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樹信心、抓習慣、管思想。幫助家長搞清孩子的問題不是腦子問題,是動力問題、是習慣問題。我們要求家長做到“4個一”:一個目標,一盞燈,一張桌子,每天陪一小時。習慣形成后,逐步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我們明確思想工作、交友等方面家長要多管,學習由學校管,家長只要每天檢查一下“√”多還是“×”多,字跡是否端正,具體內容不要管。家長們聽了覺得有道理,做了有實效,感到孩子有希望。
  總之,我覺得很多現實問題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我們學校是專門從事教育的,不要怨天尤人,埋怨這個責怪那個,因為這不但不能提高質量,還會渙散人心。學校的改革,要主動適應家長、社會,主動爭取家長、社會支持。人心上來了,蒸蒸日上的“能量場”形成了,整個教育社會就能進入一種良性循壞狀態,很多矛盾就會迎刃而解。歸根結底,要做好家長工作的關鍵,還是學校先要改革,學校搞不好,誰來支持你?要有地位,先要有作為;有了作為,還要主動爭取家長社會的支持,封閉式的辦學是辦不好學校的,這是歷史的結論。
上海教育52-56G3中小學教育劉京海19971997上海市閘北八中校長 劉京海 作者:上海教育52-56G3中小學教育劉京海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1:30

[新一篇] 成功教育中的語文教學模式設計

[舊一篇] 我以我筆寫家鄉  ——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出路探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