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譯文]   家家戶戶煮繭絡絲,村南村北到處傳來繅車的聲音。古柳樹下穿著粗麻布衣的農人,乘著蔭涼叫賣黃瓜。

   [出典]    北宋 蘇軾   《浣溪沙》

   注:

    1、《浣溪沙》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2、注釋:

  簌簌:花朵飄落的樣子。簌簌衣巾落棗花:棗花紛紛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裝。

  繰車:即繅絲車,抽繭出絲的器械。“繰”同“繅”。

  牛衣:蓑衣之類的用具,這里指穿牛衣的人。牛衣,《漢書·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條:"案《食貨志》,董仲舒曰:'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則牛衣者,編草使暖,以被牛體,蓋蓑衣之類也。"此處指賣瓜者衣著粗劣。或謂本作"半依",如曾季貍《艇齋詩話》:"予嘗見東坡墨跡作'半依',乃知'牛'字誤也。"

  漫思茶:想隨便去哪兒找點水喝。漫:隨意,隨便。因為十分渴,想隨便喝點茶,所以不管哪個人家,都想去敲門試問。蘇軾《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門",與此兩句意同。皮日休《閑夜酒醒》:"酒渴漫思茶",蓋即此語所本。

      3、譯文:

       衣巾在風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飄落。村子的南北頭響起剿車的支呀聲,是衣著樸素的農民在賣黃瓜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艷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于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4、蘇軾 生平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此詞為作者徐州寫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鄉間的見聞和感受。作品藝術上頗具匠心,詞中從農村習見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現了淳厚的鄉村風味。清新樸實,明白如話,生動真切,栩栩傳神,是此詞的顯著特色。

  上片寫景,也寫人,并點出季節,生動地勾勒出初夏時節農村生活的畫面:作者從棗樹下走過,棗花簌簌地落了他一身,這時候,他耳邊聽到了村子里從南到北傳來一片片繅絲車繅絲的聲音,又看到古老的柳樹底下有一個穿“牛衣”的農民正叫賣黃瓜。作者抓住富有季節性特征的一些事物,有聲有色地渲染出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

  下片記事,轉寫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動。

  接下來一句寫作者驕陽下口干舌燥的感受。結尾一句,寫作者以謙和的態度向村野百姓求茶,一則顯示出詞人熱愛鄉村、平易樸實的情懷,二則暗示了鄉間民風的淳厚。

  這首詞既畫出了初夏鄉間生活的逼真畫面,又記下了作者路途的經歷和感受,為北宋詞的社會內容開辟了新天地。

 

     6、這樣的詞,會使人感到真實、親切,可以嗅到當時農村生活的氣息。這首詞與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寫作者路途中的片斷感受,其重點并不在于要反映農村的貧困面貌。由于災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悅之情較前首也濃厚得多了。

  這首詞注重詞句的錘煉而又不露痕跡。例如“簌簌”,有的評論家認為這兩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裝”,其實,作者的目的在于強調“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響,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寫下落的形態。正因這兩字放在“句首”,才說明作者是從“簌簌”聲中得知棗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響”、“漫”、“敲”等字也均用得靈便而貼切

 

   7、本篇寫的是作者“謝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這首詞中所寫的景,并不是一般情況下通過視覺形象構成的統一的畫面,而是通過傳入耳鼓的各種不同的音響在詩人意識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組聯續不斷的影象。現在,不妨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意識活動來體驗一下這首詞的構思過程。

    作者在“謝雨道上”,經過長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籟籟”之聲傳來耳際,并好象有什么東西打在身上和頭巾上。這時,他才意識到:這是棗花落在身上。接著,耳邊又傳來吱吱呀呀的聲響,越往前走,這響聲便越濃,從南,從北,從四面八方傳來,不用看也不用問,這是作者熟悉的繅車的響聲。從響聲中,作者意識到,他已進入村中了。這時,突然一陣叫賣聲傳入耳鼓,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披著“牛衣”的農民坐在古老的柳樹蔭中,面前擺著一堆黃瓜……。些少三句,農村的季節特點,村中的勞動生活以及農村的貧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觸并形象地折射出來。

    下片寫作者的感受和意識活動。“酒困路長惟欲睡”是對上片的補充。在結構上,這一句又是倒敘,它說明前三句之所以從聽覺方面來寫,主要是因為酒意未消,路途遙遠,人體困乏,故而寫下來的只不過是睡眼朦朧中聽來的片斷,并非是視覺構成的完整統一的畫面。“日高人渴”兩句,雖然寫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農民家里覓水的意識活動,但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節、隨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來,蘇軾似乎并沒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農民的距離并不太遠。讀這樣的詞,會使人感到真實、親切,可以嗅到當時農村生活的氣息。這首詞與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寫作者路途中的片斷感受,其重點并不在于要反映農村的貧困面貌。由于災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悅之情較前首也濃厚得多了。 

 

    8、 《浣溪沙》這首詞是蘇軾43歲(1078)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那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這組詞就是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簌簌衣巾落棗花”從棗花落到衣巾上的聲音開端,反映了一位關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對雨后農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音是輕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卻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繰車”聲,說明作者聽得多么認真,多么細心,多么興奮。“牛衣古柳”,作者換一個角度來寫他對蔬菜豐收的喜悅心情。三句話,三個畫面,似乎東鱗西爪,毫無聯系。可是用謝雨的路上這條線串起來,就讓人感到這幅連環畫具有很強的立體感。這一組畫面,不僅色彩美,而且有音樂美。無論是簌簌的落花聲,嗡嗡的繰車聲,還是瓜農的叫賣聲,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生動地展現出農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上片寫的是農村生產勞動的繁忙景象,下片轉入寫謝雨途中行路的艱辛。走了一村又一村,這時已是日高天熱,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來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試問”一詞用得十分講究,既寫出了作者滿懷希望想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入的心情。信筆寫來,不事雕琢,但卻栩栩如生,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民的關系寫得親切自然。全詞有景有人,有形有聲有色,鄉土氣息濃郁,為宋詞題材開拓了新的天地。

   “敲門試問野人家”,詞到這里就戛然而止了。詞人敲門的結果怎樣呢?喝到茶沒有?農民是怎樣招待他的呢?詞中未作一個字的交代,留給讀者去想像,更是余味無窮。這就是古典詩詞中所講究的“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浣溪沙》詞中有“簌簌衣巾落棗花”一句,實為“棗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興》一詩中有“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原意為: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主賓倒置的同時,賓語“香稻粒”、“碧梧枝”還被拆開分屬主賓位置。對于古典詩歌詩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說:“詩家例用倒句法,方覺奇峭生動”。

 

    9、蘇軾的詞描繪了一幅淳樸自然的田園生活圖畫。金燦燦的棗花,雖然細小,卻香味襲人,從棗林穿過,簌簌飄落的棗花會灑人滿頭滿身。村南村北軋軋的繅車聲響成一片。古柳樹下,一位衣裳簡樸的老農正歇担休息,他挑著黃瓜游鄉叫賣——黃瓜上市之日,正是小麥泛黃之時,“日高人渴漫思茶”與首句是對偶句,“日高”暗示起得早,照應上句“路長”“人渴”照應上句“酒困”“路長”,并逗出當句的“思茶”以及結句的“敲門試問野人家”。日高、路長、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現旅途的勞累,但傳達出的仍是歡暢喜悅之情。此行盡管勞累,還敲農家門討口水喝,堂堂太守向轄境中的百姓家討口水喝,初看,著實讓人百思不解,細思,人們恍然大悟,原來,詞牌通過此句傳出了主人公縣令體恤民情的精神風貌。

 

   10、作者在這首詞中生動地描繪出一幅饒有情趣的農村初夏圖景,流露出對鄉村生活的喜悅之情。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首句正常語序應是“棗花簌簌落衣巾”,是說棗花簌簌飄落在衣服和頭巾上。“簌簌”,象聲詞,摹寫棗花飄落時的細微聲音。作者通過棗花點明初夏時節,同時展現出人行走于棗樹下,微風吹拂、清香四溢的景象。

    次句寫所聞。耳畔傳來“吱吱嗡嗡”的紡車聲,細細傾聽,卻又無法分辨聲音的來處,因為在這個繁忙的收蠶季節里,繅絲聲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響成一片了。“繅車”,是抽絲的工具。

    末句寫所見。“牛衣”,《漢書·食貨志》有“貧民常衣牛馬衣”的話,也有人說即蓑衣之屬,這里泛指用粗麻織成的衣服。作者抬眼望去,就在路旁的一株古柳樹下,一位村農正叫賣著黃瓜。

    作者成功地抓住了富有季節性特征的事物,不加修飾,渲染出了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同時暗中流露出久旱逢雨之后輕松愉快的心情。如果旱情不解除,桑樹枯死,哪來桑葉養蠶而抽絲,也談不上賣瓜果了。作者用筆之妙,就在于此。

    這一段寫景的獨特之處在于它不是用靜態的視覺形象構成畫面,而是通過各種不同的音響在人的意識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組連續不斷的影像,構成有聲有景的立體情境。“村南村北響繅車”,雖然只是寫聲音,卻分明呈現出村里百姓辛勤勞作的場景。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酒后困意正濃,又經過長途跋涉,此時真想好好地睡上一覺。烈日當空,口干舌燥,要是能有一杯清茶解渴該有多好!于是走到村野的一戶人家前,試著敲門探詢。“漫”,隨意,不由地。因為非常渴,所以不由得想喝點茶。“試問”,透露出謙遜親切、不愿驚擾人家的意思。

    下片開頭兩句用對偶,看似漫不經心,屬對卻十分工整,尤其是虛詞“惟”與“漫”的對仗尤見功力,將初夏正午的炎熱和酒渴困倦的行人情態表現得真切生動,如在目前。

    評 解

    在蘇軾以前的文人詞中,偶爾也有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比如歸隱題材中就經常描繪鄉村山水的風景和樵夫漁父的形象,著名的如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和風細雨不須歸。”但是這里的鄉村只是山林歸隱的象征,是被文人理想化了的隱逸之地,而不是真實的鄉村生活。

    蘇軾把自己親身感受到的、富有生活氣息的鄉村生活寫入詞中。一方面,他有詩人的慧眼,能從農村的風土人情中提取淳樸自然之美,讓自己仕途勞頓的心靈得到放松;另一方面,他又是以士大夫“民胞物與”的責任感來關注鄉村、關心現實,因而百姓的哀樂也時時牽動著他的心情。蘇軾開創的這樣一種表現農村的傳統為后來的詩人和作者所繼承。從南宋陸游和范成大的農村題材詩以及辛棄疾的農村詞中,都可以看到蘇軾的影響。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所寫見聞和經歷,似乎信手拈來,但在構思和用語上都是頗見匠心的。棗花、繅車、牛衣、古柳等都是農村習見的事物,賣瓜人、野人家也別有鄉土風味。尤其向農戶敲門求茶,更見出農村淳厚的風俗。清新樸實、明白如話、感染力強,是這首詞顯著的藝術風格。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4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