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學百年發展的思路與思考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提要 本文概括分析了百年來西方心理學發展的三條主線:科學主義、存在一人本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勾列了各自的體系、結構及其對心理學的貢獻;進而就當代心理學的發展趨勢和方向進行了分析。作者認為,心理意義實在是一個方向,非線性相容方法是關系心理學實證趨勢進一步發展的一個核心問題。
  主題詞 科學主義心理學 存在一人本主義心理學 辯證唯物主義心理學心理意義實在。
  * * *
   一、引言
  1862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出版了名為《作為自然科學的心理學》一書,1879年,他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現代科學意義上的心理學自此誕生了。
  有兩個論斷,能深刻地說明心理學發展的特征。一是,心理是人的活動的天然動因和必然伴隨物,即人的任何活動都有內在的心理動因(無意識、潛意識本身就是心理),人的任何活動必然產生相應的心理反應;正因為如此,使第二個論斷成為著名的心理學格言:“心理學有悠久的過去,只有短暫的歷史”(德國心理學家、記憶研究的代表性人物艾賓浩斯語)。這是因為,說其悠久,是因為人類對心理、精神的關注與人類發展同步,其歷史悠久漫長。說其短暫,是因為真正的現代科學心理學,是以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的建立為標志的。如今它也只有110多年的歷史。
  人類就要進入新紀元。百年滄桑,令人感慨。心理學如今作為基礎性科學,人人熟知。世紀之交,回眸百年歷程,看其規律,對于心理學的發展或許不無啟發。
   二、西方心理學百年發展的三條主線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邏輯起點,圍繞它產生一些基本問題,這自然生成一系列的范疇、概念,進而形成理論和理論體系。這個過程構成一門學科的發展線索。
  心理學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為主的科學(為了更好地分析人的心理,還要研究動物心理,即比較心理學)。由于心理現象的極端復雜性,心理學家們對心理基本屬性(本性、實質)的理解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由此,帶來了心理學家研究重點、研究方法、范圍概念、理論體系、應用等的不同。
  縱觀西方心理學的歷史和理論狀況,由表及里,我們可以看出現代心理學是沿著三條線索進展的:
  1.自然科學主義線索
  從心理學產生的社會、科學背景看,心理學的自然科學主義是與西方的自然實在的思想分不開的。自然實在的思想是西方哲學或文明的一條主線,比如,柏拉圖把宇宙描繪成一種數學一幾何結構,并力圖用數目最少的元素來說明自然現象的多樣性,并以此作為形成科學理論的理想目標。培根提出了以實驗定性和歸納為主的科學方法。笛卡兒認為,科學是一種演繹命題的等級體系,強調數學方法在科學認識中的作用。牛頓提出了科學認識的歸納—演繹程序模式,論述了分析—綜合方法與公理方法。至19世紀,形成了牛頓式的世界觀,這成為科學時代精神,影響著當時的科學。這種世界觀認為,事物是客觀的,是線性地連續發展的,其規律是普遍性的,事物是可以還原的。它們具有明顯的還原思想、數的觀念、經驗實證等特點。這不僅決定了心理學的產生,還深深地影響著心理學的發展,使其成為心理學百年發展的主線。
  自然科學主義心理學思路主要特征是:
  在心理基本屬性的認識上,認為心理的屬性如同自然事物屬性一樣,是客觀的,由部分構成的,可還原分析的和可定量研究的。
  在研究思路上,主張心理學的研究應當同自然科學一樣,采用還原分析的方式,以實驗為基礎,形成理論。普查林和克拉威克把其總結為:①自然一元論,即把自然科學看成是一個系譜,根部是物理學、化學和其他物理科學,上部是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從上到下是可以還原的。②機械論,即認為心理學可以通過研究心理自身解釋心理現象,而不必通過借助外在的東西如迷信、上帝等來解釋。③操作主義,即認為科學或理論的有效性依賴于發現所應用的操作的有效性。④決定論,即認為心理有確定的因果關系。
  在研究方法上,強調自然科學的客觀方法,引進諸如物理學、生理學等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如今,心理學的實驗已經成為精密、精巧、完善的專門學科。
  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基本的、便于控制的心理現象,如感知、情緒、情感、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領域。
  貢獻:①構建了目前心理學各個領域主體,如感覺、知覺、情緒意志、個性以及應用心理學的理論體系等等。較好地解釋了人的認知過程、學習過程等。②為心理學積累了豐富的資料。③發展了完善的心理學研究方法。
  科學主義心理學為不少心理學家所強調,如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華生在《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中稱:“就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純客觀的實驗分支。”“行為主義力圖獲得動物反應的一個統一的圖式,認為人獸之間并無界線。”(舒爾茨,1987)有些心理學家甚至認為,只有這樣才是科學的心理學。
  代表性的理論有構造學派、格式塔學派、行為主義、認知學派等。
  2.存在—人本主義線索
  這個線索與20世紀西方社會、哲學發展有極大的關系。在西方社會物質文明取得重大進展后,人們反而有更多的心理苦惱,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開始強調由對“外部空間”的開發,轉向對人的“內部空間”的關注。社會出現了具有歷史延續性的、我們稱之為存在一人本主義的思潮。這種思潮強調人的價值,人的自我需要和發展,要把自我和世界放在同樣的位置,強調自我意識性的“存在”,認為科學理性的認知方式不能真正理解人的心理,只有通過非理性的直覺,如煩惱、孤寂、絕望等才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等等。與此相應,心理學出現了存在—人本主義的發展線索。
  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思路對心理現象本質的估計是,人的心理本性是獨立于自然的獨特東西,是人自身具有的,是不同于自然現象的。
  研究思路上,這種觀點認為,人性的東西是不能用簡單的實驗方法來研究的,應當用整體的、思辨的方法來進行心理學研究,這樣才能把握人的根本特性。
  研究方法上,主張非自然實在的方法:如人本主義的反思、觀察等方法;夢的分析,聯想分析等;以及自然情景的觀察等。
  主要研究領域:①人性估計,如人本主義的性本善、自我實現理論;精神分析的人的非理性作用等等;②職業心理學,如精神分析的治療、人本主義的組織心理等。
  貢獻:①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如無意識、人性估計,從而對社會思潮有巨大影響。幾乎波及人文學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②發展個性心理學。③豐富了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如精神分析、患者中心療法。
  代表性的理論有兩大類: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當然,每個理論體系又有眾多的小型理論和派別。
  3.辯證唯物主義線索
  馬克思主義學說本身在西方就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在一些國家取得政權以后,辯證唯物主義成為一些國家方針性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導思想,在這樣的背景下,心理學家們有組織地(如蘇聯)和自覺地(如法國、美國的一些心理學家)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開展心理學研究,形成了不少理論。這構成了現代心理學百年發展的第三條線索。
  具體來看:
  在對心理基本性質的認識上,認為心理是腦的機能,是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是人的社會實踐的產物。
  研究思路:側重于人與社會關系的角度,用物質決定意識、矛盾發展等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解釋心理學的問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辯證思辨的方法以及實證的方法等綜合性方法。
  研究領域:心理實質,心理發展的動力,實踐與心理,遺傳與教育,以及眾多的有關問題。其主要觀點波及心理學的眾多學科。
  貢獻:較好地解釋了心理的來源,先天與后天、遺傳與學習、心理的發展、變化的動力。
  代表性的地區是前蘇聯。成熟的科學是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其特點是哲學色彩濃厚,術語多借用唯物主義哲學的概念。
  4.比較與評價
  過去,我們習慣于對某一種理論派別作出是非判斷。其實,這是不合適的。心理是一個多面體,從不同的方面,都能揭示心理的奧秘。每一個線索,都從各自不同的方面對心理學的資料積累、理論體系、方法等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比較來看,每一種線索的側重點是不同的:科學主義心理學把心理現象作為自然現象的一個方面來進行研究,它揭示了心理的自然屬性的一面;存在—人本主義線索揭示了心理的復雜情感、社會的屬性,剖析了心理內在的動態動因;辯證唯物主義從人的心理與社會環境的作用角度,揭示了人與社會的互動關系。
  目前,盡管心理學家們有融合不同線索的意愿,但尚未有融合的跡象。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太復雜了。
   三、當代心理學狀況與問題
  目前,心理學已經進入了令人興奮的繁榮期。表現為:①學科門類眾多。可以說,目前有什么樣的心理或人類活動,就有什么樣的心理學。平常如學習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軍事心理學等等,特殊如環境心理學、公共關系心理學、傳媒心理學等等。②研究領域專門化和深入化。心理學家們在社會需求和研究內在機制的作用下,對心理問題的方方面面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如對記憶的研究,不僅深入到生理、化學層次,還利用認知科學對舜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③小型理論眾多。心理學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狀況,任何一個領域都有眾多的小理論。例如,到90年代初,僅動機的理論就有39種,這已經成為當代心理學的重要特征。一種理論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結束了。④跨學科發展,對其他學科貢獻日漸增大。如今心理學與其他學科廣泛融合,早期與社會學的融合,產生了社會心理學,近來與計算機的融合產生人工智能等等。
  然而,心理學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核心性的理論問題。①實證性方法的科學性問題。愛因斯坦說:“我們日常使用的概念有如此權威,以致忘記了它們的具體起源和把它們當做無可改變的事實”(Slife,1993)。心理學目前對實證的態度就是如此,以致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項研究是否為人接受,結論的可靠程度如何,往往取決于它是否進行了“實證”。然而,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實證方法自身的理論不足。現有的實證方法是以處理線性不相容事件的概率論為基礎的,而心理現象大量的是非線性的。把以概率論為基礎的心理統計學應用到心理實際中,這有無方法的適應問題?筆者認為,實證固然有科學性一面,但不能極端。心理學家們不應把自己異化,把自己的最寶貴的東西——思維讓位給操作性實證。一些心理學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②相對與普遍的準則問題。由于牛頓式的科學觀以絕對的、普遍的方式看待一種研究的結論,心理學家希望心理學是門普遍性(universality)的科學,然而現實不是如此。例如,西方對“領袖”的認同過程與東方人是不同的,東方人往往把領袖道德理想化,而西方人則把“領袖”作為一種社會職業來平等看待。因而,一個產生于西方的或東方的心理學結論,其普遍性如何?這是影響心理學整合的重要問題。③與此相應,心理學面臨不同文化背景的心理學思想融合和創新問題。目前,不同文化的融合構成我們時代的趨勢,然而,文化的差異可能是永在的。心理現象作為具有文化屬性的“存在”,決定了不同文化之上有相應的、差異的心理和心理學。因此,這些理論如何融合?是值得世紀之交的心理學家們思考的。另外,這里面還有一個優勢文化和非優勢文化的心理學思想影響力問題。例如,產生于美國的心理學理論,它的影響顯然大于產生于非洲的心理學理論。這是我們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應當注意的。④心理學有效性的接受問題。目前社會公眾對心理學的期望很高,但心理學畢竟不能達到立桿見影的效果,這使公眾對心理學有些失望,心理學是否有一天能夠達到諸如物理、醫學那樣的有效性效果呢?
   四、一些建議與展望
  回顧歷史,自然要展望未來,對此,我們有這樣幾個看法:
  1.一個新的方向——心理意義實在及其作用機制,需要重視。人是什么?在科學主義心理學看來,人是機器,是形式化的有機系統的作用客體;在存在一人本主義心理學看來,人是自我關注、體驗的存在物;在唯物主義心理學看來,人是社會和環境作用下的主體活動。這都有其深刻的一面。然而,這不是問題的全部,我們不應忽視,人的根本特征,在于他的價值、內容,即人是一個價值性實在,或者說,人是以自己對于環境事件(信息)的看法為心理基礎而活動的,這些對于事件的看法,實在地支配人。這就是心理意義實在所提出的著眼點。然而現有的心理學體系回避或忽視了這個領域,這影響了全面理解、解釋個體的活動。要解釋現實的、有價值的人,沒有心理意義實在的分析是不完整的。心理意義實在有一系列基本的問題需要研究:比如,人如何構成自己的心理內容,從而決定了人對相同事物的不同反應?人是如何建立自己和環境的心理中介關系?等等。我們認為,這個領域將是心理學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研究這方面的問題,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即如何處理內容與形式的問題。心理學從誕生起,基本上是研究形式的科學,重視心理的機制(即規律性的內在表現方式),而對心理的具體內容并不十分重視。這是一個傳統。如何既重視機制又重視內容?或者采用某一種方式把它們結合起來,是要進一步研究的。
  2.以心理自身特性為中心的學科“范式”問題。心理學家們期望心理學有一個整合,產生公認的“范式”。那么,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的看法是:首先,研究心理特性,即心理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到底有哪些特征?與自然現象比較,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其次,以此為基礎,建立公認的心理科學觀;第三,明確研究方法的科學性;第四,對百年來心理學的研究進行整理和概括;第五,確立心理科學體系;第六,進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學的融合與發展。我們要特別注意處理優勢文化中的心理學與劣勢文化中的心理學的結合,例如,中國與西方心理學的融合等等。這種結合不是理論概念的機械堆砌,而是在綜合之后概念、理論、體系的創新。
  3.心理學研究方法核心問題。目前,經過百年積淀,心理學研究的實證取向已經被公認。但是,實證有一個科學主義的假設,即心理現象如同自然現象,以“是”與“否”的方式表現自己的特性,而衡量這些特性的方法是建立在二值邏輯之上的概率論及其龐大的統計學。應當說,這種方法體系對心理學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但是也有嚴重的缺陷,心理不僅僅是二值,而是多值;心理不僅僅表現出不相容,更多的是相容;心理有確定的情況,更多的是不確定。現有的方法,并不能很好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心理學尤其是實證方法支撐的心理學,如果有一個大的發展,首先是非線性的不相容的方法的突破。
  參考文獻
  1.J.P.查普林、T.S.克拉威克著,林方譯:《心理學的體系和理論》,商務出版社,1984。
  2.景懷斌著:《蘊序心理內容中介論》,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
  3.杜·舒爾茨著,楊立能譯:《現代心理學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Brent D.Slife (1993) Time and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
   (作者單位:廣州中山大學心理咨
   詢研究中心)*
  
  
  
國外社會科學京2-6B4心理學景懷斌19971997 作者:國外社會科學京2-6B4心理學景懷斌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31:13

[新一篇] 西方心理學思想史發展規律的探析

[舊一篇] 西方心理學研究中現象學方法論述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