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熱點問題引發的“教育學”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在新千年的第一次“兩會”上,素質教育成了一個熱門話題。但值得教育界人士注意的是,這話題不是從正面而是從反面展開的,從中小學生的過重負担,看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認為推進素質教育適逢其時。從重視人到重視教育,到揭示教育問題,到強化教育改革的作用意義,這是決策者的明智之舉。
  但社會人士對教育的分析,有時是頭痛看頭腳痛看腳,還免不了心急亂開藥。如“減負”問題,中小學評職稱要不要論文的問題,乖孩子與好孩子問題等,本質上根本不是社會性議題。一般非專業人士雖然對教育很關心,但他們只能談論教育問題在社會化方面的某些細節,對海面下的冰山,大多數是看不清的。但這種聲音非常強大,有時,教育界人士不得不被這些輿論牽著鼻子走。一方面,來自教育界人士的聲音太弱了;另一方面,教育界的聲音也顯得沒什么專業水平,即從教育科學層次上來分析和考慮教育問題的人不多。不把教育問題的本源和特質弄清楚,不強化教育問題的專業性,“診病”的大夫再多,開出的方子再多,對解決教育問題都無濟于事。分析教育問題,需要真正的教育眼光。
      教育問題不是大眾菜譜
  我國教育內部缺乏一種自覺的、建設性的批評精神。教育外部對教育的批評則越來越多,越來越尖銳。教育大家談,一談就出火氣,就會出現萬炮齊轟教育的局面,不是書包太重了,就是作業太多了;不是教師太兇了,就是考題太死了,似乎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記者更是不留情面,他們的千里眼、順風耳又極容易捕捉到教育方面的信息:哪位教師打學生了、哪名學生不堪考試重負自殺了、什么學校亂收費、什么教師課余在開摩托車賺錢,哪些信息、材料能給教育難堪就整理哪些,牽著教育的牛鼻子團團轉,看你的丑惡往哪里藏!這樣一來,整個教育局面就被動了。教育問題,畢竟主要靠教育內部自主解決,現在自己發現不了,由別人來指點,指到哪里打到哪里,教育成了一支專門堵漏洞的隊伍,并是叫外行人指揮的一支隊伍!
  問題的實質不在外部的人多管閑事,而在內部的人不明智,缺乏檢討,沒有自我批判精神。雖然教育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但教育是一個行業,教育學是一個專業,不是行家卻經常大家談,加上媒體渲染,似有喧賓奪主的嫌疑。如果教育內部互相談,或請外部素質較高的人士專門談,情形就不一樣了。多年來,教育界習慣了訴苦,喜歡抱怨,以為社會欠我們的太多。對自己的崗位工作,效果如何,社會評價怎么樣,卻很少去主動設疑、探問,很少去深刻反思。不少教師很自負,自我感覺好得不得了,不光是學生提不得意見,家長談不得看法,連同事、領導也不能隨便敲打。一旦被社會揭示出來,被媒體曝光,才老實。這是教育內部不爭氣,自己不爭氣。如果教育內部還不及時營造一種積極的比、學、趕、幫、超,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良好氣氛,如果教師群體還不能充分感悟危機感和新時代的責任感,如果廣大教育工作者仍然放任教育批評的權利在社會自流,新世紀教育的大發展談何容易?
      師生關系為什么會惡化
  “教育新聞調查”表明(注:中國教育報.1999.9.1.):新時期的師生關系發生了明顯變化,傾向性問題是教師高壓,學生厭煩,負担過重,師生之間知識傳遞的渠道在拓寬,而感情溝通的渠道在縮小。38%的學生認為學校生活不太有勁,5%的學生認為很沒勁;40 %的學生覺得與老師在一起無所謂開心不開心,12%的學生不大開心和很不開心;對班主任不大喜歡和很討厭的占13.2%,說不清的占23.8%;對老師大部分滿意、個別不太滿意的占65.4%,多數不滿意的占7.2%, 說不清的占6.7%;認為所有學生都很信任自己的教師占1.3%;雖然61.3%的教師很愿意和學生交朋友,但最想找班主任或老師說心理話的學生僅有4.8%。
  阻礙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實質是教師觀、學生觀問題。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是“權”;聞道在先,術有專攻,這是“威”。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組織形式,使絕大部分教師被塑造出一副“權威”、“嚴肅”形象,教師背著“先知知覺”的精神包袱,勤奮、聰明一點的不斷學習,以防好問的學生讓自己“出洋相”;而那些懶惰一點,或者說愚蠢一點的教師,隨時端著架子,大體只能靠“師道尊嚴”獲取自我實現感。很少有開明的教師,公開鼓勵學生向自己提意見,向“權威”挑戰,即使有“冒犯”嫌疑,也不計較,無所謂“得罪”。這種“把學生放大、把自己縮小”的做法,既不會失去威信,又容易把教學氣氛搞活,并能從學生那里學到更多東西,受到學生的歡迎和愛戴。
      學生的過重負担從哪里來
  “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的,是我是我還是我”。大人上班每天8小時,還有雙休日, 但中小學生呢?請看看海文同學的記述:(注:中國青年報.1999.8.4.)
  “我們早晨6:45就進教室。高三6:00剛過就得進教室。初中部由班主任規定,但都早于6:45。中午11:30下課,回家吃完午飯后,12:30至13:20必須進教室自習,不得走出校門。1:30分到5:00上完四節課后離校。晚飯后6:00至9:50又是四節晚自習”。
  據《中國青年報》調查,從小學生、初中生到高中生,睡眠時間呈遞減態勢。被調查的3000名學生中,37%感到睡眠不足,初三與高三的這個比例分別為41%和46%。
  中小學生大部分已經變成“學習機器”,開足了馬力,幾乎不停歇地運轉。不同的是,有些消化知識快、吸收營養能力強;有些消化速度尚可,但貯藏空間小,吸收能力不強;有些只能搞點知識的粗加工;有些沒什么消化能力,主要靠貯藏空間和記憶功能維持。
  有兩方面的問題不得不引起注意:一是部分教師對“學習機器”的不同功能熟視無睹,不但輸送的原材料、時間、方式一樣,而且要求有同樣數量和質量的產品;二是幾乎每臺“學習機器”都損耗嚴重,運轉狀況差。
  個體生命的和諧是生命意義上的最高發展。(注:姚曉春. 論教育理論實踐與教師的關系.教育研究.1999.(2).52.)人追求的最高目標,就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但在教育實踐中,“人”被分解得七零八落,有些重要性被過分強化,有些功能被長期弱化甚至被放棄。初中畢業時,有些學生已成為“單腿巨人”,高中畢業時,甚至被剝奪了一半以上的教育生命價值和意義。
      制造自卑者的教育文化
  一次某中學上心理咨詢課,老師要一位學生找出自己的三個優點,那個學生吭哧了好幾分鐘,總算找出了兩個,其中一個就是“父母經常表揚我吃飯不挑食,所以長得高高大大”,但他馬上懷疑地問:“這算優點嗎?”有個學生想了兩個星期,回來告訴心理輔導老師,還是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優點。難怪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林孟平感慨地說:“我來內地不到一年,不管是聽個案,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聽人說‘我很自卑’,‘我很自卑’。雖然我在香港、在美國也會碰到自卑的人,但感覺上沒有這么多。我不明白,真的有那么多人自卑嗎?為什么個個都要自卑呢?”
  一個人看不到自己的優點、長處,不相信自己也不愛自己,怎么能坦然自如地面對他人?怎么能感受到生活的愉快和充實?怎么能勇敢地面對挑戰和機遇?怎么能充分地挖掘生命的潛能?而且,自卑的人往往對人際關系格外敏感,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但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為了不被傷害便處處設防,結果徒然耗費了許多寶貴的生命能量,不僅自己活得很累,也常讓別人不愉快。
  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教師,似乎特別善于制造自卑者。好多教師都認為,孩子的優點,不夸跑不了;孩子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當學生好不容易制造出一個被表揚的機會,眼瞪瞪期望得到老師的嘉許時,有時得到的,不是漠視,就是否定。有個初三的女孩考了97分,本以為老師會表揚,誰知老師卻對家長說:“你女兒考了97分,瞎貓碰上了死耗子。”還有一個過去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經過努力有次考了93分,回家后家長高興,但他自己卻生悶氣,原來老師當他的面批評另一個同學說:“某某都考了93分,你為什么不能考好,連他都不如?”結果自然愉快不起來。有個平時比較調皮的男學生,有次花了不少時間,一個人把教室里橫七豎八的衛生工具整整齊齊地堆放在一起。教師卻點名表揚了另外一個學生,下課后班長告之以實情,老師卻用懷疑的語氣說:“你是不是看錯了,或者記錯了,不可能是他吧。”雖然事情得到證實,但老師始終沒有表揚這位有良好行為表現的學生。
  正是學習、考試、班級活動中太多的批評、指責、否定,教師將學生的尊嚴、自信和自我形象一點點地擊碎了。這種挑毛病的教育和管理,制造了成批成批自卑的學生。這種制造自卑者的心理定勢和評價慣性,消極面可能波及到每一位學生身上,因為誰都有犯錯誤的時候。
  自信,特別是中小學生的自信,是需要精心“培植”的。老師、家長的鼓勵、表揚、肯定,正是幫助中小學生建立自信的最佳養分。做到這一點并不很難,只需要放棄“挑毛病”的模式,換一種眼光來看待學生。特別是各方面暫時表現較差的學生,要用心去一點一滴地尋找和放大他們閃光的地方。香港有位中學老師決定每天表揚一位學生,這樣,一個學期下來,班上學生平均每人可以被表揚兩至三次。開始時他懷疑自己做不到,后來發現,只要轉變觀念,轉變心態,細心觀察,即使在“最壞”的學生身上,也不難看出優點。有個城市“青春熱線”的志愿者是位中學教師,她談的個案很能說明問題。她曾把幾個成績不好但活動能力強的學生組成一組,把幾個成績好但活動能力較差的學生組成另一組,然后設計了一系列競賽活動,結果“差”組常常取得勝利。在活動過程中她更是暗中不斷表揚、鼓勵、肯定“差”組的每一位成員,一個月下來,“差”組成員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期結束時,“差”組成員的學習成績普遍有了明顯進步。這些進步的背后,正是學生給自己帶來了動力,增強了對自我的肯定。
      教師是職業還是專業
  “教育新聞調查”顯示(注:中國教育報.1999.9.2.),把教師看成職業、事業、專業的人,比例分別為49.4%、46%、3%。 將近一半教師僅僅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作為養家糊口的手段,作為一種職業。教師把自己的工作作為職業看待,就很容易成為“匠人”;作為事業看待,就會“熱愛教師工作,對學生充滿愛心,教學質量高”,可能成為傳統的優秀教師;但教師的最高境界是把它作為專業,教師最快樂的事是窮盡畢生之力,研究如何在教研、教改、教育試驗、專業研究方面樹特色,出成績。不充分體現教師工作的專業化程度和水平,就難以達到專家型教師的境界和高度。
  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工作任務繁重,缺乏良好的研究訓練,信息資料短缺,要他們在教書育人的基礎上搞研究、出成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觀念上,許多人還沒有把“學問”和自己“做”學問聯系起來,有這種思維的人很少。
  新世紀的教育職業要求教師成為學者型教師,即教師除了具備專門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以及能力外,還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論修養,廣闊的教育前沿視野,敏感的教育問題意識,過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師必須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解決教學問題,致力于科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才可能具備學者型教師的素質。(注:褚洪啟. 關于教育價值與教育價值觀問題的討論.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3).)
  1999年以來,全國各地在普教系統開展了系列重點教師培養工程,其中十分重要的培訓內容,就是要求教師加強現代教育、心理理論的學習,強化教研、科研、教育實驗方面的能力。這一事實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教育學科理論對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在職教師在這方面較為薄弱,需要接受再教育、再培訓。調查表明,許多教師所以成為優秀教師和骨干教師,與他們對《教育學》等課程的興趣、學習和研究十分投入有關。可以說,除專業理論和文化修養外,中小學教師的水平層次,主要取決于教育學科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程度。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無疑是在那些熟悉教育規律、善于改進教學方法,并能不斷根據教學情境和教育對象的變化開展有效研究的教師中成長、發展起來的。
      吹泡泡的教育研究
  有人用“三從”、“四得”、“一沒有”來歸納某些人教育研究工作的狀況。“三從”是搞教育研究的方式“從書本到書本、從問題到問題、從專家到專家”;“四得”是搞教育研究的人“工作得到了肯定,成果得到了獎勵,職稱得到了晉升,職務得到了提拔”;“一沒有”是那么多研究成果“一點實際作用也沒有”。
  中小學教育研究本來是一項實踐性強、應用性強、現場效應充分的實際工作,離開了實際的對象,沒有可靠的現場,沒有調查的背景,沒有實驗、試驗的支撐,沒有具體的實用、應用價值,論文寫得再好,專著寫得再多,獎勵級別再高,于教育實際是毫無作用、毫無意義的。我國中小學教育資源本來就十分寶貴,如果把有限的教育資源浪費在無聊的、于教育實際無補的工作上,輕則算不負責任,重則是一種犯罪。有些教師的所謂研究,益處一點沒有,倒是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有些人的研究作風務虛不務實,專揀時新的題目做,人云亦云,空喊時髦口號;有些人為了所謂的“研究”,大量造假,數字是拼湊的,例子是虛構的,觀點是杜撰的;還有些人不惜違反《著作權法》,抄襲剽竊,一篇文章幾乎找不出任何自己的“深加工”痕跡,這樣的研究越多、成果越多,影響就越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毒化了社會風氣。
  
  
  
教育發展研究滬34~37G1教育學彭銀祥20002000彭銀祥,西江大學教育系主任 副教授 (肇慶 526061) 作者:教育發展研究滬34~37G1教育學彭銀祥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0:52:37

[新一篇] 由傳統出版走向跨媒體時代  ——探討我國編輯出版學教育的發展之路

[舊一篇] 申報課題中的幾點體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