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譯文]  三分春色中已經過去了二分怎么不令人發愁,剩下的一份春色又充滿了凄風苦雨。

  [出典]  北宋  葉清臣  《賀圣朝》

  注:

  1、《賀圣朝》 葉清臣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2、注釋:

    綠醑:即綠色的美酒。

 

  3、譯文1:

     斟滿淡綠色的美酒勸您再住幾日,請不要久這樣匆匆忙忙地離去。三分春色中已經過去了二分怎么不令人發愁,剩下的一份春色又充滿了凄風苦雨。

  花開花落已經遇到過多少次?暫且高歌暢飲再不要談論傷感的事情.不知明年牡丹盛開的時候我們將會相逢在哪里?

    譯文2:

    斟滿綠色的美酒,請您再多留幾日,不要匆匆離去。剩下的三分春色,二分是離愁別緒,一分是凄風苦雨。

    年年都見花開花謝,相思之情又有多少呢?就讓我們高歌暢飲,不要談論那傷感之事。明年牡丹盛開的時候,不知我們會在哪里重逢?

 

   4、 葉清臣(1000-1049)字道卿,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天圣進士,歷任光祿寺丞、集賢校理,遷太常丞,同修起居注,權三司使。后罷為侍讀學士,知河陽。贈左諫議大夫。《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存其詞2首。

   5、這首詞大約是作者北宋首都汴京留別友人之作。全詞以別易會難為主旨,上片寫留飲,下片寫惜別。

  開篇寫作者滿斟綠色的美酒,勸友人暫留,且不要匆匆歸去。繼而,詞中又寫作者縱酒高歌,勸友人鈞,切切絮絮傾訴離情。這里,用春色、離愁、風雨,構成了一幅離別圖:陽春佳月,風雨凄凄,離愁萬緒,為下片抒情作了有力的鋪墊。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雖然還是以詞家習慣運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來描寫離愁,但設想奇特,不落俗套,給人以新穎巧妙的感覺。詞人設想“春色”總體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風雨”。這樣,此時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與“風雨”的集合體。而此處的“風雨”,只是表象,實質上是明寫風雨暗寫愁。

  這里寫“風雨”,用的就是這種以景寫情的筆法。所謂三分春色實際上都是愁。詞人用全部的春色來寫與摯友分手時的離愁別緒,其友情之深,離別之難,不言而喻。作者用筆,貌輕實重,飽和了作者的全部感情,確實是情景交融、情深意長。蘇軾著名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有句云:“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大約即是從此處脫胎。

  上片,由舉杯挽留寫到離別情懷,由外部行動而至內心感情,多為順筆。下片則轉折頗多。過片“花開”兩句,緊承上片的離愁別緒,并進一步預寫別后的相思。“花開”句,用韓偓《謫仙怨》“花開花謝相思”句意,但作者只寫“花開花謝”而不說“相思”,實際上“相思”已包容上片的離愁別緒之中。“都來幾許”,是說這種相思總的算來會有多少,由摯友不得長聚而引起的時序更迭、流年暗換的慨嘆與迷惘,亦暗寓其中。這兩句深化了上片的離愁。但作者馬上又沖破了感傷纏綿的氛圍,用“且高歌休訴”句一變而為高亢曠達。這是對友人的勸慰,也是作者的自我排遣,表現出作者開朗豁達的胸懷。可是一想到別易會難,明年此際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悵惘之情,使全詞再見波折。這首詞先寫離愁,繼而排解寬慰,終寫悵惘之情,曲折細致,語短情長。

   此詞語言剛健,筆調雄渾,在悵惘的別情背后,透露出一股豪邁開朗的氣息。詞中“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句,為蘇軾《水龍吟》“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以及賀鑄《青玉案》“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藍本。

 

    6、喜歡雨,尤愛這春雨綿綿,雨絲密密的交織在一起,如煙如霧和天地混為一體,不免讓人產生出一種飄渺的幻覺,仿佛置身與夢境之中。空氣中透著新鮮,不由的深呼吸,由外至內的舒暢,令人精神氣爽。行走在雨中,看雨點在眼前輕盈的飄落,每一滴雨珠都晶瑩剔透,每一滴雨珠里都盛著一個小小的夢。夢在空中凝結、下沉、最后落入塵土,化為烏有,雨碎了,夢也碎了,碎的無從尋覓,無從拾起。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在極靜的深夜聽雨,又是一翻滋味,你聽!“沙沙,沙沙,沙沙沙”時而歡快,時而惆悵,時而低吟,時而淺唱。于是我便合著節拍一起沉靜在這自然的歌唱中,如同兩個心靈相通的知己,彼此傾訴衷腸,忘了自己身在何方。 

     這沙沙的敲打聲,一滴滴扣擊著心門,思緒也隨之漸漸遠走,往事、記憶、童年、青春,如同昨天的故事歷歷在目,那些遙遠的記憶、遠去的歲月在腦海里回映,慢慢變的清晰,這本來空廖而寂靜的夜晚,因有這春雨的滋潤而變的生動起來。

 

   7、說起春天來,詩人詞客對春愛慕尤深,什么“春風得意”、“春光明媚”、“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意盎然”、“紅杏枝頭春意鬧”等美麗詞藻,盡往春天的臉上抹,抹得春紅得發紫。其實,初春時,雨雪霏霏,北風烈烈,春寒地凍;仲春時,雖春暖花開,但春困、春雨,給人們帶來春怨、春愁,是很不舒服的,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8、小時候,對于綿長的落雨并無好感,影響玩耍的情緒。春雨霏霏的時候,是最寂寞的時候,只好一個人呆在小樓上,做做作業,看看書,余下的時間,就是傻傻地對著窗外江南的春雨。看著細細的雨絲,直直地落下,像一行行詩,或許想起了“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的宋詞。

    成年后,常坐在窗前,看秋雨洗凈江南,雨珠、枯荷、池水融和著灰調的秋色。淡淡的雨霧里,是不染一絲輕塵的江南。秋雨淫淫,涼意襲人,哀愁縈回。“留得枯荷聽雨聲”,那連不成的珠雨,滴在破敗的荷葉上,讓人情不自禁地拢一拢身上的衣衫,心中添了幾分蕭瑟,不免要動手溫酒喝上幾杯了。疏風細雨,滴碎階前,吹透衣衫,牽來淡淡的愁緒。 

 

   9、“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每當春雨瀝瀝時,我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莫名平添幾分不安。是春風從我的門前掠過時不慎將憂傷遺落在我的身旁,還是春天與傷感本來就是雙胞胎?窗外點點成線的雨絲仿佛是凝結于內心深處的那些連綿不斷的愁絲,于惆悵、孤寂、心煩意亂便又成了生活的綿綿主題,這種心境,與春日里那美麗景色大相徑庭。

    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也是一個多情的季節,參天大樹、錦繡河山、人間真情,都在這個季節里孕育。然而,從春雨滴落那一刻,就已化為憂心的淚水,讓我是那么的傷懷。

 

   10、一直傘不離手。誰說了,傘一生為雨等待,雨始終是傘的宿命。這個無常的春天,時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又有晴。流浪在這個不太具備春的氣息的季節里,品味著三分春色,體味著二分閑愁,感味著零星的風雨,深味著澹然的氣息,任本來無限美好的春光,在半隱半現的矜持中白白溜走。

    真的是“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11、 緣于春天的邂逅,我伴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悄悄走進了這“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的季節。

那段細雨霏霏的日子,總會有一把藕青色的小傘伴隨我左右,天天往返于圖書館與宿舍樓之間。整個兒孤獨地匆匆行走在不長不短的校園林蔭小徑上,只有路旁美麗的櫻花,成了我春天不變的風景。

 

路,是熟悉的路,只是偶爾碰到幾張燦爛的笑臉迎面而來,即使是陌生的,心中也會升騰出一種莫名的契意。也許是因為人在多雨的季節,總會多一雙關注的眼睛。我開始注意到,在鏡湖的柳橋邊,總會不約而遇一把紅色的小傘。每每相逢,兩雙眼睛總會在傘下相互交換一下眼神,而后又各自匆匆地避開。于是,我的春天,就這樣地,多了一層動人的風景。

 

終于,在一個斜風細雨的的傍晚,那飄逸的身影又出現在我的前方。依然是這條走也走不膩的路,只是少了那把粉紅色的小傘。我默默地注視被雨打濕的她,一股難以名狀的沖動促使我快步上前,滿臉紅暈地緊跟在她的身后,偷偷地把這把藕青色挪過去,為她遮去一方風雨。

 

 

12、在文人的筆下,最受寵的寫的最多的就算春天了,翻開厚厚的唐詩宋詞,彌漫著幾千年的春的氣息撲面而來,依然那么清新如初。我敢這樣說,讀過與沒有讀過唐詩宋詞,對春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被感情浸潤和被詩化的春天,能讓人體味到一種超乎自然的東西。


    人對某些東西認識越深刻,越會感到許多無奈和痛苦。古人在用一顆詩心去享受春天美好的同時,又生出絲絲縷縷的失落和傷感。春天的美景惹出了詩人那么多的閑愁,惜春、傷春以及恨春,不盡的哀怒似落花流水,流淌了幾千年,也未載走人們那縷縷春愁。


    想想也是,春雖難留,但四季輪回,今年走了,明年再來。然而人生只有一次,歲月不居,青春難在,美好的時光就那么一點兒,還“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雖然每個人都擁有過一個纏綿的春夢,然而當人生的春季過后,春夢不復再來。


    走過人生春季,驀然回首,你會生出多多少少的感慨和遺憾。在那些明媚的春光里,我們忽略了幾多美好的感受,揮霍了幾多美好的思緒,我們過于滿足時光的富有而疏于耕耘,以及幾天難以補種那些荒蕪的土地。


    如今,我們雖然每年都經歷一次春季,但對春天的感覺已不如孩提時的那么新鮮,因為我們每過一個春季就會多了一分深沉少了一分浪漫多了一些老練少了一些率直多了循規蹈矩的成熟少了云天夢想的稚趣。


    春天的感覺被生活的駭浪擊碎了,散亂在遙遠的記憶里。


    我只好托付于夢去收拾它,整理它,然后把它裝訂成冊,在孤獨的時候閱讀。

 

 

13、春是生命的起點,早春二月,更是生命的孕育之始。雖然古代許多文人墨客對春的來臨與離去有過許多傷感。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蘇東坡也憂傷地認為“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文人雅士常為春花凋落而惜春傷春。其實,鮮花凋零是生命的一個轉折,是生命的一次嬗變,它不是走向衰落,而是走向另一種孕育,一次偉大而輝煌的成熟。所謂沒有花的凋零,就沒有果實的孕育。倒是秦觀說得比較樂觀:“曉色云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這就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和著春的韻律,踏著春的腳步,把握春天明媚的時光,及時耕耘播種,我們就會有秋天的重大收獲。這就是“春播一顆子,秋收萬粒糧”的簡單道理。誰在春天里辛勤耕耘播種,誰就可以獲得秋天的麥浪滾滾,稻谷飄香,碩果累累。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1:56

[新一篇] 三人行必有我師

[舊一篇]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