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譯文]  山氣氤氳,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飛鳥,結著伴兒歸還。

   [出典]   東晉  陶淵明  《飲酒》

   注:

   1、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2、注釋:

  結廬:構筑房舍。結,建造、構筑。廬,簡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問君」二句:設為問答之辭,意謂思想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淵明自謂。

   爾:如此、這樣。

  「山氣」二句:意謂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此中」二句:意謂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

     悠然:自得的樣子。南山:指廬山。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日夕:傍晚。

   相與:相伴。

   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辯,辨識。 

 

   3、譯文1: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有人生的真義,我該怎樣表達內心中的深奧!

    譯文2:

    生活在人間,卻沒有車馬的囂喧。你問我何能如此,心靈清遠,地自靜偏。采摘菊花在東籬之下,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人眼簾。山氣氤氳,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飛鳥,結著伴兒歸還。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達,欲要說明,卻又忘記了語言。

 4、陶淵明生平見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飲酒》組詩共二十首,此為第五首。前有小序,說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時所寫,并無內在聯系,興至揮毫,獨立成篇。這首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于勞動之余,飲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此時情味,何其深永!陶詩的一大特色就是樸厚,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懷”等詞語阻斷對情理規律的探索和揭示,這或者就是詩歌回歸自然的一種表現。

    這首《飲酒》詩,對后世影響很大: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李清照的《醉花陰》等名篇都有此詩的影子。


    5、本篇是《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整首詩的韻調也更顯得雋秀深長。

  宋代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得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這首詩正刻畫了詩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心無雜念,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征手法。“飛鳥相與還”,那只在晚照中翩然歸來 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南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乍聞只覺得清凈,悠閑,細思方感作者之愁情,一個人久居僻靜之所,則向往喧鬧的聲音,人之常情。一個“無”字盡顯作者之遺憾。“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看則沒問,實則扣心自問,敲打警鐘,終于驀然回首,否極泰來,再看眼前之青山綠水,自然風光,心曠神怡,想起日常之生活往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多么灑脫,飄逸的情景,一個“見”字,令人忘俗,浮想聯翩。酒是很妙的東西,忘卻暫時的煩惱,使一切朦朧、模糊,達到美的極致,景中生情,這是體驗高峰。“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佳”完善高度的統一。“相與還”,何也?周而復始,返樸歸真,如果謝靈運還是寄情于山水,那么,陶潛則是與自然山水合二為一,這便是他此時的心境。而后,作者便把自己的領悟升華為哲理的高度,“此中有真意,欲辯而忘言”,最美的大自然的語言便是默默無言。作者的心情由愁生悲,有悲見喜,有喜達歡,又由歡歸于平淡。


    6、青山相伴,濁酒相隨,菊花相依,歸隱山林,自成樂趣,享受恬靜幽雅的自然風光。陶淵明是一個成功者,他能無畏而平靜地離去,釋然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他走進青山綠水間,在竹籬茅屋下,秋菊小徑上,自酌一杯淡酒,緩緩送入口中,享受那一份寧靜,享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的靜謐致遠。或許,他真的屬于自然,他熱愛自然,喜愛那“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恬淡生活。他那“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品格,最終使他與仕途無緣,成就了他的文學夢,迎來了轉過彎道之后的燦爛春天。


   7、他本來躊躇滿志,決定揚名立萬,但官場黑暗讓他一次次嘆息;人情冷漠讓他一次次失望;世態炎涼,更讓他一次次搖頭。

他決定不為五斗米折腰。大筆一揮,長袖一灑,毅然轉身遁入山林脫去了世俗的枷鎖,那空空幽影更顯靈動和飄逸。從此山中便多了一位隱士,與山同樂,與花共舞。

他的心已從塵世喧囂,官場污濁中脫離,越發澄凈空靈。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豆南山,采菊東籬。夕陽西下,他斜提一壺美酒,斜臥山頭,手中菊花未殘,云間飛鳥相回。不知是夕陽殘光,還是酒意上涌,他的臉龐微微泛紅,更似帶著幾分醉意,微微闔起雙眼,仿佛在聽那來自悠悠云間的天籟之音,仿佛在恣意享受著自然帶給他的那份情意,那一刻他感覺到了“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這一絲明悟!

他——陶淵明,未被世俗濁氣所同化。依然保持靈臺空明,在山林間尋得一片樂土,更重要的是在心中找到一片凈土,才能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生活,才有“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恬靜氣息。

古代社會如此,現代有何嘗不是呢?當然我們不可能真的學陶淵明一般,隱入山林,從此不問世事,這不現實。但他心中的那份灑脫,那份飄逸,我們卻有目共睹。

或許是世事繁多。俗物纏身,現在有多少人已被物化了,只剩下金錢,名利了。而且,社會的急躁,時時刻刻撩撥著他們那顆本就不平靜的心,僅有的一絲寧靜,也被激起了層層漣漪…他們的心已污濁不堪了,早已“失其本心,失其本性。”了。

陶淵明隱入山林,真正隱去的不是人而是心,釋放的就是一份樂觀與灑脫。我們為何不能“隱”于世呢?或許想想,隱士是離我們那么遠。但可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我們要守得心中一片明凈,一片空靈,不受俗事羈絆。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至遠。”這樣,何嘗不是“隱”呢?況且,身處大千世界,任其如何繁蕪多姿,妖嬈誘人,心中自得平遠與寧靜,那處處都為天堂凈土,這樣的隱于“世”更稱的為大隱!

守得一份空明,保持一份淡定,才能使人生更加灑脫。我一直在追求這份“空”,這份“淡”,殊不知何時才能煉就如此的一顆心呢?


    8、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雨后的山中,空氣潤澤,清新如洗。如燒的夕陽,把澄潔的天際映得流光溢彩,彩虹如美麗的天橋,羞答答地拋一條彩帶,把另一頭系在天邊,天空便成了五彩斑斕的畫板。

    荷鋤而歸的農人,呼朋喚伴的村姑,放牧的少年,牛羊的啼鳴,頓時熱鬧了這個小山村。
村子依山傍水,一條小河靜靜地流過,水波在夕陽下泛著五彩斑斕的光彩。有水草綠綠地招搖著,搖搖擺擺,煞是可愛。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調皮的小童跳下馬背,商量著如何逮幾條小魚,弄回家里養著,再捉幾只螃蟹,挖幾棵水草。

    山是清秀的,象女子的眉黛,淡淡的一挑,隱約幾分內斂的秀氣,清潤的空氣來自山中竹子的清氣,和那滿山滿地的野菊。

    一戶農家就建在小河旁,藤條圍成的柵欄束著一院的菊花,幾瓣紫的、黃的、白的菊花悄悄地探出頭來,翩然嫣笑,醉紅了夕陽。

    他荷著鋤,細心地扶著一棵被累累的菊花壓得有些彎了的菊樹,找來兩棵小棍,用藤條細細地綁著,直到花樹直起腰肢。

    他立起身,揉揉有些酸疼的肩膀,不由自主地微笑著。

    回到屋里,拿來一壺酒,坐在院落里的石凳上,這菊花釀的酒啊,自有一股沁人的菊香。  世人不知菊的好處,不過為著她的香,她的清涼,她的美麗,幾人真正懂得她真正的心事?

    霜降也罷,雨落也罷,只平添風霜雪雨里的一道倔氣,一片嫵媚,欺她也罷,輕她也罷,秋風不語獨自涼,此花開盡更無花。

    即使碎成千百截,殘絮難舞,仍不忘留一段舊香;寒氣驟臨時,逸出一聲輕笑。枝葉橫披,身軀猶亭亭,只瘦成一掬苦茶。縱使你才情漫溢,富貴中天,卻也花開花謝任自然。蕊寒,香冷,霜降,雨橫,云去云還,猶自安然,亭亭凈植,不蔓不枝。

    黯黯心事,永日無言,盡日花飛絮?一籬瘦菊,半壺清酒,釀盡這濃濃淡淡的人花情緣。誰說我陶潛遺世獨立?我不過是棄絕了浮躁,沉靜入人生真諦罷了。

    山中的清幽之氣,抹著最后一絲漸漸褪去的虹霞,悄悄地隱入天際。暮靄漸至,天地共一色,蘸著這空山、靜村、秋菊、流溪,燃盡一地的絢麗。


    9、山是好山,景也都是美景,只待有心人去發現、欣賞。王維看山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陶淵明看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而現代人看山歸來,說的最多的一句卻是“看景不如聽景”!請問:你真的看過了嗎?你真正體會到“相看兩不厭”的境界了嗎?

  此中有真意。相求的,只是一顆寧靜、超遠的心靈。

 
   10、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林微因
  
  突然想起了民國才女林微因說過的這句話。敬佩之余,心中莫名的涌起一種淡淡的憂傷。細思量這句話的滋味,竟無語淚滴。
  
  紅塵漫漫,喧囂浮華。功名利祿,爾虞我詐。有幾人真能做到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境界呢?看破紅塵,寄情山水,不問政治,修身養性。神仙一樣飄逸閑適的日子,是世人所向往的一種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卻是一種很難達到的境界,皆因紅塵俗世里的名利誘惑,難以割舍之故。
  
  林微因的這句話,睿智中又有幾絲參禪的意味。我不禁輕聲自問,我是否能在車馬喧囂的紅塵紛擾中,做到心中修籬種菊的境界?沉思良久,發現我能。只要給我一間小小的書齋,哪怕是一間長滿青苔的茅草屋,只要有一紙素箋,一筆一硯,還有滿滿的詩書,足矣!我會心甘情愿將自己蟄伏起來,將我的心靈交給文字,用一生愛恨寫盡寂寞繁華。
 
     紅塵名利皆云煙,情深緣淺枉斷腸。這一生,我不求錦衣玉食,富貴榮華。卻渴望擁有一間環山抱水,芳草青青的陋室。如劉禹錫《陋室銘》里所云;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詩書相伴,墨香沁脾。縱然一世布衣荊釵,又有何妨?
  
  今生,我愿用一生愛恨寫盡寂寞繁華……
 
 
 
    11、羨慕一座山,生長得巍峨雄壯、直矗云天。仰首望上去,湛藍的天空下,陽光燦爛地做著背景,勾勒出高山那懸崖峭壁奇石怪壘的身架,更是把人們所有的崇敬和贊嘆都寫在了高處。
 
    感情豐富的人,多半會被感動,會想起一個英雄,會去膜拜那遠勝于人類的崇高,發出“噫吁嚱,危乎高哉!”的感嘆;豪氣沖天的人,多半會被激動,會攅起力量去攀爬,去征服,當站在了一覽眾山小的峰頂時,便會被自己感動,會發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得意之語;更有踏遍千山萬水的思想家,從一座山,看滄海桑田的變幻,看人世間的無常,便覺“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

  
   12、黃昏,是一位不速之客,來得快,去的從容。

它的來臨是從由溫暖到涼絲絲的感覺開始的:陽光漸漸冷淡下來,象城市人理性的溫情。這時若非細心關照一下,萬物一會兒便被黑暗吞掉。枝頭,僅存的幾片黃葉舞的更歡了,遠處的大垂柳樹守護著立冬后最后的綠,但遠不如初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盎然春意。同是綠,“春發冬藏”使之有著不同的意蘊。

太陽漸漸的向山頭靠拢,天空變得高遠而淡藍,層巒疊嶂的太行山在淡淡的陽光籠罩之下。一會兒太陽便卡在山梁里象紅通通的大火球。這時,天空顯得格外湛藍,與夕陽的紅相映之下,藍的出奇,紅的出奇。一泓彎月已悄然等在晚晴的天空。學校和政府的五星紅旗在遙遠的空中迎風飄動,地下準備歸巢的小鳥在綠松間穿梭、嬉戲。

歷代文人對黃昏的愛好絕非幾人,李商隱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留下千古的嘆惋。我卻獨不喜此詩意,其太重直感,不重思想,頗有些“夜郎自大”之味,正好反照出重感性的中國文化的局促。西方著名哲學家黑格爾十分贊賞這樣一個比喻:“密涅瓦的貓頭鷹要等黃昏到來時才起飛。”密涅瓦及雅典娜,希臘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棲落在她身邊的貓頭鷹,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等待黃昏就是渴望輝煌壯麗的人類思想之永恒的星空。

黃昏是美麗的,它不是歸宿,只是生命中最壯美的過程。

詩句的感覺也含混其辭,沒有物象,遠沒有陶淵明的“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靜氣。靜觀方能鑒物,此中佛性是一大氣象。沉淪世俗的你,幾十年的今天才驚訝的發現黃昏物象的存在。

又一會兒,北面的山坡上,黃黃地鍍了層金,煞是好看。但若仔細觀察,夜的黑紗浸透其中,所以稱之為“黃昏”吧!,可憐它曇花一現,瞬間隱去,留下灰溜溜的枯草、樹木,那是太陽剛剛折下山梁匆匆的一瞥。這時的山峰,層次分明像淡濃不同的水墨畫,又象民間剪紙。其在未完全落下的太陽余暉的映襯下,輪廓象小時候看的皮影戲。這時,小鎮炊煙款款升起,一股股柴火味,嗅著,有一股人間溫馨氣息,直催人入夢吶!

太陽仍在山后掛著,靜默地,直持續了好一陣子。像山后點燃著一堆堆篝火,慢慢地,慢慢地,熄滅,剩下灰燼色沉沉的暮靄。西邊,遙遠的天際,天空也變成深藍,和四周山脈圈成一個巨大的井口形。

山,黑黢黢的。

那彎冷月兒顯得更亮了,離之不遠,有一顆孤星閃爍著。高聳的電話塔架冰冷地直刺蒼穹。又過一會兒,不知在哪里做著迷藏的群星,一擁而出,這時,天空便是繁星綴滿著了。


13、寬闊的河邊,躺著無數鵝卵石,其中有一只鵝卵石顏色藍潤,通體透明,赫然區別于其它的鵝卵石。望著其它同伴羨慕的眼光,它沾沾自喜,仿佛自己是藍寶石一般。

    然而不久,一輛卡車來到了河邊,把它和同伴裝在車里,運往公園做鋪路石。它無法理解自己的命運,整日哀嘆不已。一位同伴看不順眼,呵斥道:“你真可悲!你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只鵝卵石而已,只能做鋪路石!我很快樂,因為我做了自己能做的事!”

    這個寓言讓我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

    前不久,兩個單位整合,人事變動很大。為了歡送調動的同事,大家聚集到酒店。席間,有人對上級對同事調動的事耿耿于懷,言談中慷慨激昂,話語中憤世嫉俗。但同事小劉的話卻引起了我的共鳴:"不管誰是領導,不管如何變動,我還是我!做好自己的事是我的追求。我本平常人,當做普通事。是鵝卵石絕當不了藍寶石,是小草絕做不了參天大樹。"

    小劉的話講出了一個道理:正確地看待自己,把握好自己的心態,做一個務實的平常人。其實有這種心境的不止是現代人,古代就有。陶淵明的《飲酒》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道詩講得就是這種心態,人生淡如菊啊!

    細細想想,浩渺宇宙,煙波飄蕩,真正能發光的有幾顆星球?維持永恒的生命還是那些細小、平凡、瑣碎的塵埃。茫茫人海,盡管一些人在仕途上你擁我擠,欲海中隨波逐流,名利場上摸爬滾打,用盡了心思,費盡了心血,可出類拔萃者有幾個?到頭來依然是"鳳毛麟角",還是普通的平常人眾多。何不保持完好的心態,當普通的平常人,做普通的平凡事呢?

    做普通人并不是要我們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我覺得只有當好普通人,做好普通事才可能做好大事。

    二十年同學聚會,看著昔日的倜儻少年鬢角的白霜,不禁感慨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嗟嘆聲中回憶年少的時光,談論著走過的坎坷,總結著人生經驗。期間有人悲嘆命運對自己的不公,言語中流露出悲觀厭世的情緒。觥籌交錯中,做總經理的班長講了個故事。

    “當初我從外貿學校畢業時,已經取得了會計師資格證。到供職單位上班后,我有些心灰意冷:想不到我這個學校的優待生卻當上了勤雜工。我一氣之下憤然辭職,想靠自己的能力大干一番事業。然而,老天不做美,我連連碰壁,最后為了能吃口飯,只好給人當搬運工。當搬運工的那段時間,有時間開始反省自己,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好高騖遠,懂得了自己所不足的地方。終于放下了架子,從最普通的小事做起,積極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閑暇之余,幫助其他的人整理一些事務,就這樣一點一點地被老總賞識,成了現在的總經理。”

     班長的話引起了我們的深思。是啊,他之所以開始失敗,是因為他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而是把自己凌駕于他人之上。可他沒有想到,他在這個社會上所取得的成績,在別人的眼中,或許是珠寶,或許是沒有絲毫價值的塵埃。越是期望光芒四射,越是暗淡無光,更多的則是失望與無情。

     但做好普通人也不是容易的事。面對著人生的許多誘惑,面對著亦真亦幻的場景,實在是難以決定自己的取舍。蕩氣回腸的樂章,湍急飛瀉的瀑布,芬芳迷人的玫瑰,清澈歡跳的小溪,哪一樣我們能舍得放棄?哪一樣不是我們的夢寐以求?然而,樂章蕩氣回腸終有默默無聞,瀑布湍急飛瀉也會源斷枯干,玫瑰芬芳迷人卻長滿銳利的刺,小溪清澈歡跳可一眼就能望到底……在這紛繁的世界中,哪有什么"十全十美"?走在莽莽林海,如果你認真觀察,哪棵樹沒有疤痕?只有淡然地面對人生,保持良好的心態,才懂得欣賞這奇異的風景。

     河邊鵝卵石的悲哀在于它把自己當成了藍寶石,不甘心做鋪路的石子;班長的成功在于他認識到了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平常人,甘心做好普通的事,當好平常的人。其實,人生的點點滴滴,都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只有普通才有真正的人生,只有做好普通人,才會淡然地處世,開心地生活,才會在普通的崗位上做出不普通的事來。


    14、寂寞是人生一曲舞臺劇,一臺必不可少的舞臺劇,沒了它,任何的人生都不能歸為精彩的人生!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孤星趕月,何處是歸?……這世間的種種傷感之情,無不讓人有“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舊年”的寂寞之感。可是,寂寞又能如何呢?世人為何不能把“感到寂寞”變為“感謝寂寞”呢?

    古代的文人騷客,有多少是追求寂寞的。但是,在他們的寂寞生涯中,不是都找到了寂寞的樂趣,寂寞的奧妙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潛的詩不是能充分地表達這一點嗎?

    “一曲悟春秋,一詩通云霄。一酒解千愁,一劍了恩仇。”沒有感受過寂寞的人能寫出如此的豪氣壯句嗎?

     “殘月稀星輕舟蕩,暗柳愁云淡香飄。”沒有體會過寂寞的人能享受如此美景佳色嗎?

    “冷光斜肆九州蕩,水若情深萬江濤。情恨恩怨蒼天笑,劍芒鋒鋒飛雪飄。”沒有經歷過寂寞的人能出此壯舉嗎?

    古今中外,古往今來,蒼芒大地,誰沒感受過寂寞,誰又可以脫離寂寞?

    寂寞,是一種莫名的美,一種無法用文字和語言來修飾的美,即使是:“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舊年!”


    15、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是什么樣的感覺,是我一直想體會的,可是,就如世間一切的美好事物一樣,很多的東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許,這些美好的東西一直在你的身邊,而忙于俗事的你,一直沒有細心的去體會。陶潛在他的飲酒詩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詩中的一切平平常常,而唯一不同的是,詩人那顆出世的心。


    16、我曾經頓足洞庭湖邊,看到了“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的雄渾;我曾經登臨華山之巔,親歷了“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的險峻;我曾經漫步蘇堤蔭里,想到了“瀑掛絲條柳色新,晨曦破霧水融金”的柔美;我曾經閑居山林農舍,感受到了“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悠淡;我曾經……

是的,世間萬物的美無處不在。虎嘯深山是一種美,魚翔淺底是一種美,馱走大漠是一種美,江河奔涌是一種美,山花爛漫是一種美,風花雪月是一種美,果掛枝頭是一種美。除此之外,殘缺和極丑也是一種難以抗拒的美。君不見那個殘臂維納斯,讓多少人想入非非;那個柏林斷墻,讓多少人景慕憑吊……

    當然,美的事物各有個的極致,也是以不同的形態、不同的樣式、不同的色澤,不同的內涵、不同的韻味存在的,可是只要我們的眼睛和心靈沒有睡著,所有的美都會醒著,都一樣的動人心魄。即便是路邊的一塊頑石,崖邊的一束野花,樹下的一片落葉,檐際的一滴雨珠,天空的一朵浮云,塞外的一只哀鴻,江上的一頁扁舟,風中散飛的蒲公英,都能激起內心的一陣陣悸動。
 
當我行走在落日融融的傍晚,看到那輪懸在天際、銜在山巔的夕陽,那團藏在層巒疊嶂之上、躲在迷蒙云霧之中的紅日時,內心還是升騰起了一股滿滿的前所未有的感動和震撼。我為我錯過了許久而產生了想見恨晚的悵然,繼而又為我最終沒有錯過而收獲了油然釋懷的快意。

沒錯!夕陽是美的,美的無庸置疑,美的不可爭議。它洗去了新離母體時的嬌嫩和羞澀,無須晨藹的襯托,無須蒼嶺的點綴,無須遮遮掩掩;它剔除了高居中天時的乍艷和剛烈,沒有了耀眼的光芒,沒有了富麗的的色彩,沒有了紅紅火火;而多了幾分成熟后的穩健和從容,礪煉后的滄桑和厚重。

之所以說它厚重,是因為它貫穿于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滲透于歷代文人墨客的靈魂深處,然后以文字的形式彰顯出來。什么“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什么“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什么“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什么“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什么“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什么“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什么“夕陽芳草本無恨,才子佳人空自悲”……即便他們意境上靜噪各殊,情感上愛恨交加,手法上靈活多樣,但是都成了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華章麗句,都讓人感覺到了一種厚重的美。

之所以說它滄桑,是因為它像一個踽踽老者,走過了孩提時的幻想和可愛,走過了青年時的激昂和剛烈,歷經歲月的磨練和坎坷的洗禮,步履蹣跚的走到晚年,仍然在自己行將就木的時候,回望大地,回望前路,然后將一連串的溫暖留給他人;它像一匹老馬,盡管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卻橫豎不說一句話,只是抬起頭來望著遠方。這不由讓我想起了圓明園,盡管它歷經風霜雨雪刀槍炮火,歷經時間的沖刷和屈辱的災難,雖然早已是殘垣斷壁狼狽不堪,卻仍然倔強的挺立著,激勵后人開啟善心,所以,它依然有難以估量的價值,仍然是美的。

 
    17、黃昏的泉畔,萬籟俱寂,一片寧靜。歸巢的鳥兒打破了悠遠的寧靜。“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傍晚是山中的鳥兒結伴歸巢的時分,同樣,流連于這瀲滟水光之中的鳥兒也在找尋歸家的路。鳥兒以鳴叫聲相互應和,清脆的鳴叫使萬物越發寂靜,“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是大自然的普遍法則啊。鳥兒成群結隊地從柳樹上起飛,輕盈地掠過平靜的水面,展翅向遠處飛去,隱沒在朦朧的暮色之中。
 
  黃昏泉畔的景色,美得讓人驚異,美得令人沉醉。任何人類的語言都不能窮盡天地所展現的自然之美。靜靜地在泉邊沉思,人的靈魂樂于進入清泉的最深處,經受清清泉水的蕩滌。人的心靈漸漸進入澄明之境——空靈、真實、高貴,不知不覺融于自然的大美之中。

 
    18、這里有“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和諧,這里有“木欣欣向榮,泉涓涓始流”的恬靜,這里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這里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懷,這里有“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喧嘩,這里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豪情壯志。這里是一方凈土,這里是我生命燭光搖曳的地方。

  一直喜歡教書這個職業,一直喜歡校園純粹的氛圍,喜歡得甚至不想例舉幾點心動的理由,唯恐哪個理由太輕,而淡描了這份執著,正如一位友人所說:“說不出理由的喜歡才是真正的喜歡”,雖然,他當時說話的語境是對人而言,可對物,又有何異?
    這是一方凈土,校園前面是層巒疊翠的群山,樹木郁郁蔥蔥,秀美挺拔,有綠的流動,霧的迷蒙,楓葉的點綴,千年不老的精神。至今,我不知道這山的名字,宛如藏在深閨中的女子鮮為人知,但我知道:她一定是屬于詩的、畫的,否則,我怎么聽得到風過山時詩的律動?怎么能看得到細雨微灑時山的朦朧?夕陽西下,邀上好友,悠悠漫步于操場,低語幾句閨中密語,綻放幾聲會心大笑,猛一抬頭,撞上對面妖嬈的山色,心便倍增恬淡沉靜。偶爾看見山頂掠過的幾點鳥影,驚鴻一瞥,那份愜意恰似飛下凡間白衣飄飄的仙子,就這樣,一天工作的疲勞已悄聲飄遠,好似散到了山那邊,更遠……

  這是一方凈土,一條國道從校門前蜿蜒穿過,道上自有絡繹不絕的車輛來往穿梭,可那又何妨,矮矮的一截圍墻便從容地將喧囂擋在了校門外。墻內卻總是世外桃源一般的波瀾無驚。下課鈴響了,學生們像沖出籠子的小獸,個個生龍活虎,空曠的操場頓時喧聲雷動。奔跑、打鬧、嬉笑……那是他們的權力,沒有了課堂的約束,整個身心像灌了興奮劑一般,活力張揚得可以一步登天撕下幾片云彩。跑道上瞬間填滿了人,匯成一個沸騰的人環,極像誰的魔術指操縱轉動的呼啦圈。這樣的時候,眼睛所及之處,處處都是生命的鮮活快樂,處處都是向上的熱情和甜美的笑容。煩惱遠離,俗規逃遁。

  這是一方凈土,悅耳的音樂鈴聲可以約束六七百師生。清晨,美夢也許還在繼續,鈴聲會像貼身的丫鬟準時把你從夢中叫醒。洗漱、早操、跑步……看看致雅俊朗的教學樓,呼吸幾口新鮮清涼的空氣,迎上數聲脆生生的"老師好",整個人神清氣爽,清清爽爽好個晨!八點,鈴聲會以溫柔的聲音和悠揚的節奏呼朋喚友一般,把幾百師生從各個角落瞬間召集到教室,她美妙地一亮相,十多間教室立馬就會響起嘹亮的歌聲,他真像一個資深卓越的指揮,在幾分鐘內能調動幾百人的音樂才能,讓幾十首歌曲合成清晰的混響,變成一部盛大的校園交響曲。時光以靜靜的腳步走近夜幕,晚九點,音樂鈴聲又像細心體貼的慈母,她溫柔地輕喚:“同學們,辛苦了!請回到寢室休息。”她以獨特的博愛,帶幾百孩子走向夢的起點,又一個黎明。

  這是一方凈土,沒有燈紅酒綠、心浮氣躁,只有清茶淡飯、寒窗苦讀。教室里,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清亮得像透明的山泉;那浮在臉上的笑賽過三月的桃花;那凝神的沉思恍若幽谷中的深潭;那噴灑的開心熨得熱嚴冬的寒冷……講臺上,誰在談古論今,引經據典地煽情?誰在論證勾股定律,用粉筆勾畫自己的一生?誰在安慰受傷的幼稚心靈?誰在和學生交流、互動,分享試卷上的滿分……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苦學生所苦,樂學生所樂,不是紅燭,卻偏偏有紅燭的魂。

  這是一方凈土,在這里.沒有爾虞我詐.只有忠誠和感動;沒有名利紛爭,只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期待;沒有陽奉陰違,只有怎樣走進學生心靈的探究。你不必藏匿自己的膚淺和無知,因為,你往講臺上一站,學生就尊你為世界上最崇高神圣的人;你也沒必要偽裝和粉飾自己的貧窮,其實你最富有,幾十年后,你就擁有滿天下的桃李。你的愛就是一盒神奇的調料,往那張紙上渲染,都有可能春風化雨、點石成金,幫助孩子走向美好的前程。

  是的,這是一方凈土,有很多人在默默耕耘、播種。我也堅守這份默默和淡泊,愿做這凈土中的一朵百合,展開是花,凝聚成一枚果。

 
    19、夕照,有一種極致溫婉的美,她沒有日出那紅勝火的煌熠和掙離暗幕的勃然生機,卻是絢爛中透著靜煦溫潤的端凝之美,令人不忍去觸碰,怕驚擾了她一簾的逸韻幽思。

當夕暮斂起她的暉光,淡出曾有的燦煥,人們的心緒也隨之黯淡了。桑榆暮晚雖為亙古不變的常景,但冉冉斜陽、年華將晚的嘆喟卻依然惹人一腔愁緒,萬種深懷,不能不發之為吟嘯,形之為翰藻。

落日畢竟與落花迥異,花更堪憐。風飄萬點已另人愀然泣下,更何況零落成泥盡為塵土,揣著那份對生的眷眷之心埋于深秋的昏黃中……無可奈何花落去,竟是天上人間永相隔了。

而迎向落日的卻是那皎如飛鏡的清輝月影,夕陽西下幾時回的那抹愁暈,都將被融在月的流波中,點點飛星在纖云的擁簇下搖上了那一碧藍天,蝶舞蝙躚……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斜陽夕流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在夕照下,我所見的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閑適、“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的豁朗。

紅霞微熏著老人的臉——雖鏤刻著歲月的印痕卻透著漸悟生命的明睿。在這橫亙于天外云峰的金色的霞波中,希望與夢想也于此刻扯起風帆,駕著一葉云舟遠去了……

落日余暉中吟賞煙霞,便是無酒盈樽,也早已在蟬聲流響間低徊淺醉了……

 
    20、“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陶淵明的心境誰都向往,但古往今來真正做到的人不多。活著或多或少都會有不開心,問題是你用什么樣的心境去活。

當你被現實生活壓的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你是不是想大聲的吶喊,可惜的是現在就是連一個大聲喊的場所都快沒有了,魯迅先生曾說過:“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簡潔明了人生觀點,我們要做的就是選擇,五千年的歷史沉淀,留下了一套人生規則,我們的祖先制定了他,而我們卻要去遵守他,在我們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有些叛逆,但叛逆的力量不足以推翻陳舊的人生規則,即使你做到了,也會被視為另類,不會被世俗接受,因此我們的思想在自我與規則的夾縫中成長,一張張獻媚于世俗的臉后藏著無數個不同的自我。

凌晨,我已經忘記了時間,耳邊回蕩著這樣一段旋律,幽暗的房間里只剩下街燈破碎的剪影,微風透過窗戶輕輕拂動窗簾。就在這個仲夏之夜,周圍一切都很安靜,我總會感到害怕,害怕那些在空蕩蕩的幽暗的夜里回繞著斷斷續續的自言自語。于是將靈魂藏于思念的繭內,任由黑夜將他越織越緊。

寂寞和莫名的傷感侵襲著我,就如黑夜無情的吞噬白天一般,那顆曾經火紅的心早已經是銹跡斑斑,翻開破碎的記憶,看到得卻是卻是殘缺的段落。人總有那么多的遺憾,總有那么多的無奈,曾經有許多東西就在身邊,隨手可得,可我們偏偏不愿伸手。甚至把它遺忘在某個角落。后來某天當我們轉身尋找時,才發現不經意間,他已經走遠。此時才明白今生的無力蒼白是無法和命運對抗的。

我在寂寞里疲憊了自己,于是就這樣躺著,雖不能到天荒,也不能到地老。然而心卻可以到遠方。因為遠方,沒有所謂的欺騙,也沒有流言蜚語,只有安靜的祥和,只有你燦爛的笑容。

細細想來,原來這前半生是為他人活著,回憶過去,難免會有懊悔,失落的情緒。感悟歷史,展望未來。過去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讓心靈重負,讓身心疲憊,還有另一半的人生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我要去抓住地平線上第一道陽光,讓晨露去洗滌那銹跡斑斑的心靈,讓清風吹散每個毛孔的污垢。我將用一顆充滿力量的心,去撞擊生命之門。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28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