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譯文]  啊!我思念我的故人,只有你最合我的心意了!

  [出典]   春秋  《詩經·邶風·綠衣》

  注:

  1、《詩經·邶風·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2、注釋:

    衣、里、裳:上曰衣,下曰裳;外曰衣,內曰里。

    已:止。

  曷:何。維:助詞。已:止。

  亡:一說通忘,一說停止。

  古人:故人,指已亡故之人。

  俾(bǐ比):使。訧(yóu尤):同尤,過失,罪過。

  絺(chī吃):細葛布。绤(xì戲):粗葛布。

   凄:涼而有寒意。凄其,同“凄凄”。以,因。

  獲:得。

 

    3、譯文1:

    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面子黃里子。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止!

  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上衣黃下裳。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忘!

  綠絲線啊綠絲線,是你親手來縫制。我思亡故的賢妻,使我平時少過失。

  細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風鉆衣襟。我思亡故的賢妻,實在體貼我的心。

    譯文2:

    綠色衣啊綠色衣, 綠色外衣黃色里。 愁腸百轉心千結, 何時憂愁才能止。
  綠色衣啊綠色衣, 綠色上衣黃下衣。 愁腸百轉心千結, 何時憂愁才能忘。
  綠色絲啊綠色絲, 綠絲本是你手織。 睹物思人念亡妻, 是你讓我無過失。
  細葛衣啊粗葛衣, 穿在身上有涼意。 睹物思人念亡妻, 樣樣都合我心意。

    譯文3:

    祿衣呀祿衣,怎么成了黃色的襯里?我心里的悲傷啊,何時能夠停止?

  祿衣呀祿衣,怎么成了黃色的褲子?我心里的悲傷啊,何時能夠忘記?

  祿衣和絲線,你怎么能夠這樣染制?我懷想古代的君子,只有你才能糾正這種世道。

  我穿著葛布,迎著這寒風久久站立,我懷想古代的君子,只有你與我同心高潔。

 

 

  4、《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由于“小雅”中的笙詩六篇有目無辭,因此實際為305篇。《詩經》共分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為“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計40篇。《詩經》據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范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于民間的歌謠。這些各個時代從各個地區搜集來的民間樂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并對作品進行過加工整理,制作樂歌。經過修改后,這些現存的《詩經》,語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體,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大體一致。秦代曾經焚毀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詩經》易于記誦,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后二者取姓氏)。東漢以后,毛詩日漸興盛,并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詩經》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文化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放到現在來說,詩經在交際應用方面雖然沒有那么重要了,但對于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卻依然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劉緒義先生認為《綠衣》并非悼念亡妻之作。

  他認為這是詩人在禮崩樂壞的背景下思念古之君子重整綱紀之作。

    古,通故,似是而非。我通檢《十三經》,“古人”二字在《尚書》、《左傳》出現次數13次,沒有把古人解作“故人”的,更無法與“故妻”聯系起來。如:

  《召誥》:“今沖子嗣,則無遺壽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稽謀自天?”

  《秦誓》:“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

  《左傳·僖公七年》:“古人有言曰‘知臣莫若君’。”

  如此等等。在《詩經》中“古人”二字只出現這一次,何以同時代的一個詞,偏偏只有這一個要解作“故妻”?這恐怕也是革命家的發明。“我思古人”,在這首詩里面就是指古之君子,即那些當初制禮作樂、謹行禮制的君子。鄭箋云:“古人,謂制禮者。我思此人定尊卑,使人無過差之行。古之圣人制禮者,使夫婦有道,妻妾貴賤各有次序。”這種解釋不錯。詩中人為什么突然想起古人?就因自己的遭遇,禮制崩壞,上下錯位,致使自己遭此大變,同時也感傷時代世情,渴望有古之君子能重整綱紀。“綠衣黃里”等句都是以興兼比,說明世道不正。

   三千年前的孔子聽了這悲吟,說了一句話:“《綠衣》之憂,思古人也。”(上博簡《孔子論詩》)三千年后的我聽了這悲吟,也想接著說一句:“今人之憂,不思《綠衣》。”

  詩經中很多詩的本義,從古至今一直爭論不休,以上僅為一家之言,也有很多學者都支持懷念女子這一主題(不一定是悼亡),各種說法都是僅為一家之言,還望讀者自酌。

 

 

   5、 這是一首懷念亡故妻子的詩。睹物思人,是悼亡懷舊中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一個人剛剛從深深的悲痛中擺脫,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東西,便又喚起剛剛處于抑制狀態的興奮點,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所以,自古以來從這方面來表現的悼亡詩很多,但第一首應是《詩經·綠衣》。(舊說謂詩的主旨是衛莊姜傷己,《毛詩序》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云:“莊公惑于嬖妾,夫人莊姜賢而失位,故作此詩。”茲不取其說。

  這首詩有四章,也采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鑒賞之時,要四章結合起來看,才能體味到包含在詩中的深厚感情,及詩人創作此詩時的情況。

  第一章說:“綠兮衣兮,綠衣黃里。”表明詩人把故妻所作的衣服拿起來翻里翻面地看,詩人的心情是十分憂傷的。第二章“綠衣黃裳”與“綠衣黃里”相對為文,是說詩人把衣和裳都翻里翻面細心看。妻子活著時的一些情景是他所永遠不能忘記的,所以他的憂愁也是永遠擺不脫的。第三章寫詩人細心看著衣服上的一針一線(絲線與衣料同色)。他感到,每一針都反映著妻子對他的深切的關心和愛。由此,他想到妻子平時對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規勸,使他避免了不少過失。這當中包含著多么深厚的感情啊!第四章說到天氣寒冷之時,還穿著夏天的衣服。妻子活著的時候,四季換衣都是妻子為他操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妻子去世后,自己還沒有養成自己關心自己的習慣。到實在忍受不住蕭瑟秋風的侵襲,才自己尋找衣服,便勾起他失去賢妻的無限悲慟。“綠衣黃里”是說的夾衣,為秋天所穿;“絺兮绤兮”則是指夏衣而言。這首詩應作于秋季。詩中寫詩人反覆看的,是才取出的秋天的夾衣。人已逝而為他縫制的衣服尚在。衣服的合身,針線的細密,使他深深覺得妻子事事合于自己的心意,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所以,他對妻子的思念,他失去妻子的悲傷,都將是無窮盡的。“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恨綿綿無絕期”(自居易《長恨歌》),詩是寫得十分感人的。

  這首詩在文學史上有較大的影響。晉潘岳《悼亡詩》很出名,其實在表現手法上是受《綠衣》影響的。如其第一首“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寢興何時忘,沉憂日盈積”等,實《綠衣》第一、二章意;第二首“凜凜涼風起,始覺夏衾單;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等,實《綠衣》第三、四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懷》,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全由《綠衣》化出。可見此詩在表現手法上實為后代開無限法門。 (趙逵夫)

 

 

   6、“生同衾,死同穴”是古代男女長久的生活理想,即使生不能同處,死也要同眠,而愛人先去之后,男人看著眼前妻子縫制的衣服,衣服整整齊齊擺放著,雖然有一些年頭了,但看起來和新的差不多。用手撫摸它們每一處針腳、每一個紐扣,似乎往事就要呼嘯而出,這件件都似珍寶,因為這些是世界上最懂他的人親手做的,還因為這個人已經離他遠去,并且,永遠不會再回來。

    這就是《邶風綠衣》講述的故事。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在這首詩中,拋開那些歷史、政治等的爭執,會看到發自靈魂深處的聲音--
    “綠兮衣兮”,只說了“綠衣”一物,用了兩個“兮”字斷開,似是哽咽,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的面子黃色的里子。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止住我不憂傷?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的上衣黃色的下衣。愁腸百轉心千結,何時才能忘掉這憂傷?綠絲線啊綠絲線,是你親手來縫制。我思念亡故的賢妻,使我平時少過失。細葛布啊粗葛布,夏天的衣裳在秋天穿上,自然覺得冷。我思念我的亡妻,實在體貼我的心。
  
    “我們都是紅塵中人,一定承受著塵世之苦。”

    19世紀法國偉大作家巴爾扎克說過這樣的話,大概是歲月在任何人臉上都會留下年輪,相濡以沫;感情在無論什么東西上面都留下痕跡,穿越空間。

    在《綠衣》中,一個剛剛從深深的悲痛中擺脫出來的男人,看到故去之人所制作的東西,便又喚起剛剛抑制住的情感,重新陷入悲痛之中。是啊,衣在如新,人卻不知何處去了,怎么能不悲愴啜泣。

    很多的時候,愛人要是離去之后并沒有留下什么東西,或許時間就會治好曾經的傷痛。但我們都知道,感情豐富的人們卻偏偏不肯放手,只要是愛人曾經用過的東西,都珍藏如生命。即使有意去舍棄,但最終還是珍存下來不少舊物,因為里邊有太多美好的記憶。

    失去所愛,再沒有一點懷念之物,那人生還有什么可想的?而睹物使人傷感,悼亡更令人悲痛欲絕。誰都明白人死不可復生,正如死亡本身是人生無法超越的大限一樣。然而,死者生前留下的一切,在活著的人心里是那么清晰,那么深刻,那么刻骨銘心,以至于讓人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已經陰陽相隔的事實。讓活著的人捶胸頓足,痛心疾首。
  
    女人面對失去丈夫感性的居多,孟姜女失去丈夫,她的眼淚都能夠摧毀長城,白娘子與許仙分離,可以發下誓言讓雷峰塔倒西湖水干,《詩經》中還有一首《唐風葛生》說的就是女子哭悼亡夫的詩: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
    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后,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后,歸於其室!
  
    這是女子內心的獨白,聽起來十分沉重,在荒涼的墓地,她悲慟地悼念亡夫,茫茫大地上野葛遮蓋了一層又一層,那野草下面隱藏著的,是一個多么讓人傷痛的現實啊!

    自己一生唯一愛著的丈夫,就長眠在野草之下。往后的日子是多么的難熬,自己將與悲傷同行,只有等到百年之后,同眠地下,才是最后的歸宿于解脫。

    但愿每天都是夏天,但愿每夜都是冬夜,這樣才能盡快熬到百年的盡頭,盡早和地下的丈夫聚首。

 

 

    這是女性的悼亡之作,凄凄低語,作為女人們無可厚非,而男性創作的悼亡詩更叫人印象深刻。也許正因為男人給世人的印象是一貫堅強的,當真正的悲傷流露之時,無法把控,一發不可收拾讓大家驚嘆。這種真真切切的情意,更加重了分量。
  
    《綠衣》中的男人正是如此。先秦之時的社會就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女人卑微依附,而男子則是頂天立地,可是在《綠衣》中,一位深情的男子就這樣出人意料地暴露對亡妻的懷念。抱著舊衣服痛哭,也許他也想過自己這樣會惹人恥笑,但是壓抑著自己的真實情感不是他想要的,他也做不到。妻子的離去,他覺得他的人生已不再完整。
  
    人們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知己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而如今懂自己的妻子已經故去,懷念有什么不可以?傷心痛苦也無可厚非。

    納蘭容若在懷念亡妻盧氏的《浣溪沙》是這樣寫的:“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深秋的意境,蕭蕭殘風中,一起走過歲月的那個人離去,以為是暫時的離開,而當酒醒之時,曾經的幸福真的被如今的殘酷替代。當年以為的尋常之事,如今卻已不能夠,馬不停蹄的思念,道破了懷念的本質。

    無論是藤蔓纏繞樹枝,還是野草覆滿大地,但凡愛人離去,便是再好的景色,也是無人能賞。

    有情人不能相伴到老,人生過半,痛失愛侶,這種巨大的哀痛宋代大家蘇軾也經歷過,發出“十年生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無盡傷感?

    明代散文家歸有光也經歷過,他在《項脊軒志》中寫下“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懷著怎樣的心情?昨日夫妻舉案齊眉,今天上天拆散,生死離別,往后的日子怎么度過。

    所以革命志士林覺民的《與妻書》有這樣的感慨: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担悲也。
  
    一樣的都是死別,還有死別之后的不能相忘,背后都有著無法言說的痛。都是繼承著《綠衣》而來,因為它觸動了古今所有男人內心深處的脆弱一環。《綠衣》這首男子手捧亡妻親手縫制的衣服吟出的歌謠,帶著潘岳的“幃屏無仿佛,翰默有馀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元稹的“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一起陷入悲痛之中,他們都飽含著自己深深的懷念之情,訴說著不能言傳的痛楚。如果亡妻們能聽到這樣的詩句,相信一定會幸福得淚流滿面。

    故去的愛人居住在內心最富饒的地方,居住在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睹物思人,詩人寫下這首詩,也許是想讓痛苦得到暫時的釋放。一人的夜里,外面又下著雨,怎能不想她?

 

 

   7、自古以來的悼亡詩,如《綠衣》者,多以熟悉的場景描述彼此失去后的悲傷;或如《葛生》者,以對情人所去的那個世界的猜想,以其不熟悉、冰冷、陌生的場景,調動起不安與掛念,激發出讀者的同情淚水。《綠衣》所打動人的,便在于主人公的深情之中,我們能依稀體會到亡人對于主人公的愛意。那一襲綠衣,恒輕恒重,便是愛情的載體。綠衣在主人公每一個生活片段中反復出現,如一場無法脫離的迷夢,如一場沒有結果的尋覓,而失去的溫存與歡樂記憶,依稀仿佛,氣息留存;呼喚招引,難舍難離。從此后,“小軒窗,正梳妝”,成為揮之難去的絕望迷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成為悼亡的宿命場景。   

  這樣的離別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這樣悲傷的離情從古至今都不曾沖淡和改變。這讓人不由想起日本夜歌的俳句:“夏天新抽的絲啊,取來七兩做衣裳。不要離開愛你的人。”我們在一代又一代的詩句里,過著愚夫愚婦的世俗生活,重復著柴米油鹽的凡人場景,低低地吟唱那無法逃避的宿命挽歌。

 

 

   8、都說女人是男人的衣服,穿了扔,扔了穿,可詩人卻是知情重義的好男人。她是他的妻子,曾和她共度寒潮,共担風雨,那忘不掉的一幕幕,銘刻于心。人已去了,而她縫制的衣服依然還在。于是,他拿起那件綠衣裳,翻里翻面地看,上衣下衣地看。看著看著,他的眼前又浮現出她的音容笑貌。等他清醒時,立即愁腸百結,黯然神傷。

  接著,他又認真仔細地看了那衣服上的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凝聚了妻子的心血,都代表了她對他深深的愛戀。愛,無需說出,就在那細密的針線里。還記得,妻子一邊織布,一邊規勸他,叫他寬容大度、和善為人、謹慎行事,使不拘禮節的他受益匪淺,避免了不少過失。良言一句三冬暖,在妻子的開導下,他變成一個遵守禮法、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

  這樣的女人,是醫治男人的藥,是讓男人終身難忘的啊。

  詩的最后一章,寫到了秋天,天氣轉涼,可男人依然穿著夏天的衣服。妻子活著的時候,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穿衣服都是妻子為他打點好。妻子去世后,他還沒有養成關心自己的習慣。實在忍受不住蕭瑟秋風的侵襲,才自己尋找衣服,這勾起他對賢妻的無限悲慟。

  有人說:“婚姻如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而他卻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那雙鞋,那就是他逝去的賢妻。所以,詩的最后,他深情的寫到: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婚姻不是海誓山盟,而是平淡日子里的攜手相牽,是體貼關心,是點點滴滴的溫暖,是心靈的相契相知。相愛時,執子之手;逝去后,我思古人。這樣的婚姻是踏實的,也是浪漫的。生生死死,你依然在我的心里,只因你“實獲我心”,只因你曾滋潤過我的生命。

  并不是每對夫妻走到一起,同床共枕后,都能“實獲我心”。愛情,尋尋覓覓后,見到的風景,往往不是“比翼鳥”和“連理枝”,不是合于心意的幸福,而是無休止的爭吵、反目,甚至是仇恨和報復。遇上了那個“實獲我心”的人,是人生的至幸,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我思古人”,那是男人的深情;“實獲我心”,那是男人的幸福。只因她在他的心里,只因她合于他的心意。

  其實,能夠觸動男人心底柔情的女人,不是風月場上依顏賣笑、能歌善舞的風塵女子,也不是公共場合,談笑風生、游刃有余、博得陣陣喝彩的職業女性,而是在平凡的生活細節里,伴君左右,不棄不離,懂得何時為男人添衣端茶、噓寒問暖的青衣女子。

  女人的溫柔善良、賢惠體貼,永遠是男人心底溫暖的守候,讓他甘心為她打拼,讓他在辛苦勞碌之后,匆忙地往家趕。

  女人,有一天,若你去了,能否成為男人花前月下的眷戀?能否成為男人夢里的幻影?《詩經》里的這首《綠衣》為我們每個女人提供了答案。

  據說,這首詩是我國悼亡詩的鼻祖,對后世的悼亡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像潘岳的《悼亡詩》和元稹的《遣悲懷》都借鑒《綠衣》的表現手法。

 

 

   9、 《詩經.國風.邶風.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裹。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在這首詩里,想把那些歷史性、實用性、考證性和政治色彩都拋開,我只想在詩里,看到它所抒發的心靈的聲音,然后,在幾千年之后的這一天這一個夜晚,看到這首歌,讀它,心靈,和古人一起共鳴。

  《綠衣》,該是一首懷念亡妻的作品。
  那件綠色的衣裳,看到它,就想起了你。
  看到那件衣裳,就想起了曾經一起的歲月。
  多樣簡單,又那樣深情。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

  還記得嗎,那一個秋夜的涼風里,你從我身后走來,就穿著這件衣裳。今晚的秋風和那個晚上一樣的冰涼,只是,黃泉陰陽,只是……
  你,在何方?
  忽然想起了納蘭的那首《浣溪紗》: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秋意,已經那么深了,梧桐的枯枝在殘陽中蕭蕭而落,夜闌人靜,一燈微黃。那些往事紛紜而來。你,還記得嗎,曾經的那一個晚上,我們一起背詩一起賞月……

  今晚,當我酒醒,想起那些當年的往事。曾經的幸福啊,卻殘酷的看見了我今天的凄涼。可是當年,我還以為,一切都只是尋常…….

  卻不知道,原來,一切都已經不在了,到了今天,再也找尋到我們昔日的美好時光。

  只想,躲開一切,關了門窗;只想,把你在這一個夜里,靜靜地回想……
  又有誰知道,寂寞的西風里,我獨自一人的悲傷成狂……
  那樣徹骨的痛。

  歸有光《項脊軒志》中有一段關于亡妻的描寫:“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還有蘇軾“十年生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一樣的都是死別,還有死別之后的不能相忘。

  很多時候,我們在擁有時都視如平常,只有真的失去之后,才恍然明白,原來一切早已在心里生根。死別一旦成真,那根,不是爛在心里,就是只能血淋淋的從心里拔出,留下的是永遠不能痊愈的傷。
  夕陽中沉思的時候,心里全是悔恨悲傷。
  偏偏,一切都,晚了。

  寫完《綠衣》,已是凌晨四時還多了。
  又看見了納蘭的詞:“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窗外,新月之中,初秋的夜風,一時微涼。(作者:玉笛洛城

 

 

    10、人們之所以對悼亡詩期許與贊揚,是由于人們對愛情的夢想與追求。詩經中的《邶風、綠衣》有“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的生離死別之嘆,這是遠古時期人們的愛情婚戀觀的反映。雖然,詩經中的詩沒有一首能搞清是誰所作,但是司馬遷《史記》中說:“詩三百,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足可以說明,詩經也是古代的詩人們、學問之士——夫子們的創作。

 

 

    11、同一件綠衣,不同時間地點,在不同人的眼里,竟是截然不同的評價,可見穿衣也是一門學問,其難度不亞于找一個合適的男人。

    先是相遇。在茫茫衣海中遇到一件衣服,顏色款式質地做工尺寸價格樣樣如意,這種機會如遇到一個樣樣稱心的男人一樣低。常常是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必須舍其一二,帶著一點點遺憾去擁有。沒有缺陷的衣服,是那些大師為模特量身定做的,我們這些尋常女人,只能在批量產品中尋找最接近自己的。正如男人,完美男人只存在于童話故事中,來到人海中與我們相遇的,或多或少都蒙了塵世的灰。

    然后是相處。帶一件衣服回家,有時候是因為喜愛,有時候也是一時沖動;但是既然擁有了,就得合理利用資源,合適地搭配,并在合適的時間地點穿出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衣服的功能。穿得對,會給自己增添魅力;穿錯了,會削減自己的品味。男人也是這樣,相處好,兩情相悅,會幸福無窮;相處不好,兩兩相厭,會痛苦無限。最怕一時沖動帶回一件衣服或者一個男人,放在家里成了雞肋,于衣服于人都不公平。

    最后是相棄。得隴望蜀,喜新厭舊,這是世人的通病。再美的衣服,在時間的流逝中,總要舊去;再好的情意,在時間的流逝中,總要厭倦。最后都要面對一個結果:相離相棄。最好的后來,也無非是撫著舊衣,追憶一下舊日好時光。

    回到家里習《詩經》,隨手翻了一頁,恰好是《邶風.綠衣》__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晞兮?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前人多解為美麗賢德的莊姜失位于妾而作此詩,孔老夫子說是為撫綠衣思故人而作。不管哪一種,都免不了叫人心有戚戚,前者人不如昨,后者人已作古,空留綠衣,空留遺恨。

     綠衣,千百年來,卻原來是悲傷之衣啊!

 

 

   12、溫柔不忘,賢良不忘,美麗不忘。不忘,點點滴滴都是我心底的思念和憂傷。
   音容猶在,笑語還在,可再也看不到你的麗影。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多想讓時光倒流,放一張藤椅在花間,在“梨花院落融融月”的春天,聽你的清脆笑語,看你的明眸皓齒。
  多想在大雪飛揚的冬夜里,煮茶烹雪,圍爐夜話,相傍相依,讓溫暖的笑語驚破冬日的寒冰。
  多想在蕩起的秋千下,看你裙裾飛揚,望高天白云,飛鳥成陣。
  可如今,物是人非,事事皆休,欲語,淚先流。

  還記得那年,“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依,暖日明霞光燦。”你盈盈的淺笑,勾走了我落寞的魂魄。
  還記得那個下午,“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你溫潤的眼神在端起的酒杯中漾起,如一波清澈的漣漪。
  還記得那個夜晚,“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在忽明忽暗的月色下,相視一笑,我醉倒在你春水般的眸子里。
  還記得那次離別,我和你執手相看,無語凝噎。你萬千的話語,都變成了滴滴粉淚。
  還記得,昏黃的燈光下,你揮動著纖纖玉手,為我織衣裳,到深夜。

  太多的記憶,遮迷了我的眼。惘回首,空悲戚。
  可如今,捧著你為我織就的綠衣,心早已亂的沒了分寸,憂愁爬滿了眼角眉梢。我在屋里踱來踱去,睹物思人,愛屋及烏,那針針線線,絲絲縷縷,都成了我心底最溫暖的疼痛和憂傷。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13、在公車上大聲朗讀古書,有些不合時宜,以至滿座皆驚呢,怪異不止,議論紛紛,甚或有正默看英文的女孩投我以鄙夷的目光。然而,卻無暇顧及別人,總是全身心投入誦讀,精騖八極,心游萬仞,思接千載,學古之道,與古人游,《詩》曰“我思古人,實獲我心”,斯之謂也!

 

 

   14、每個有月亮的夜晚,我靜靜的望著月亮,時而看下你的照片,時而失笑兩三。我喜歡月亮,因為你的乳名,我喜歡看月亮,因為淡雅的你。

    月上樹梢頭,人遠去,思念如絲。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思念是什么味道,思念是什么感覺,只覺得思念已經是我的必修課,但是僅僅是思念。

    不能暫駐亦哀絲,不成消遣只成悲。也許會是這樣,但是我不會放棄自己思念的權利,僅僅是思念。

    放我的真心,在你手中,也許明白你會遠走;放我的真心,在你懷中,風雨吹不走我的時候;放你的名字在我心中,去期待那某年某月某日的重逢。

 

   15、聽,那個癡情的男子正吟詠著“心之憂矣,曷維其亡”“我思古人,實獲我心”的追念之歌。我想他的亡妻此刻定在天堂深情凝望著夫君,幸福地應和著。
  
  這是超越時空的愛戀,這是感人至深的絕唱。
  
  這男子美在專一,這情感美在綿長!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31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