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譯文]  淅淅瀝瀝的小雨讓風吹停了,月光清淡,薄云在月亮周圍飄來蕩去。

  [出典]   北宋  賀鑄  《蝶戀花》

  注:

  1、 《蝶戀花》賀鑄 

   幾許傷春春復暮,楊柳清陰,偏礙游絲度。天際小山桃葉步,白蘋花滿湔裙處。

   竟日微吟長短句,簾影燈昏,心寄胡琴語。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2、注釋:

   桃葉:晉王獻之妾。這里借指戀人。

  湔:洗。

  胡琴:唐宋時期,凡來自西北各民族的弦樂器統稱胡琴。

 

 

  3、譯文1:

    春天又到了遲暮,傷春的愁情涌出。楊柳清涼的濃蔭,偏偏妨礙蜘蛛、樹蟲的游絲橫度。遙遠的天邊的小山,葉曾經走過,白蘋花叢生的水邊是婦女洗裙之處。

   終日里低吟著長短句,燈光昏暗地映著簾影,借著胡琴一曲寄托心意。幾點雨聲,月色暗淡。

   譯文2:

   內心有多少傷春之情,但畢竟又到了三月春暮。柳樹那濃密的清陰,阻礙著游絲無法穿度。看天邊那座小山,美人兒曾在山前漫步,池塘中飄滿白蘋的地方,是她浣洗裙子的去處。

   我終日低吟詞句,寄托愁緒情思。孤燈昏黃映著簾影,琵琶琴聲悠悠,訴說著我的心聲。聽得窗外幾滴雨聲,又被風兒攔住。淡淡的月牙兒在浮云間穿行,忽隱忽現月色朦朧。

 

 

   4、賀鑄生平見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的詞頗得楚騷遺韻,在北宋自成一家。他心性曠達,詞風多變,既長于高曠之作,又擅寫哀婉之思。他的豪放詞,境界格調頗近蘇軾;他的婉約詞,與秦觀、晏幾道相近。張耒對賀詞大加贊賞:“賀鑄東山樂府,妙絕一世,盛麗如游金張之堂,妖冶如攬西施之袂。幽索如屈、宋,悲壯如蘇、李。”,陳廷焯也說:“方回詞,兒女,英雄兼而有之”。

    賀鑄(1052-1125),字方回,自號慶湖遺老,祖籍山陰(今),生長于衛州(今)。長身聳目,面色鐵青,人稱賀鬼頭。孝惠皇后族孫,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晚年退居蘇州,杜門。不附權貴,喜論天下事。能詩文,尤長于詞。其詞內容、風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長于錘煉語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韻特嚴,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部分描繪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曠,語言濃麗哀婉,近秦觀、晏幾道。其愛國憂時之作,悲壯激昂,又近蘇軾。愛國詞人等對其詞均有續作,足見其影響。代表作為《·橫塘路》、《鷓鴣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搗練子·杵聲齊》、《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難》、《搗練子·望書歸》、《采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橫塘路》、《鷓鴣天·半死桐》、《芳心苦》三首為最著名。《鷓鴣天·半死桐》悼念詞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訴,“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一句更是飽含深情,哀婉凄絕。《芳心苦》寫“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的荷花,視角新奇卻又不失于理,且托物言志,可謂手法高妙.

 

 

   5、 該詞抒寫暮春懷人之情,惜春而寫男女相思情懷。

    上片“幾許”三句是春暮傷懷。“天際”二句,從對方落筆,寫女子對自己的懷念,由梁柳惲《江南曲》“汀洲采白頻,日暖江南春”,“故人何不返?春花復應晚”詩意化出。

    下片“竟日”三句,折回自身,寫自己萬種相思,惟有寄之于彩筆和琴弦,別無他法。竟日微吟長短句,簾影燈昏,心寄胡琴泣。“竟日微吟”全因寄情。燈下操琴,也為吐心曲。兩個細節代替了無數思念的辭密語和憂傷語。“數點”二句以景結情,意境淡雅,美中不足的是,這首詞基于改寫比賀鑄稍前的詞人李冠的同調詞而成,結句“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堪稱名句,淡云托月暗示心情的迷蒙,意象很美。“桃葉”表現出對佳人的愛戀之情。下片開頭兩句寫晝思夜想。以吟詞彈琴來表現對情人的思念。結二句寫氣候多變,風起雨停,是聽覺形象,月光朦朧,浮云來去,是視覺形象。既表現心境之迷茫,也暗示出詞人夜深不寐。情味悠長。

 

 

   6、唐詩宋詞大興于當時之世,自然與之前以景抒情之作一脈相承。先說唐詩,例子不勝枚舉,若前條中"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景中的感懷之情,"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景中的禪意心境,"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景中的寥廓悲戚之意,"天階夜色涼如水"景中的幽怨之嘆等等。于詞則更多,詞體更適合抒情,而其景之中更是情致款款,例如"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一望關河蕭索,千里清秋"、"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等等,無不是飽含情緒。

  究其原因,詩本是心聲,詩人的心靈好比多棱鏡,萬物都是通過詩人的心靈折射到詩中,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我悲則無景不悲,我喜則無物不喜。"一切景語皆情語",此之謂也。(人間詞話)

 

 

   7、“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之時,喜歡閉上眼睛,感受一顆顆清麗脫俗的七弦琴音從音箱里優雅從容地飄然而至。白色的衣衫,灰色的裙裾,古樸中流露出點點靈韻。

 

 

   8、我每日沉默著,遐想著。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光陰就這樣在坐看云淡云閑中瀉去。

 

 

   9、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在鄉村的童年夢幻里,月亮總是讓我對天空充滿了最美好的向往。夏日的夜晚,在姥姥家種滿了梧桐樹的院落中,任晚風習習,坐在小板凳上,靜聽著大人們輕搖著蒲扇講那嫦娥奔月的故事。看著淡淡的云兒時不時地掠過月亮的面龐,心中想像著遙遠的廣寒宮中是怎樣的清麗,嫦娥是怎樣的優美,玉兔和家里養的白兔有什么不一樣,吳剛斧下的桂樹到底是如何砍完了就愈合如初?那時還曾用手電照向月亮,希望能為它多添一絲輝明和秀美,讓手中光束捎去一個小孩子對它的憧憬和美好。

  舅舅教我讀書時,當我看到“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才知古人早已對月亮有了貼切精彩的描繪。傍晚和小伙伴們到村里流經的一條小河里去玩,踏在溫溫熱熱的河水中,腳下是細細柔軟的泥沙和不時硌腳的卵石,雙手捧起一窩流水,希望能把美麗的水中月置于手心,而眼見著晃動的光亮從指尖流逝,卻總也不能把它留住,那時想:月兒一定是屬于這條小河的吧。此時伙伴們把水撩向了有些出神的我,于是,在歡聲笑語中我們光著屁股相互打著水仗,盡情地嬉戲玩鬧,濺起的水花瑩閃著月兒灑下的光亮。

    慢慢的,我也有了豐富的情感和人生經歷,對月兒便有了一份難以言表的情感。于心中遠方的愛人,我也希望月兒能寄去對她的深深眷戀,借些許文字以表我心:我想像著與你緩步香茵,笑看春風;或青楓浦橋,愜意江南。舉杯共盞,抒我明月情懷。然而,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情感,城里的生活足步匆忙繁亂,人情越來越淡,老死不相往來,隔著防盜門上的“貓眼”看世界已不可避免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暇余之際,去賞那皎潔月明,想起那散發著泥土和青草味道的小鄉村,想念那淳樸善良真摯的鄉親們。月是故鄉明,記憶中的曾經是否仍一如往昔?
  
  中秋將至,月色闌珊,就讓潔凈的月光洗凈世間所有的憂傷與慘淡,忘卻了前塵如煙。塵囂遠去,恩怨不再,拋開榮辱得失,愛恨情仇,只余這月白,風清和浩浩的天。

 

 

    10、歷代聽雨佳句甚多,《歷代詩話詞話》將其作了精彩的輯錄:

   予家有聽雨軒,嘗集古今人句。杜牧之云:‘可惜和風夜來雨,醉中虛度打窗聲。’賈島云:‘宿客不來過半夜,獨聞山雨到來時。’歐陽文忠公:‘芳叢綠葉聊須種,猶得蕭蕭聽雨聲。’王荊公:‘深炷爐香閉齋閣,臥聞檐雨瀉高秋。’東坡:‘一聽南堂新瓦響,似聞東塢少荷香。’陳無己云:‘一枕雨窗深閉閣,臥聽叢竹雨來時。’趙德麟云:‘臥聽檐雨作宮商。’尤為工也。”

除此之外,北宋賀鑄詩云:“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歐陽修又云:“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司空圖聽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聲落落屋檐頭。”南宋吳文英:“隔江人在雨聲中,晚風菰葉生秋怨。”……

 

在這寂寞的秋夜里,茫茫的雨幕,瀟瀟的雨聲,像落葉飄飛,似濤聲依舊。千百年來,一聲聲撩撥著無數離人和騷客的心弦,也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綿綿無盡的鄉心。

 

 

    11、已是暮秋時節矣。仲秋以來隔三差五的下著小雨,有時是間斷的小雨帶著秋風,有時則是秋風中摻合著細雨,使人不免感覺有點寒意。晨起,方知何謂“小樓一夜聽秋雨,路邊明朝看落葉。”“秋水碧于天,畫中聽雨眠。”   

      舉目望去,山間寺廟映入眼簾,忽聞杜牧嘆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看著看著,便有些恍惚,猶入夢境,不由浮想連篇。自己總想感嘆些什么,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只好無語,漫步在這煙雨之中靜靜的呼吸著、享受著、口中嘀咕著“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57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