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譯文]   皎潔的月亮不明白離別之苦,斜光穿過紅紅的門戶照到床前。

   [出典]    晏殊   《鵲踏枝》

     注:

     1、《鵲踏枝》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2、注釋:

    《鵲踏枝》:即《蝶戀花》。 又名《黃金縷》、《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于宋。

  檻:欄桿。

  羅幕:絲羅的帷幕,富貴人家所用。

  朱戶:猶言朱門,指大戶人家。

  彩箋:古人用來題寫詩詞的精致美麗的紙。這里代指題詩。

  尺素:書信的代稱。古人寫信用素絹,通常長約一尺,故稱尺素,語出《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后來作為書信的代稱。

 

     3、譯文1:

    欄桿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煙,蘭花哭泣的淚珠結成了露水,羅幕間透著縷縷輕寒,燕子雙雙飛去。皎潔的月亮不明白離別之苦,斜光穿過紅紅的門戶照到床前。

    昨夜西風凜冽,碧樹凋零,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想給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哪里。

    譯文2:

    圍欄里薄霧籠罩著菊花,顯得心情壓抑;蘭草上沾著露水,仿佛在傷心地哭泣。輕風吹動簾幕,感到一絲寒氣,只見一對燕子向遠方飛去。清明的月亮不懂得分離的傷痛,月光斜灑進房中,一直到天明。

    西風吹了一夜,碧綠的葉子開始衰落。我獨自登上高樓遠望,遠方的道路伸展蔓延。真想給思念的人寄一封書信,可山高路遠,水路漫長,誰知道該寄到什么地方呢?

   譯文3:

   庭院里的菊花籠罩在霧氣里,像是郁郁含愁;蘭花也仿佛在朝露中飲泣。掛著絲羅帷簾的屋子里有寒氣透過,筑巢屋梁上的燕子成雙成對地聯翩飛去。明月啊,你不了解人間離愁別恨之苦,還把你的銀輝,從晚間到清曉,斜射進我朱漆的窗戶。

   昨晚刮了一夜的西風,把樹上碧綠的葉子吹得光禿禿。清晨起來,我獨上高樓,憑欄眺望,望斷天涯路。情郎啊,要給你寄上一封彩箋寫成的情書,可山長水闊,路途遙遠,你今又在何處?

   譯文4:

   清晨欄桿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上露水似乎是飲泣的淚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燕子雙飛走離開了。皎潔的月亮不熟悉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都照入大戶人家。

  昨夜西風猛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了天涯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4、晏殊的生平見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和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酈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5、庭園中,秋菊蒙著淡淡的煙靄,似在脈脈含愁。香蘭沾著晶瑩的露珠,似在輕輕啜泣。蘭、菊皆著愁之色彩,則主人公是愁中觀物,不言而喻。室內羅幕不御輕寒,雙燕早已飛去,則主人公單寒落寞,可以體會。偏是那明月不解離人正苦,徹夜到曉把清輝投進朱戶,惹得主人公徹夜失眠,離愁別恨更加深重。上片用比興之笑,層層寫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實深厚。

   下片另拓詞境。主人公登樓望遠,但見西風過后,碧樹凋零,這情景正象喻愛情橫遭摧殘。主人公心中的無限悲涼,遍布于天地之間。他把無盡的情思怨慕,寫進了彩箋尺素,欲寄與離散遠方的佳人,可是望盡天涯,山長水闊,卻不知佳人何處!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這間矣。

  全詞深于氣象,后片尤覺悲壯。聯系到晏殊晚年不得于君,貶放外郡,似是托意閨帷而自訴其心曲吧。至于王國維以“昨夜”三句描述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第一境界,乃借題發揮。蓋因其探幽索賾于微茫曠遠之境,與學術研究有相通之處吧!

 

    6、“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恨”字有的版本作“別”)。是說天上的明月它不知道我們和相愛之人離別以后的這種離愁別恨的痛苦。蘇東坡也曾有詞句說“何事偏向別時圓”!為什么人在分別,你偏偏團圓,更增加我的離愁別恨。“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月亮慢慢地西斜,它的光線從朱紅色的門穿照進來,我一夜無眠,看到月光從深夜直到天明。

 

    7、在學生“外語六級漢語一級”的現狀下,語文老師更要讓文言、文化薪火相傳。

    視野之內,無處不詩意。每一粒漢字都是一句詩,用“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去解讀“間”字;用“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去詮釋“朝”字。一竹一鳥,一草一木都能涌起詩興,東日北門那隱喻感恩的噴泉,食堂門前那兩株怒放的海棠,那對稱均衡的極富漢民族建筑美學特征的清雅校舍,都有強烈的感發力量,隨時都在呼喚他心中的詩意。不淹留現實生活的逼仄空間,百忙中總有一脈靈思在心中蕩漾,時時漾出水紋滋養外物。當他倚廊而立,遠眺他方的時候,整個背影都詩化了,他成了一首氣韻萬千的唐詩,一闋仄仄平平的宋詞。

 

   8、一部詞史即一部月史,無月不成詞,詞人皆愛月。月為陰柔之象,最宜入詞。月者,實為詞之最佳意象,幾無一詞人不善詠月也。試舉各家名句如下:李太白“秦娥夢斷秦樓月”、韋端己“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馮正中“月影下重簷,輕風花滿簾”、李后主“無言獨上西樓,月樓鉤”、晏同叔“明月不諳離恨苦”、晏小山“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張子野“云破月來花弄影”、柳耆卿“楊柳岸曉風殘月”、周美成“見隱隱云邊新月白”、李易安“感月吟風多少事”、蘇東坡“明月幾時有”、秦少游“霧失樓臺,月迷津渡”、辛幼安“誰與我,共明月”、姜白石“淮南皓月冷千里”、吳夢窗“丁東敲斷,弄晴月白”。

 

    9、這靜靜的月華不諳世人癡心一片和離恨之苦,照著你無眠的軒窗,月光浸滿了憂傷,撥動著醒里、夢里、醉里的相思,月時圓,夢難全。
經年別,心痛徹,一點相思幾時絕!
孤獨的影子被月光拉得細長細長,而你在等待與思念之間細數著寂寞星辰,數著落落芳華。輾轉無寐后的清晨,獨倚西樓高處。看一夜西風之后,碧云天,黃葉地,際天極地,霜色連天,秋色濃郁,不勝寒。曉風漸緊,落黃的思緒,翻飛在菊影漸疏處,把輕呼柔喚的聲音,傳送。
多少回,淚漫簾珠,愁萬里。多少回,悲雁南歸,聲聲泣。多少回,尋音問取垂楊路,望斷天涯無覓處。試問紅顏,知否相思意?你曾說,午夜中秋時,會赴我的挽袖之約,在風里落花的青街石巷青,你我把酒臨窗。于是,在月色淡淡的夜晚,靜寂獨坐時,你折一縷清柔的月色為筆,寫水流云散,寫繾綣如海,悄把幽懷細捻。
一寸牽思千萬緒,寄語詩箋,遠山重水,化做唏噓句。落寞紅塵,流水空蕩,思念的花朵,春夏秋冬固執地開著,一個空守春蘭秋菊的人兒,在深深淺淺的憂愁里,丈量著山長水闊的紅塵。燃心燈千盞,在等那在水之湄,碧草蒼蒼間的佳人。依舊是,檻菊愁煙蘭泣露;依舊是,碧海青天夜夜心!


 

   10、縈繞千年的景致,獨領風騷的年華。婉轉、悠揚、飄蕩,只留下那絲毫的溫存記憶。

  風花雪月中,柳暗花明時。滿懷愛與恨的惆悵,有利于那青青的石板上,踏過歲月,撫平記憶,只把那充滿神秘的茶馬古道藏于夢中。情感交織著升華,無奈磨滅著消失。蕩漾著的只有似水的年華。清澈透明的空氣中,感受不到絲毫雜質。絲絲縷縷都如此干凈明亮。不經意間,就從指尖滑過,不曾等你去享受。美妙的心境伴著些許憂傷,游離在心上。可謂“能狀難寫之境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雨后天曉,露煙凄迷,芳草如茵,嫩色相照,潺潺流水,流不盡往日的哀愁;滴滴甘泉,道不出今昔的燦爛。翠葉藏鶯,珠簾隔燕。行走在竹林中,探訪青青的竹筍,揭開自然那神秘的面紗。尋找幽幽的青草,叩開萬物那多情的心靈,輕輕搖著船槳飄搖在湖面上,泛起層層水花,微微散開。清爽的風兒陪伴左右,陣陣悠揚的笛聲穿過竹林,飄向遠方。攀上古橋,看著水中嬉戲的魚兒發呆。波瀾中刻出的,仿佛是歲月的道道傷痕。

  遼闊的空曠的山谷中,有那新鮮的綠色,顯現出無窮的生機。環繞的群山絲毫擋不住它的美麗。如果說江南水鄉充滿的是柔情,是嫵媚,那么這里則多了一份自然的狂野。山谷中響起的是生命的回音,時時敲打著我的心扉。山崖上生長的是不羈的靈魂,刻刻改變著我的信念。山澗里流動的是熾熱的血液,次次點燃著我的熱血。婉轉的曲調被風傳到山谷的每個角落,這是來自心底的歌聲。

  鄉間小道中,重溫那情意綿綿的年代,愛與希望同在,淚與失敗共別,信念永駐人間。裊裊炊煙捎去的是對游子的思念,朵朵花開綻放的是成功的笑臉。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月夜,悄悄地來了,皎潔的月光輕輕的灑向地面,此時無須多語言,只可“一樽還擄江月”。

 

    11、伊人月下,獨伴紅妝,不知伊人為誰傷?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纖纖玉手,遮不住暗恨離傷。清晰的臉龐,在淚眼中漸變模糊的麗影,水波蕩漾,浮起落寞的繁華。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月朦朧,迷離撲朔,不能觸摸的幻影,霎時沉沒。于皓月之下,采擷一粒相思種,于東風之中,拋下萬古情癡愁。你可知,年歲如水,寂寥成歌?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滿腹心事欲訴誰,唯有筆端寄情思。飄香的文字,灑滿你熾熱的真情;欲穿的淚眼,在筆稍停留。點點心酸,寥寥心語,暗暗情詩。你可知,馨香虛渺,寂寞三疊? 作者:舒晴 [個人散文集] 

 

    12、 無論是古人,今人,離人,愛人,地域的差異,時空的轉換,每每能夠共語的,對語的,只有那善解人意的月亮。君不見,那離散家園,隔海相望的游子,對家鄉、對故土的思念,由“秋月”演繹了多少感人至深的悲情故事。正如,臺灣詩人評論家余光中的一首《鄉愁》動情而真摯,詩人雖把一灣淺淺的海峽視作鄉愁,感慨“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然而,那抒不盡的鄉愁,又豈不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離愁?

    古人愿意攜月神游,因為月亮,可以以一種有形的溫柔,令詩人神游八荒,意向馳騁。蘇子愿擬其為嬋娟,千里相隨,但愿長久,把與月相契的遙遠的思念和美好的祝福遍灑人間。晏殊的“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雖然以月的光滿反襯內心的愁苦,但他何嘗不是借著月亮的豐腴,讓那一份離愁綿延到了極致,將苦楚拉得更為悠長。

    惟有太白,灑脫豪邁,偏要與月對酌,尋古意流觴,穿梭文字的飄逸,跳起千年的舞蹈,與月共舞,與清影相零亂,醉倚清光,分杯相邀。那是一種怎樣的恣意和豪情,我們的詩人,與月亮同醉,醉翻了華夏的文字篇章,使月亮有了魂魄.在卷軼浩瀚的詩海,在古韻駢章中,月亮成了一個寄托情感,付諸柔腸,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實體,也成了文人雅士永遠吟哦不老的主題。

 

   12、這暖日羞上的凌冬,折下無數顆相思的種子,清風幾許,捻上一根細細的云絲,穿過心的間隙,遠遠望去,一串串玲瓏剔透,系滿愛的珠兒掛在胸前。

  君可知儂家心思,君可知,一地的相思種拋落了多少淚珠兒。十二月里的相思,撒落的情縤,滋滋蔓延。回首,然,君已別故里,過盡千帆。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宋·晏殊

  小軒窗,月正寒,影單情愁渺茫茫,把酒對盞,欲言欲休。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暗夜細長,心自薄涼,敘相思,離別苦,可嘆君不知。奈,奈,奈,一番相思落素箋。

  碧月當空,倚窗攬鏡,紅酥手,朱砂唇,細眉如葉,面若桃紅。夢里為誰人牽絆,愁了眉頭?悴了一臉的倦容,落了一地淚珠兒,這瓣瓣相思為誰流?

  多少回,淚漫簾珠,愁萬里。多少回,夢里重逢,聲聲泣。多少回,尋音問取垂楊路,望斷天涯無覓處。試問君,知否相思意?   

  若一切已如清風逝去,你的心底可曾為我開過一季繁花?你的眼簾可曾深記我的眉眼?你喋喋的癡語亦是真是幻?百轉千回。茫茫紅塵,誰,許我一往情深的笑容?夢里夢外,誰,是你一席思念的人兒?  

  我只是想,想輕輕地告訴你,花開也無聲,卻是情滿襟;花落似無情,卻是愛盈懷。若待繁花滿天滿地,笑靨如錦,心過流年,夢里花開。

  如果今夜你看見了一只蝶,折了翅兒,在你遠方的夢幻里;你知道是我,對嗎?我是戀了那花開的情意,越了那滄海,千里尋你而去。

  在這個匆匆一瞥的冬天,在那若短若長的幾日里,我們都惦念著一句諾言,每一個開端都充滿了憧憬。彼此遇見,彼此取暖,彼此銘記。  

    夢里桃花醉了眉眼,笑了伊人。秋已盡,冬過半,暗淡花紅又一季,謝了胭脂,沉香依在。花開美,花落淚,余有相思,落了桃紅。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8:26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