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  才思敏捷而又喜愛學習,不以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學習為羞恥。

     [出典]  《論語》

    注:

    1、【原文】

  子貢問日:“孔文子①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學, 不恥下問③,是以謂之‘文’也。”

    2、【注釋】
  ①孔文子:衛國大夫,姓孔,名圉,謚號“文”。

       ②敏:勤勉。 

       ③下問:向下請教。

    3、【譯文】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么被謚為‘文’呢?”孔子回答說: “他勤奮好學,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所以被溢為‘文’。”

     4、詞 目 :不恥下問       釋 義 :恥:羞恥,恥辱。比喻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也不感到羞恥(恥辱)

     成語來由:

  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后,衛國國君為了讓后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后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還很多,憑什么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孔子聽了微笑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的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并不會不恰當”。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于服氣了。

  不把向學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

     5、古代君主、大臣、貴族死后都要依據他生平事跡給一個稱號, 這就叫“謚”,所給稱號也就叫謚號。關于“文”的謚號,《逸周 書·謚法解》列了經緯天地、道德博厚、學勤好問、慈惠愛民等等多種品德,也就是說,凡是有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謚為 “文”。那么,孔文子到底是因為哪一方面的品德而被謚為“文”的呢?子貢由此而發出了疑問,孔子于是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其實也就是謚法所說的“學勤好問”。
  可見,孔子的回答是有所根據的,不是想當然的發揮。
  回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八個字上來看,對一般人來說, 敏而好學似乎還比較容易做到一些,而不恥下問就非常之難 了。因為,敏而好學不外乎是聰明而勤奮罷了,這方面的典型,有 “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甚至“頭懸梁,錐刺股”等等。而不 恥下問則是要向不如我們自己的人請教,這不僅僅是個好不好學的問題,而且還牽涉到自尊心、虛榮心的問題在內。
  人們的天性往往就是如此不可思議。如果自己位卑,自己能力弱,自己孤陋寡聞,求教于位尊者、能力強者、見多識廣者,那似乎沒有什么,不以為恥.一旦反過來,以位尊求教于位卑,以能力強求教于能力弱,以博求教于寡,便立即感到臉上不光彩,恥于開口了。             
   如果你是教師,如果你是在上為官者,試試看:向你的學生 討教,向你的屬下村教,不要礙口飾羞,不要哼哼哈哈——把請教的話題用查問的口氣來說。
  那才叫難。
  所以,盡管“不恥下問”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但要真正實行起來,還真有一點考人呢。 模棱兩可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孔子治學一貫提倡的方法,也是在民間非常流行的一句名言。“敏而好學”,就是勤奮好學。“不恥下問”,就是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僅能虛心向長輩、向上級領導和老師學習請教,還能向比自己年齡小、學歷低、地位低的人學習請教,而且是誠心誠意的,不以這樣做為恥。這種虛心好學,以能者為師的學習態度,是非常可貴的,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孔夫子倡導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在中國2500多年的歷史上,教育和鼓舞了無數有志之士走上成功的道路,而千古流名。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在我們公司員工之中,也要大力提倡“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提倡互幫互學,取長補短,以能者為師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的員工才能不斷提高和進步,我們的公司才能不斷的發展。我們有些人不是這樣,遇到問題、遇到不懂的事,不善于向別人請教,更不善于“下問”。拉不下“面子”,放不下“架子”,寧肯不懂裝懂,也不去向別人請教弄個明白,總是以“下問為恥”。這樣,不利于提高和進步。

7、《論語》中關于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鑒。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關于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孔子贊揚的顏淵就有這種發憤好學的樂觀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述而》)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孔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讀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 世俗所累。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于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雍也》)針對冉求在學習問題上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在這里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得道。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孔子提倡和贊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其二,關于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于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其三,關于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于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里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里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系,值得借鑒。
其四,關于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么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在于“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關于這一思想,在孔子的學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現出來。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路》)也就是說當官時有余力就應該學習,學習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這一思想實質上也體現了學與用的關系,要想當好官必須學習,學習的目的應是更好地當官,體現了學習與應用的關系,也體現了孔子辦私學的目的,即通過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讓他們直接登上政治舞臺或作教師培養政治人才,當然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于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 
    8、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渺小的,所能知道的也很有限,總有比自己在某些方面強的人,總會有自己不懂的事,那就必須得問。請不要讓虛榮心堵住了自己的嘴,堵住了你的嘴,就是堵住了開啟知識的大門。若你將別人說過的話當作是廢話,那它就到此為止;而你當它是道理,它便會因你的虛心,而開啟生機。在生活中有虛懷若谷的精神,是會受益終生的。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5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