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譯文]    蘭花的窈窕清影留在山中,幽幽香氣也不愿飄到世間。

      [出典]    宋元    張炎   《清平樂》

      注:

      1、《清平樂》   張炎   

蘭曰國香,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蘭今安在。得見所南翁枝上數筆,斯可矣。賦此以紀情事云。

  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煙水茫茫無處說,冷卻西湖殘月。   

  貞芳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2、[注釋] 清影:清而不媚的形態

  3、 [譯文]

  廖廖幾筆疏蘭,無土無根太個別。面對著茫茫山水無法訴說,更無心去賞那西湖風月。

  芳香貞潔的蘭花只該生在深山,它與那紛亂骯臟的塵世毫不相干。 蘭花的窈窕清影留在山中,幽幽香氣也不愿飄到人間。

  4、在南宋的詞壇上,張炎是一位著名的詞人,同時又是一位詞學評論家。宋端宗景炎元年(西元1276年)元軍一舉攻下臨安,南宋小朝廷徹底滅亡,張炎時年31歲,這亡國之痛使他悲痛萬分。兩年以后,元僧楊連真枷挖掘了南宋皇家的陵墓,這更使張炎義憤填膺。與張炎同時期還有一位叫鄭思肖的詩人畫家,在南宋滅亡之后,隱居蘇州,不忘國恥,坐臥一定要朝向南方,并自號所南,表示不忘大宋。鄭思肖善于繪畫蘭花,但做畫時卻不畫土和根。當有人問他:“為什么你畫的蘭花沒有根?”時,鄭思肖沉痛地說:“國家和疆土都屬于他人,亡國之人無家可回,亡國之蘭無土可以生長,即使畫了根,叫她生長在什么哪里呢?!”

    張炎聽到此事之后深為感動,很想得到鄭思肖的一幅無根墨蘭,但他聽說鄭思肖的墨蘭畫“不妄與人,邑宰求之不得”,因此張炎也不敢再存此想法。 然而,當有人把張炎的這個愿望告訴了鄭思肖時,鄭肖思立即研墨展紙,為張炎濃筆潑墨,畫下了幾枝疏蘭送給張炎,得到了畫,張炎觀賞許久,不禁由衷地感嘆到:“多好的蘭花啊!可惜沒有它生長的土地。” 張炎從蘭花傲然挺拔的姿態中看到鄭肖思不畏強敵的愛國情感,于是產生了敬佩之情,他欣然命筆,寫下了一首〈清平樂〉詞,“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就是這首詞中的名句。

   5、“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這兩句寫蘭花生長于深山,脫俗于紅塵。它會留下許多清影,清艷含嬌,幽香四溢,但不飄到人間。這是因為張炎所生活的時代處于亡宋之時,很多文人不屈于元人的統治,堅守節義。事實上,張炎筆端的蘭,都是他自己的寫照。那脫俗的風姿,不正展現了他“不以無人而不芳”的高雅性情。

   有多少文人墨客癡醉于蘭花的清幽,而又有多少人擁有了蘭花的品質?而那些真正像蘭花一樣的人卻與我們保持著距離,遠離著塵囂……: ^& X9 Q& p) I0 V! {

 “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煙水茫茫無處說,冷卻西湖殘月。9 d; [1 W6 _  p+ M- N$ R* @* ~
  貞芳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6、古人曾有愛蘭成癡之人,甚至不只愛蘭花,就連蘭葉也如醉如癡般地反復賞玩,清劉灝有詩說:“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明人李流芳曾寫下這樣一段文字:  
  
  盆蘭正開,出以共賞,子薪故有花癖,燒燭照之,嘖嘖不已。花雖數莖,然參差掩映,變態頗具。其葩或黃或紫,或碧或素,其狀或合或吐,或離或合,或高或下,或正或欹,或俯而如瞰,或仰而如承,或平而如揖,或斜而如睨,或來而如就,或往而如奔,或相顧而如笑,或相背而如嗔,或掩仰而如羞,或偃蹇而如傲,或挺而如莊,或倚而如困,或群向而如語,或獨立而如思。蓋子薪為余言如此,非有詩腸畫筆者,不能作此形容也。余既以病,不能作一詩記之;欲作數筆寫生,而亦復不果。然是夜,與子薪對花劇談甚歡,胸中落落一無所有,伏枕便酣睡至曉。從此病頓減。此花與愛花人皆我良藥,不可忘也。  
  
  我們看李流芳的朋友張子薪愛蘭成癖,晚上點了蠟燭看蘭,旁人看來簡簡單單的幾莖葉子,讓他一說,那不但是有“高”有“下”、有“正”有“欹”、有“平”有“揖”,甚至能聯想出“如笑”、“如嗔”、“如羞”等諸多情態來,當真是太有才了!而李流芳和他面對蘭花,談得高興,竟然病都好了大半,愛蘭至此,可謂癡絕矣。

 

   7、張炎一曲<<清平樂>>,將蘭的清影 勾勒得分外鮮明.如果說鄭肖思所畫的無根之蘭別有傲骨,象征了愛國之士的赤子之心,那么張炎的這株蘭,更是遺世獨立.幽蘭生于深山,脫俗于紅塵,如特定時代文人常保持的姿態,熱心與冷眼.

  "政治路,宗教路,哲學路......我目睹不斷有人出于強烈的上進心而筆直地向下坡走去......"木心大師的嘆息猶存耳畔.也許吧,文人政客難兩全,不屑牡丹的富麗雍容,何不做一株蘭,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8、蘭花在不經意間生出了一根長莖,我發現它與周邊的葉子不同,于是就象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一樣欣喜若狂。“蘭花要開了!”這株蘭花便在我的目光撫摸之下結苞、開花。

    蘭花結苞的時間很長,等到這根莖上結滿了花苞,他才次第開放。我差一點等得不耐煩了,但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它卻開了,先是一朵,小心翼翼地,接著便一朵接一朵地開放了,那花莖都快承受不住花們的重量了,他的頭低垂著,似乎在跟你點頭致意,又似乎是很害羞的樣子。我每每蹲下身來就能看到他羞紅了的臉,并聽見他對我的喃喃低語:

    “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煙水茫茫無處說,冷卻西湖殘月。

    貞芳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當最后一朵花開的時候,最先開的那朵花卻也開始凋謝了。

  9、其實在人生旅途中,我最仰慕的是清蓮,冰肌玉骨,出污泥而不染;在遇到磨難之際,我心中想到的是菊花,傲霜斗雪,在凄風冷雨中保持著一份特有的從容與淡定;在寫詩作文之時,我的腦海中則經常浮現一朵朵蘭花,那些蘭花幽艷吐芳,從不因為無人來欣賞而失去芳香。靈感迸發,朵朵蘭花化為詩文,在腦海中已經感到幽香清遠,寫成文字必定亦為清香遠逸的震撼人心之作。  

  人為萬物之靈,蘭為百花之英。在歷史上,孔子經常以蘭花之品性來勸導世人。孔子說過:“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德至道,不為窮困而改節。” 又說:“入芝蘭之室,久不聞其香,則與之俱化矣。”所以蘭花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稱。蘭花生于幽谷叢林,與野艾莠草同生,不居顯位,不與人爭,高風亮節,歷來為古代的文人墨客所廣為稱道。在眾多的詠蘭詩詞之中,我最為欣賞的名句是:“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10、蘭花生長于深山,脫俗于紅塵。她會留下許多清影,青艷含嬌,幽香四溢,但卻不飄到世間。人世間的大德之士,也如蘭花一樣,其高尚的善行雖然長留世間,但他們崇高的品德多不為世人所察覺。張炎所生活的時代處于亡國之時,很多文人不屈服于元朝的統治,堅守節義。鄭思肖畫筆下的蘭與張炎詞中的蘭,都是他們自己人品的真實寫照。那脫俗的風姿,展示了他們“不以無人而不芳”的高風亮節與坦蕩胸襟。而在當今的社會里,又有幾個現代文人能像張炎和鄭思肖那樣在暴力的威脅之下心懷亡國之痛呢? 在遙遠的天際,我似乎聽到了炎黃始祖、老子與孔子等古代圣賢以及五千年優秀的神傳文化都在齊聲呼喚正在沉睡的中華兒女的靈魂……

  11、蘭花,在中華文化中,成了真、善、美的代名詞。唐宋以來,吟頌蘭花的詩、詞、賦、曲、書、畫等各種作品,似汗牛充棟,不可勝數,成了文化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李白說:“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幽蘭香飄遠,松寒不改容”。北宋文學家黃庭堅曾說:“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蘭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自孔子、屈原而后,千百年來,人們在賞蘭的過程中,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品德、美好觀念不斷融入蘭花之中,并且不斷提升,以致使中國蘭花成了中華民族優秀品德的重要象征物之一。中華蘭文化也成了中華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到了近代,蘭文化的含義,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和發展。 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寓居臺灣,養蘭自娛,作詩贊蘭;“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葉立含正氣,芳妍不浮華。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這不正是將軍一身浩然正氣的自我寫照嗎!儒將陳毅無帥寫道:“幽蘭在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偶”。說出了不管什么人,只要對社會有用、對人民有利,在建設祖國的事業中,廣大群眾還時需要你的。也說出了這位曾任上海市市長、外交部部長的領袖人物團結廣大人才的統戰思想。戎馬一生的朱德委員長,南征北戰之余,愛蘭、養蘭數十年似一日,他贊美蘭花道:“幽蘭葉秀喬林下,仍自盤根從草旁。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道出了一位革命先輩一生無私奉獻的商尚情操。

   縱觀中華民族的漫長歷史,不乏通過蘭花聯結友誼、促進交流、陶冶性靈、培養情操的事例。蘭事活動已涉及經濟、文化、民俗和日常生活的許多方方面面,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華蘭文化。

   作為中華文化組成部分的中華蘭文化,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中華蘭論的民族特 性,是中華文化的民族特性在蘭花上的具體體現。 中華蘭文化的民族特性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哪一個人隨意胡編亂造的。它是千百年來,中華蘭文化在自身的產生、發展、完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我們常說,中華文化脫不開儒、道、佛三家的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其實它們的影響也正是中華文化的民族特色。儒、道、佛三家的哲學思想浸潤在中華方面的方方面面,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事不在。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21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