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斷想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K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9839(2002)03-0001-04
   一
  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生產方式有其萌芽、發展、成熟和衰落以致滅亡的發展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主要以貨幣形式積累起來的資本和一無所有只能靠出賣勞動力謀生的雇傭勞動者。資本主義萌芽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初始階段,它顯然是在封建主義生產方式的母胎內產生的。馬克思說:“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即貿易,是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2](第167頁)又說:“有了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決不是就具備了資本主義存在的歷史條件。只有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在市場上找到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工人的時候,資本才產生;而單是這一歷史條件就包含著一部世界史。”[1](第193頁)歐洲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萌芽、發展到成熟的典型地區,而中國歷史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和發展走的卻是一條畸形的路。
  大多數研究中國史的學者都承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過資本主義萌芽。但對萌芽什么時候產生則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春秋戰國時期萌芽已經產生,如大工商業主子貢、弦高、范蠡、白圭、呂不韋等都有萬貫家財,他們役使的勞動人手多達萬人,其中不乏雇傭勞動者,即所謂“持手而食者”。有人認為唐代工商業繁盛,海外貿易發達,出現了一批巨富大賈。長安鄒風熾,揚州王四舅,洛陽王清,皆并時豪富,富甲天下。為他們經營工商業者成份復雜,但其中亦必定有雇傭勞動者。有人認為兩宋時期中國經濟的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農業中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出現了一批專門種植經濟作物如棉、甘蔗和茶的專業戶。城市中手工業商業繁榮,實行千百年的坊市制被打破。在思想上傳統的“重本抑末”觀念受到沖擊,陳亮等的“農商皆本”的意識破土而出。在眾多以城市市民為聽眾和讀者群的文藝作品如話本中,商人已經作為誠實守信的正面形象出現。如《賣油郎獨占花魁》中的賣油郎就是為人們所喜愛的正面形象。在手工業商業的經營活動中,雇傭勞動者不是個別現象。相當多的學者認為明朝中葉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中學的歷史課本,大學的歷史教科書都是以此意見編寫的。應該承認,明朝中葉,中國經濟發達地區資本主義萌芽的史實還是比較充分的。如蘇松杭嘉湖地區出現了較大的紡織業作坊,坊主與機工大都為雇傭關系,所謂“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在廣東佛山鎮出現了雇工達千百計的采礦冶鐵作坊,在長江中下游農業發達地區,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較前大大擴展,經營地主出現,他們發展了農業生產中的雇傭關系。清朝中葉至鴉片戰爭前,中國的工商業和農業中的資本主義萌芽較明朝中葉又有所發展。不過,多數學者認為,對明清時期中國經濟中的資本主義萌芽不能估計過高,它僅僅是封建經濟汪洋大海中的幾處孤島,其存在與發展還難以撼動中國封建的經濟與政治制度。
   二
  即使承認明中葉中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與歐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時間相比,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時間并不算晚。問題在于,同樣是資本主義萌芽,為什么歐洲發展為成熟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而直到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為什么始終徘徊不前,老是處于“萌芽”狀態?對于這個問題,學者們有各種不同的解釋。
  毛澤東這樣解釋:“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2](第620頁)此一解釋長期為中國史學界引用,解放后近20年,幾乎無人提出疑義,因而成為一種經典釋文。不過,外國學者早有自己的解釋。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儒教與道教》兩書中表述的觀點:歐洲的新教提倡勤儉和禁欲主義,從而促進了財富的積累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傳統的儒教恰恰相反,它倡導等級制度和等級觀念,追求無休止的體面享受,社會財富被大量消耗而無法積累,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就失去了發展到成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條件。“文革”中,尤其是“文革”后,一些學者開始對毛澤東的經典解釋產生懷疑。被部分學者譽為中國現代思想解放“先驅”的顧準,通過研究古代希臘羅馬史,并與中國古代社會進行比較后認定,中國古代的資本主義萌芽不可能引導中國自然地到達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因為資本主義不僅是一種經濟制度,更是一種政治法律體系,中國古代雖然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但卻很難產生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政治法律體系。后來,一位年輕的史學家提出中國封建社會永遠是“六道輪回”的觀點,認為中國封建社會不僅難以達到資本主義社會,而且它自己也不可能達到自身的成熟階段。再后,有中國封建社會是“超穩定體系”觀點的面世,對中國古代社會能否自然地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進行著越來越深入的思考。其中,有的學者提出,中國的封建社會制度本身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它推遲了自身衰敗的速度,自然也就延緩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也有學者認為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結構遏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之只能永遠處于萌芽狀態。
   三
  在中國古代資本主義萌芽問題上,盡管學者們的觀點千差萬別,但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中國古代的資本主義萌芽沒有發展到成熟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當鴉片戰爭使中國門戶洞開之后,面對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迎接挑戰的是中國的封建制度和這個制度下的地主階級當權派及其壓榨下的農民與手工業者。雖然當時的經濟總量中國居世界第一,但在與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抗爭中卻一敗再敗。如何認識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早而發展滯后?我認為必須從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制度和傳統思想等方面綜合考察,才能深入、全面地理解這一問題。
  從經濟結構看,首先是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制約作用。戰國以后,中國封建社會逐漸形成了以土地買賣和諸子析產為特征的地主土地私有制。此一制度,造成土地所有權迅速轉移,一方面使大土地所有制不穩定,除孔子后裔外,很難找到百世不衰,甚至十世不衰的大地主。這與歐洲莊園制大土地所有制的穩定存在是不同的。一方面使土地占有相對分散,造成自耕農與半自耕農占了人口的大多數,這種一家一戶,以農業與手工業相結合的個體小農,具有頑強的生存能力和再生能力,致使農村人口中不易游離出一無所有的自由勞動者。自耕農與半自耕農終日在溫飽線上下浮動,他們積累不了多少財富,購買力低下,無法形成大的農村市場。這種情況直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變化并不大。
  其次,應該看到,中國封建經濟并不是純粹的自然經濟,手工業與商業一直比較發達。不過,在整個封建社會里,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工商業卻一直由國家經營和控制。自漢武帝時候起,就實行鹽鐵官營、酒專賣,武器制造、宮廷所用各種物品如絲綢等,大多由官府經營。唐宋以后,茶葉、糖、煙等亦實行政府專賣,由此使封建國家控制了工商利潤的絕大部分。這大宗工商利潤本可積累數量可觀的貨幣并作為生產資本擴大經營規模,然而,這些工商利潤的絕大部分都被封建國家用作了行政、軍事等開支,其中不少財富被皇室貴族和各級官府揮霍浪費了。顯然,依靠政府難以積累起發展工商業的資本。中國封建社會一直存在私營工商業,它與官營工商業有著此消彼長的關系。當官府控制較緊時,它就萎縮;反之則發展繁榮。然而,封建社會的私營工商業不僅沒有積累起大量資本,而且商業資本向產業資本的轉化也步履維艱。這是因為,第一,由于經營工商業的風險相對大于農業,加之工商業者的社會地位低下,不少工商業者愿意將工商利潤投資購買土地,“以末致財,用本守之”,變成工商業者兼地主。第二,私營工商業者的利潤除投資土地外,大量投向了非生產領域,如買官,瑞蚨祥的主人以及紅頂商人胡雪巖等,都買了幾品頂戴。如捐款筑路修橋賑災,更多的是奢侈浪費,建巨宅、樹牌坊,修墳墓,聲色犬馬,有些外國人慨嘆,中國富人的錢都送給八大胡同了。
  最后,城市本應該成為發展資本主義的基地,但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城市與西方的城市走的是不同的發展道路。西方城市是工商業者發展經濟的中心,他們先是從封建主那里爭得“自治權”,繼而以強大的資本主義經濟為后盾,通過革命奪取政權建立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統治。中國封建社會的城市首先是政治中心,然后發展為經濟中心。封建國家牢牢地控制住城市,工商業者的行會組織是封建性的行幫,執行的是封建國家的法律與政策。工商業在城市也不可能自由地發展。
  從政治制度看,自秦朝以來中國一直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這個制度,一方面通過戶口案比對全國百姓的生產、生活和思想進行嚴密控制,大大束縛了他們自由的思考和創造。一方面以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眾多的大小官員,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國家難以積累發展資本主義所需要的資金。
  從思想上看,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偏重倫理的主流意識形態。這種傳統思想倡導重本抑末,重義輕利,使賤商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極其不利于工商經濟的發展。同時,中國的選官制度,從征辟察舉到九品中正,再到科舉取士,考試內容主要是經義詩文,對自然科學很不重視。盡管中國的科技發明在明朝中葉以前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但卻始終沒有發展到以實驗為基礎的近代科學,也就不能為資本主義從手工工場到大機器工業的轉化提供有力的科學技術的支撐。
  還應該看到,由于中國的封建社會發展比較成熟,長期成為東方的文明中心,是周邊國家和民族向往和學習的榜樣,致使歷代封建皇朝的統治者形成以我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的優越感和自大狂,一直處于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對外來文明往往采取排拒態度。如此一來,也就失去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最好的機遇。比如明朝初年,正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將觸角四處延伸的時候,而此時,中國的國力不僅穩居世界第一,而且中國的航海技術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鄭和統帥的遠洋艦隊,無論就造船技術、航海技術,還是艦隊規模,都遠遠超過達·伽馬、哥倫布和麥哲倫統帥的遠洋船隊。然而,鄭和七次遠航主要是“宣揚國威”,而不是進行商貿和殖民活動。明清兩代都厲行海禁,錯過了與西方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特別是向西方學習的機會。這樣,當西方資本主義飛速發展,并向亞、非、拉各洲進行殖民活動,瘋狂掠奪人和財富時,中國卻依然在封建社會的軌道上蹣跚而行。資本主義萌芽雖然已生長數百年,但依然是柔嫩的幼芽,依靠它自然發展到成熟的資本主義已經不可能了。鴉片戰爭以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只能走從西方“引進”和“嫁接”的路,由此導致中國邁向現代化的進程特別艱難而曲折。
  收稿日期:2002-03-11
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濟南1~4F7經濟史孟祥才20022002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研究一直受到學術界的關注,但至今聚訟紛紜,莫衷一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時間并不比歐洲晚,但始終未能發展到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原因在于中國封建社會獨特的經濟結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以及“重本抑末”的傳統思想所形成的強固制約因素,再加上與歷史機遇失之交臂,就使之難以突破萌芽狀態。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抑制/原因  the Capitalism Shoot in China/ hinder/reasonThe Ideas about the Capitalism Shoot in China  MENG Xiang-cai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China 250100)The study on the Capitalism Shoot in China has been followed with interest for many years,but there isn't a unified conclusion yet. Although the Capitalism Shoot emerged in China before in Europe,it couldn't lead to Capitalist System at last. There were many kinds of reason that hindered the developpment of the Capitalism Shoot, such as the special economic structure,the absolute feudal monarchy,the trammels of fedual ideas and so on.孟祥才(1940-)男,山東臨沂市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先秦秦漢史、中國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作者: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濟南1~4F7經濟史孟祥才20022002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研究一直受到學術界的關注,但至今聚訟紛紜,莫衷一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時間并不比歐洲晚,但始終未能發展到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原因在于中國封建社會獨特的經濟結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以及“重本抑末”的傳統思想所形成的強固制約因素,再加上與歷史機遇失之交臂,就使之難以突破萌芽狀態。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抑制/原因  the Capitalism Shoot in China/ hinder/reason

網載 2013-09-10 21:28:15

[新一篇] 中國象征詩派的產生與發展

[舊一篇] 中國資源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1〕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