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長理論與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 F061.2;F7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5420(1999)04-0001-06
  新增長理論,又稱內生增長理論,是西方經濟學的一個新興理論分支。新增長理論的基本觀點是,經濟增長是經濟系統內生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動的結果。對于新增長理論,國內的學者已作了一些介紹。本文旨在說明新增長理論對國際貿易理論所產生的一些影響。
      一、新增長理論綜述
  按照新增長理論所依賴的基本假設條件的差異,可以將新增長理論分為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內生增長模型和壟斷競爭條件下的內生增長模型。鑒于篇幅和本文的目的,下面只簡要說明屬于完全競爭條件下內生增長模型的所謂外部性條件下的內生增長模型和屬于壟斷競爭條件下內生增長模型的所謂產品品種增加型增長模型。
  1.外部性條件下的內生增長模型。這類模型假定,總量生產函數呈規模收益遞增的特征,造成規模收益遞增的原因在于技術產生的溢出效應。最早用技術外部性解釋經濟增長模型的是美國經濟學家阿羅于1962年提出的邊干邊學模型。阿羅模型試圖將新古典增長模型中的外生技術進步內生化。為此,阿羅假設技術進步是投資的副產品,是廠商在生產中積累經驗的結果。美國經濟學家羅默在1986年將阿羅模型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為了說明即使在人口增長率為零時知識積累也足以保證經濟實現長期增長,羅默假設知識具有足夠強的溢出效應,知識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產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識資本邊際產品遞減的趨勢,從而使知識投資的社會收益率保持不變或呈遞增趨勢。因此,知識積累過程不會中斷,經濟能夠實現長期增長。
  繼阿羅模型之后,另一位經濟學家宇澤弘文在1965年從與阿羅不同的角度將新古典增長模型中的外生技術進步內生化。其做法是假定經濟中存在從事人力資本積累的部門——教育部門。教育部門以線性技術生產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的不斷積累保證經濟能夠實現持續增長。1988年,盧卡斯提出了另一個重要的內生增長模型,即所謂人力資本溢出模型。該模型實際上是將阿羅模型與宇澤弘文模型結合起來,用人力資本的溢出效應解釋技術進步,說明經濟增長是人力資本不斷積累的結果。
  2.產品品種增加型增長模型。作為壟斷競爭條件下新增長模型的一種,產品品種增加型增長模型也用技術進步解釋經濟增長,這一模型將技術進步理解為中間產品品種或消費品品種的增加。在說明中間產品品種增加型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時,羅默等經濟學家通常假定總量生產函數采取如下所示的被簡稱為D—S生產函數的形式:
  附圖F529i05.JPG
  其中X[,i]為第i種中間產品的產量,
  附圖F529i06.JPG
  代表物質資本總存量,L為勞動要素。D—S生產函數的特征是,當經濟中不存在技術進步(中間產品品種數N固定不變)時,最終產出Y是關于勞動L和資本
  附圖F529i06.JPG
  的一次齊次函數, 資本積累將導致資本邊際產品遞減;當經濟中存在技術進步(N 不斷增加)時,由于不同種中間產品相互獨立,資本總量的增加并不導致資本邊際產品遞減,換句話說,技術進步提高了資本收益率,使最終產品的生產呈現規模收益遞增的特征。
  在羅默1990年建立的知識驅動模型中,經濟中存在兩個擁有不同生產技術的部門,物質產品部門在D—S生產函數下生產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研究部門則在二次齊次的生產函數下生產新知識。由于物質產品部門的生產函數是D—S型的,技術進步使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生產呈規模收益遞增。對物質產品生產者來說,技術進步類似于一種正的外部性,技術進步的存在保證了物質資本的不斷積累和經濟的持續增長。羅默進一步認為,使經濟增長得以實現的技術進步又是由經濟系統內生決定的。按照羅默的看法,技術是不同于普通競爭性的商品和公共產品的一類特殊商品,技術的特殊性表現在技術具有非競爭性(這使技術不同于競爭性商品)和部分排他性(從而技術也不同于非排他性公共產品)。技術的部分排他性使私人廠商存在投資于研究開發生產新知識的可能。為了保證創新廠商能夠從新產品中獲得收益,必須存在一種制度安排使從事研究的廠商對其研制的產品擁有一定的市場力量。從事研究的廠商擁有一定的市場力量仍然只是內生技術進步得以實現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為了保證經濟系統足以實現內生的技術進步,必須要求研究成本不能過高。具體地說,為了保證經濟存在一條均衡增長途徑,必須要求研究成本相對于最終產品的價格保持不變。為了使研究具有固定成本,羅默假設技術溢出效應足夠強,一家創新廠商研制出的新產品設計,提高了所有從事研究的廠商的生產率水平,研究生產率的提高恰好抵消了工資率上升促使研究成本增加的趨勢,使研究成本始終不變。在技術上,這要求研究部門的生產函數具有二次齊次性。于是,在上述物質產品部門和研究部門的生產函數假定下,經濟將沿著一條均衡增長途徑增長。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新增長理論為了論證內生的技術進步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特別強調了規模收益遞增和外部性這兩個方面。本文第三部分將說明,這兩個方面對于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國際貿易的傳統理論
  從經濟學說史的角度看,解釋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傳統理論分析始于18世紀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斯密的“絕對優勢”學說認為,各國間存在的生產技術上的差別,以及由此造成的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別,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其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進口其不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其結果比自己什么都生產更有利。
  “絕對優勢”理論解釋了產生貿易的部分原因,但有較大的局限性。因為在現實世界中,有些國家比較先進發達,有可能在各種產品的生產上都具有絕對優勢,而另一些國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優勢,但是貿易仍然在這兩種國家之間發生。
  為了解釋這種絕對先進和絕對落后國家之間的貿易,英國另一位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提出了“比較優勢”的貿易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并不限于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別,只要各國之間存在著生產技術上的相對差別,就會出現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的相對差別,從而使各國在不同的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使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成為可能。
  按照比較優勢理論,一國可能會在所有的產品上都不具有絕對優勢,但一定會在某些產品上擁有比較優勢,因此,任何國家都可以有出口的產品,都有條件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這一理論不僅在理論上更廣泛地論證了國際貿易的基礎,在實踐上也部分地解釋了先進國家與落后國家之間貿易的原因。
  繼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之后,20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又進一步從生產要素比例的差別來闡述國際貿易的基礎。根據赫克歇爾、俄林的理論,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以換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資源配置或要素儲備比例上的差別。
  以上所論述的傳統貿易理論從不同側面說明了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也部分地解釋了國際貿易的現實。然而,本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傾向,主要體現在,第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間的貿易量大大增加。第二,同類產品之間的貿易量大大增加。現實國際貿易中的這些新傾向對傳統貿易理論提出了挑戰。這在客觀上推動了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
      三、新增長理論與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
  從理論方面看,如果說新增長理論為了論證經濟增長是經濟系統內生因素作用的結果,通過強調規模收益遞增與外部性而給增長理論帶來了新的研究活力的話,那么,新增長理論所強調的這兩個因素對當代貿易理論的發展也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下面就來說明這一問題。
  1.規模收益遞增與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的傳統理論在很大程度上強調了比較優勢在解釋國際貿易方面的作用。但比較優勢理論是以規模收益不變的假設為基礎的。但事實上,很多行業都具有生產規模越大,生產效率越高的規模經濟的特點。尤其是現代化的工業,大規模的生產反而會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
  正是在這樣的理論背景下和本文第二部分所提到的60年代所出現的國際貿易的新傾向的現實條件下,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通過將規模收益遞增(即規模經濟)引入國際貿易分析中,不僅為國際貿易理論建立了一個新的分析框架,而且將經濟學基本原理與國際貿易中的新思路進行了更大程度的結合。從一定意義上講,克魯格曼為當代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作出了較為重要的貢獻。現在用一個簡單例子來說明規模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
  表1給出了某一假想行業的投入產出關系, 假定該產品的生產只需要勞動這一要素。
        表1 某一假定行業的投入產出關系
產  出               總勞動投入(小時)  5                    10 10                    15 15                    20 20                    25 25                    30 30                    35
  從表中可以看出,生產的規模經濟表現在,勞動投入增加1 倍(從15增加到30),產出卻增加了1.5倍(從10增加到25)。
  假定世界上只有英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兩國具有生產這種產品的同樣技術,最初都生產10個單位。根據上表,該產量在每個國家均需要15個小時的勞動投入,即全世界用30個小時來生產20個單位產品。現在假定該產品的生產集中到一個國家,例如美國,且美國在這一行業也投入30個小時的勞動。根據上表,在一個國家內投入30個小時的勞動,卻能生產出25個單位的產品,顯然,生產集中到美國使世界能以同樣的勞動投入多生產25%的產品。
  另一方面,為了得到某些產品擴張生產所需的勞動,美國必須縮減或放棄其他產品的生產。這些放棄的產品將在英國生產,英國則雇用那些原先在英國生產而現在在美國生產的行業的工人來從事這些產品的生產。現在假定有許多產品具有規模經濟,今將其按1、2、……編號。為了利用規模經濟,每個國家必須集中生產有限類別的產品,如美國生產編號為1、3、5等類的產品,而英國則生產編號為2、4、6等類的產品。如果每個國家都只生產幾類產品,那么每種產品的生產規模均能以比以往各國什么都生產時要大得多,世界也因而生產出更加豐富多樣的產品。為了理解美國和英國進行貿易的可能性,假定產品1在美國生產, 產品2在英國生產。 那么考慮到消費者都希望消費花色繁多的商品這一事實,美國產品2的需求者必須購買從英國進口的產品2;同樣,英國產品1的需求者也只能購買從美國進口的產品1。由此可見,國際貿易在這一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各國既能利用規模經濟來生產有限類別的產品,同時又不犧牲消費的多樣性。
  上述分析盡管是很簡單的,但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是很深刻的,它告訴人們,互利的貿易不一定要基于比較優勢。于是,上述從“規模經濟”角度來闡述國際貿易的學說,便成為當代國際貿易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克魯格曼認為,由于規模經濟的存在,現實中的國際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不同于傳統貿易理論所假定的完全競爭市場,而是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于是,不完全競爭被引入國際貿易理論中又極大地豐富了國際貿易理論和人們對于國際貿易問題的認識。
  2.外部性與國際貿易理論。同新增長理論中的情形一樣,外部性與規模經濟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這點也體現在國際貿易理論中。克魯格曼將規模經濟分為外部的和內部的。外部規模經濟指的是單位產品成本取決于行業規模而非單個廠商的規模。內部規模經濟則指的是單位產品成本取決于單個廠商的規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業規模。外部的和內部的規模經濟對市場結構具有不同的影響。當假定能夠促進國際貿易的規模經濟存在于單個廠商內部時,就引出了不完全競爭貿易模型。而當規模經濟存在于行業內而不是單個廠商內部時,就被稱作外部經濟。同廠商內部的規模經濟一樣,外部經濟在國際貿易中也發揮著重大作用。當存在外部經濟且其他條件相同時,大規模從事某一行業產品生產的國家往往具有較低的生產成本,這一情況有助于形成一個循環:因為能夠廉價生產某種產品的國家一般會大量生產該產品。無論這些國家原來的資源如何,強烈的外部經濟會鞏固現有的貿易模式,即那些原先大量生產某些產品的國家傾向于維持自己的大生產者地位,即使有些別的國家存在更廉價地生產這些產品的可能性,它們仍會這樣做。現用圖1 來說明這一觀點。
  圖中描述了瑞士和泰國生產手表的情況。曲線D 為世界手表的需求曲線,AC[,瑞士]和AC[,泰國]分別為瑞士和泰國生產手表的平均成本曲線。由于泰國的工資比瑞士低,故圖中泰國的成本曲線位于瑞士的成本曲線下方。從直觀上看,好像泰國應能滿足世界手表市場的需求。但是,如果瑞士的制表工業建立在先的話,它就能以價格P[,1] 來銷售手表。若泰國未曾生產過手表(即手表產量為零),那么有意于從事手表生產的泰國廠商就得面臨生產成本C[,0],它高于瑞士手表的價格。 因此,雖然泰國可能具有潛在的低成本,但是瑞士手表工業的先期建立使它能夠維持其優勢地位。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到,外部經濟在由于歷史原因而決定一國的生產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一些已經形成的專業化生產模式能夠持續下去,即使這些國家已不再擁有比較優勢。顯然,這一認識加深了人們對于國際貿易的理解。
  基于外部經濟的貿易對于國家福利的影響并不像基于比較優勢或基于內部規模經濟的貿易那樣明確,因為人們已經給出這樣的例子,即以外部經濟為基礎的貿易有可能會使一國的福利水平比沒有貿易時下降。
  附圖F529i07.JPG
  圖1
  無論如何,基于外部經濟的國際貿易至少給人們如下兩點啟示,其一,世界經濟有可能從某些行業為實現外部經濟而進行的集中生產中獲益;其二,外部經濟對于歷史和偶然因素決定國際貿易模式起了重要作用。
      四、結束語
  新增長理論與本文所論述的當代國際貿易理論都代表著當代西方經濟學的某種新的發展。本文的論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西方經濟學不同分支的發展有時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新增長理論和當代國際貿易理論都十分重視和強調規模收益遞增和知識的外溢性,這部分地反映了科學技術在當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應值得我們重視。當然,新增長理論和建立在規模經濟基礎上的國際貿易理論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陷。例如,各種新增長模型都完全忽略了經濟制度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而忽略經濟制度,就不可能準確說明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學家彼得·林德特指出,國際貿易的規模經濟模型并沒有認定新的比較優勢源泉何在。
                 [收稿日期] 1999—03—20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京1~6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吳漢洪19991999作為西方經濟學的一個新興理論分支,新增長理論試圖論證,經濟增長是經濟系統內生因素作用的結果。國際貿易的傳統理論因無法解釋當今國際貿易的一些新傾向而受到挑戰。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是將新增長理論所強調的規模經濟和外部性引入貿易理論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新增長理論/國際貿易理論/規模經濟  new growth theory/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economies ofscaleNew Growth Theory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Theory  WU Han-ho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an,School of Economics,Beijing100872,China)As a new branch of Western economics,  new growth theorytries to prove that economic growth is the result of theeffect of intern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Havingfailed to explain some new trends of modern trade,  thetradition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faced with achalleng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emphasizes that economies of scale and externalities should beintroduced into trade theory. This, the author believes, will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theory to a certain degree.吳漢洪(1957—),男,廣西崇左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從事西方經濟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北京100872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京1~6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吳漢洪19991999作為西方經濟學的一個新興理論分支,新增長理論試圖論證,經濟增長是經濟系統內生因素作用的結果。國際貿易的傳統理論因無法解釋當今國際貿易的一些新傾向而受到挑戰。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是將新增長理論所強調的規模經濟和外部性引入貿易理論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新增長理論/國際貿易理論/規模經濟  new growth theory/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economies ofscale

網載 2013-09-10 21:36:16

[新一篇] 新城市社會學的主要理論

[舊一篇] 新時期“意識流文學”研究概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