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電影的早讀雜記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退休后的生活是十分愜意的。上網和閱讀的時間大增,胡思亂想的時間大增,惟一有 了改變的是夜讀改成了早讀,因為在自然光下看字比在燈光下對眼睛有益。于是,開卷 有益,形諸文字,便是早讀雜記了。
    近來有件使我感到快慰的事:似乎電影界上至主管領導,下至評論人士,在談起電影 的本體屬性時都改了口,說它是產業了。我在今年第一期的《電影藝術》上讀到電影界 權威人士韓三平先生在“中國電影導演懇談會”上的發言時說“從中央到政府的主管部 門明確了……電影是工業”,我不禁想起我在1995年12月為紀念電影百年誕辰而在《世 界電影》上發表的論文《電影萬歲》。因為我在文中宣稱“電影作為一門藝術與其它傳 統藝術有一個本質性的不同點,那就是它首先是一門工業”。韓先生說的“電影是工業 ”,肯定是引用了領導的話,而決不會是我八年前寫下的話。但是我卻無法不感慨系之 :何以我當年說了電影是工業,便招來了電影界的口誅筆伐?
    近來報章上關于電影要走產業化道路的議論也多起來了。我從中得到了不少啟發,也 獲得了不少具體的數據,如饒曙光發表在《文藝報》上的《中國電影新的十字路口》。 一個最讓我感到吃驚的信息是,據權威人士透露,“2003年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國產片沒 有檔期上映”。許多報章都報道了去年是中國電影的“豐收年”,生產了140部劇情片 。中國作為一個電影大國,年產140部劇情片是不算高的,但是拍了140部,能在銀幕上 與觀眾見面的竟不足10%,(黃建新導演在懇談會上說,“90%的國產片被影院拒之門外 ”;電影發行人于冬也說,“近半年來只有三到五部國產電影上映”)不能不令人拍案 稱奇。
    承認電影是工業了,這很好;承認有嚴重危機了,這更好。然而,怎么解決呢?韓三平 說了,“第二個問題是中國電影怎么拍,中國需要什么樣的電影產品?”他強調說,“ 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中國電影前途還是有問題。”他提出一個符合中國需要的電影產 品的“硬指標”:賺不賺錢。甚至還說,“在一定的時期(注:肯定是指“目前”,“ 當下”)要作為惟一的標準”。這個彎子轉得真夠大的,不是有容許惟利是圖的嫌疑嗎?
    其實,目前決不是只有韓先生一人有此主張,主張重視觀眾觀賞快感的饒曙光先生說 得真好:“忽視乃至蔑視觀眾觀賞快感的必然結果,是被觀眾忽視乃至蔑視。”什么叫 “忽視乃至蔑視”,那就是不掏錢買票,不讓你賺錢嘛。不過我也想,饒先生能早幾年 ,譬如說1996年說出這句警世明言,我會更感激他閣下的。
    在“中國電影導演懇談會”上,黃建新對中國導演的剖析很精彩,他說:“很多導演 拍戲,目的即過程,只要拍了就行,不管其他,拍片變成一種自我滿足。這樣的方法玩 票可以,但做職業導演是不行的。因為它違背主流電影的產業原則。”他甚至毫不留情 地把導演說成是對中國電影的“危害的最大核心點”!這樣說也許過分了一些,但也有 一定道理。饒曙光先生也有合理的分析:“在現行電影體制下,一個導演不會因為拍了 一部賠錢的影片而失掉導演的資格。所以絕大多數導演真正想拍的不是滿足觀眾娛樂需 求的主流商業電影,而是人文/藝術電影。”我看是找到問題之所在了。
    我認為,在創作人員中,最成問題的的確是導演。導演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創作的領 頭人,這是從法國學來的,是適用于所謂的“藝術電影”的創作。關于“藝術電影”, 我一直在質疑它的存在合理性和存在可能性,在中國尤其是如此。什么叫“藝術電影” ?據我所知,它于1908年在法國最初出現時,“film d'art”(藝術電影)是指“由電影 業外的作家和藝術家担任編劇、導演、演員、攝影師和美工師的電影”,這種電影隨著 電影業的飛速發展,很快就沒有了;于是“藝術電影”在一些歐洲精英知識分子的操作 下,大言不慚地把“優質電影”(Quality Film)和“精品電影”(Gem Film)說成是“藝 術電影”的同義詞。而“優質”和“精品”的評定標準就全由他們自己來定了。所以多 年來不僅在中國,甚至在世界各國,“藝術電影”都早已成為一頂可以自己給自己戴, 可以送給至親好友戴的花帽子了。中國的許多導演,出于對電影過度政治化的反感,又 非常缺乏市場意識,便很自然地被某些對電影史知識一知半解的評論家大力吹噓的這頂 花帽子所迷惑了。
    看來,問題的解決只能是導演職業化。他們也應當像目前演員已經享受到的待遇那樣 ,不受觀眾歡迎,成不了明星,就出列,就改行。當然,如果有人愿意拿自己的錢找導 演拍大眾不看的片子,我不會去指責的。
    那么,面對諸多長期無法解決的問題,“中國電影還有救嗎?”
    我想,恐怕沒有人,尤其是影界同仁,會給出否定回答的。我也不例外。不過,我在 肯定之余,還要補充說,沒有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的意思是說,有救是有條件的。 這個條件很簡單:一是電影必須與電視分離。二是必須在電影領域內實現法治。
    先說電影必須與電視分離。電影與電視合流是世界性現象,無可訾議,但這里有個如 何合流的問題。在西歐國家,如法國和德國等,電影制作在財政上依靠電視是比較普遍 的。在美國,合流意味著各自獨立而又互相適度滲透。所以合流是“各自獨立,互相滲 透,你中有我,我中有點你”。以我們這里的狀況來說,我認為已經不是合流,而是電 影正在朝統統變成電視節目的方向前進,正在被逐漸消解在電視之中。這不叫合流,而 是叫吞并,你大了,我沒了——電影消失了。
    一定有人不同意我的說法。那就請看事實。
    在“中國電影導演懇談會”的發言摘要中,我讀到這樣的話:于冬說,“我們現在所 說的電影市場,應該是電影院市場,而不能說是電影頻道的市場,電視臺的市場。就是 說我們拍一部電影,有多少人次在電影院看,不應該說有多少電視觀眾看了電影。”說 得太清楚明白了。什么叫電影?在電影院里看的才叫電影,在電視上看的叫電視節目。 我過去也曾說過,人們在電視上看電影,只是換個地方看電影而已,電影還是電影嘛, 并且觀眾還更多了呢,不必計較。后來我放棄這種書生之見了。因為我從現實事態的發 展中發現,電影失去了電影院,成了電視節目,就成了單本電視劇,確實就不是電影了 。
    這里的原因在于:在電視上放電影是完全不同于在電影院放電影的。一是“掏錢買票 的”不是觀眾,而是電視廣告客戶了。不花錢看電影,絕大多數看客就不會認真對待作 品。第一感覺不佳,按一下遙控板就換臺,動作干凈利索,因為看客毫無損失可言。二 是在電視上看電影是一次性的,上千萬人一次看,看完也就完了,無所謂評論,無所謂 “口碑”,無所謂“好片走千里,壞片一次完”,市場淘汰劣片的機制沒有了。收視率 調查對電視上的電影來說是事后諸葛亮,在一次完成的交易中是毫無意義的。
    沒有了電影院,電影就必須適應小小熒屏的特點。場面要小,景別要近,情節要簡單 ,且不說什么視覺奇觀,電影在敘事藝術方面的用武之地也被大大壓縮,它與單本電視 劇的差別便基本上等于零。目前電影頻道還在增多,排不上檔期的影片肯定會紛紛涌向 電視臺,這對中國電影的生存與其說是改善,不如說是惡化。
    其次是法治環境問題。電影既然是工業,就不可能在無法律的環境里生存和發展。我 們恐怕還不能說中國電影今天已經處在一個法治環境里了吧。簡單舉幾個例子:電影發 行人趙軍在懇談會上談到音像市場對電影院票房的沖擊時說,現在中國的電影的正版碟 上市竟然是和影院同步的!原因是“正版商要求”這樣做,再加上“音像市場不歸廣電 部門管轄”!我們都知道,在西方國家里,影碟上市與影片上映之間必須有時間間隔, 這是以法治電影的最低要求,而在中國卻做不到。這能說我們的法治程度已令人滿意了 嗎?再如盜版碟這個老話題,盜版碟泛濫必定是法治環境不良的結果,無須找其他理由 來辯解的。
    要改進電影業的法治環境,心急不得,因為一個經過極左路線長期禍害的社會,無法 無天的陰影不是一抹即消得了的。但是,中國電影的活路卻維系于斯。
    
    
   文藝報L京③J8影視藝術邵牧20042004縱觀2003年的中國電影,可謂題材多樣,內容豐富,關注當下普通人的現實生活,具 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演員的表演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主旋律電影的創作取得了 突破性進展,影片的總體質量非常高,是近年來少有的創作豐收的時期;但在題材的選 擇、人物的選擇方面依然存在失誤,這些經驗教訓對電影創作者今后的電影實踐工作會 有啟發和借鑒作用。死亡/虛幻/虛構/Death/Illusion/Fiction此文原為作者2003年9月12日在當代北京史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上的講話,發表前作者做了刪改。方輝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市 250100
    
    
      ——On the Theme of the Film Zhou Yu's Train
  Liu YingThe film Zhou Yu's Train presents us a scene of“running—getting lost—death”.Love,as a way for people's self—salvation and escaping from thecruel reality,has encountered a complete failure.Love itself becomesnihilistic and evasive and can hardly be achieved.This essay,through thedemonstration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and the analysis of severalgroups of images,makes a comprehension of the thematic meaning of the film— —the deconstruction of love and the disposition of the living dilemma.作者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系講 作者:文藝報L京③J8影視藝術邵牧20042004縱觀2003年的中國電影,可謂題材多樣,內容豐富,關注當下普通人的現實生活,具 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演員的表演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主旋律電影的創作取得了 突破性進展,影片的總體質量非常高,是近年來少有的創作豐收的時期;但在題材的選 擇、人物的選擇方面依然存在失誤,這些經驗教訓對電影創作者今后的電影實踐工作會 有啟發和借鑒作用。死亡/虛幻/虛構/Death/Illusion/Fiction此文原為作者2003年9月12日在當代北京史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上的講話,發表前作者做了刪改。方輝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市 250100
    
    
    

網載 2013-09-10 21:45:27

[新一篇] 最后兩個小生命的對話

[舊一篇] 有關二人轉的沉思與斷想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