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美學50年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I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1 — 4721(2000)04—0005—08
  在21世紀來臨的時刻,回憶一下新中國美學走過的歷程,展望它的未來,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總的看來,建國50年以來我國美學研究走過的道路是曲折的、艱辛的,但取得的成果卻是豐碩的、巨大的。特別是美學作為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與其他傳統學科相比較,其成就顯得更加引人注意。
      一
  新中國美學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建國以后至“文化大革命”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圍繞著對朱光潛先生美學思想的討論形成了四個學派,這四個學派以對美的本質問題的不同回答為標志,而奠定了各自的理論基礎。呂熒先生提出美是主觀說。蔡儀先生堅持美在自然、美在客觀、美是典型說。朱光潛先生對過去美是主觀心靈創造的唯心觀點作了自我批評之后,提出了主客觀統一說。他認為美不單純地在客觀的物上,也不單純地在主觀的心靈中,而是在主客觀統一的“物的形象”上。李澤厚則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運用到美學中來,認為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美是社會的,也是客觀的。這四種觀點當然有唯物與唯心之分,也有辯證法和形而上學之別,相互之間進行過激烈的辯難和論戰,同時相互之間也在不同程度地吸取和融合。如朱光潛先生在討論中日益重視勞動實踐在美學和藝術中的重大作用,他所說的主客觀統一,有時實指主、客體在勞動實踐中的統一,這便和李澤厚的實踐觀點相靠近。而李澤厚也日益強調審美意識、審美心理的作用,他把美的本質和審美對象分開,認為前者與審美意識無關,而審美對象卻以審美心理、審美意識等主觀因素為中介。這似乎也受到朱光潛先生重視審美主觀作用的影響。總之,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的這場美學大討論,主流是健康的、有益的,奠定了新中國美學研究的基礎。除了對美的本質問題作抽象的哲學思辨之外,美學界還討論過美學對象問題、美學與藝術實踐和現實生活的關系問題,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發展的平衡與不平衡的規律問題等。這些討論不但有利于美學理論的探索,而且對藝術發展,乃至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都產生了或大或小的積極作用。
  還應該進一步指出,50年代的這場美學大討論,是在建國后急需掃除舊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確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主導地位的歷史大背景中出現的,因此帶有相當強烈的意識形態性和政治傾向性。黃藥眠先生批評朱光潛先生的文章,題目是《論食利者的美學》,從這階級色彩鮮明的標題,即可窺見一斑。當然,這場討論在全國范圍內促進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也促進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導地位的確立。當時出現了一個很令人注意的現象,即爭論的各方都說自己是馬克思主義的,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蔡儀自稱是徹底的唯物論者,他批評朱光潛的美學是唯心的;朱光潛在檢討了解放前觀點的錯誤之后,也說自己掌握了辯證唯物主義,并指責蔡儀是“見物不見人”機械唯物主義。而李澤厚則既批評朱光潛的主觀唯心論,又指責蔡儀形而上學的唯物論,宣稱只有運用實踐觀于美學的,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者。總之,大家都以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作為討論的標準,作為美學的指導思想,這既適應了革命的時代需要,同時又為美學奠定了哲學理論根基,其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但因為討論的注意點,是在哲學上劃分誰是唯心的,誰是唯物的?誰是機械的,誰是辯證的?因而雖討論的是美的本質問題,但對美的獨特本質卻未認真集中地予以研究。美在主觀,美在客觀,美是主客觀的統一,美是客觀性與社會性的統一,都基本上是哲學命題,而不是美學命題。即使說美在客觀、美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在哲學上是可取的,它也未能回答出美的獨特本質。因為“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解決的是人在勞動實踐中自我生成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不僅美的問題,真的認識問題,善的判斷問題,也都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之后的結果,這樣何以區分真、善、美?何以有美的獨特本質?因此這場大討論從美學學科本身來說,其建設性是不足的,尚缺乏對美學規律本身的研究和探討。
      二
  十年動亂,美學遭受了巨大的摧殘。這里幾乎是一塊禁地,無人敢談一個“美”字,但是部分同志還在苦悶中默默地探索著,在痛苦中堅毅地追求著,而姚文元的實用主義美學、唯心的形而上學的經驗主義美學卻曾猖獗一時。直到粉碎“四人幫”,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人們解放了思想,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在“雙百”方針鼓舞下,迎來了一個美學研究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這是新中國美學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也是新中國美學發展最重要、最輝煌的時期。這個階段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美學隊伍空前的發展和壯大
  50年代到60年代初美學大討論時,寫文章參加討論的不過數十人,當時只有北大、人大設有美學教研室,只有北大、人大、山大等少數幾個學校開設過美學課,全國沒有一個專門的美學刊物。當然,這與建國前只有寥寥幾個人研究美學的狀況相比,已有很大發展,但若與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相比,差距還是不小的。粉碎“四人幫”之后,美學隊伍有了空前的壯大。據初步統計, 目前僅在高校任教的美學教師已近600人左右,各校幾乎普遍開設了美學課,不少高校和科研單位招收了美學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中國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先后成立了美學研究所(室),積極開展美學理論的研究工作。美學書刊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如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美學研究室的《美學》、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文藝理論室的《美學論叢》、湖南的《美育》、山大和廣西師大的《東方審美文化研究》等。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朱光潛、蔡儀、李澤厚、呂熒等的美學文集,人民出版社出了王朝聞主編的《美學概論》,還有不少同志出版了自己的美學專著。如蔣孔陽的《美學新論》,李澤厚的《美學三書》,周來祥的《論美是和諧》、《再論美是和諧》、《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現代的美》,楊辛、甘霖的《美學原理》等。隨著美學隊伍的空前發展,中華全國美學學會1980年5月在昆明成立,并已召開過5屆年會,全國各省市也大都成立了美學學會,進行了更為廣泛、更為深入的美學研究和普及活動。特別是青年人對美學有更強烈的愛好和興趣,他們已成立了青年美學研究會,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美學青年,他們將日益成為美學活動的主要力量,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場美學熱已席卷中國大地,整體來說一個研究美學的高潮正在新中國興起,盡管從某個短的階段看,美學研究似乎處于低潮。
    (二)美學理論創造性的研究與深化
  改革開放以來,美學研究的重大成就之一,首先表現在對一些美學基本理論問題研究的深化上,這些基本理論問題主要是美學研究的對象,美的本質和審美意識的特征等。
  關于美學研究的對象,“文化大革命”以前已形成三派意見,一派認為美學是研究美和美的規律的科學;一派認為美學是研究藝術的本質、特征和一般規律的科學,美學就是藝術學;還有一派認為美學是研究審美關系的科學,美學以審美關系為軸心把美、審美和藝術辯證地統一起來,并以藝術研究為中心。“文化大革命”后,美學對象的研究有三方面的深化。一是有的同志提出了一種新的意見,認為美學是以美感經驗為中心,把美和藝術結合起來研究,美學應由美的哲學、審美心理學和藝術社會學三部分構成。一是審美關系說有所深化。這派在與認識關系、倫理實踐關系的聯系和區別中,對美學的對象作了歷史的考查,認為美學的對象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歷史的發展的。古代的美學是偏于客觀研究的美的哲學,近代美學是偏于主體研究的審美心理學(個體主體)和藝術社會學(社會主體),現代馬克思主義的美學則應以審美關系為中心,把主體和客體的研究、美、審美和藝術的研究、哲學的、心理學的、倫理學的、社會學的研究高度辯證地綜合起來。
  關于美的本質問題,“文革”前已形成了四種說法,即主觀說、客觀說、主客觀統一說和社會性與客觀性統一說,近幾年也有顯著的深化和發展。(1)圍繞著實踐美學的哲學基礎問題, 進行了新的探索和討論;(2)實踐派美學在討論中也有長足的發展。 有的提出了美是“自由的形式”說,對美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觀點,作了更深入更充分的發揮。他們認為,所謂自然的人化,從根本上說就是經由社會實踐而達到規律與目的統一,從而使自然和人的關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所謂人的對象化從根本上說就是人的自由自覺的特性對象化于物中,從而成為人對對象的占有。這兩者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兩個方面都歸結到“自由”。在這個基礎上,才有自由的形式的產生,才有美的產生。在這個基礎上,自然界才成為人的作品和人的現實,人才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實現自己、觀照自己,從而產生對自由的形式的愉悅感。(3 )有的提出了美是和諧說。和諧說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認為美不單純在客體,也不單純在主體,而是在主體和客體,審美主體和審美對象相互對應所形成的審美關系中,或者說美是由審美關系所規定的對象性屬性。這種觀點吸取了四派的某些合理因素,而又不同于四家學說。從其美不單純在客體說,它不同于美在自然說和美在社會說;從其美不單純在主體說,它不同于美的主觀意識說。從它的審美關系是一種審美主體和審美對象之間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關系說,也不同于主客觀在意識中的統一說。其第二特征是認為這種審美關系不同于認識關系和倫理實踐關系,這三種人與對象的關系雖然都是自由的關系,但認識關系、倫理實踐的關系都涉及到客體對象本身,而審美關系中的對象,本質上卻是人自身(經過勞動實踐而產生的對象化),是人與自身的關系(主要不是人與對象客體本身的關系),因而這種關系是最和諧最自由的。(4)有的提出了生命說,認為美是生命的表現。 這一觀點尚未形成嚴整的理論系統,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論證。從這些情況看美的本質的討論出現了兩個特點,一是由哲學意識形態的討論深入到美的獨特本質的探索,這是美學規律研究的真正開始,是美學學科建設長足發展的時期。二是隨著朱光潛、蔡儀、呂熒等老一輩的相繼去世,隨著美學探討的發展,美壇上也由老四派發展為自由說、和諧說、生命說等新三派。
  關于審美感受和審美意識的研究,“文化大革命”前已有同志對美感的矛盾二重性作過比較深入的分析,目前,心理學美學有更大的發展,美學界正在借助心理學的成果,對審美感受問題作細致的解剖。這方面已出版了滕守堯的《審美心理描述》、童慶炳的《現代心理美學》、彭立勛的《美感心理研究》等。有的在對感知(表象)、理解、情感、想象等四種心理的、認識的元素的分析中,探索審美感受的心理特征,并在這四種元素的不同比例、不同組合的結構關系中,具體地探索和研究各種美感類型,有的對藝術家、接受者、批評家的審美心理作了廣泛系統的探索。隨著心理學的日益發展,這方面研究正在取得越來越引人注目的成就。
    (三)美學研究領域的開拓和擴大
  美學研究的成果,不但表現在原有問題的深入上,而且表現在美學研究領域的開拓和擴大上。文藝美學、藝術部門美學、中國古典美學、西方現代后現代美學、比較美學等新的學科、新的領域,在拓荒中已取得可喜的成就。
  關于文藝美學的研究,比起陷入抽象思辨的美的哲學來,更為強烈、更為廣泛地引起人們的興趣。這方面已出版了周來祥的《文學藝術的審美特征與美學規律》、胡經之的《文藝美學》、杜書瀛的《文藝美學原理》等,這些論著一方面在探討和確定自己的研究對象和范圍,一方面對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獨特本質問題,作了較為集中的探討。過去對藝術本質的研究主要是社會學和認識論的,根據后者得出的結論認為藝術是一種形象地反映現實、認識現實的形式。目前,文藝美學正在這種研究的基礎上,對藝術的審美本質作進一步的探索。有的人認為,藝術以情感為中介,藝術主要不是認識。有的提出藝術是情感思維,而不是形象思維。有的對藝術作認識論、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系統論的綜合研究,認為藝術是認識,也不只是認識,藝術是情感,又不只是情感,而是情感與認識,心理形式和認識內容的統一,是感性與理性、有目的的與無目的的、自由與必然的直接統一,因而它介于理性認識和倫理實踐之間,是審美的自由的第三王國。隨著文藝美學研究的深入,各藝術部門美學也繁榮起來,目前,對戲曲、書法、寫意畫、古典園林建筑、音樂、舞蹈、雕塑、電影、電視等藝術形式獨特的本質和特殊規律的研究,較前都更為深刻、細微和準確。
  關于中國古代美學的研究,隨著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美學體系的偉大任務的提出,隨著西方對中國古典美學研究興趣的日益增高,對中國古典美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古典美學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文化大革命”前,基本上沒有從美學的角度進行研究。這方面的基礎雖然很薄弱,但也已取得可觀的成果。若與傳統的、實力雄厚的其他中國古典文化研究領域相比,它研究的創造性和科學性,已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中國古典美學的研究正在三個方面展開,一方面是美學資料的搜集、整理;一方面是對中國古典美學作總體的宏觀研究,作史的發展的考察。李澤厚出版了《美的歷程》,他同劉綱紀主編的《中國美學史》第一、二卷已問世。周來祥出版了《論中國古典美學》、《中國美學主潮》(主編)。敏澤出版了《中國美學史》。葉朗出版了《中國美學史大綱》。聶振斌則著重研究和出版了《中國近代美學思想史》。目前,美學界還特別探討了中國古典美學的性質、特點、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它發展的階段性和歷史分期等重大問題。有的從與西方美學的比較中,提出中國古典美學是偏于表現的美學,它特別發展了意境、韻味的理論,而西方美學是偏于再現的美學,它特別貢獻了形象、典型的理論;中國古典美學是偏于美、善結合的倫理學和心理學的美學,西方美學是偏于美、真統一的哲學認識論的美學;中國古典美學在理論形態上更帶經驗性和直觀性,在感性形態中蘊藏著深刻的理性主義精神;西方美學更具有分析性和系統性,但它在解剖中所闡明的美學規律,在某些方面反而不如中國古典美學在直觀、頓悟中所捕捉的審美規律來得更為生動、更為準確、更為精彩。這種對中國古典美學獨特規律的探討,正在各方面進一步展開。這種研究也可能導致對整個中國古典文化面貌的再探討、再認識、再評價,其前景正未可估量。對中國古典美學家和美學專著的微觀研究,是這個研究的第三方面。目前對《易經》、孔子、孟子、老莊、公孫尼子(《樂記》)、劉勰、司空圖、嚴羽、蘇軾、金圣嘆、葉燮、李漁、王國維、魯迅(前期)的研究正在深入。微觀和宏觀的研究正相互促進地向前發展著。
  關于比較美學和西方美學的研究,“文化大革命”前,朱光潛先生已出版了他的《西方美學史》(上、下)。粉碎“四人幫”之后,西方美學的研究也有新的發展,汝信的《西方美學史論叢》(正、續編)、蔣孔陽、朱立元主編的《西方美學運史》、周來祥主編的《西方美學主潮》等都是西方美學研究的新收獲。可以說“文革”前基本上是西方康德、黑格爾以前美學的研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特別是1985年以后,西方現當代美學著作被大量地翻譯和介紹過來。先是叔本華、尼采、薩特的哲學和美學,接著把西方20世紀現代美學的各種流派走馬燈式地推到讀者面前。如蘇珊·朗格的《情感和形式》、克萊夫·貝爾的《藝術原理》、托馬斯·門羅的《走向科學的美學》、魯道夫·阿恩海姆的《藝術與視知覺》等。還相繼出版了新批評、結構主義、符號學、闡釋學、接受美學、現象學美學的論文選集。自80年代后期,特別是90年代以來,后現代主義美學和藝術也開始被引進中國。先是美國杜克大學弗·杰姆遜教授來華的講演錄《后現代主義文化與文化理論》的出版,接著北京大學又翻譯出版了《后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一書。全國許多報刊先后發表了有關后現代主義的論文和筆談,有的舉辦了專題討論會。1993年,弗·杰姆遜教授再次來華,訪問了京、滬等地的大學與科研機構,發表了多次關于后現代主義的講演,進一步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些美學論著的引進,使人們開了眼界,啟發了思維;但由于對這些美學論著還缺乏系統深入的批判研究,缺乏與中國傳統的美學精神和現實實踐需要的結合,因此需在引進之后,作進一步的反思和探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比較美學的興起,通過東西方美學和藝術的比較,來揭示審美活動的共同規律和東西方獨特的民族特色。這方面已出版了馬奇的《中西美學思想比較研究》、周來祥與陳炎的《中西美學比較大綱》等。后者從美學形態論、審美理想論、審美本質論、藝術特征論等四個方面,按照古代、近代、現代不同的歷史時期,作了歷史的、全面的系統的比較研究。這些成果引起了西方美學家的關注,意大利美學學會主席瑪其諾邀請周來祥撰寫《今日中國之比較美學》,在意大利出版,系統地介紹了他們關于東西方美學比較研究的觀點。目前這種比較研究正在廣泛開展,既有東西方美學和藝術的總體比較,也有某個藝術類型(如中國戲曲和西方話劇的比較、中國畫和西方畫的比較,東方和西方悲劇觀的比較)和美學家之間的比較(如孔子和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的比較)以及東西方不同的范疇與概念的比較(如和諧美的比較、崇高和壯美、意境與典型、再現與表現、靈感與興會、想象與神思的比較)等。比較是認識的好方法,通過比較,審美活動的一般規律和中國古典美學的特殊規律,就顯得更加清楚、更加鮮明。
  還應該提到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存也在日趨審美化,或者說人們在要求藝術化的生存,審美化的生存。適應這一需要,審美文化、美育、環境美學、技術美學、服飾美學……等也蓬勃地發展起來,并成立了審美文化研究會、技術美學研究會、美育研究會,其前途正未可限量。縱觀80年代以來的美學,可以說美學的各分支學科都不同程度地成長起來了,其規模之浩大、學科之齊全、理論之獨特和創造之豐富都是前所未有的。閻國忠在《美學百年》總序中對此曾作了概括,他指出:“中國需要美學,而且百年來已建構和發展了自己的美學。從王國維的以‘境界’為核心概念的美學,到宗白華、朱光潛、呂熒等的以美感態度或美感經驗為核心概念的美學,蔡儀的以典型為核心概念的美學,到李澤厚、蔣孔陽等的以‘實踐’為基礎概念的美學,再到周來祥的以‘和諧’為核心概念的美學及另一些人主張的‘生命’或‘存在’為基礎概念的美學,中國美學至少已形成了六、七種模式,且各有其獨特的貢獻”〔1〕。 這里展示的中國美學百年來的理論模式和理論貢獻,使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出新中國美學50年來的重大創造和輝煌成就。
      三
  新紀世的鐘聲已經敲響,瞻望一下美學的未來,其任務是艱巨的,其前景是美好的、誘人的,將一方面使我們感到責任重大,一方面又會受到巨大鼓舞。
  1.21世紀將是美學大發展的世紀,時代對美學提出了挑戰,也給美學發展以巨大的機遇。馬克思曾指出,社會分工一方面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一方面又帶來人的片面發展,把人限定在特定的領域內。西方工業社會的發展,在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曾把人異化為機器的奴隸。在科技理性高度發展的同時,卻帶來嚴重的精神危機。尼采喊出“上帝死了”,現在則是“人也死了”,人像漂泊的游子,無家可歸,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園。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科技蓬勃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某些道德淪喪、情感退化、信仰危機的現象,也不能不引起我們極大的關注。21世紀將是一個知識經濟的世紀,現代科技將更高更快地向前推進,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此情況下,必須同時發展側重感性、情感的現代美學和藝術,以制衡人和社會的片面發展,以防止歷史主義和倫理人文精神的二律背反。時代需要我們,必須大力深入美學研究,必須創建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體系,推動社會主義藝術和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審美實踐的健康持久的發展,以培養感性與理性、心靈和肉體全面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以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全面和諧發展的新時代的早日到來。有人說80年代的美學熱已退潮了,90年代美學走進了低谷。從表面上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是趕時髦者退潮了,而執著于美學事業者卻是更踏實更深入了。仔細閱讀一下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版的一些美學論著,其理論之創造,其系統之嚴謹,其學術水平之升高,都說明我們的美學更成熟、更有中國特色了。時代為美學的發展創造了時機,我們要緊緊地抓住這一時機,創造出無愧于我們時代的美學和藝術。
  2.美學需要大發展,美學理論需要大創新,大創造,但如何才能大發展,如何才能大創造?這里關鍵的問題之一,是思維模式問題,是研究方法問題。思維模式、研究方法是不斷發展的,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古代素樸的辯證思維、近代的形而上學和現代自覺的辯證思維。當思維模式沒有突破時,美學就很難有大的超越。正是康德二律背反的形而上學思維,突破了古代的素樸辯證法,才使他突破古典的和諧,提出近代對立的崇高,真正結束了古典美學時代,開創了近代美學。中國的情況也如此,正是王國維汲取了西方近代的哲學思維方法,才突破我國直觀的古代辯證思維,才提出富于崇高精神的美學思想和深刻的悲劇觀念,從而成為我國由古典美學向近代美學轉折的第一人。馬克思主義自覺的辯證思維是當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思維方法,現代自然科學所提出的老三論、新三論,特別是系統論,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思維,但它們還未能提出和形成一種根本不同于辯證思維的新的思維模式,它們還未為我們描繪出另一幅全面系統的世界圖景。我們要不斷汲取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思維方法,堅持和發展辯證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適應時代需要的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美學體系。有人說,西方在尼采之后,已日益走向反理性,早已拋棄了辯證思維,我們不應來倡導這種過時的東西。西方之所以反理性,也可能有其合理的因素,因為理性已發展到極端,暴露了它的弱點和局限。理性并非萬能,感性也有其重要價值,從這個角度看,反理性自然有其必然性。但若推翻了理性的朝廷,換上感性來當皇帝,其后果的嚴重性,已由當今的西方文化危機作了驗證。而我們的現實則是缺乏理性思維,中國人的頭腦長期處于古典的素樸辯證,沉浸于直觀體味中做學問,突破的難度相當大;也有的局限于形而上學思維,仍然在先歸納后演繹、先分析后綜合中搞科研。這些方法自然也有它的長處和特點,有它的貢獻,但作為現代水平的思維模式已遠遠不夠了,中國更迫切地需要理性思維,需要全面認識世界、掌握世界的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當然作為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也要把西方當今實證的方法,和我國傳統的直觀體悟的思維特點吸收、融合起來,使它更現代、更科學、更有特色。只有這樣我們的現代美學才可能大發展、大創造,才有可能在新的世紀登上世界美學的高峰。
  3.近代以來,西方的美學理論不斷輸入我國,我們似乎一直處于被動的接受的地位,21世紀也可能出現一個轉機,中國美學將走向世界,將在國際美壇大展其光輝和異彩。1994年國際美學學會主席來山東大學講學訪問時,曾說中國人對西方的了解,遠勝于西方人對中國的了解。但中國美學很有特色,應該介紹到西方去,并當即決定將《中國美學主潮》譯為英文,由他在美國出版。當然中國人對西方了解得比較多,是由于近代以來中國在向西方尋找自己的救國之路,是時代需要的結果。20世紀西方的精神危機日益嚴重,他們正在把目光轉向東方,企求在東方文明中找到一個精神的家園。這種需要在西方已被自覺地意識到,在第14屆國際美學大會上,有些國際美學名家明確指出:世界美學不能沒有中國美學,沒有中國美學世界美學只有一半,稱不上是世界美學。的確,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作為世界上源遠流長的兩大美學體系,前者側重人與人的和諧,后者側重人與神的和諧;前者側重相輔相成的陰柔之美,后者側重嚴肅矛盾的陽剛之美;前者側重藝術的言志緣情、境界創造和意韻品味,以提升人的心靈和品格,后者藝術更重模仿再現、典型塑造和認識判斷,以作“生活的教科書”;前者更側重美善相合,后者更側重美真統一。假若把兩者融和起來,將對再現與表現,典型與意境,理性與情感,真、善與美的高度統一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也將對人類提供一個感性和理性、靈魂與軀體全面平衡發展的理想模式,營造一個人世間和諧美滿、道德理想高尚的精神家園。不但傳統美學要走向世界,現當代美學也可以走向世界。我們只有拿出自己創造性的獨特成果,才能走向世界,立足于世界美學之林。前幾年布洛克教授在美國主編出版了《現當代中國美學文選》,在序言中他不承認有些論著是“中國的美學”,而認為是“西方美學在中國”,這一點曾使我們很受刺激,但也提醒我們只有具有中國特色的美學,才能被人家首肯。中國現當代美學經過百年來對西方美學的吸收融和,經過對傳統美學的反思與弘揚,經過對現當代審美活動的辯證思維,已結出了豐碩的成果,我們不應驕傲自滿,但也不要妄自菲薄,我們應滿懷信心地實事求是地把中國美學全面推向世界。一個中西方美學相互融合、共生共榮、全面發展的真正全人類全世界美學的新世紀就要來臨了,讓我們走向這個新世紀;擁抱這個新世紀!
  收稿日期:2000—03—26
文史哲L濟南5~12B7美學周來祥20002000新中國美學50年來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建國后至“文革”為第一階段,這一時期通過美學大討論形成了四派學說,為以后的美學研究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進入第二階段,這是中國美學的收獲季節,美學隊伍空前壯大,美學領域不斷拓寬,美學理論也有了創造性的突破:由原來的“老四派”發展為自由說、和諧說、生命說等“新三派”,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未來的21世紀,應該是中國美學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它將負載著東方文化的古老傳統,以開放的心態走向世界。中國/美學周來祥,山東大學 美學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100  周來祥(1929— ),男,山東高青人,山東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文史哲L濟南5~12B7美學周來祥20002000新中國美學50年來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建國后至“文革”為第一階段,這一時期通過美學大討論形成了四派學說,為以后的美學研究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進入第二階段,這是中國美學的收獲季節,美學隊伍空前壯大,美學領域不斷拓寬,美學理論也有了創造性的突破:由原來的“老四派”發展為自由說、和諧說、生命說等“新三派”,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未來的21世紀,應該是中國美學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它將負載著東方文化的古老傳統,以開放的心態走向世界。中國/美學

網載 2013-09-10 21:57:49

[新一篇] 新世紀體育的“以人為本”觀

[舊一篇] 新中國道德建設的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