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起繁榮文藝的歷史責任  ——中央電視臺電視劇創作播出情況調查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電視是當代影響最大的傳播媒體,電視文藝在各種文藝形式中獨領風騷,電視劇又以自身特有的魅力成為我國電視文藝的“重頭戲”,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中央電視臺領導清醒地意識到,抓好電視劇工作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是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他們充分調動和發揮各個部門的積極性,在創作生產、編排播出和市場運作等各個環節,做到找準目標,發揮優勢,創作和播出了一大批深受觀眾歡迎的優秀電視劇,走出了一條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新路。
      高歌唱響主旋律
  中央電視臺始終把創作和播出精品電視劇、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們在黨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指引下,積極創作和播出老百姓喜歡看的“主旋律”作品。這些作品主題積極鮮明、基調昂揚向上,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時代精神、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較高的愉悅教育功能,因而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他們認為,電視劇題材不論古今,事件不論大小,篇幅不論長短,關鍵是要通過作品,加深人們對世界發展趨勢的了解和把握,增強人們對生活的熱情和愛心,喚起人們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凈化人們的心靈和人格,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十多年來,中央電視臺把這一指導思想落實到具體工作之中,創作了8000多部集思想內容積極、藝術水平較高、深受老百姓歡迎的電視劇,獲得“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等國內外各種獎勵500多項, 充分顯示了電視劇生產“國家隊”的實力和水平。他們在創作實踐中,注重正確把握和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系:
  把握好拍攝現實題材與歷史題材的關系。堅持以現實題材為主,表現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描寫火熱的現實生活,歌頌新時期的英雄人物,是中央電視臺電視劇創作和播出的重要指導思想。無論是獨立拍攝還是聯合拍攝,他們都堅持“三個為主”的原則,即在所有題材中以現實題材為主,現實題材中以當代題材為主,當代題材中以改革開放的內容為主。每年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生產、播出比例都保持在80%以上。這些年先后拍攝了《情滿珠江》、《英雄無悔》、《人間正道》、《難忘的旗幟——紅旗渠的故事》、《天下財富》、《紅十字方隊》等一大批表現時代精神、熱情謳歌新人新事新風貌的優秀作品。同時,他們為弘揚輝煌燦爛的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也注意拍攝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歷史題材電視劇尤其是古典歷史名著的拍攝,代表著我國當代電視劇的最高水平,需要更大的投入和更高的要求。他們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以歷史唯物論的觀點審視歷史,努力表現重大歷史事件及相關人物,反映歷史的本質。從80年代中期以來,他們除成功拍攝了《努爾哈赤》、《末代皇帝》和《唐明皇》等歷史題材電視劇外,還集數年之力,投入數億元資金將代表中華文化的四大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改編為電視連續劇。“四大名著”的成功拍攝,滿足了人民群眾對中國電視劇“鴻篇巨制”的渴求,體現了我們時代的宏偉氣勢,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繁榮熒屏譜寫了新的篇章。36集連續劇《紅樓夢》播出后收視率高達70%;25集連續劇《西游記》播出后形成了萬人空巷、爭看美猴王的情景。投資3千萬元歷時4年拍攝的84集連續劇《三國演義》,如同一幅色彩濃郁的歷史畫卷,一部氣勢磅礴的戰爭史詩,使觀眾大飽眼福。43集連續劇《水滸》在全國電視臺節目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脫穎而出,1998年初播出收視率仍高達44.6%。這四部巨作先后獲得國家大獎中的最高獎,在全國觀眾中掀起了爭讀原著的高潮。這些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也開創了中國電視劇進入國際電視節目市場的先河,擴大了中國文化和電視節目在世界的影響。
  把握好歌頌與暴露的關系。電視劇藝術創作必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確地認識生活的本質,才能把握住創作的正確方向。他們認為,弘揚主旋律,不是簡單地再現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搞“題材決定論”,圖解具體政治任務,用電視藝術形式走“生硬說教”的創作老路;更不能“遠離現實生活”,去打所謂的“擦邊球”,不顧社會影響和后果去搞所謂“暴露陰暗面”。他們堅決抵制“消解意識形態”、“躲避崇高”、“淡化英雄”以及虛化教育等錯誤思想,提出要通過電視劇的藝術形式,真實把握和細致地描繪生活,歌頌人間真情正氣。既要縱情表達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也要敢于對假惡丑進行無情的鞭撻。26集連續劇《人間正道》,以共產黨人帶領平川地區千萬民眾擺脫貧困落后的事跡為主線,全景式近距離地展現了上至省委下至基層,從國企改革到招商引資,從興修水利到修路辦電,從班子建設到反腐倡廉,從公司興衰到訴訟風波的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熱情謳歌了不斷創造人間奇跡的偉大變革時代,被譽為是一部氣勢恢宏、撼人心魄的反映改革、謳歌共產黨人英雄氣概的少有佳作。《人間正道》謳歌了改革開放的“正道”,也充分體現了中央電視臺電視劇創作在“歌頌與暴露”關系中所堅守的“正道”。他們創作的電視劇作品對當代社會特別是改革進程中出現的種種矛盾和問題不回避、不繞道,真實地反映改革的艱難和阻力,激勵人們增強克服困難、走向美好未來的決心和信心。17集電視劇《蒼天在上》真實生動地反映了當今社會存在的一些矛盾,淋漓盡致地揭露了社會上種種不正之風和官僚腐敗現象。該劇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被稱作是表現反腐敗這一重大命題的力作。
  把握好反映偉大人物和平凡百姓的關系。中央電視臺把體現電視劇主流意識形態作為義不容辭的職責。他們每年拍攝一定比例的重大革命題材和英模題材的電視劇,藝術地再現領袖和英模人物。如《中國命運的決戰》、《潘漢年》、《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們》、《巨人的握手》、《向警予》、《葉劍英》、《開國領袖毛澤東》、《少奇同志》、《周恩來在上海》、《四保臨江》等一批優秀作品,以史詩般的光彩而奪目熒屏。同時,他們認為,歷史是人民創造的,電視劇應更多地為千千萬萬平凡而執著的人們描繪出多彩的篇章。《咱爸咱媽》、《夢醒五棵柳》、《牛玉琴的樹》、《情感的守望》、《針眼兒警官》、《英雄無悔》、《情滿珠江》、《黨員二愣媽》、《西部警察》、《黑臉漢子》、《校園先鋒》等一大批優秀作品,描繪的就是不同戰線、不同行業、不同身份普通百姓的生活。這些作品歌頌了平民百姓以勤勞的雙手、誠實的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高尚情操,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成功之基在人才
  人才是精品電視劇成功的基礎和保證。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的事業能不能搞好,關鍵在于能不能發現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發展電視劇藝術事業必須發揮人才優勢,建立一支德藝雙馨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估價一個電視臺的水平及其潛力,最根本的是要看這個電視臺有沒有吸納和儲備相當數量的一流人才。正是這些人才構成了電視臺的靈魂,保證著今天電視節目的水平,并決定著電視臺未來的發展。提高我國電視劇的整體水平,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就是要敢于和善于發現、啟用人才,發揮他們最大的潛力和作用,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長的機制。
  建立人才庫是實現多出精品目標的基礎。中央電視臺堅持“人才興臺”的方針,注重建立和完善制度,最大限度地網羅人才,建立和完善藝術人才庫。比如,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成立15年來,始終把出作品、出人才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從拍攝《蹉跎歲月》、《尋找回來的世界》、《夜幕下的哈爾濱》,到《西游記》等四大名著、《努爾哈赤》、《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們》等優秀電視劇作品,一大批人才也隨之脫穎而出。他們注意不斷發現、吸納、鍛煉、培養電視劇所需各類藝術人才,建立自己的人才庫。目前,中心工作人員70%達到大專以上文化水平, 近1/3的工作人員具有高級職稱。 這樣的人才比例在全國電視創作部門中是少有的。蔡曉晴、楊潔、王扶林、任大惠、靳雨生、潘霞、陸天明、張紹林和潘曉揚等主創人員都已成為全國著名的編劇、導演、制片人等。正是由于有了這樣一批全國知名的藝術家和眾多高素質的員工,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才能精品迭出,在廣大觀眾心目中確立顯赫的地位。
  選拔人才是創作高水準電視劇的根本。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生產全國一流的作品必須選用全國一流的人才。造成一些電視劇思想蒼白、內容貧乏、格調低下的緣由固然有多種,但沒有選用一流的創作人才不能說不是一條重要的原因。張紹林是近年來在電視劇較有影響的一位中年導演。調京之前,他在山西拍的《溝里人》、《好人燕居謙》、《有這樣一個民警》、《楊家將》等作品,體現出較好的藝術功力。中央電視臺慧眼識才,邀請他担任《三國演義》、《水滸》的導演工作,獲得巨大成功。中央電視臺克服重重困難將他從山西調到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工作。張紹林感慨地說:“電視劇中心給我這樣好的條件,藝術上對我非常尊重和信任,拍攝經費給予全額保障,還破例將家屬安排進中心工作。我只有爭取拍出更加優秀的電視劇來報答中央電視臺。”曾經拍出《南行記》等優秀作品的潘曉揚,從四川調到中央電視臺工作后,不負眾望,拍出了榮獲“飛天獎”長篇一等獎的作品《人間正道》。導演楊陽大學畢業進入中央電視臺后,也連續拍出了榮獲“飛天獎”短篇一等獎的《牛玉琴的樹》、《午夜有軌電車》等優秀之作。在中央電視臺一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的優秀電視劇中,該中心創作生產的占1/3之多。這與他們大膽選拔和使用一流人才有著重要的關系。
  發揮人才的積極性是創作電視劇精品的保證。中央電視臺為調動和發揮創作人員的積極性,努力改革人事制度,轉變用人觀念,探索建立新的、富有活力的人才管理機制。一是組建創作班子實行優化組合。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改革“自我封閉”的創作模式,不搞論資排輩,不搞本單位照顧,根據精品生產需要,在全國范圍挑選優秀導演、演員、攝像等主創人員,請“能人”進劇組、讓最合適的人上“角色”,取得了理想效果。如在拍攝《香港的故事》時,經過比較,特地邀請了具有相近背景生活經歷的珠影廠導演王進執導這部影片。還有《唐明皇》導演陳家林,《夢醒五棵柳》導演陳力等都是外請的導演,他們拍攝的劇目都獲得了成功。二是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規章制度。將創作拍攝過程有關程序盡可能條理化、制度化,做到有約束、講公平、重獎懲。這樣既有利于充分發揮編劇、導演、演員、服裝、化妝、道具、攝像、錄音、美工、燈光、音響等各專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又有利于促使人們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保證創作生產過程的有序進行。三是成立劇組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電視劇制作中心每年赴外地拍攝工作量大、任務繁重。為加強對劇組的管理和建設,中心決定在劇組建立臨時黨支部,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中國命運的決戰》劇組從重慶去上海,只能解決部分臥鋪車票,黨支部號召黨員帶頭發揚風格,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保證了主創人員到達拍攝地后能及時上戲。在黨支部的關心支持下,許多業務骨干在思想上高標準要求,表現出色,在劇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匯集精華聚熒屏
  在國內外電視媒體激烈競爭的今天,中央電視臺清醒地認識到,提高創作質量,播出藝術精品,是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電視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滿足觀眾對電視文化不斷增長需求的最根本的措施,是把中央電視臺建設成為與我國地位相稱的世界大臺的需要。中央電視臺每年播出的電視劇5000多部集。其中首播近2000部集,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每年提供約200部集, 其余的都要依靠影視部與全國各地電視劇制作單位合作拍攝和適當收購來解決。所以,他們特別注意依靠全國電視系統和全社會的力量,匯集全國各地電視劇佳作,以豐富中國第一熒屏。
  堅持審慎選材,開展廣泛合作。加強調查研究,掌握創作信息,是成功合作的前提。為了能夠盡可能多地把全國最優秀的電視劇拿到中央臺播放,他們注意選題材抓劇本,了解節目市場,關注電視劇創作的編、導、演隊伍的動向。通過召開各類電視劇題材規劃會、作家或導演創作座談會,組織各類研討班、培訓班等活動,充分利用國家臺的優勢,擴大和豐富信息源,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他們主動出擊,與地方臺及社會上的一些制作單位廣泛合作,積極參與創作、生產的全過程。如《情滿珠江》劇本是從幾個劇本招標中選出來的。當時本子很不成熟,在影視部統一組織領導下,經過七次修改,多次召開研討會,最后才取得滿意的效果。再如《蒼天在上》是九易其稿,《人間正道》經七次修改,才使之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影視部1997年共合拍劇800 多集,1998年接近1100部集。
  堅持公正審片,獎勵優質作品。中央電視臺制定了“優質優價,優質優播,優質重獎”的三優原則,堅持以質量為依據,嚴格審查程序。多年來,他們在一、二套黃金時間播出的電視劇,堅持初審后送臺審片組復審,特別是一套黃金時間電視劇播出安排,要由主管臺長確定,充分保證審片和播出工作中的嚴肅性和公正性。對優秀電視劇不僅放在好時段播出,而且在價格上也保證制作單位的利益,對特別優秀的作品還給予重獎。他們規定:凡在中央電視臺首播而獲“五個一工程獎”和“飛天獎”的電視劇,中央電視臺專門發一筆獎金:一等獎每集1.8 萬元,二等獎每集1萬元,三等獎每集6千元。對獲國際獎的作品,補發與國際獎項同等的獎金,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制作單位的積極性。
  堅持嚴格管理,優化合作環境。由于中央電視臺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影響,往往使一些工作人員容易產生優越感和自滿情緒。為了防止由此給合作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危害,他們嚴格管理,強調服務意識,要求在合作過程中不擺架子,平等待人。在日常工作中,他們克服人手少、業務量大的困難,努力為合作單位排憂解難,如為各地劇本討論、審片研討做好組織工作,為合作方聯系設備、機房、食宿、交通等。影視部具有一定的選片權,面對數百家電視劇制作單位,是全心全意為工作,還是以手中權力謀私利,這關系到電視劇生產播出的質量,關系到中央電視臺的形象和聲譽。他們制定工作守則,明確各項紀律規定,決不允許拿原則做交易,反對工作中的庸俗關系,弘揚正氣,抵制歪風,做到反腐警鐘長鳴,凈化、優化了合作環境,與眾多的制作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開拓市場出奇效
  如何使電視藝術事業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又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電視藝術自身的發展規律,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中央電視臺增強市場意識,面向市場,研究市場,開拓市場,引導市場,運用市場機制增強電視事業的活力,開辟了電視發展的新路子。
  把節目的制作與交易有機結合起來。中央電視臺無論是臺領導還是普通工作人員都清醒地認識到,電視劇作為精神產品具有二重性,既要考慮其意識形態性,又要考慮到它是文化消費商品,不僅具有宣傳教育價值同時也具有娛樂服務價值。好作品不等于好產品,好產品不等于好商品。既要生產叫好又叫座的精神產品,實現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也要符合市場需要,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他們堅決克服那種只重生產忽視市場,不研究社會現狀和觀眾的興奮點,不了解老百姓的審美需要,不問收視率,不計成本等習慣做法和傾向,努力把市場因素滲透在做好片子、買好片子、賣好片子的全過程。為了充分發揮電視產業的功能,中央電視臺專門成立了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架起了電視與市場緊密相連的橋梁。這個總公司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努力建立中央電視臺廣告收入外的第二大經濟支柱,成效顯著。1998年全年產值達70105萬元,利潤3610萬元。 僅所屬的節目代理公司的年產值就達到3452萬元,利潤680萬元。 他們積極發揮影視音像生產制作發行優勢,投資拍攝了《無瑕人生》、《京港愛情線》、《京都神探》、《哎喲媽媽》、《珍郵迷案》等200多集電視劇, 不僅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而且獲得了滿意的市場回報。
  把商譽優勢與集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針對近年來國內電視產業發展的現狀,中央電視臺領導提出要充分利用國家電視臺信譽優勢,化信譽為商譽,組建產業集團,實現超常規發展。他們于1997年2 月實行資產重組,把過去臺屬的幾十個各自為政、競爭力弱、小本經營的企業按現代企業模式清理整頓,調整結構,使內部產品對接,企業優勢互補,形成了規模優勢,并在全國有商機的地區成立分公司,建立了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他們成功地實現了無錫中視影視基地股份公司上市,募集了近四億元的低成本資金,成為全國廣播電視系統中第一支影視概念股,為電視劇精品生產提供了資金,也為總公司開展資本運營奠定了基礎。
  商業信譽與規模效益如同集團聯動發展的兩翼,必須相互配合才能實現良性循環發展。他們在具備集團實力基礎上,注重用輿論宣傳樹立集團的形象,在國際上建立自己的品牌,擴大無形資產的商譽優勢,積極參與國外各種影視活動,把集團形象推向市場。他們先后參加了法國戛納、香港、新加坡、美國和國內外多種活動,與世界各大影視集團及美國好萊塢多家影視公司如環球、華納、艾渥克斯等進行了實質性的交流,進一步開拓了國際市場。他們利用中國國際電視節目外銷聯合體唯一對外版權代理的經營優勢,逐步建立了包括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近180多家公司的營銷網絡。近年來, 成功地對外銷售了《三國演義》、《水滸傳》、《孫子兵法》、《鄧小平》、《周恩來》等電視劇(片),獲得了可觀的效益。
  把文藝功能與產業功能有機結合起來。中央電視臺把電視的文藝功能與產業功能相結合,逐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運行機制,運用行政的、經濟的手段綜合調控,尋找二者的有機結合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精品是與市場緊密相連的,有了精品,才能有觀眾,才有高收視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他們提出圍繞市場進行生產,打破了過去的導演中心制,提出在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的基礎上,還要有一個懂市場、懂經營、懂銷售的制片人。他們加強電視劇拍攝的成本核算,以銷定成本,在保證拍攝質量的前提下,使每一集的費用都降到最低限度,取得最大的效益。實現兩個功能、兩個效益的統一與結合,并不是把二者等量齊觀,而是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電視臺,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他們憑借獨特的優勢和強大的經濟實力,舉辦了全國優秀電視劇展播活動,努力改變電視短劇、少兒劇、少數民族題材劇作品偏少的局面。他們拍攝了一大批地方制作單位無力承担、觀眾確有需要,而經濟上很少回報甚至沒有回報的電視劇作品。如少兒電視劇《少年特工》、《小龍人》、《劉胡蘭》、《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男生賈里》、《十七歲不哭》,少數民族題材電視劇《阿媽啦的雪蓮》,戲曲題材電視劇《家》、《春》、《秋》等。它們較好地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多民族群眾、多層次觀眾不同的欣賞習慣和個性追求,體現了對特定群體的宣傳教育和娛樂功能。這些作品的成功拍攝和播出,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了電視劇藝術事業的全面發展和繁榮。
  
  
  
光明日報京①J8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朱小波/韓惠19991999 作者:光明日報京①J8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朱小波/韓惠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59:24

[新一篇] 聶耳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舊一篇] 胡塞爾現象學交互主觀性簡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