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 朱幼棣:后望書3——歐風美雨蕩滌下的中國城鎮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作者簡介

朱幼棣,學者、作家。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歷任新華社國內部副主編,工業采訪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訪室主任,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副所長,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副主任,國務院研究室社會發展司司長,現已退休。主要著作有《悵望山河》、《后望書》、《大國醫改》等。

全文系作者授權刊載,轉載請注明出處。

注:朱幼棣先生的《后望書》第三節略長,由于篇幅限制編者節選了前四部分。可點擊閱讀原文鏈接登陸愛思想官方網站或者下載愛思想APP閱讀全文。

幅員遼闊的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城鎮最多的國家。

也許,中國傳統的文化城鎮,在爆破和推土機的轟鳴聲中,已經掀向它的"最后一頁"。

歐風美雨正掃蕩著中國大小城鎮。摩天大樓森林一般生長,古老的街道和建筑正在消失殆盡。

追尋中國城市的血脈


中國國家的概念起源于古代城邦--一座城市便是一個國家。傳統文化廣布在城鄉,但主要凝聚和保留在城鎮里。這是孕育我們智能和生命的地方。

"不積圭土,難成高山。"中國城鎮延續綿長,歷史從未間斷,中國的 2 000多個古城鎮,幾乎每一城市都可以追溯到久遠,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即使遭過戰火焚毀、洪水的淹沒,古城中仍存在不同時代的大量歷史文化古跡,像澇災過后沃土上生長出蓬勃的新一茬莊稼一樣,城市的修復與重建同樣是生命與文化的延續與生長。有人把建筑比做凝固的音樂,那么城市就應該是一部凝固的樂章。

把中國城市的規劃和建筑簡單地歸結為"農耕時代產物"、走完了歷史進程的"木構建筑","從自己的娘胎里孕育不出自己的民族建筑"等等,是"博學"的無知與淺薄。

把中國當代城市文化特色的消失,產生不出東方的經典,歸之于缺少規劃和設計大師,是有一定道理的。可為什么在當代中國城市大規模建設的高潮中,中西方文化強烈的碰撞、古老與現代的對接之中產生不出大師?

我們不妨略作回望。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的國勢衰微,城鎮凋敝,戰亂不已。被稱為中國近代建筑宗師的呂彥直、梁思成、楊廷寶等人,都崛起于那個時代。這不僅僅是一種建筑學現象,更是一種文化科學現象。

他們幾乎都有相同的經歷,留學海外歸來,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既采用現代建造技術,又能創造性地發揚中國傳統民族形式。中山陵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向海內外"懸賞"--即招標征集設計方案。方案不是由國民黨領導人拍板決定。但事先已經過各界廣泛的討論,發表文章,確定了中山陵"開放式紀念",和"至大、至德、至善"的指導思想。要求其風格為中國"古式"或"中西合璧"。那時沒有業主和業內人士的概念,特聘的四位顧問,即南洋大學校長、土木工程專家凌鴻勛,德國建筑師樸士,中國畫家王一亭和雕塑家李金發開會評審。交通部南洋大學為交通大學前身,凌鴻勛曾留學美國三年。雖然在美鐵路公司工作并在加倫比亞大學學習,但他大抵并沒有為學位而是為中國現代化的本領而求學,是繼詹天佑之后我國著名的鐵路專家,設計的鐵路超過1 000條,勘查過的公路超過4 000條。當時年僅31歲的建筑師呂彥直也沒有什么名氣,他在上海報名應征,在40多個設計方案中被評為第一。凌鴻勛評價說:"此案全體結構簡樸渾厚,最適合于陵墓之性質及地勢之情形,且全部平面做鐘形,尤具木鐸警世之想。祭堂與停柩處布置極佳,光線尚足,祭堂外觀甚美……此案建筑費較廉。"李金發評價說:"造成一大鐘形,尤為有趣之結構。"王一亭說:"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大家一致認為呂彥直方案"簡樸堅雅,且完全根據中國古代建筑精神",決定采用,并聘呂彥直為陵墓建筑師。

我們看看呂彥直這位設計大師的簡歷,就可知道他的方案被選中,絕非偶然。呂彥直于1894年出生于天津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自幼喜歡繪畫,八歲喪父,九歲隨姐姐僑居巴黎,在那里受到法國文化的熏陶。1928年回國讀書,1911年考入清華學堂留美預備班。1914年赴美國留學,1918年畢業于康奈爾大學建筑系。之后,他充任美國名建筑師墨菲的助手,參加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學(今南京師大)和北京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的校園規劃和建筑設計。與此同時,他還對北京明清故宮做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親手繪制了不少故宮建筑圖,從而對我國清代古建筑及歐美建筑風格特點都有了全面直接的認識。到1925年投標中山陵時,他已有了7年建筑設計的實踐經驗,其中重要的有上海香港路銀行公會大樓、南京最高法院、東南大學科學館等等。這位年輕的天才,在中山陵建設未竣工時,即因辛勞而早逝。

千百年來,中國的城市在自覺和不自覺中形成了一些定式和規律。

先說規劃。古代中國城市也許沒有單獨的規劃局、城建局這類的政府機構,但多是按嚴格規劃建設的。都城、州府和地區的中心城市、邊防重鎮,更是如此。都城的設計,更是由皇帝親自主持和審定,府尹與太守之類,是做不了主的。

這些古代城市規劃基本上遵循著中國儒家的傳統思想。無論是商業城市還是行政中心,都有周密的規劃,建設的"次序"也十分嚴格。先做供水和地下排水系統,后做街道和地面建筑;先造鐘鼓樓、寺廟、學宮等"公共建筑",形成城內型制宏大的標志性建筑物,再建店鋪民宅。我在山東臨淄就考察過兩千多年前齊國都城規模宏大的下水道遺存。縣、州、府和都城中的有寺觀、學宮、壇廟--這些都在今天成了名勝古跡。

再說建筑。

建筑風格與藝術價值并不取決于材料,而是格局、建構、造型和細節表達的內涵。中國地域廣大,建筑的材料多樣,從來沒有排斥過"石構建筑"和新的建筑材料--隋代李春的趙州橋,明代寺院廣布的無梁殿,圓明園中的西洋樓等等。

梁思成在《中國建筑史》中寫道:"云南地高爽,雖遠處南疆,氣候四季如春,故其建筑兼有南北之風。……滇西大理、麗江一帶,石產便宜,故民居以石建筑者亦多。"看來,半個多世紀前,梁思成大師已經把大理與麗江古城納入了視野。而我們是在20世紀80年代那場大地震后,才在危房的搶救中,發現了麗江的驚人之美。麗江古城風貌的保存,還有一個原因,即缺乏資金,不能大拆大建,不能打扮得花枝招展,才勉強修舊如舊,這終于為后代留下了青春不老的"麗江印象"。

中國傳統城鎮的凋敝,與中國封建社會的解體,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經濟的衰落同步。

隨之而來的是,在炮火、煙塵和殘垣斷壁中,在五光十色的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對城市規劃和建筑的自信喪失和迷失。

令人可悲的是--正如梁思成幾十年前在《為什么研究中國建筑》一文中所說的,"純中國式之秀美或壯偉的舊市容,或破壞無遺,或僅余大略,市民毫不覺可惜。雄峙已數百年的古建筑,充滿藝術特殊趣味的街市,為一民族文化之顯著表現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幟下完全犧牲……這與戰爭炮火被毀者同樣令人傷心,國人多熟視無睹。蓋這種破壞,三十余年來已成為習慣也。"

19世紀末,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否定,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化革命"中達到了頂峰。

和北京一樣,中國的許多城市建設并不缺規劃,有的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制訂。我不清楚歷屆政府做過多少次調整、修改和重新制訂。據調查,目前中國一些大城市制定城市規劃的"壽命",平均不到12年。

城市規劃的"短命"反映了決策者、制訂者的知識、觀念和眼光。規劃的思想脈絡是什么?規劃本身是否科學合理?有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和執行?

規劃是人制定的,人既可以制定,當然能夠修改調整。但在商品經濟中,現在修改或調整規劃,充滿了其他不確定因素,規劃部門成了最有權力的行政機關。幾位老鄉,準備在城南建一座商城,看中了一家工廠的倉庫,雙方達成了聯合開發的協議。后來到規劃部門一看,這片土地在規劃圖上卻畫著一個藍汪汪的大湖,廠長也不知有此規劃。這里根本沒有水,只有一條臭水溝從倉庫墻外流過,20年了,污染未曾治理。可規劃上是水上公園,商城肯定不能建。好在現在有專門辦批文的公司,花了100萬元委托他們,搞到規劃部門批文,允許建臨時建筑。而這些錢是如何分配的,流進誰的腰包,就不得而知了。

良田改工業用地,工業廠區改建小區和商品房,預留的綠地變別墅,其前提都要有規劃--而這里的潛規則,都需要花錢。

某一省會城市的規劃局長空缺,幾個地方官員爭著到京城活動跑官,請上頭的相關領導或秘書"發話",有的帶了幾十萬"活動"經費,"同伙"的有一個是我的熟人。在賓館喝茶的時候,我問,這個職位值那么多錢?他說,與市公安局長差不多吧,可能還更實惠一點,一年掙個200萬沒問題。我不禁啞然。

有的地方換一屆領導就出一個規劃。城市規劃往往交給設計研究單位,只要拿錢就干活,領導要怎樣制訂規劃就怎樣制訂。貪大求洋,翻來覆去。一紙規劃實施起來有多少約束力?能約束的也就是一些小商小販和居民的違章建筑了。

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大學建筑工程設計教育的悲哀--"現在是業主教育設計師的年代"。

同樣到具體的建筑物設計也是如此。這是給一些公費出國考察團編的順口溜:"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參觀拍照"。一些單位的官員、公司老板往往拿著出國時拍攝的某個歐式建筑照片,讓建筑部門按此模樣建造。設計單位為了掙到錢,業主單位怎么說,設計人員就怎么畫,施工單位當然也就怎么做。

急功近利、粗制濫造、時尚跟風、弄雅成俗是必然的結果,因為很難指望業主對建筑有多少文化上的理解。還有些專家學者,在洋風勁吹之下,"雖然對新輸入之西方工藝的鑒別還沒有標準,對于本國的舊工藝,已懷鄙棄厭惡之心理",他們把這種"鄙棄厭惡"上升和包裝成學問,是遲早的事情。

外來的"和尚"念的自然是真經。對外國設計師高報酬,言聽計從;對國內建筑師壓級壓價,頤指氣使。在重大工程的招標中,國內建筑設計單位與外國建筑設計單位聯合,實際上僅僅為了給他人搭建一個平臺,中國建筑師的設計僅作陪襯,他們的創造與創新的機會一次次被無情地剝奪。這無形中加劇了一些國內建筑師隨波逐流的心態。

在惡劣無序的建筑市場角逐中,為數不多的建筑精英們無暇集中精力創造出更多的好作品,而是把精力和才能放在談判桌內外,放在"開拓"市場上。只有獲取足夠的訂單才能求生存,才能過好日子。他們不像教授學者,而更像游走叫賣的商人小販。建筑師文化思想和獨立精神之流失,是中國當代建筑也是城市的悲哀!

于是,拆、建;拆、建。一座座城市終于把"生米煮成了熟飯"。

城市化的提速與負載


爭論"破壞性建設",還是"建設性破壞"本身沒有多大意義。

幾乎所有的城鎮都經歷著量的擴張和質的變化。推土機、挖土機、打樁機、混凝土和塔吊的森林、時髦的玻璃幕墻與鋼鐵的構建,廣場噴泉雕塑和綠地……摩天大樓、立交橋,以及城鄉間低矮的棚屋、高低不平的土路,老街舊城的廢墟,構成了當代中國城市最常見、最壯麗,也最破敗的風景。

現在,中國城市化率達到了多少?

有人說還很低,只有30%~40%。

其實,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區已經達到了70%~80%。北京、上海、天津絕大多數的縣已經變成了城區,鄉鎮變成了街道和社區。廣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漢等等大城市,像一個個巨大的磁場,把周圍的鄉鎮都吸為城區,西安市甚至把百里外的臨潼都吸入了城區。北京、上海取消了農業戶口,浙江即將在全省范圍內取消農業戶口。

摸著石頭過河,難免就有水流、路徑和方向的問題。

"亡其國,先亡其史",這從來都是外來闖入者狠毒的一招。重溫歷史,不堪回首中的回望--在時間的坐標中,才能找到今天的定位參照。

兩千年的時光依稀。100多年,不算太遙遠,半個世紀,更能精確地計算與測距。城市的擴大與停滯,大躍進與大跨越,以及隨之而來的調整。一再交錯進行的變速成了中國發展的鐘擺一般的"模式"。

新中國建立后,實際上采用農村與城市兩元分隔的模式和管理方法。農村與城市發展,農村、城市的行政組織管理,農副產品與工業品的生產流通交換,農村人口與城鎮居民之間的流動,都通過計劃安排,用高度集中的行政辦法進行協調解決。戶籍與糧票--地方糧票與全國糧票--則把沒有"糧票"的農民,一年四季固定在鄉村與土地上了。"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是領袖與詩人理想的農村田園風光。

上個世紀50年代,經濟建設高潮中,我國中西部大批工礦型城市出現了。興辦工礦企業到農村招工;城市無法解決就業問題,靠"上山下鄉"緩解失業。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躍進"、"大煉鋼鐵"和糧食產量"放衛星"后,國民經濟進入調整階段,城鎮首先精簡居民,動員來自農村的職工返鄉,并對全國城市規模進行了壓縮,4年中撤銷建制市40多個。對城鄉人口流動,特別是大中城市規模的擴大,實行了嚴格控制和限制。

潮漲潮落的中國經濟,在"文化革命"中更是到了幾近崩潰的邊緣。

表3.1 歷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城鎮人口比重

在建國后前30年中,我國城鎮人口僅增加了約1?郾3億。

2007年春天,我到英國訪問,從倫敦、劍橋、曼徹斯特、愛丁堡和工業城市格拉斯哥,在20多天的行程中,我再次想到半個世紀前提出的"超英趕美"的口號。當時一個重要的指標是鋼鐵的產量,而現在則是GDP。中國的鋼鐵產量已經大大超過英國,GDP按照購買力評價實際也已經超過英國。但我們是不是缺失了什么?--文化、傳統,還是城市的歷史風貌?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到第三產業,高新技術、服務業與旅游業的興起,科學、文化與歷史顯得如此的重要!

1980年后的20年間,城市化在中國提速,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減緩的勢頭。城鎮凈增人口約2?郾5億,這還不包括大量進城務工的農民。

農村勞動力的富裕一直是存在的。在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人均不到一畝耕地,即使是中部許多農村,一家人也只有幾畝地。在我的家鄉,種地幾乎到了繡花般"精致"的程度。農村家庭聯產承包使農村富余勞動力得到了空前解放--這種"解放"的具體表現是大規模的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農民在向城鎮遷徙轉移過程中,長期受到束縛的創造力和智能得到了空前的發揮--它與土地資源一樣,在一波又一波開發中升值增值,并轉化為巨額資本,成為中國經濟起飛的有力雙翼。

進入本世紀后,城鎮化進一步加快。

這是一組數據:從1978年~2003年底,我國的城鎮化水平由17?郾92%提高到40?郾53%,提高了23?郾6個百分點。近幾年中國城鎮化速度是前31年的3倍多,是世界同期城鎮化平均速度的兩倍多。目前中國設市城市達到了660多個,建制鎮2萬多個,城鎮總人口達到了5億多。據預測,在未來15~20年內,我國城鎮人口和城鎮數量將增加一倍,城市化平均水平將達到60%以上。

中國城鎮化速度快、范圍大、影響廣。在連天的大潮涌浪中,人們在沒有足夠思想準備和制度設計的情況下卷入其中。

四五千年的歷史,農業革命、手工業和商業發展,中國大地上多次出現過眾多的城鎮,燦若群星。

疆域遼闊,氣候和地理不同,人口民族眾多,風情民俗迥異,注定了中國的傳統城鎮多姿多彩。江南水鄉古鎮烏鎮、同里、周莊、西塘、南潯,與山西的平遙、祁縣、代州各不相同,與陜北的榆林,更不用說云貴高原上的青巖、大理、麗江等等古城古鎮,風貌各異,差距極大。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同一性,正是體現在這些差異中。

當前,中國的城鎮化是由新一輪工業革命浪潮推動,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發生的。動因和背景的趨同,打破了地理與區域的限制,不說強勢文化--強勢與文化無關。真正強勢的是經濟,特別是對"貧窮慣了"的古老中國--以發展經濟為中心,實際也是最直接的別無選擇的抉擇?

推進"城市化"還是提"城鎮化"仍在爭論。

在毫無準備、方向莫辨中,中國的城市進入了快速發展和膨脹期。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撤地改市,撤縣建市。增加GDP、開發區和工業區、招商引資、通過開發土地籌集資金和擴大財政收入,還有各項經濟指標和政績工程。至于要解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有人開出的方子就是把大量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

一再提速,中國的城市實在不堪沉重的負載!

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不僅僅是口號和領導的決心,而且不斷變成了現實。

現在,全球有幾個國際大都市?

令人驚異的是,中國竟有300多座城市的領導提出了要建"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

"大手筆"們的揮寫


"大手筆",是不少城市領導對政績工程的得意之謂。

書法與文章基于漢字,筆法基于筆形。"手筆"源于手執毛筆寫漢字三大關紐。凡大家名人的文章、寫的字或作的畫,氣勢宏大,才有可能成為"大手筆"。當代書壇某些人手執拖把,蘸幾十公斤墨汁,在地上畫"巨書"--其實與大手筆無緣。

大手筆也需師承。

就書法而言,初唐諸家承"二王",少師承顏柳,南宮、雪松承晉及初唐,蘇、黃亦有承者。即使移地動天,總攬風雨,不變與變,總有軌跡可尋。--今天的"大手筆",或許真的與作文作畫作字無關了,與一個人的學識造詣無關了,只剩下了"辦事、用錢的氣派"。

到過許多城市,領導們言談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動詞是"打造"。

歷史給了一些人登上城市建設舞臺的機遇。從上任伊始,就以自己的理念和意志,不遺余力地"打造"城市--仿佛城市只是一塊"燒紅的鐵板"。寫到這里,腦海里不禁出現了這樣一幅景象,鐵匠們呼呼拉動風箱,在烈焰的竄動中,用鉗子夾著燒紅的鐵板翻來覆去,揮動鐵錘,火花四濺,隨意"打造"。這個動詞可以與許多名詞組合,比如打造新區、打造中心商務區、打造國際會議區、打造城市品位,甚至還可以打造意在推介自己政績的"城市名片"。

幸運,也是不幸。即使不是全部,但絕大多數政績工程、腐敗現象都與城市的發展和建設,與拆遷、征地有關。在這些"前腐后繼"的故事中,多數人的命運也僅僅是無可奈何聽命于天。

無論是新的小區,還是"拉鏈式"街道和"地標式"建筑,無論是新的建筑形式還是新的形式、新的內涵,城鎮總不能長久地烤在"火焰"上,不能忍受"砧與鐵錘"無休止的敲打--能打造的只有一個軀殼,而決不是靈魂。

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內涵和外在表現明顯區別于其他城市的個性特征。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城鎮的風格特色,已經遠遠超出經濟和文化范疇。

我們并不比古人高明,也不比后人聰明。當代,在"塑造"幾百個中國"現代化"城市的同時,輕視歷史,忽視文化傳統的傾向十分普遍。

建筑設計既不考慮與周邊的文化生活融合,更不考慮與當地的環境氣候適應。建筑創新和建筑藝術基本談不上,建筑理論也不起作用。大規模的舊城改造,熱火朝天的新區建設,有多少歷史文化名城、沉淀著深厚歷史的文化街區,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建筑物,遭到了無法挽回的破壞和拆毀。盡管有一些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可往往收效甚微。強者最終還是勝者。

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大同小異的城市著色。城市建筑的趨同化、城市風格和特色的消失……與此同時,仿造移植歐美之風盛行,不倫不類的建筑物大量出現。許多地方的酒店直接抄自歐洲城堡。有的小區原封不動地"照搬"國外小鎮。這就是品位?

"豪華衙門"風生水起,屢禁不止,難道僅僅是"公仆意識"、"憂患意識"、"節儉意識"的缺失?有的辦公樓氣派得像宮殿,有的辦公樓漂亮得像公園,不少辦公樓都是城市的標志性建筑。河南鄭州市惠濟區政府建了個占地530畝,狀似"白宮"的辦公樓;重慶市忠縣的黃金鎮辦公樓形如天安門;連僅有12名在職職工的重慶市萬州天成交通局,也建起了兩棟建筑面積7 000平方米的"歐式"風格建筑。① 在青海省的一偏僻地區,我見到當地的法院竟照搬美國國會大廈的外形,其后面是一片荒灘。

在仍然貧窮的淮北的一個縣的曠野上,有一座規模不小的"世界公園"。埃及的金字塔,紐約的世貿大廈,巴黎的凱旋門、雕塑等等,在這里一應俱全。真讓人張開嘴巴就合不拢。

1996年秋天一個細雨蒙蒙的下午,地方上特意把考察淮北水災后農村重建情況的中央領導一行領到這里參觀。縣委書記口若懸河地介紹自己的杰作。中央領導問,怎么想起建"世界公園"?這位書記說,是縣領導到深圳考察世界公園后,決定集資建的。中央領導指著問,這座凱旋門是怎樣修建的?這位書記咧著嘴"憨厚"地笑笑,說,是照一個掛歷上的照片式樣畫出圖紙建的。--我在人群中聽了,頓感愕然。

當時,我作為新華社記者隨同采訪。

我問一位當地鄉干部:"到這里來參觀的游客多嗎?投資怎么收回?"

他小聲說,開始幾天人還不少。一些農民聽說園里有"光著身子的女人",想來看個新鮮,就是池邊的那幾個雕塑。現在呢,沒人來了,10元錢一張的門票,掏不起。看了光屁股的,就得餓肚皮了。他停了停說:"不管怎么說,搞開發的老板,低價弄了這么一大片地,今后不管干甚,都發財了!"

濃云低垂,四野寥落,細細密密的雨絲不斷從臉上滑落,在鄉間的村路上走著,一頭霧水,又濕又冷。

城市現代化離不開文化,城市文化是現代化的根基。如何延承歷史的文脈,城市現代化如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現代文明如何與東方燦爛的文化相銜接,成為擺在我們面前難以破解的課題。不管沿海還是內地,逛了一座城市,等于游歷了幾百座城市。文化競爭力的嚴重下降,直接影響了城市的創造力和凝聚力。粗陋和荒誕,豪華和鋪張,在很多城市,很多建筑群落中集合在一起,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主要領導以及開發商起主導作用。官員或老板在城市建設中頤指氣使,建筑師并沒有發言權,更不用說廣大城市居民了。不斷改變的設計、規劃,以及不斷出現的敗筆和失誤,中國的城市已經很少能找到歷史文化演進的蹤跡了。

拆!拆!拆!


其實有些很相似。毀滅以改造的名義出現,破壞以建設的名義出現,商業開發以保護搶救的名義出現。

中國多數城市陷入了一輪又一輪的大拆大建。

大發展時代,也是大破壞時代?近年來的大拆大建,與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同,除了一些領導的"政績觀"、"權力觀"外,更多的與"城市改造"、房地產開發項目中的商業利益、某些領導個人獲得的好處,統統攪和在一起,動力不斷,以致難以遏止。

大草坪、大花壇,城市變得千篇一律,布局相仿、建筑雷同,分不清東南西北,不辨中國還是歐美。為什么要拆掉古建筑,為什么不同時期、包括近現代建筑不能和諧地共處在一個城市!?

除了極少數城市和古鎮外,已經沒有完整的文化風貌。

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后城市的恢復和建設,是對"破舊"盲目的沖動,而經濟條件又不具備,所謂的"立"也大多是因陋就簡。"文化大革命"其實不在革命,而是對文化的蹂躪與割斷。有些做法,如破"四舊",似乎已經終結,可為什么相似的行為還在延續?如果說,過去主要是受極"左"思潮的影響,是"政治"沖動的話;而今天,卻主要是官員的"政績文化",與開發商商業利益的雙輪驅動。

福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其文化和歷史集中在市中心的三條坊、七條巷。"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7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占地約40公頃,有居民3 600多戶,14 000余人。這里坊巷縱橫,屋宇精致,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走在濃蔭蔽日,石板鋪地的小巷上,穿行在白墻青瓦的老屋間,會使人神清氣爽,生出很多遐想。

這里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地,明清古建筑錯落群集。更有林則徐、鄧廷楨、左宗棠、鄭孝胥的故居,嚴復、冰心等也是從這深幽的小巷中走出,走向了全國。這里有43處國家級、地方級的歷史文化遺存。1992年,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教授阮儀三曾為福州做過城市規劃,也通過了專家評審,但不知為什么始終沒有正式批準。大概是領導之間意見不同。

規劃做出一年后,房地產開發熱升溫。"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寸土寸金,房地產開發商一眼就看出了其升值的潛力。領導要招商引資,要拿出最好的地塊。他們請來香港李嘉誠投資開發"三坊七巷"。消息傳開,福州的許多居民想不通,專家們更是聯名在報紙上呼吁救救"三坊七巷"。《光明日報》以顯著的版面做了報道。

香港豪富李嘉誠有錢,有地位,是請來的上賓。舊城"改造開發"工程,是要把整個"三坊七巷"重新"深翻"一遍,方案是在四周蓋一圈38層的住宅樓,中間再建一個大商場。這一來,整個城區的環境都將改變。

李嘉誠請香港著名的建筑師陳藉剛先生任首席顧問。陳藉剛先生得知阮儀三搞過一個規劃,又持反對態度,于是便找到阮教授征求意見。阮先生把話說得很重:"別干了,干了,身敗名裂!"還送給他一本書《名城鑒賞與保護》。這使陳藉剛先生深受觸動,后來他堅決請辭,退出了設計,不再參與"三坊七巷"的改建。箭在弦上,已絕無后退的可能,李嘉誠又找了別人接替陳藉剛。開發工程破土動工,舊房子不斷拆毀。眾多專家繼續奔走呼號,新聞媒體進行了跟蹤報道,一時沸沸揚揚,成了"焦點"問題。

房地產開發需要"滾動",滾動不起來,資金周轉就不靈。38層的大樓已蓋了8層。李嘉誠只好停手不干。可當地有的領導仍一意孤行,準備在全國找幾家大的公司,重新包裝,接著開發。阮儀三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再次大聲疾呼。據說由于一位中央領導看到了電視節目,過問了此事,才峰回路轉。

建設部部長親自主持召開專門會議,討論福州"三坊七巷"問題。會上,一致認為福州違反了國務院批準的歷史名城保護規劃,是知法犯法,建設部要求"三坊七巷"的開發工程全部停止,重新規劃,重新審定。終于,在成片的瓦礫面前,日夜工作的推土機和挖掘機停了下來,除一坊兩街被毀外,大部分街區終于得到了保存。

十余年過去了。今天,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保存下來的"三坊七巷"的文化和旅游的價值。

福州的"三坊七巷"還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在新的一輪大拆大建中,許多文化古城失去了風貌,許多有重要價值的歷史建筑被破壞殆盡。

浙江定海古城被拆毀了。

貴州遵義古城風貌也受到嚴重破壞。除遵義會議舊址那幢樓房外,整條街區的其他房子都被拆光了,重新蓋起所謂民國初年式樣的房子,還開辟一個大廣場以便舉行大型活動。

……


愛思想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燕南園愛思想 朱幼棣 2015-08-23 08:47:54

[新一篇] 首發 朱幼棣:后望書2——北京的”臉盤”與根

[舊一篇] 首發 朱幼棣:后望書4——審美,景區與景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