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胡耀邦:胸無城府身無鎧甲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胡耀邦性格上的清純和寬容,從人性上講是優點,但作為總書記是弱點,是非常容易受傷的,父親形容胡耀邦是胸無城府身無鎧甲。



  昨天(編者注:本文寫于2014年4月16日)是胡耀邦逝世25周年,我在微信上發了一張胡耀邦的照片,以表達無盡的思念,并且寫下感言:光明磊落,一生正氣!引來朋友圈中的很多評論,其中一位朋友問我為什么對胡耀邦那么思念?是啊,為什么?想了想,一是胡耀邦的個人魅力,再就是因為胡耀邦和父親的關系。


  父親和胡耀邦本無歷史淵源,也無私交。因為父親文筆好,思想犀利而且超前,胡耀邦欣賞父親的文章。粉碎四人幫后父親寫了一篇文章《科學和迷信》,當時《人民日報》沒敢發,后來《中國青年》雜志復刊找父親約稿,父親就把這篇文章給了他們,他們給胡耀邦看,他拿紅鉛筆改了幾個字,建議用“本刊特約評論員”名義刊發。因為這篇文章,胡耀邦知道了父親,1979他將父親調進中宣部,并且參加中央文件起草組。


  1979年4月父親圍繞鄧小平提出的四個堅持,寫了《我們堅持什么樣的社會主義》,《人民日報》整版篇幅全文刊登,反響非常大。接著又寫了第二篇《我們堅持什么樣的無產階級專政》,《人民日報》同樣用整版篇幅發表了。《人民日報》出報當天,胡耀邦把父親叫到他家里。父親一進門,他說:“你又寫了一篇好文章!”他很贊成父親用三中全會精神解釋四項原則,讓父親把四篇都寫完。


  70年代末父親的文章在報刊上發表的頻率較高,都是批判“左毒”的,所以不少受害者希望父親幫他們伸冤。那時父親不斷收到報刊編輯部轉來的讀者來信。父親對這千里之外求救信,不敢有絲毫怠慢,他把每一封信都附上自己的信,一起寄到所在省委。父親印象特別深的是黑龍江一個人,他一九五九年因為給彭德懷鳴不平而被判重刑,至今仍在獄中,家中只有老母一人,因思念他而病倒,他害怕今生再也見不到她了,所以請父親搭救。父親立刻寫了一封信和這位讀者的信一起寄給黑龍江省委,省委給他平反,他出獄回家和老母團聚了。1980年《人民日報》發表了父親在理論工作務虛會的發言《領袖和人民》,文章傳遍全國,更多的受害者給父親寫信,要求幫助他們伸冤。


  從這些信上可以看出,其實他們直接反對的不過是林彪和四人幫,這些信都是寄到《人民日報》轉給父親的。這些人在監獄或勞改農場,沒有通信自由,都是偷偷寫下,又通過千辛萬苦輾轉帶到監外投遞到郵局的。那些破舊信封,被揉得亂七八糟的信紙,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寄托著他們多么殷切的希望!父親沒有想到,自己寫的文章和會議發言竟引起這樣大的反響。面對一大堆信件,又都是已經定案并在服刑的“反革命罪犯”,顯然不是轉一轉申訴信就能解決問題的。父親就給鄧小平寫了一封信,說明現在有不少人因反對林彪四人幫而仍在服刑,并把那些申訴信附上送去了。鄧小平閱后批了幾個字:“請胡耀邦同志處理。”


  胡耀邦雷厲風行,馬上指示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普查一次,凡因反對林彪四人幫而入獄者,一律平反,并限期報告處理結果。幾個月后,結果出來了,全國有二百多樁這類冤案都平反了。這件事的處理過程父親并不知道,后來是胡耀邦告訴父親:“你做了一件大好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救了好幾百人啊!”對此父親非常欣慰,覺得不虛此生。他認為幸虧是鄧小平親眼看到這封信并且批給胡耀邦處理,胡耀邦又明確指示平反并且限期報告結果,所以才如此順利地把那樣多的人解救出來了,否則,憑父親一介書生,也不可能有回天之力。


  胡耀邦作為把中國帶出文革的瘋狂,走上改革開放道路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深受人民的愛戴和尊重,在民眾心中他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胡耀邦性格上的清純和寬容,從人性上講是優點,但作為總書記是弱點,是非常容易受傷的,父親形容胡耀邦是胸無城府身無鎧甲。胡耀邦非常看重父親,但在父親艱難的時候卻沒能站出來保護父親。意識形態是非多,中宣部更被稱為“是非之地 ”。鄧力群入主中宣部后就開始收拾父親,把父親免職掛起來,不給事做,提出調動還不放,他前后五次組織召開中宣部全體人員大會,集中批判父親。如此高級的權威機關,如此大規模的批斗,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恐怕是獨一無二的了。


  那段時間父親想找胡耀邦直接申訴,考慮再三還是作罷。父親在中南海上班,早晨上班常在海邊小路上遇見胡耀邦晨練,但是每次擦肩而過只是互相招呼一聲,不曾多說一句話。父親的想法是:不能給他添麻煩,使他難以裁處,而且有損自己的尊嚴。父親后來決心自己救自己,和鄧力群針鋒相對,寸步不讓。鄧力群精心策劃的五次批判大會,全部以失敗告終,以至于外界傳出父親大鬧中宣部的說法。


  1986年父親出席國家社會科學“七五”規劃會議,意外地見到了胡耀邦,他在講理論工作的“阻力”時,指出:這種阻力就是黨的領導方面的干預。他說:“從黨的領導方面說,對理論工作不重視,不正確的干預太多,是一種阻力。它妨礙社會科學的繁榮。比如,讓一些理論工作者坐冷板凳,對他們指責過多,拿著棍子在頭上搖晃……”,說到這里,他比較激動,從沙發上站起來舉起一只臂膀作為棍子在頭上搖晃。不過他搖晃了一陣又為打棍者開脫說:“沒有打下來……”,父親頂了他一句:“已經打下來了。”他一看是父親,笑了笑說:“打破一點皮嘛!離很多人的頭還相當遠,但是威力所及,卻可以引起腦震蕩,使大家不敢講話。”


  “打破一點皮”,雖然有點輕描淡寫,但他畢竟否定了自己剛說的話,承認棍子是打下來了。父親認為胡耀邦作為黨的總書記,當場被人頂撞,毫不介意,并且立即糾正自己的說法,這種從諫如流的風格說明他心地光明,昭如日月。


  父親說每次去胡耀邦家,都和朋友談心似的,使人毫無拘束。父親不愿占用他更多的時間,但他并不介意,他們很談的來,每次談的時間都比較長。他興趣廣泛,有一次提到《詩經》上的一個典故,父親都為之語塞。胡耀邦“辭職”后父親又被“免職”了。無官一身輕的父親,幾次想去看望他,但總是將欲行而躑躅:去跟他說什么呢?勸他放寬心,不必介意宦海浮沉?這種廉價的安慰,在這位改寫了中國歷史的偉人面前,能說得出口嗎?盡管躊躇不前,父親還是總想找個機會去看望他。1988年父親在美國訪問時寫的《四種主義在中國》,由三聯書店出版了,他請胡德平帶一本給他父親解解悶,并且打算等回北京時以此為由看望一下胡耀邦,誰知送書這件事竟是父親和他最后一次“交往”,此后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


  1989年父親回京準備參加“五四”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4月15日下午忽然接到一個電話:“耀邦同志去世了!”真是晴天霹靂!當晚父親趕到他家,胡德平陪父親在他們布置的簡易靈堂里向耀邦遺像行禮。父親非常悔恨自己,多少次到他家來和胡德平談天,都是和胡耀邦見面的機會,為什么瞻前顧后失之交臂?如今這機會已經永遠失去了!這也成為父親心中永恒的傷痛!



共識網 2015-08-23 08:48:35

[新一篇] 章詒和:杜月笙的兩個故事

[舊一篇] 【致敬】紀念胡耀邦逝世26周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