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_何偉_讓很多中國人都非常嘆服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雖然我從來沒有受過很正式的一個人類學訓練,我只是一個很業余的人類學著作的讀者,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受惠于人類學的眼光很多,也常常在不同的場合提到,如果要認識今天的中國,要談我們身處的環境,我們最好把自己假想為一個人類學家,把自己假想為是一個生長在異域的陌生人忽然被投擲到這樣的一個環境底下,學習這里的語言,這里的生活方式,認識這里的文化、風土、食物跟人群。

然后把你獲得的一切的經驗,再換回用一種陌生的語言把他寫出來,這時候我們就能得到一個稍隔一層的眼光跟距離,會比我們平常所熟悉的一切的那種看自己的方法,更能夠清楚、立體的,甚至是更具批判性的指出我們身上的一些特點,而這些特點平常我們看不到了,因此是我們的盲點。

我必須承認,我自己受惠于這樣的觀點比較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我可能從來不是在大陸生長,我在香港跟臺灣生長生活了那么多年,忽然之間,要去觀察、描寫、談論今天中國大陸這么龐大的一個地方的時候,我就很難去擺脫這么一種人類學的角度,或者類似于人類學的視野,但是假如你根本是一個外國人,忽然來到中國,說不定你會更容易掌握到這種遙遠的距離所帶來一個觀察上的新鮮的刺激跟感覺。

在過去一年中國的書市里面,就有這么一個外國作家,他寫的中國讓很多中國人都覺得非常的嘆服,覺得中國人自己好像都寫不出這樣的書出來,我要介紹的就是今天我要講的這本書《甲骨文》的作者何偉(Peter Hessler)。

其實何偉今天大部分的中國熟悉書市的讀者都不會對他陌生了,為什么呢?因為在2011年他的《尋路中國》被好幾個書榜,大概有幾十個書榜列為年度的好書,甚至是年度十大好書的榜首,這是很特別很特別一件事,一個外國人,用英文去寫一本關于中國的書,而在中國獲得這么大的認同,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其實很多年前,大家就已經開始認識到Peter Hessler,何偉這位作家了,我最早看他的書是當年他第一本書出版,那時候已經受到很多好評,我就買來看,那本書就是《江城》,但是很遺憾,當時買那本英文本不曉得扔到哪去,所以今天沒辦法在這里跟大家仔細談它。

那本書講的就是何偉第一次來到中國那幾年的經驗,那時候是90年代末期,他來干嘛呢?說起來呢?何偉本來就是一個喜歡旅行的人,他大學的時候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念書,后來又到了英國牛津大學,主修英國文學的碩士,有很好的學歷,拿了很不錯的一個獎學金,但是他沒有回到自己的國家,去繼續追求他學術上的生涯,或者是一個正統點的文學創作道路,而是跑去旅行。最后他不愿意定下來的性格,大概就使得他參加了美國的和平團PeaceCorps。

這個組織,歷史上的名聲有好有壞,他的確在世界各地幫忙做了很多事情,但同時我們也知道,他是冷戰時期美國的產物,被認為是一個美國文化冷戰工具的一部分,不管它,無論如何,90年代末期的時候,何偉就參加和平團的工作,到了中國在四川,一個三峽大壩即將建起之前的一個小城鎮邊教英文,那個小城鎮幾十年沒有見過外國人,他忽然間在那里面教書,他把這段經歷就寫成了《江城》那本書,那么這也可以說是他后來整個《中國三部曲》的第一部,一出版之后,沒多久就得獎了,而且備受好評,我也讀過那本書,我也挺喜歡。

接下來,今天我要跟他主要談的這本《甲骨文》就是把他的名聲推上另一個臺階的另一本主作,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一個駐華的記者班的職位和工作,我們知道在中國有很多外國媒體的記者派駐到中國來,留他們的記者在辦事處,平常一般中國人也許不是太容易了解這個圈子的人是怎么生活、怎么工作,而Peter Hessler最初是幫在這個工作的范圍里面做的是最低級的工作,就是所謂的剪報員,現在基本上這個行業已經消失了。

我們看,他做的是華爾街日報北京辦事處,而且他是最后一個剪報員,就是幫報紙搜集中國各地的新聞材料、然后分門別類,按照檔案劃好。《甲骨文》這本書里面,他也列出了當時他做的很多檔案搜集的這些名目,我們可以看一看,他怎么形容那些日常新聞報道工作,后來他也的確干起了記者的工作。

他說,在日常新聞報道上面,我一向不是很在行,我的工作速度緩慢,會拖截稿時間,我沒有培養人脈,我引用好的記者不會引用人的話,比如說計程車司機、女服務生朋友,我花很多時間在餐廳飯館,我回避記者會,我恨講電話,一切讓新聞記者得精神官能癥的事,我尤其恨深夜打電話給美國學者,即使這樣,我就可以引用他們有關中國新聞的談話,我早已知道中國正在發生什么事,正常的人就說他早就睡了。

他又說,在中國很多外國記者請翻譯幫他們找訪問對象,但是記者在報道中,很少提及這些人,就算你是單槍匹馬,你是外國記者的身份,還是會影響受訪的中國人的反應,但是在一篇用第三人稱寫的報道中,這一點很難被交待很清楚。于是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為什么他要寫他這種我們現在叫做紀實性創作的文體,而放棄新聞記者的道路,那是因為這里面展示出來的書寫對象,遠遠要比新聞記者固有的模式跟格式更豐富。

比如說這里面談到他教書的時候,他的學生是透過一本叫《美國的調查》的教科書,里面常常講到,美國各地的搶劫、強暴案,他說這樣的文章讓人很難教,文中提到的細節可能全是真的,但是這些訊息對偏遠的中國學生是沒有幫助的,他們需要內容,但不是瑣事,你透過這樣的一些強暴案、槍殺案的例子,你認識了真正的美國多少,同樣的關于中國的新聞又能夠讓我們認識中國多少呢?


狂奔的小饅頭的博客 2015-09-12 16:08:27

[新一篇] 推薦幾本理財書

[舊一篇] 【亞馬遜書評】雄心壯志的時代:在新中國追尋財富、真相和信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