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1911年至1949年 China in Revolution: 1911-1949 (1989)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簡體     傳統

導演: Kathryn Pierce Dietz / Sue Williams

主演: 蔣介石 / 馮玉祥

類型: 紀錄片 / 歷史

制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89

片長: 113分鐘

又名: 中國三部曲之一:革命之中的中國 / China A Century of Revolution


p2184419859.jpg


革命的悲劇根源 豆瓣/snow 


  很多人看過Sue Williams拍攝的紀錄片《中國:一個世紀的革命》之后,都在談論它的客觀性問題。其實,對歷史,尤其是很晚進的歷史,很難有一個大家都能公認的客觀性,因為人們離這段歷史太近,很多人都跟這段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言人人殊是很正常的事情。試問,在當下中國,一個既得利益階層的成員和一個利益受損階層的成員如何對當代歷史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所以不必過分追究這個片子的客觀性問題,重要的是看看作者通過這個片子傳達了對中國近現代史的怎樣的看法,這個看法跟我們或者說跟我這個個體的觀眾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集看過后,我跟同事隨口說了一句,我說看了片子后我倒覺得革命好像有那么點道理。以我現在的思想,本來是對革命尤其是全面的社會革命持一種比較否定的態度的。但是看了片子之后還是立刻受了影響,要修正自己的看法。但是又過了幾天,沉靜了一下,覺得還是有問題。紀錄片看似沒有發表評論,只是敘述某種史實,但是作者通過選材、剪裁、組接及其獨特的敘事角度與敘事方式,已經向觀眾傳達了他想表達的東西。如果不細加思索,就會被片子帶著走。 
   
  近代中國的革命,最早是源于與西方列強的對比,覺得自己實在是落后了,要把國家從列強環視的被動境地解脫出來,必須進行變革。先有戊戌變法的努力,后有立憲運動的興起。那時中國人認為自己之所以落敗,就是專制落后于立憲。后來辛亥一役,終至皇權結束,共和建立。但是由于中華民國的成立本來就是革命派與實力派妥協的結果,所以新掌權的北洋軍閥對新生的共和制度并沒有絕對的認同,致使共和成了招牌。這本是共和制度初入有幾千年專制傳統的中國必有的現象,只要共和的形式還在,通過持續的努力建設,相信會有好的出路的。奈何當時南方的革命派非要以武力除之而后快。但南方畢竟實力有限,難以實現這一目標。至此,中國的革命都還只是政體革命,不傷及整個社會機體。 
   
  正值這時,俄國輸出革命,在中國尋找代理人,結果使得國民黨與新生的共產黨合作,以蘇俄為后盾,進行北伐。這時的革命,早已經超出了政體革命的范疇。因為蘇俄的新革命是一種徹底的社會改造,國民黨雖然不贊同它的革命主張,但為了增強革命力量采取了蘇俄的黨軍、黨國的方式。最終北伐成功、國共分裂,但于共產黨來說革命種子卻已深埋底下,于國民黨來說黨國模式早已奠定。除去日本入侵與中國人民抗日的插曲,革命以在國共兩個同具獨裁專制特征的集團之間展開已經是必然的事情,這就是中國革命的核心內容。當然,分別還是重要的,國民黨獨裁專制,但它沒有社會革命的目標,沒有共產黨的建立烏托邦的沖動。整個紀錄片第一集反復渲染近代中國的貧窮落后,底層沒有出路,其潛在的意思是在為共產革命的興起尋找正當的理由。但對這一全面的社會改造將要造成的社會的全面控制沒有一點警醒。趙超構在延安一個月,即看出這個體制將要造成的悲劇,何以半個世紀后一個生活在自由社會的紀錄片導演竟看不出來呢?近代中國革命的悲劇就在于當革命突破了政體革命的范疇后,為更為全面的社會控制打開了方便之門。以后的悲劇只是這一悲劇的延續。 
   
  影片第三集快結束的時候,王若水在采訪中說,他早年參加革命,就是追求一個民主自由的社會,追求一個廉潔的政府,結果幾十年下來,完全背道而馳,很失落,但是自己還沒有放棄繼續追尋。這是很多當年追隨共產革命的人的悲劇。只不過要徹底深刻的認識這一悲劇,恐怕還需要更長的歷史時間。 


看完第一部,有幾點錯誤必須指出  豆瓣/R


 1、918不抵抗的命令絕非蔣介石發出的,事實上他當時根本調不動東北軍(就連十幾年后指揮抗戰軍隊都很吃力),更何況是讓二十萬熱血男兒放棄自己的家鄉 
  2、西安事變絕非張學良忍無可忍,關鍵人物其實是紅色背景的楊虎城,幕后主角就更不用說了。值得一提的是,蔣身邊的許多將領,包括蔣本人,都在重用潛伏黨 
  3、炸花園口絕非沒有疏散群眾,實際上是時間倉促,疏散不到位、疏散不及罷了 
   
  另外,該片沒有提到1931年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和“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是什么關系,也沒有提延安的整風運動 
   
   
  2010.11.26 修改 
  ----------------------- 
  上述第1點存疑 
  近來查閱臺灣的歷史教科書,關于不抵抗的命令說的是: 
  “時中國正在進行‘安內’,無暇對外,采取‘不抵抗’主義” 
  “張學良在北平,立刻向蔣委員長請示辦法,蔣委員長未免事態擴大,訓令張學良盡量避免與日本沖突” 
   
  由此來看,并未否認蔣可能直接發出過命令,但更合理的情況應該是,蔣命張盡量避免沖突,然后張干脆就命令不抵抗 
  這樣就可以解釋我上面的疑惑(蔣調不動東北軍,但張調得動,而張又服從蔣),也可以解釋張學良晚年承認不抵抗命令是自己發出的 
   
  不過“安內”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首先,當時江西的圍剿如火如荼,內亂1 
  其次,汪精衛、李宗仁在兩廣自立門戶,內亂2 
  再次,1931年夏,長江流域、淮河流域爆發特大洪水,內亂3 
  在這種情況下,到當年的11月,東北基本全境淪陷 
   
  2011.6.3 
  ----------------- 
  對九一八有興趣的可以參看這篇文章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2762974 
   
  2013.3.18 
  ------------------ 
  剛剛看了騰訊的一篇花園口專題http://view.news.qq.com/zt2013/hykjd/index.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看到一半還以為真的沒有疏散,趕緊來更正道歉。然后繼續往下看,事實正如我所言



網載 2015-09-05 22:42:26

[新一篇] 美利堅:我們的故事 America: The Story of Us (2010)

[舊一篇] 漫游火星 Roving Mars (2006) 失落文明的星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