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歷史文化二十六講》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寧波歷史文化二十六講》

當然還有陶器,甚至還有很高層次的、純藝術的作品,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雙鳥朝陽,這是雕刻在象牙上的非常精致、具有很高水平的藝術作品。

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它山堰。建于833年,功能是阻咸蓄淡,提高上游水位,通過南塘河等河渠將水引到市區的月湖、日湖,再通過城區40多復選框河道供城市用水,

使我們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當時的明州是地道的東方威尼斯。寧波城市的建立和發展本身就是依靠寧波人的智慧,利用高科技解決城市發展的基本問題,是很了不起的。

浙東學術文化,宋朝的時候學風開始鼎盛。一直到明末清初。

一為王陽明,二為黃宗羲。致良知,尊重人的個性發展和主觀能動性的發展,天下為主君為客,工商皆本。知行合一,經世致用。

天一閣。

讀書、著書、藏書。三位一體。

殷實人家,書香門第。

990年前的保國寺。江南第一樓。

北宋《營造法式》李堅

余姚的王陽明故居

秦氏支祠,漂亮戲臺

江東 慶安會館  天后宮。

慈溪龍山 虞洽卿舊居

海上絲綢之路。

中國最早反思的成果是《春秋》

王陽明的心學,日本明治維新的指導思想。

王陽明出生地——瑞云樓

永豐庫遺址

宋朝 路和井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有幾個紅衛兵到他家里去抄“四舊”,那么這些古籍當然是“四舊”,但主人說這些書已經捐獻給天一閣了,紅衛兵們就不再動手了。

你看,寧波人從骨子里面對文化是崇拜的。

公元821年,祖先離開山麓地帶,在三江口建起明州城。

走遍天下,不及寧波江廈,繁華老外灘。

黃晟筑城墻時,有意識把東渡門往里面挪了一下,留出一片不小的沿江灘涂地區。

宋元祐八年至紹圣間,疏灘月湖,以積土堆建十洲,分別稱為柳汀、雪汀、芳草洲、芙蓉洲、菊花洲、月島、松島(后稱竹洲)、花嶼、竹嶼和煙嶼,遍植松柳,月湖景觀從此形成,風光盛于一時。

亭臺樓閣隨方面世,四時之景不同,而士女游賞特盛于春夏,飛蓋成陰,畫船漾影,殆無虛日。

北宋時期:眾樂亭,憧憧二橋、偃月堤,廣生堤,壽圣院,十洲閣,紅蓮閣,高麗使館,郡酒務以及松島樓公講舍。

世家宅第林立,書樓講舍遍布,廟堂寺院眾多,園林泉石獨幽,小橋流水,竹影荷香,極富江南水鄉和地域人文特色。

繁華大都市和京畿重鎮

當時,甬江大道頭新到奇巧水月電燈,焰火亮如浩月,光耀射目,與市上燈燭比之,相差天涯也。

南宋紹熙五年開始,寧波一度被稱為慶元府。

風雨昏黑,海霧迷月。

1659年,余姚人朱舜水流寓日本,將中國的禮制、建筑、農事、園林等傳播日本并付諸實踐,其儒家思想學說在日本影響深遠,朱氏被奉為思想學術界之翹楚。

梁祝遺址,東晉時事

會稽異聞

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提倡求知、崇尚愛情、歌頌生命生生不息的鮮明主題,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靈,以曲折動人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

奇巧的故事結構,受到民眾的廣泛喜愛。純真的感情和美好的理想。

鄞州區橫街鎮惠民村調查時,村民說,如果現在的話,祝英臺早就跟梁山伯走了。當時,祝英臺追求愛情自由可以,但說她反抗封建婚姻制度則有些勉強。

英臺乃造梁墓前,失聲慟哭,地忽開裂,附入塋中。繡裙綺襦,化蝶飛去。

越文化,人性柔慧,善于進取。三過家門而不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涂山女輔助大禹治水安民,西施女的以身許國,秋瑾的拋頭顱、灑熱血,為自由民主的犧牲精神。

唐代陸羽《茶經》

唐陸龜蒙《秘色越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唐代的中心產地在慈溪上林湖,古銀錠湖、白洋湖、杜湖以及上岙湖。

唐開元二十六年,上林湖瓷都屬于明州慈溪縣上林鄉

顧況《茶賦》越泥似玉之甌。

孟郊《憑周況先輩于朝賢乞茶》蒙若玉花盡,越甌荷葉空

徐寅《貢余秘色茶盞》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噴。

鏤孔纏枝花香熏

王陽明倡導的“心學”對于長期桎梏百姓與士人的理學,在精神定位上進行了一次十分徹底的否定。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學說,對被統治者奉為圭臬的養心修性之道,

實現了一次根本性的逆轉。這些否定與逆轉,不僅是對傳統意識的反叛,而且散發著一股強烈的創新氣息。

袁中道:自東越(王陽明)揭良知,以開天下學者,若披云見日矣。張岱: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大炬。

顧炎武:風氣之變已有所自來,而文成以絕世之資,倡其新說,鼓動海內。

理學盛興之時,也是宋室敗亡、明朝斷祀之際,嚴酷的歷史事實與慘痛的亡國教訓,終于又釀成一股交的宏大的時代思潮。

曾為宋時浙東學人陳亮、葉適乴主張,明清時思想家顧炎武等所倡導的重經驗見聞、貴親知實錄的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儒學精神重新獲得高揚,重視功利、變改現實的意識日漸成為儒學發展的一個新的歷史課題。

君主為天下之最大害者。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置相與學校,古者不傳子而傳賢。

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野豬紋陶缽

《書》舜葬于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田,蓋以圣德所致,天使鳥獸保佑也。

《越絕書》大越海濱之民,獨以鳥田,大小有差,進退有行,莫將自使。

《水經 浙江水注》昔大禹即位十年,東巡狩,崩于會稽,因而葬之,有鳥來,為之耕,春拔草根,秋啄其穢。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南方之神朱雀、志在千里的大鵬、恩愛夫妻的象征鴛鴦、西王母的侍者青鳥。

《吳越春秋》大越,鳥語之人。《搜神記》越人謂此鳥(治鳥)是越祝之祖。

《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長頸鳥喙 神圣鳥相。

古越國是鳥圖騰和鳥崇拜最早的部族。鳥是空中神秘的動物,是介乎人天之間的神使。

一幅刻畫在象牙塊上的太陽神圖,河姆渡遺址第三文化層。兩只美麗的巨鳥,共同擁舉著一個光焰熊熊的火球升向天空。

鳳凰舁日圖。。。天才藝術家的藝術品格和才氣。完美的畫面。沒有多余的枝蔓。

由繁到簡,由多到少,以一當十,從一滴水中見大千世界。常觀常新、永遠品味不盡。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線條的運用,鳳凰的全部線條舒展優美,行云流水,得自然之理,天然之趣,看似瀟灑隨意,實質是有神韻很有功力。象牙色澤純正,紋理細膩,結構縝密,雕刻的最佳材料。

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世界地理大發現,歐洲天主教耶穌會士在十六世紀便隨葡萄牙等國殖民勢力,來到中國南部和東部沿海。

從1627年至1646年清軍平定浙東的明代20年間,來寧波宣教布道的耶穌會士即有五六批之多。

明清政權交替后,意籍教士衛匡國于1648年來鄞傳教,并設立天主堂。1638年3月,在法王路易十四的支持下,6名精通科學的耶穌會士組成第一個法國遣華傳教團,

攜帶測高望遠鏡、天文鐘、四分象限儀等30箱天文儀器,抵達寧波。

萬歷年間曾先后出任過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和首輔的沈一貫,曾在家中友好接待過利瑪竇。沉對利所贈的一件烏木精制的日晷儀十分喜愛,在聽到基督教國家實施一夫一妻制婚姻后,

贊嘆道:在一個婚姻是如此圣潔的國度里,別的事看來就不用再問了,僅此就足以說明其他一切都是規范得多么得當。

通過東林黨人這一層關系,黃宗羲早年便結交了方以智、梅郎三、冒辟疆、魏學濂等一批與傳教士關系十分密切的契友。曾多次去黃居中千頃堂和錢謙益絳云樓研讀各種

西教士撰寫的科學著作,在此基礎上,潛心鉆研西洋天文歷算,常常癡迷到心火上炎,頭目為腫。

寧波籍著名作家巴人:統治寧波的是三件東西,東門外大街上商店里傳出來的算盤聲,各個中等學校里傳出來的朗誦桐城派古文的讀書聲,外加半邊街上那魚行里的魚販的叫賣聲。

這三種聲音構成這中古式城市的特色。這綿綿不絕的文脈和商脈。

范蠡是春秋后期的越國名臣,輔佐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雪恥圖強,經過10余年努力,越國終于吞并吳國。在滅吳后,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達齊國,定居于陶,改稱鴟夷子皮,又叫陶朱公,以經商致富,

被世人譽為,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東錢湖,陶公山和陶公釣磯。在決心“下海”時,曾經喟然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國,吾欲用之家。

四民異業而同道,王陽明。

包玉剛: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漢唐余姚虞氏豪族

一部余姚史,半部虞家史。

南宋鄞縣史氏世家

明清甬上萬氏家族

黃宗羲開席甬上,斯選與兄弟等同師事黃宗羲,時稱高座18人,各有所長。

浙東學派,經世應務,先窮經而后求證于史,明經通史,兼貫百科,博學實證,質疑求信。

保國寺位于靈山,相傳東漢世祖時,驃騎將軍張意和他的兒子中書郎張齊芳隱居此山,此山又名驃騎山。

靈山僻處海偶,古寺名人罕至。山又不甚高廣,無大奇異。

魯迅:年青時讀向子期《思舊賦》,很怪他為什么只有寥寥的幾行,剛開頭卻又煞了尾,然而,現在我懂了。

湖前湖后何繽紛,橋上人看湖上人

萬泰生活在中國歷史上較為特殊的時期,史稱“明末清初”,經歷了社會的大動蕩和改朝換代的巨變,給人以天崩地解之感。萬泰與黃宗羲、陸符從學于蕺山劉宗周,

毅然以名節自任,為明末復社成員。他與同邑陸符廣交當世賢豪四明才彥,以移風易俗為己任,與諸子激揚名節,扶掖后進,開明末清初寧波學風,為浙東學人領袖。

與黃宗羲道義相砥礪,憂患相提護,氣宜之篤,尤過尋常。因令諸子師事黃,均有成就,或經學,或史學,或理學,或文學,卓絕一時,世稱八龍。

甬上之聞風而興者,一時多英偉高明之士。故先生自言生平師友,皆在甬上,及風波稍息,重舉證人之席,雖嘗一集于會稽,再集于海昌,三集于石門,而總不甚當先生之意。

嘗曰“甬上多才,皆光明俊偉之士,足為吾薪火之寄。”

當時會講的形式是:里中諸賢一月群集兩次,集會時文人們皆衣冠楚楚,手執經書,很有次序地就座。講經會一開始,先由司講者就某一論題進行闡述,一俟講畢,與會諸生即可對所講問題展開講座和爭辯,互相商榷與探討氣氛相當熱烈。

如此研討要整整一天,中午與會者只在講堂用一餐便飯,惟有兩菜,更沒有酒,相當簡約、儉樸。諸家子弟凡年齡在十歲以上者,均要求跟隨聽講,以增知識。

這些年幼的學子,皆顯得彬彬有禮,舉止得體,頗讓觀者嘆服。

而黃宗羲則時至甬上解惑釋疑,在中國300多年前有如此學術民主氛圍的研討會,確是難能可貴現的。

時人以“言論豐采,翕然可觀”、“講道論心,極一時師友之盛”等贊語相評價,足見黃宗羲在甬上講學的影響,其辦學宗旨為“經世致用”,所習課程有經學、史學、文學、歷算等。

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魚塘。

月老祠堂在眼前,千里姻緣一線牽。

風雨湖上同舟渡,天涯尋來共枕眠!

人從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2022-12-08 19:00:42

[新一篇] 明末農民戰爭史 第十五章 弘光政權的滅亡和斗爭形勢

[舊一篇] 寧波外灘與近代寧波社會的變遷 孫善根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