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在中國》(四)第二章 中立主義、統一戰線與孤立戰術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二章  中立主義、統一戰線與孤立戰術
  我們再進一步分析俄共與中共「和平共存」的鬥爭方式,就要對 他的中立主義、統一戰線與孤立戰術加以檢討。
4-2-1. 補 編  第二章 第一節  中立主義
  中立戰術乃是國際共產黨「和平共存」的主要戰術。「和平共存 」不過是一個口號與一種姿態,而其中立戰術纔是他具體的鬥爭方式 。今分兩項,說明如下﹕
  一、先說明共黨怎樣施展其中立主義的鬥爭方式。共黨對於中立 [379] 者的要求,最初甚為平常。第一、他不要求中立者來幫助他,只希望 中立者不去幫助他的敵人;第二、他不要求中立者附和他,只希望中 立者反對他的敵人;第三、他只要求中立者不幫助雙方,只希望其反 對雙方,就是要中立者對雙方一齊批評,一齊斥責。如此第一步先使 其中立化,再進一步就使其批評政府、反對政府,而在無形之中,使 他棄離政府,自陷於孤立。一到匪勢猖獗,政局動搖的時候,這些中 立者乃自然而然,不得不向共匪附和靠攏了。這樣豈不是完全達到他 中立戰術的目的?其實例如下﹕
    (子)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九月以後,所謂「抗日   救國同盟」的各種活動,就是中共對國民政府施展其中立戰術。   (註一)
    (丑)抗戰的末期及戰後,所謂民主同盟的各種活動,也是   他的中立戰術。而其在民國三十五年,對美國調處國共問題的外   交鬥爭,亦不外乎這一中立戰術之運用而已。(註二)
  二、再說明共黨怎樣助長其中立主義的實施。共黨為要克服敵人 的意志,改變敵人的陣容,首先就要混淆你的耳目,變亂你的印象, 使國家社會中,是非混淆,利害不辨,務使一般民眾,驚惶恐怖,無 所適從。而最後只有懾服他的淫威,接受他的意志。這種方式,可以 [380] 助長中立戰術與和平商談,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用。其實例如下﹕
    (子)抗戰勝利之後,國際共黨的宣傳攻勢,使一般人誤認   蘇俄侵華第五縱隊的變亂為中國的「內戰」,同時誤認我政府維   持政治社會秩序的戡亂軍事為「製造內戰」。(註三)
    (丑)就在這個時期,共黨透過其外衛「民主同盟」,利用   「民主」和「自由」的口號,在政府和社會中,或正面提出主張   ,或側面散佈謠言,使一般中立者是非不明,利害不分,對政府   與共匪一齊斥責,一樣反對,而認為中國只有一條出路,就是進   行和平商談,組織聯合政府。(註四)
  中共這兩次對於中立主義,有兩種不同的用法。我們先對統一戰 線和孤立戰術,加以說明,然後再分析這兩種用法不同之所在。

——  ——  ——  ——分節——  ——  ——  ——

4-2-2. 補 編  第二章 第二節  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是莫斯科及其侵略工具國際共產黨的攻擊戰的主要方式 。而在中國,中共曾經多次反覆使用這個戰略,來進攻我們中國國民 黨與國民政府。茲舉其最重要的二個事例﹕
  第一次是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八月以後,中共對我們本黨 [381] 提出統一戰線的要求。十三年我們本黨改組,中共即在「統一戰線」 的口號之下,與我們合作,並使其黨員加入本黨。(註五)
  第二次是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以後,中共要求與我們「一致抗日」 ,並且他接受了國民政府的四項原則,實行參加抗戰。(註六)
  共黨的統一戰線,在形式上是聯合盟友,共同對付一個敵人,但 在實質上,他是在對敵人作戰的過程中,從盟友的背後,扼殺他這個 共同作戰的盟友,達到他自己建立蘇維埃政權的目的。一九二零年,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與社會革命黨談判合作,列寧對他的黨徒說道﹕「 要記住這一個不可靠的友人,也就是一個敵人。」(註七)一九二四 年,季諾維也夫對共產國際第五次大會說﹕「我們不必對社會民主黨 人說明﹕我們不與其他勞動黨結成統一戰線,是因為他們的領導者是 反革命的話。我們寧可告訴他﹕我們準備與你們結成統一戰線,只要 你們的領導者接受這些基本條件(大家都知道,這些條件是他們所不 能接受的)。」中共匪黨,屢次與我們在統一戰線中的和平合作,也 就是這種態度和作風。到了後來,他無法在統一戰線中併吞我們,於 是就要與我們決裂而對我們作戰了。這就是他的「統一戰線」本來的 目的。

——  ——  ——  ——分節——  ——  ——  ——

4-2-3. 補 編  第二章 第三節  孤立戰術與反孤立戰術
[382]   要攻擊一個敵人,先要孤立這個敵人。要攻擊一個戰場,要先孤 立這個戰場。孤立敵人的方法,是離間他的同盟者,瓦解他的陣營。 孤立敵人戰場的方法,是切斷他的左右翼,破壞他的後方交通線。這 是任何一個將領指導作戰時,應有的軍事常識。共黨把這個軍事作戰 的方法,應用於政治作戰,而構成他的孤立戰術。
  共黨為了鞏固他自己的組織,絕對要封鎖自己的戰場,不許開一 道門,甚至留下一點空隙,讓敵人滲透進來。但是共黨為了防制他自 己的孤立,並展開他自己的工作,絕對反對其所謂「關門主義」。列 寧在一九零二年說道﹕「這裏絕對需要的,是首先在自己與別人之間 ,劃一條界線,只是單獨的、特定的、排他的、把無產階級分別出來 。然後我們必須宣佈,我們要求所有的人解放,要向所有的人號召, 要向所有的人申訴。」(註八)這就是共黨的反孤立戰術,而其所謂 「既鬥爭,又聯合」的統一戰線,也不過是他反孤立戰術的最高方式 而已。
  中共的反孤立戰術及其孤立戰術,是他經常使用的政治鬥爭方式 。今舉其最顯著的實例於下﹕
  一、民國二十三年十月,贛南的匪軍,化整為零,逃出我國軍的 封鎖線。此後透過其中共的外衛「抗日救國會」,組織「人民陣線」 ,打破其政治孤立的狀態。直至二十五年五月以後,陝北的共軍向我 [383] 政府投誠,中共與其他政黨,以同等地位,參加對日抗戰,他的反孤 立戰術纔得到新的發展。(註九)
  二、三十五年一月至五月,史達林對我政府,施用其中立戰術, 同時亦就是孤立戰術。他企圖離間中美的合作,使我們中國陷於孤立 地位。但是他這一孤立戰術,當時為我們防止,故未達到其預期的目 的。(註十)
  三、三十四年抗戰勝利結束之後,共匪通過其外衛「民主同盟」 ,以中立主義的偽裝,對我政府施展其孤立戰術。(註十一)
  四、三十五年一月,我政府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中共亦在會議的 內外,展開其孤立戰術,企圖聯合各黨派,以「民主自由」的口號, 和「聯合政府」的要求,來打擊國民政府。但是我們政府代表,在會 議舉行之初,即提出「擴大政府組織案」,並宣佈其「結束訓政,實 施憲政」的方針。這一著,打破了共黨的孤立戰術,反而得到各民主 黨派的支持。於是共黨乃只有拒絕參加國民大會,以致國大召開的日 期,不得不從這年五月五日,延展至十一月十二日。(註十二)到了 十一月十二日的會期,各民主黨派應出的代表都報到了,而中共及民 主同盟仍拒絕提出代表名單,參加大會。(註十三)他所施展的孤立 戰術完全失敗,就轉而實行其全面武裝叛亂了。 [384]

——  ——  ——  ——分節——  ——  ——  ——

4-2-4. 補 編  第二章 第四節  統一戰線、中立主義與孤立戰術的並用
 共匪與我們的「和平共存」,最顯著的兩次,都是把統一戰線、中 立主義與孤立戰術並用。這三者並用,乃使其「和平共存」與中立主 義發生兩種不同的作用。
  一、民國二十五年以後,共匪對我國民政府,是戰略的防禦與戰 術的攻擊。具體的說﹕當時共匪「和平共存」的要求,在戰略上是為 了防禦我們對其殘餘部隊繼續圍剿。所謂「國共合作,一致抗日」, 就是這個戰略防禦的口號。而其所組織的「人民陣線」,就是他這戰 略防禦之中的一種反孤立戰術。同時,他通過抗日救國會所施展的中 立主義,卻又是對於國民政府的攻擊。在其要求「兩黨合作抗日」的 運動中,把一切侮辱和誣蔑,如「法西斯」「不抗日」種種名詞,加 到我國民政府的頭上,使我們國家與政府的信譽,受到莫大的損害, 而為共匪來開拓他政治發展的道路。所以我們可以說﹕共匪這次的「 和平共存」,是戰略的防禦與戰術的攻擊。
  二、抗戰結束以後,共匪對我國民政府的和談,卻改變為戰略的 [385] 攻擊與戰術的防禦。換句話說,他的「和平共存」,在戰略上是為了 瓦解我們反共的勢力,束縛我們國民革命軍的雙手,以便利他的進攻 。但是他在戰術上,卻採取防禦的態勢,並提出和平的要求。他只是 要求得「和平」,爭取「民主」,只是要求黨派退出軍隊和黨派退出 學校。他博得一般社會的同情,和一般投機取巧和隨風轉舵的人們的 鼓掌和喝彩,來施展其對我國民政府的孤立戰術。所以我們說﹕這次 和談,是他戰略的攻擊與戰術的防禦。
  三、俄共指使其侵華工具之中共,對我們中國屢次使用的統一戰 線、中立主義和孤立戰術,由上述已可了解其大概。今再就俄共對整 個自由世界,在其「和平共存」的煙幕之中,所施展的混淆國際視聽 ,轉變世界反共陣容的方式和步驟,亦略加說明﹕
  (子)一九一七年布爾雪維克政權建立之後,俄國的共產主義對 於西方資本主義,成為嚴重的威脅;他的蘇維埃制度和計畫經濟,亦 對世界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經濟,發生破壞的作用。正在這個時候,世 界反共運動之中,法西斯主義乃復乘機興起。因之當時俄共就一面進 行其和平外交,甚至加入國際聯盟;一面更採取統一戰線和中立戰術 ,促成民主國家與軸心的鬥爭。於是極權主義的蘇俄竟一變而為「民 主國家」,而且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這個最民主的國家,在 第二次大戰中,乃乘其民主盟友以其全力對軸心國家作戰的時機,在 [386] 國際會議中,騙取他們的諾言,作為他戰後侵略中國和併吞東歐的張 本。
  (丑)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俄的侵略行為,迫使自由世界不 得不結成反侵略陣線,以自衛圖存。於是俄共重新施展同樣的政治戰 術。他第一步,以「和平共存」的口號,來欺騙民主國家,使之鬆弛 其反共鬥爭,動搖其反共立場;第二步以中立主義的戰術,來挑起東 方民族與西方國家的衝突,使自由世界自啟分化,自相矛盾,而陷於 一團混亂之中。於是侵略主義的蘇俄乃竟自居為「和平勢力」,而且 是「和平」的代言人。
  在俄共這一和平共存階段之中,中立主義乃是其主要的樞紐。「 中立」對於一個個人,好像是「自由」,其實他是要使之「是非不明 」,不負其應有的責任。「中立」對於一個國家,好像是「獨立」, 其實他是要使之「敵我不分」,失去其應有的立場。俄共的中立主義 ,就是要叫自由世界一些國際政客們「是非不明」,一些非共國家「 敵我不分」;而他更可在這錯綜糾紛的環境中,施展其矛盾戰術﹕以 其敵我不分,他就可混淆視聽,擾亂陣線;以其是非不明,他更能顛 倒黑白,以假亂真。然後他纔能對反共國家實施其各個擊破的手段, 對非共國家展開其「和平轉變」的技術。
  綜括上述,在分析共黨的統一戰線、中立主義和孤立戰術這三種 [387] 鬥爭方式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於辯證法的矛盾律和否定律之運 用。蘇俄及其國際共黨為了從群眾中瓦解敵人的陣營而增強自己的盟 友,他就運用其統一戰線。他為了從群眾中削弱敵人的組織而準備自 己的進攻,他就運用其中立主義。所以在本質上,統一戰線乃是共黨 對矛盾律的運用,而為其攻擊戰略的張本;中立戰術乃是他對否定律 的運用,而為其防禦戰術的張本。至於孤立戰術和反孤立戰術,則在 其整個戰略計畫之中,發揮其攻擊和防禦二者並行不悖的作用。但在 實際上,他把這三者綜合運用,而形成上述兩種鬥爭方式,其一為戰 略上的防禦與戰術上的攻擊,其二為戰略上的攻擊與戰術上的防禦。 於是和平共存與中立主義,也就發揮其積極的作用,而都成為他攻擊 的武器了。
(註一) 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七節,第六七至六八頁。
(註二) 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七節,第一六四至一六六頁。
(註三) 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二節,第一五三至一五六頁。
(註四) 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三節,第一五六至一五八頁。
(註五) 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六節,第一七至一九頁;              第八節,第二六至二九頁。
(註六) 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十節,第七二至七九頁。
(註七) 列寧全集(俄文本)第二十八冊一四三頁。
[388] (註八) 列寧全集第六冊五九頁。
(註九) 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六節,第六六至六七頁;             第十一節,第八零至八三頁。
(註十) 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一節,第一五二至一五三頁。
(註十一)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三節,第一五六至一五八頁。
(註十二)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一節,第一七五至一七七頁。
(註十三)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三節,第一八零至一八三頁。


蔣中正 2013-08-16 15:44:11

[新一篇] 《蘇俄在中國》(四)第一章 退卻、防禦與攻擊

[舊一篇] 《蘇俄在中國》(四)第三章 攻心戰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