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壞脾氣 站在地上看世界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站在地上看世界(1)    
  大學的時候上農學課,老師告訴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適合農耕的國度了,因為積溫高,我們在黑龍江依然能種水稻,而同緯度的歐洲,則只能長燕麥。后來,改行弄文,知道了中國人其實也是世界上最善于種地,也最樂于種地的族群。走到哪里,無論氣候如何,哪怕是在沙漠和北極,也會嘗試著撒把種子,看能不能長出來點什么。  
  就像“家”對中國人來說意味著價值歸依一樣,鄉土實際上是一種強固的文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造就了一方的生活習慣、人際聯系、話語結構和風土人情。用社會人類學家的話來說,這是一種文化模式。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脫離身屬的文化模式獨立地生活。不過,模式也有強弱差異,有的人對原有的模式依賴性強,有的則弱一點。一般來說,類似于中國人這樣從土里刨食的民族,對原來的文化模式依賴感都要濃重一點。而傳統的中國人由于擁有融在鄉土里的儒家倫理和相應的宗法結構,所以,只要在傳統氛圍的鄉土里生活過,其由鄉土所代表的文化模式恐怕一生一世都難以完全擺脫。  
  體現鄉土的最大特征是鄉音,或者說方言。結成地緣圈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鄉音的聯系。在很多場合下,只要比較地道地學會某種方言,就可以成功地混同于那個方言代表的鄉土共同體,至少可以做到不被人家排斥。共同的方言背后是共同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所以人們才會對自己的鄉音感到親切,對別的方言感到別扭。方言是地緣圈子的觸媒,也是形成械斗的原因(過去,人們管這種族群之間的打群架叫“分聲械斗”)。  
  所以,可以理解,為什么當年上海在成長為現代大都市的過程中,上海的工人、市民、吃白相飯的,甚至妓女、乞丐,都大體上按著籍貫扎堆。廣州的老板雇傭廣東的工人,寧波的老板用寧波人,無錫的老板用無錫人。江北來的難民沒有人用,只好去做苦力,干那些又苦又累,工錢又少的活計。沒有老板罩著,他們有把頭和那摩溫(洋涇濱英語,number one的意思,一般指工頭),一個把頭或者工頭手下,基本上都是自己本鄉本土的人。同為江浙(江南部分)人,由于聲氣相近,不同地方的工人或者還可以合作,但跟“江北佬”之間,則情同水火,根本弄不到一塊去。  
  做工人如此,去當兵自然也不例外。從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中國的新式軍隊愛招最老實巴交的農民,招來招去,自然形成了一個單位的軍隊只要跟長官同鄉人的慣例。一個連如此,一個營如此,到后來,一個軍閥集團也如此。北方軍閥同聲(語言相近)的范圍較大,因此集團的規模大一些,而南方十里不同聲,于是誰也做不大,倒是一個個鎮守使(地區)甚至縣級的小軍閥滿地都是。說他們是封建軍閥,至少在地緣圈子這個角度,并不冤枉。甚至某些非常現代化的兵種,比如海軍,這種地緣集團的面貌也相當明顯。一般非福建人在海軍是難以立足的,而海軍的福建人中,又分為閩南、閩北、閩西等具體的地緣圈。  
  這種狀況,即使在外面的人看來已經很現代了的今日中國,也沒有太大的改變。軍隊的士兵,雖然年齡都不大,但在他們中間,各種地緣小圈子依然是軍中最主要的隱性團體。老鄉之間的聯系,明顯是軍中人際關系的最主要紐帶。河南兵、山東兵、四川兵、東北兵的分野,雖然不至于壁壘森嚴,但還是很有講究的。在同一省區的士兵中,往往流傳著其他省份士兵的“經典笑話”(當然他們也有別人家給他們的笑話)。這種笑話,其潛在的功能是強化了老鄉的認同感與地域優越感,使小圈子不那么容易被打破。出來打工的農民,基本上是按照地緣圈子分布的,往往是出于某種機緣,沿海某城市的某工廠有了一位內地來的農民工,然后同一個地方的其他農民就會沿著他的路線出來,在這個城市形成一個地緣小圈子。可以說,絕大多數農民工都是以老鄉帶老鄉的方式走出來的,走出來之后,往往形成新的地緣圈子,而那個最早吃螃蟹的人,自然會成為圈子的領袖(當然也是有可能換的)。農民工如此,妓女和乞丐也是一樣。跟他們的先輩類似,這些地緣圈子之間,也摻雜著類似黑社會的幫派。這些幫派跟當年的青紅幫稍有不同,不是跨地域的大團體,也是按地域組合的。那些進城做各種裝修活的有技術的農民,其地緣感更強,他們往往依照小范圍的地緣圈子,形成一個個包工隊(基本上是同村或者相鄰村莊的人),以包工頭為中心,跟裝修公司合作,承攬業務。跟當年的上海工人的把頭一樣,他們是工人的剝削者,與公司合作對付工人,同時也是工人的保護人和經紀人,有的包工頭甚至為手下的工人租好房子,集中居住,并為工人的福利操心。  
站在地上看世界(2)    
  顯然,發生這種情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陌生環境和新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壓力。為了更好地抵御這種壓力,從農村走出來的人們只能利用他們所熟悉的資源,甚至格外地開發這種資源,結成新的權力主義的等級結構,將信任和忠誠無條件地交給這個結構,這樣才能更好地應付這個復雜多變的環境,生存下來。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們按地緣結成小圈子,是對鄉土生活的畸形復制。人們在原來的鄉土環境中生活的時候,由于跟外鄉人接觸不多,所以一般談不上對外鄉人的排斥。然而,到了異地他鄉之后,對外鄉人生活習慣的看不上甚至鄙視,則成為小圈子日常的話題,而某個或者某些外鄉人的出格之舉,在經過放大之后,再上升為某種抽象的特質,往往成為小圈子話語中那個地方人的共同特征。這種對外人的排斥,無疑強化了人們對小圈子的依附,使小圈子更容易維持。雖然有其功能性的必然,但也難免給人形成印象,認為國人具有小圈子感過強、難以信任合作的所謂國民性。事實上,在這一點上,那些走出農村多少代,已經完完全全變成城市人的人們,也未能免俗。結成宗派,幾乎成為國人在任何地方都無法回避的生存發展之道,也是自毀之道。  
  正如階級觀念是一種思考的維度一樣,鄉土也是考察社會和歷史的一種視角。我們今天考察農民工的時候,幾乎任何人都無法回避地緣的線索和地緣的角度。同樣,我們在回顧歷史的時候,發現有的時候基于地緣的群體沖突,其意義并不比階級斗爭差。甚至有的時候,我們在強調階級沖突的時候,往往遮蔽了在這沖突之下原有的地緣矛盾,這樣做的結果,同樣會使歷史的真相昏暗不清。比如,太平天國起義的發生,一般公認是階級矛盾激化的結果。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考察,就會發現,洪秀全和馮云山們創立的拜上帝會(教)在廣西紫荊山區立足發展,其實離不開兩廣地區土客籍沖突斗爭的大環境。洪秀全他們是客家人,因此他們創立的教,也只能在兩廣客家人中找到擁護者,而紫荊山區恰是一個客家人的集中積聚地。拜上帝會(教)的到來,為此地一直受到土籍人壓迫的客家人提供了一個非常合適的組織工具。而正是在與土籍人的爭斗中,拜上帝會(教)逐漸武裝化。同時,由于占據優勢資源的土籍人一向比較容易得到官府的支持,而且由于土籍的干預,使得拜上帝會與官府和解的可能完全消解,雙方的猜忌越積越深,所以,拜上帝會(教)與土籍的沖突逐漸演變成他們與官府的沖突,直至演變成反抗清政府的武裝起義。這也是為什么連石達開、韋昌輝這樣富有的客籍鄉紳也被卷進了起義之中的緣故。  
  同理,階級的分野,有時在現代都市的市民和工人中,也是曖昧不清的。如果非要強行劃出敵我分明的一條線來,實際上勢必存在許多的誤劃。在建國之后,掃蕩地緣封建關系,將把頭和工頭歸為反動陣營,出于治理的需要,而且有強大的政權做靠山,當然并無不可。但是在白色恐怖下搞工人運動的時候,如果如此地“六親不認”,那么代價很可能是整個運動的窒息。事實上,在工人運動一度紅火的時候,中共工運的領導人,不僅利用了非技術、半技術工人的鄉土關系動員了工頭的力量,而且主要負責人還加入“封建”幫會,借助幫會的力量開展工作。  
  中國人的階級意識如果存在的話,肯定要晚于鄉土意識。按西方的經驗,比如資格最老的英國工人,其階級意識的形成有賴于兩個因素,一是超越原來鄉土的共同的生活娛樂形式的出現;一是跨行業的共同罷工斗爭的勝利,即運動的發生。于前者,是基于足球這種不登大雅之堂、卻又適合大眾集體狂歡的體育運動形式的出現,足球運動的發展,成為工人階級的集體行動的黏合劑;于后者,意味著至少需要大規模的罷工的成功,才能使處于這個階層的人們意識到他們的共同利益,以及共同行動的必要。在中國,由于特殊的鄉土意識,進入都市的人們,實現對鄉土的超越,把階級意識放在首位,恐怕需要的時間更長,條件更苛刻。從某種意義上說,考慮農民工突破鄉土的藩籬問題,恐怕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是烏托邦式的玄想。  
  任何人在多數時間里,都是站在地上觀察這個世界的。可是,不幸的是,腳下的土地和周圍的空氣一樣都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人們往往忘記了,腳的著落處,才是我們行動和觀察的最原初的依據。  
 


張鳴 2013-08-22 16:41:15

[新一篇] 歷史的壞脾氣 “三十六計”海洛因

[舊一篇] 歷史的壞脾氣 農民“失語癥”的病史考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