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10)——第二次鴉片戰爭(下)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9月6日
 
天津談判破裂后,英法聯軍于1860年9月自天津向通州方向前進,進犯北京。看到英法聯軍來真格的了,咸豐皇帝“決戰”的決心開始動搖,急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取代桂良為欽差大臣,前往天津與英法繼續和談。在得到載垣、穆蔭的和談照會后,額爾金考慮到進攻北京仍需補充大量物資,于是答應了清政府的要求,暫時停戰,在通州進行會談。
 
接著,聯軍一方面籌措物資備戰,一方面派出巴夏禮等39人到達通州談判。談判中,巴夏禮堅持原先提出的條件,清政府對此接受;隨后,巴夏禮又提出“互換和約時須面見皇帝親遞國書”。在“面見皇帝”的問題上,載恒堅持“見皇帝必須跪拜”,巴夏禮則以“不是中國之臣”為理由拒絕;清政府方面寸步不讓,巴夏禮也不服軟,最后揚長而去。通州談判宣告破裂。
 
通州談判破裂后,咸豐皇帝再次下詔與英法決戰,命令正規軍與民團“痛加剿洗”。同時,咸豐接受肅順、載垣、穆蔭等的建議,命僧格林沁將英使巴夏禮等39人扣押,并送至北京。
 
中國歷來就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慣例,然而在面對聯軍時,咸豐及臣子居然耍弄把戲,做出了“扣押使者”的行徑,在道義上輸了一招,也最終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再無法收拾了。
 
9月18日,聯軍擊敗張家灣守軍,隨即攻占通州。接著,聯軍向八里橋推進,與守軍激烈交戰,后由于清軍勝保部敗逃,僧格林沁孤掌難鳴,不得已也撤走,清軍軍心動搖,全線向北京撤退。
 
從天津陷落到八里橋之戰,咸豐帝忽戰忽和,朝令夕改,使得前線將領無所適從,嚴重影響了抗戰的決心和戰備。同時,在聯軍由海口孤軍深入,戰線拉長,兵力相對分散,糧彈供應困難,人地生疏,且失去了艦炮優勢的情況下,清軍沒能揚長避短,利用通州的平原地形以騎兵沖殺,輸掉了本來具有優勢的戰斗。再加上一系列的作戰指揮失誤,清軍最終丟掉了北京東面的咽喉要道,在輸掉了張家灣、八里橋之戰后,北京已經門戶大開。
 
京東門戶大開的消息傳到北京,清廷上下一片嘩然,咸豐皇帝也慌了陣腳,他撤掉了載垣、穆蔭欽差大臣的職務,讓其六弟恭親王奕訢全權處理北京事務。這其實是把這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推給了奕訢。我在過去的文章中提到過,咸豐和奕訢在做皇子時,就曾為皇儲之位而激烈競爭;后來,咸豐登基,奕訢也被道光指定封為恭親王,二人之間雖也算手足情深,但在政治生活上卻是矛盾不斷。身為洋務運動激進派的奕訢和外國人、外國事物打得火熱,被人稱為“鬼子六”,相對保守的咸豐在政治上自然對奕訢也沒什么好感。可是如今洋人兵臨城下了,還真就得靠熟悉洋務、與洋人有“交情”的恭親王主持大局,再加上奕訢不是咸豐的“親信”,所以咸豐便把北京事務全權交給了恭親王奕訢。
 
面對聯軍的進犯,咸豐皇帝沒有下達動員令,號召各地軍隊入京勤王;他自己也沒能“身守社稷”,而是以木蘭秋狝為名,攜后宮妃嬪、親信軍機大臣、王公貴族等逃奔熱河,下榻于承德避暑山莊。
 
所謂“木蘭秋狝”就是去木蘭圍場“巡狩”,清朝入關后歷代皇帝均有此舉,其目的除打獵消遣外,還在于聯絡、接見蒙古王公貴族(清初,蒙古人担心到中原被傳染上天花,不敢來北京朝見清朝皇帝,于是清朝皇帝便定期到位于熱河的中原與蒙古草原交界一帶打獵,順便接受朝見)。嘉慶25年,公元1820年,嘉慶皇帝到塞外木蘭秋狝,下榻避暑山莊,誰知第二天就在那里死去了,繼位的道光皇帝因此不太喜歡再去那里,加之道光時期中國南方局勢不穩,道光就更沒心思巡狩了。于是,避暑山莊一空就是幾十年,一直到咸豐皇帝逃難至此。
 
咸豐皇帝棄社稷出逃的做法,歷來為世人所不恥。當初明成祖遷都北京的原因之一就是“天子守國門”;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在闖軍逼近北京時,既沒有遷都,也沒有逃跑,而是一直留在北京督戰,最后與社稷共亡;康熙皇帝在三藩造反、中原危急時,也沒有選擇遷都盛京。相比之下,咸豐皇帝既難比創業之君,又不及亡國之主,實在悲哀。
 
咸豐出逃后,恭親王奕訢向英法提出談判要求;英法方面因在張家灣、八里橋戰斗中傷亡很大,人困馬乏,需要休整并補充彈藥,所以同意談判。談判進行近半個月,毫無結果,于是英法聯軍在經過休整后,向北京城發起了進攻。當時,北京城內尚有十幾萬守軍,且火器、彈藥、糧草均充足,然而守城官員已成驚弓之鳥,面對聯軍的進攻竟望風而逃,坐鎮圓明園的奕訢也被迫撤退。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接著又出城進攻圓明園,并大肆劫掠園中珍寶文物。
民國百年
 
北京淪陷后,在強大的壓力下,奕訢釋放了通州談判中被僧格林沁扣押的英使巴夏禮等人。然而,39名人質生還的僅有18人,其余都是尸骸,其中英國泰晤士報記者的尸體是七至八塊。 英國公使額爾金和英軍司令格蘭特見到人質和尸體后,認為只有毀掉“中國皇帝的私有財產和住處”圓明園才能給中國皇帝以最大的打擊。于是,有“萬園之園”美稱的圓明園便被英法聯軍一把火燒掉了,我們今天在清華西門外看到的只是本來比頤和園、故宮恢宏千萬倍的圓明園的殘骸。同時被洗劫甚至焚毀的還有萬壽山、玉泉山、香山等處。
 
1860年10月底,恭親王奕訢代表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與英法的《天津條約》批準書亦同時互換。《北京條約》中不但承認了《天津條約》的有效性,還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割讓九龍給英國,其余賠款、準許傳教等更是不必多說。逃到承德的咸豐皇帝在看到《北京條約》的文本后,雖然心中一萬個不愿意,但在當時的形勢下,他也“只有用璽的義務,沒有審批的權力”,于是批準了這屈辱的城下之盟。條約簽訂后,英法聯軍于當年11月陸續撤出北京,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俄國趁火打劫,以“調停”為幌子,也威逼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除了我們前面提到的中俄《天津條約》外,還有中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這部分內容我們后邊會介紹。美國在聯軍第一次北犯得手時,和清政府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但在1860年聯軍進攻北京的時候,美國因廢奴問題而引發的南北戰爭已經箭在弦上,其公使也在聯軍北塘登陸時被召回國內,因此這次沒能趁火打劫。
 
第一次鴉片戰爭因“鴉片貿易”而起,列強趁機在華攫取了大量利益。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因為列強對既得利益的不滿足,因此它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這也是為什么稱這次戰爭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 

三鑒齋 2010-07-20 14:57:50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9)——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舊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11)——“辛酉政變”和“兩宮垂簾”(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