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11)——“辛酉政變”和“兩宮垂簾”(上)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9月13日

辛酉政變,又稱“祺祥政變”、“北京政變”,是晚清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這一事件不僅使后來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走向了政治前臺,而且改變了清朝高層的權力分配,讓洋務派領袖恭親王奕訢掌握了實權,中國由此開始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由中央政府主導的、向近代化邁進的第一次嘗試。
 
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咸豐皇帝決定出逃熱河。當時,朝中有大臣提出:皇帝一旦北走熱河,京城必然大亂;外國人可能趁機扶植傀儡政權,留守北京的王公大臣也可能造反自立或擁立他人;這樣一來,唐肅宗、明代宗、張邦昌、劉豫那樣的事件就會重演。對此,咸豐皇帝心知肚明,所以在承德時就多次督促奕訢抓緊議和,以便早日回鑾。《北京條約》簽訂后,咸豐再次命令奕訢催促英法盡快撤兵,以讓自己盡快返京。
 
但當聯軍撤走,奕訢奏請皇帝回鑾時,咸豐在回鑾問題上的態度卻改變了。當時,咸豐認為洋人反復無常,雖然眼下是撤走了,但等我回京后,他們難免又跑回北京提出“覲見”和“面呈國書”這樣的無理要求,到時候若再以武力要挾,那我就還得再次出逃,如此一來大清帝國就顏面無存了。考慮到英法尚未表示放棄親遞國書以及皇帝的強硬態度,奕訢等便不再奏請回鑾之事。再加上當時已至深冬,天寒地凍,不利長途跋涉,于是咸豐就在避暑山莊住了下來,并在那里度過了1861年的春節。
 
咸豐11年,公元1861年初春,咸豐皇帝降旨回鑾,并且確定了具體日期。但此時咸豐皇帝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每日咳嗽不止,甚至咳血,于是回鑾之事便擱置了下來。此后數月中,咸豐的病情越來越重,至當年8月,咸豐自知大限將至,便開始著手安排后事。首先咸豐冊立自己唯一的兒子、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所生年僅6歲的載淳為皇太子;然后,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御前大臣六額駙景壽及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共八人為參贊政務王大臣(即顧命大臣),輔助幼主;同時,為了平衡權力、制約八大臣,咸豐還將“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御印,分別賜給皇后鈕祜祿氏和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并規定今后新皇帝所頒一切詔書,必須有加蓋這兩枚印章才有效。
 
不久,咸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病逝,皇太子載淳繼位,定新年號為祺祥,尊皇太后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尊生母葉赫那拉氏為圣母皇太后。后來,大學士桂良和協辦大學士肅順等又為兩宮皇太后加以“慈安”和“慈禧”的徽號。
民國百年
民國百年
 
顧命八大臣以載垣、端華、肅順為首,俗稱肅順集團;他們雖有革弊振衰,重整朝綱之志,但對外國事物卻采取排斥態度,因此在政治上同主張洋務的恭親王奕訢是死敵。同時,肅順又素來厭惡葉赫那拉氏,曾在咸豐彌留之際奏請“效漢朝鉤弋故事”,“殺母立子”,賜死慈禧(參見“一生為奴:奕訢和奕詝的皇位之爭”)。所以,在當時,顧命八大臣和恭親王以及慈禧之間都存在很深的矛盾。
 
本來就忌恨八大臣的慈禧太后偏偏又是個權力欲很強的女人,她利用慈安對顧命大臣的不滿,聯合慈安共同對抗肅順集團。后來,有地方官上書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并從親王和大臣中選一兩個有能力的輔佐;兩宮太后將奏疏給八大臣看,并要求批準,但載垣等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簾之先例”為由予以拒絕,雙方因此僵持起來。當天,兩宮太后就此事再次召見八大臣,肅順等八人強烈反對,雙方言辭激烈,場面非常緊張:顧命大臣大聲叫囂,慈安慈禧氣得雙手發抖,而小皇帝則嚇得哇哇大哭,還尿了褲子。
 
鬧僵之后,八大臣開始以消極怠工相要挾,而兩宮太后雖然手中握有兩枚御印,但在政治上卻是與顧命八大臣勢均力敵,況且當時整個熱河行宮全都是肅順一伙的勢力。因此,慈禧決定暫時忍讓,虛與委蛇,向八大臣妥協。兩宮太后的妥協也換來了八大臣的一些讓步,在一次召見時,慈禧以鄭親王端華公務過于繁忙而向其表示慰問,并勸他要注意身體,端華便順勢辭去了步軍統領一職,將北京城內衛戍部隊的控制權交給了奕譞,這最終導致了八大臣回京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命運。接下來,慈禧暗地里秘密策劃派心腹返回北京聯絡同樣與八大臣不對付的恭親王奕訢。
 
當時的熱河行宮完全被肅順集團控制,兩宮太后的所有行動都受到監視。于是,慈禧使出苦肉計,故意找茬對其心腹太監安德海大發雷霆,還打了他一頓板子,然后說他違反宮禁,將其趕回了北京。安德海因此得以逃出八大臣的勢力范圍,攜兩宮太后的印章和密函回到北京,見到了恭親王奕訢。
 
咸豐去世后,肅順等一直拒絕恭親王奕訢到熱河奔喪,因此奕訢對熱河的情況完全摸不著底,但當他看到兩宮太后的密函后,便立刻意識到在熱河行宮內還有同樣對肅順等不滿的實力派人物可能成為自己的盟友和內應。于是,奕訢上書正式要求赴熱河叩拜皇兄的靈柩,而且態度十分堅決。奏章送到熱河后,兩宮太后自然是應允,而八大臣亦覺得不讓弟弟來給哥哥吊喪也確實說不過去,再說兩宮太后都已服軟了,就算讓奕訢來熱河,也出不了什么狀況。就這樣,奕訢終于獲準前來熱河。
 
恭親王奕訢趕到熱河后,先在大行皇帝靈前吊唁,隨后便接到兩宮太后召見的懿旨。顧命八大臣不愿讓這叔嫂三人見面,其它大臣也說“叔嫂應避嫌,且太后熱孝中不宜召見親王”,于是奕訢將計就計提出讓端華陪自己一起覲見以避嫌。因為八大臣不敢公開擺出監視模樣得罪在京城還頗有勢力的恭親王,所以奕訢的單獨覲見最終被批準。
 
在覲見兩宮太后時,奕訢和慈安、慈禧經過商量,決定趁咸豐梓宮回京時發動政變,奕訢還担保外國人對“兩宮垂簾,親王秉政”無異議,打消了慈禧對“洋人可能干預”的疑慮。為掩人耳目,奕訢又繼續在熱河逗留了幾天,然后立刻返京,為發動政變進行準備。
民國百年
民國百年

三鑒齋 2010-07-20 14:57:54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10)——第二次鴉片戰爭(下)

[舊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12)——“辛酉政變”和“兩宮垂簾”(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